第312頁
這些話都在史太君的意料之中,她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母子倆又聊了幾句,賈赦留了幾張銀票下來就告辭出府。 天師夫人花落誰家這個問題已經是京城最熱門,各大酒樓說書的每天都要掰扯幾句,還有人偷偷開了盤,將各大家族的名字羅列出來,賭誰能入主天師府,因為牽扯面太廣,這項活動都是私下里進行,沒人敢擺到臺面上說。整個京城都關注著賈赦的動向,他本人卻完全不掛心此事,距離科舉考試是越來越近了,這幾個月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蹲在君子別院,他們各懷心思。大多數人心思放得頗正,想同各路學子交流,相互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有小部分人不為做學問,單純是來求大老爺給他們看相。 都說賈恩候是玄門高人,神算。 與其懸著心,不如讓他算一算,此番是吉是兇,能否高中。若能,你還著急個啥?等著考完放榜就是了;若不能,基本就可以宣告今年沒戲了,打道回府吧。 這不是求學的態度,也不是正常的心態,這么想的人卻不少。 賈赦的確有借機刷名氣的想法,他卻不愿便宜那些心術不正之人,根據王善寶遞上來的名單,上面羅列了十來位人品頗好做學問也很刻苦無奈天賦不夠的人,賈赦拿著這份名單逐一觀察過,確認不是偽裝,的確是實心眼良善人,這才根據各自的情況,給他們提了一些相當實用的建議,寫在紙上用蠟封好。 從宅邸風水到穿戴配飾甚至讀書習慣他寫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不是內行瞧不出個所以然,這些卻同各自的生辰八字匹配,乃是量身定制,旁人不可剽竊。 這些書信是王善寶秘密送出的,雖然好奇,他卻沒敢私拆,在誰跟前動小心眼都好,犯在大老爺手上那是隨時都要暴露的節奏,越是知道賈赦的能力,他卻不敢逾矩。從榮國府一個不起眼的管事到如今天師府所有奴才的頭,沾大老爺的光,他已經熬出來了,如今誰見了他不客氣問一聲好,這一切來之不易,要珍惜不可貪心才是。 每一封書信都是王善寶親自遞交的,并且說了,這是自家老爺的手筆,讓他們回去沒人的時候再拆開看,不可聲張。接到書信的人都是云里霧里,他們一開始沒明白這是要做什么,不過既然是王管事拿來的,那就鐵定是賈天師的意思沒錯,他們原本以為是有事相托,拆開來看上面寫的卻是各種雜項。 書桌要朝哪個方向,多長,多寬,多高;筆桿子要什么材質;各種器具怎么擺;穿什么衣裳;帶荷包、銅錢、或者是金飾玉佩賈赦寫的時候已經考慮了各自的財力,百分百可cao作。 幾頁紙看下來,全是這些內容,并沒有多余的話,他們將書信小心收起來,第二日就去探了王善寶的口風,倒沒得到太過直白的答復,只是說賈赦欣賞他們的人品可惜他們天賦不佳有心幫扶。 就算再蠢也該明白了。 他們回去就照著上頭寫的去做,改好風水越發拼命讀書,生怕辜負天師心意,就在這樣的氣氛之中,科舉考試來了,學子們包袱款款進考場,賈赦在福瑞樓擺了桌子算命猜題。 聽手下人通報之后胤禟約上老十就去了福瑞樓。 賈恩候倒很會找時間炒作,這會兒學子已經進了考場,猜中了也無傷大雅,倒是皇阿瑪,恐怕要為來年的殿試傷腦筋了。 九哥你說啥呢? 你這蠢人,也不想想,他要是猜得真準,皇阿瑪能不撓心?科考成績怎么排?這些個優秀學子到底是不是憑本事出頭的?還是花大價錢從賈恩候那里買了考題。 呵呵。 想想的確是事兒啊。 他倒是膽兒肥,也不怕把皇阿瑪逼急了掉腦袋。 命有四劫那說法你可記得?還沒到六十二年,任他怎么折騰也死不了,若是算得不準賈恩候他就是個跳梁小丑,若是算得準,皇阿瑪還指著他關鍵時刻出力。 ☆、第123章 科舉考試分三輪:鄉試、會試、殿試。八月在貢院進行的是第一輪,正逢金秋桂花香,又被稱作秋闈。參加鄉試的考生早已入場,持續火爆三個月之后,這日君子別院里頭頗為冷淡,賈赦沒過去,而是在晌午時分去了福瑞樓,打牙祭去的。 也是趕巧,福瑞樓推出了應時活動,為了慶祝三年一屆的科舉考試,從八月九日到十五日,酒樓每天玩個花樣,寫詩,對對聯,猜字謎 福瑞樓的消費層次高,來這里的不是官家子弟就是富商巨賈,這些人里面有文有武,有憑借自身能力起家的,也有受祖上蔭庇的世家子。會來這里打發時間的人你說學問多好?談不上,多是附庸風雅之徒,基本就是能做兩首情詩打油詩,為了配合他們,九爺在定活動的時候特別選了能炒氣氛又能讓多數人參與,即便不能參與也能坐在一旁湊熱鬧的。 胤禟這個決策很對,秋闈第一日,福瑞樓就火爆得很,不少八旗貴族子弟約著過來湊熱鬧。 賈赦到的時候酒樓里人已經不少了,那掌柜忙得團團轉,見門口又來了人,側身一看,哎喲喂,竟然是這祖宗。 天師登門,福瑞樓蓬蓽生輝啊! 您快請,樓上坐! 掌柜熱情的招呼賈赦,親自領他上樓。您看吃點什么?咱們樓里推了幾個新菜,可是嘗嘗?賈赦倒是喜歡吃,對品質卻沒有太高的追求,在汴京城里做了好幾年算命先生,習慣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太精致的菜肴他反而享受不來,聽掌柜這么說撇了撇嘴,要了只燒鵝,又點了一盤切牛r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