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按照賈政的預期,只要女兒能順利生下阿哥,萬歲爺一高興,得賞賜事小,萬歲爺沒準就會給他加官進爵。在工部員外郎的位置上坐了太久的時間,別說外頭,就連自家人都對他不抱希望,賈政卻堅定的相信著,自己是千里馬沒遇到伯樂,只要讓萬歲爺看到,將他調去緊要的部門,一定能發光發熱。 他需要的是一個契機,兄長不愿意做跳板,還有眼看就要熬出頭的女兒。 現在女兒出事了,他又該如何是好? 賈政想了又想,終于還是去了母親房里,他眼圈有些泛紅,渾身上下都流露出一股子悲傷氣息,史太君原本不想再管事的,見她這般,還是皺了皺眉。 老二你過來有什么事? 兄長遞了信回來,說貴人娘娘生了。 瞧他那樣,不像是高興,史太君心里基本已經有數,賈政沒有繼續說,她也就沉默著,半晌才問:是格格? 很簡單的三個字,卻透出一股子無奈的味道來,她已經想透了許多問題,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是千真萬確,要是一家子窩囊廢,甭管她怎么賣力怎么拼,家業都不可能守住。榮國府的輝煌是幾代人創下的,敗落卻太容易,從老爺走到現在,其實還沒有二十年。從前史太君總是卸不掉重擔,受了些打擊才幡然悔悟,錯了,真是錯了。 府上條件太優越,讓子孫沒了拼勁。 她管得太多,以至于其他人都不會處理緊急問題。一旦有突發事件,所有人都慌了,根本就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因為活到現在都沒遇到過什么挫折,他們心里頭就覺得自己一定不行。 她終于清醒的認識到兩個兒子之間的差距,老二沒她從前以為的那樣好,別說好,他那個性不改,以后就是這樣了。因為性格溫吞,又是窩里橫,要闖大禍也不容易,同樣的,前途也說不上,二房這邊,能夠依靠的就是賈寶玉和賈環。 按照史太君的想法,賈環基本是沒戲的,他是趙姨娘一手帶出來的,母子倆根本就是一個樣,品性都壞了,內里陰毒。寶玉倒是聰明,也有才情,就是有點不務正業,到現在已經七八歲,四書都沒讀熟,考起來磕磕絆絆的。放下別的事以后,史太君就努力的想讓寶玉學好,至少留個念想,他是銜著美玉出生的,本身命應該不差,再有親jiejie元春照應,自己努點力,要奔出前程并不難。 今天以前,史太君覺得,元春那邊不用擔心,都已經八個月,滑胎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危險期基本已經過了,她需要重點關懷的還是寶玉。沒想到的是,孫兒還沒教好,眼看就要飛黃騰達的孫女也折了前程。 賈政這么沉重,擺明就是生了女兒。 皇家的格格能活到成年的就不多,夠了年歲也就是送去大草原聯姻或者嫁到大臣家,格格就是政治犧牲品,生一籮筐也沒用,根本不足以影響萬歲爺的各種決定。這時候史太君雖然心有遺憾,還沒有完全絕望,畢竟,賈家還有老大立著,雖然兩兄弟并不和睦,他也不會不計成本的幫助二房,元春在宮里頭總會沾他的光,想到后面有個通天曉地什么都能算的大伯,遇到的腌臜事就會少很多。 你說她們明知道賈家兩房關系不好,邢夫人喪期賈政還給賈赦找了不痛快,他們會互相幫助? 按照正常邏輯的確不會。 好歹老東西還沒死絕,由她開口,賈赦出手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許多人都有家族利益優先的念頭。這么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弄死賈元春不可能,便是做得再干凈也抵不過掐指一算。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這樣的擔心,絕大多數人都會放棄對賈元春出手的念頭。這也是她能好好養到八個月的最重要的原因。 佟家的女兒進宮已經是定局,以后的事以后再說。 烏雅氏的悲劇也不可逆轉,只等看戲就成。 無論怎么看,最需要解決的還是賈元春。 史太君一不注意就想遠了,在她愣神的時候,賈政答復說:是阿哥。這就不能理解了,貴人娘娘生了阿哥你還這么悲痛,敢情不是親生的?巴不得人家倒霉是吧?賈政沒讓史太君再發問,他接著說,生是生了,就是沒活,說是死胎。 這就能理解了,在皇家,剩下死胎還不如一早就沒懷孕,平白染上晦氣,到底怎么回事?你仔細說。 兄長派天師府的管家過來傳話,說四爺給他遞了信,貴人娘娘摔了一跤然后就早產了,費了很大勁生下來終究是沒活,本來,只是這樣的話消息不回這么快傳出來,四阿哥說出此事是為了讓咱們想辦法開導娘娘,她因為承受不住打擊,有些瘋癲了,說是抱著小阿哥的遺體不松手,讓底下人難做。 到底是讀過書的,雖然做人不行,說話倒是挺有條理,賈政一次就將王善寶傳達的所有信息都告訴親娘,自想明白之后,史太君已經很久沒這樣心塞過,她閉上眼半晌才睜開,神色有些疲憊,雙眼卻透出堅定之色。 天師府的管家是王善寶,既然是他傳的話,那就不會有假。 這個消息又是四爺遞出來的,完全不用懷疑真實性。 府上出了個玄門大師,所有人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史太君也開始相信命道,到這份上都沒生下來,難道是注定要落胎?二房長孫女是什么德行她最清楚,別說懷孕期間,平時就謹慎得很,摔跤導致早產這種事怎么想都不該發生在她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