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在所有兒子里面,十四算是聰明的,能文善武,才德雙全,康熙一直很寵他,卻沒想到他會做出這樣的事。那話果真不假,男子不能長于婦人之手,否則鐵定不成器,十四就是受烏雅氏的影響過多。這些年康熙很寵德妃,這也不能磨滅她出身卑賤宮女上位的事實。 康熙看著胤禎,問:十四你還有什么話說? 他不知道怎么了,為什么局勢會一面倒,為什么正義的他會被扣上污蔑兄長的帽子,十四不住的說:兒子沒有,真的沒有,我沒有踹老十,明明是 好了,德嬪果真害人不淺。 十四阿哥胤禎污蔑兄長,欺君罔上,禁足阿哥所,不得與其母烏雅氏相見 別人不明白康熙的意思,覺得他說的是德妃把十四教成這樣,實際上并非如此,康熙相信老四不假,同樣,他也覺得十四并不是能眼也不眨撒這種彌天大謊的人,稍微想想就知道,這是很容易證實的東西,只要派人出去不用半天就能把真相傳回來。十四方才那么篤定就算他派人去查也沒有絲毫的擔憂,就說明他肯定君子別院的確進了女人。換了別人,這事就無解了,十四的話康熙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邪道士對德妃的作為影響到了十四,畢竟,他每天都會去永和宮請安。 喪心病狂到方才那地步,只能是中了邪。 兒子的本性,康熙還是相信的。 十四阿哥同四、八、九、十在乾清宮血戰,這事是瞞不住的,隨著禁足的口諭下來,阿哥們先后都知道了,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順天府才遞了折子,向康熙說明他們查到的內容。因為不敢得罪任何貴人,在書寫的時候,他們刻意模糊了真相,本來,這份折子已經用不著看,事情很明白,康熙順手翻開瞅了幾眼,然后就氣樂了。他將折子狠狠拍在御案上,斥道:這些領著朝廷俸祿卻只會使小聰明,不做正事的混賬! 李德全就站在他側后方,隨時準備伺候,不敢亂說話。 事實上,就算不問也不偷看,他也能猜到是怎么個情況,順天府尹是個為官多年的老油子,遇到這種事,他鐵定會積極查明真相,不過,為了不得罪人,在查出來的同時,他會讓人抹除某些征兆,遞個模棱兩可的折子上來,主要表示他們查得很辛苦,結果就不提,東拉西扯希望能蒙混過去。 只能說順天府尹離權力核心還是太遠了,他不知道康熙的氣性,這是個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皇帝,就算很多時候他不會去發落誰,對每個妃嬪每個兒子卻都有自己的看法。不是不發落,而是沒到他容忍的底線。順天府尹自以為做得很高明,實際就上了康熙的黑名單,這會兒不解決他是因為事情太多,永和宮那麻煩才是當務之急。 聽說萬歲爺禁了十四阿哥的足,勒令他不許同生母德嬪相見之后,順天府尹就知道壞了,一整天他都在提心吊膽。自己遞上去的折子根本就不足以判罪,皇上那道口諭說明他已經知道真相了,別的不說,順天府的辦事能力絕對會遭到質疑。他這點微不足道的心思根本就沒被宮里的貴人們看在眼里,事情擴散開之后,眾阿哥就覺得皇阿瑪恐怕是真的要拿烏雅氏開刀,否則也不會那樣眼里的斥責十四。 說起來也是他自己蠢,宮里頭從來就不缺誣告這種事,別人做得多高明,就算不能坑到人,至少不會讓自己陷進去,他是仗著皇阿瑪的寵愛所以這樣肆無忌憚?覺得只要是自己說的話都一定會被相信? 呵呵。 若他真這么想,就太天真了。 皇阿瑪是慈父,同時也是江山之主。 他對年幼的兒子的確多寬容,一旦觸犯到底線,一樣辦了你,這就是帝王。就連元后赫舍里氏親生,一歲就被封為太子,被皇阿瑪親自教養大的老二胤礽說話做事也不敢留下任何把柄。 康熙先降了永和宮德妃的位份,又辦了十四阿哥胤禎,朝堂上連風氣都正了不少,他情緒不好,眾大臣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生怕留下任何把柄遭那對倒霉母子的牽連。朝堂上人人自危,連帶著京城里的氣氛都壓抑了不少,得知十四阿哥被料理同百媚樓里的女人有關,索額圖心里就咯噔一下,他那孽子之前就因為那勞什子的芙蓉樓主得罪了賈恩候,這回該不會又攤上事了吧?索額圖也算是常青樹,他在朝中的勢力極大,想打聽這事不難,他從乾清宮一個小太監口中得知,事情的起因是十四阿哥誣告四、八、九、十,說他們在君子別院玩女人,被點名的那些就是百媚樓里一干臺柱子,萬歲爺派了兩批人去查,順天府那邊情況不明,宮廷侍衛卻很快將真相傳回來,并沒有那回事,當天,百媚樓里出去的就只有一個人,還是沒格爾分少爺帶走。 索額圖簡直不能接受,自己親手教養的兒子竟然這么蠢,發生什么事他能攪和進去,簡直是變著花樣在作死。不用想就知道,被他帶出去的鐵定是那個婉姑娘,從前覺得,不就是個女人么,兒子喜歡就隨便他咯,玩個青樓女子有什么大不了。如今看來,這女人也太不吉利,只要同她扯上關系就沒有好下場,索額圖回去就讓格爾分跪下,拿著馬鞭親自抽了他一頓。 別看只是一頓鞭子,這里面包含著他對兒子的憤怒與失望。索額圖是正黃旗人,大學士索尼的第三個兒子,是康熙元后赫舍里氏的叔父,世襲一等公。最重要的是,他是崇德元年出生的,到如今已是七十多歲,他與明珠是本朝最有影響力的大臣,被奉稱為索相,平時很是穩重,別說動手,就連紅臉的時間都少把他逼到這份上,格爾分也是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