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倭墮髻罷,今日天色不錯,一會兒去山下的湖邊兒看看荷花可結了蓮子了,摘些回來做蓮子羹?!标惱C茗懶懶的道。 現在雖然已經十月了,可莊子外山腳的湖里卻還有荷花。半個月前去看時便有了小花苞,如今半個月過去,葉間怕是藏了不少蓮子了。 “是,小姐?!绷鴭邒哽`巧的挽好了頭發,用一只碧綠的翡翠簪子固定住頭發,簪子從陳繡茗鴉黑的頭發中透出一點兒翠色,與綠色襖裙上的纏枝荷花倒是相稱。 陳繡茗身子弱,每餐吃的雖少可卻都是名貴溫和的藥材熬出來的養身藥膳。 只早晨吃的都是用紅棗、阿膠、燕窩、銀耳、和著碧梗米一起燉了一個時辰的粥。就粥的小菜也是經過精心制作的用仔雞、豬骨、鮑魚和著人參煮的湯燙出來的白菜芯兒。 饒是如此,口味不佳的陳繡茗也只吃了幾口,止住了腹中的饑餓感便放下了調羹,用帕子擦了擦嘴示意促織將桌子上的膳食撤了下去。 “走吧?!庇没ú枋耸?,又坐了兩刻鐘(半個小時)的陳繡茗起身道。 在陳繡茗起身后柳嬤嬤就將及膝的白色斗篷給她系上了。 走出房門,便有四個身材高大的三十歲左右的婆子抬著一頂粉色的軟轎停在了陳繡茗面前。 這些婆子都是內院挑水的下等奴仆,別的沒有倒是有一把子力氣。內院不是小廝、護衛等男子能進的地方,所以需要這些婆子將陳繡茗抬到前院,再由轎夫抬陳繡茗去其他地方。 柳嬤嬤帶著陳繡茗身邊的一等丫鬟促織、促錦并四個二等丫鬟春風、夏荷、秋桂、冬雨跟在轎子后面。 陳繡茗這莊子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不多時便到了前院。 院子中有兩頂轎子,一頂是粉色的八人抬的大轎,刺繡的布簾,和轎子四周掛著的玉鈴鐺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未出閣的年輕女子所乘坐的。 一頂是兩人抬的小轎,暗紅色的轎身沒有刺繡,轎子四角卻掛了流蘇穗子,也叫人知道里面坐的不是主子卻也是個有身份的管事嬤嬤。 轎子前后都站著六個別著刀的護衛,那些護衛精神抖擻氣息綿長一看就是練家子。隊伍最前面有一個約莫三十來歲看起來比其他人厲害幾分的護衛長。 隊伍最后還停著五輛馬車,五輛馬車都是四匹黑色的馬拉著,第一輛馬車與那八人抬的大轎無異,后兩輛也是與那兩人小轎沒有區別,可見坐在里面的人的身份。 最后兩輛馬車是黑色的布簾,里面裝的都是些手爐、凈水、油紙傘、水壺、茶杯等雜物倒也不出奇,這是每次出行都會備著的東西,馬車后面也跟著六個護衛。 幾個婆子抬著的轎子停了下來,柳嬤嬤趕緊上前將陳繡茗扶了出來。 院子里的轎夫、護衛見陳繡茗出了轎子都跪在地上行禮“見過小姐?!?/br> 陳繡茗看了看這出行的陣仗道:“起來吧?!?/br> “謝小姐?!?/br> 柳嬤嬤扶著陳繡茗坐進了八人抬的轎子,吩咐那四個二等丫鬟一會兒輪著跟在陳繡茗的轎子旁邊,省的陳繡茗途中叫人時沒人使喚。 四個丫鬟應了是。待柳嬤嬤坐進了后面的小轎,兩個一等丫鬟進了一輛馬車,四個二等丫鬟留了一個站在轎子旁其他人進了馬車后,護衛長說了一聲“起”之后,帶著一行人往莊子外走去。 一路上陳繡茗精神倒是不錯,就是想著以后的事就有些頭疼。 前幾日母親送的信中道,雍親王帶著幾個郡王南巡,已經到了揚州了。半個月前在京城的大哥傳信說當今圣上抱恙,怕是許久不能上朝時陳繡茗就覺得不會這么簡單??滴跖率请S著雍親王的隊伍在微服私訪吧。 這樣就能解釋,為何歷史上的穆嬪,父親官職不高卻能在康熙晚年進宮了。因為穆嬪不是選秀進的宮,而是康熙微服時被帶回宮的。 這樣也好,如今她能通過選秀進宮,且應該是那屆秀女中身份最尊貴的,不論是就這樣被康熙帶進宮還是選秀進宮都不會低于一個嬪位。 不過……康熙年齡也不小了,后宮怕是不會再加一個高官嫡女了吧,被賜婚給哪個皇子或者宗親的可能性還要大些,看來還是提早成為康熙的人被他帶進宮好些。 至于二人之間差了快一個甲子的年齡……陳繡茗并不在意,她之前相親的本意就是找一個人穩定下來,度過余生罷了。 ※※※※※※※※※※※※※※※※※※※※ 第一次寫宮斗文,如有不對之處望包涵并指出,謝謝。 另,皇二十四子也就是咱女主未來的小寶寶是在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六日生的,本劇需要,男女主第一次見,也就是下章是在康熙五十三年的十月份兒。 歡迎評論哦,嗯,不要臉的作者在這里要訂閱和收藏了哦。 兩篇預收文: 大清之雍正謙妃(專屬故事線,與本文無甚關聯) 三千食譜(一個精魄為塑身體,以食得信仰的故事,應該屬快穿吧,避雷針,主角時男時女 第2章 突逢驚變劫難出 陳繡茗按了按太陽xue,覺得自己越想越多。就自己現在這小身板兒可不能多想啊,不然身子垮了可怎么辦,自己還想活的長長久久的呢。 陳繡茗就在胡思亂想中度過,等柳嬤嬤叫了聲“小姐”才回過神來應了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