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所謂的商議一下,之前為什么還要闡明手上沒什么積攢?這是誠心要商議的態度么?打從他繼位起,就沒有哪個后宮嬪妃跑來和他討過這種主意,也只有這老姑奶奶,仗著自己已經混得臉熟,不拿自己當外人。 皇帝沒好氣道:“打聽這個有什么用,所剩不到半個月了,你又不會書畫,繡活兒又拿不出手,能為太后準備什么壽禮?” 頤行被他說得挺掃臉,訕訕道:“您也別這么說,我可以學下廚,給太后Z老人家下碗壽面?!?/br> 可惜很快被皇帝否決了,“朕怕太后吃了你的壽面,回頭鬧胃疼?!?/br> 上下打量她一眼,可真是個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的寶貝疙瘩啊,姑娘家該會的她一樣不會,身家又不富裕,一到送禮就犯難。得虧她腦子好,知道找他來商量,皇帝無奈地說:“罷了,這件事你不用cao心了,朕來替你預備就是了?!?/br> 頤行等的就是這句話,一聽之下大喜,“真的?您沒哄我吧?” 皇帝的目光在她臉上轉了一圈,又閑閑調開了,“你覺得朕有這閑情來哄你么?” 頤行立時眉花眼笑,說自然不會的,“萬歲爺是金口玉言,怎么能來哄奴才呢。既這么,那就一言為定,等您踅摸著了好東西,記著送到永壽宮來,等太后萬壽節那天,我好借您的東風掙臉?!闭f完沖他肅了肅,“萬歲爺政務如山,那我就不叨擾您啦,這就回永壽宮去,等您的好信兒?!?/br> 她就那么走了,皇帝看了看桌上的茄子,又想想剛才應準她的話,發現自己真是虧到姥姥家去了。 朝外望一眼,天上下著蒙蒙細雨,從南窗斜看出去,映著赤紅的抱柱,能看出雨絲的走勢。 懷恩將人送到廊廡下,含珍打起傘,主仆兩個相攜著走進了煙雨迷蒙的世界。紅墻、黃傘、美人,倒像一副精美的仕女畫。 皇帝嘆著氣,捏起那只茄子,收進了炕桌的抽屜里。 門外腳步聲傳來,懷恩打起門簾進了暖閣,呵腰道:“萬歲爺,奴才想起上年回部敬獻了一座白玉仙山,料子好,雕工寓意也好,拿來給皇太后做壽禮正合適?!?/br> 皇帝沉吟了下,覺得不妥,“純嬪窮得底兒掉,太值錢的東西不像她的手筆。還是上庫里找找去吧,讓她自己挑……” 懷恩道:“純嬪娘娘這會兒上慈寧宮花園去了,那奴才把她追回來?” 皇帝一聽,心道好啊,把難題扔給了他,自個兒上御花園撈蛤蟆去了。氣惱之下站起身說不必,“朕倒要看看,她是如何玩兒得不顧身份體統的?!闭f罷一拂袍角,追出了養心殿。 第53章 (純嬪,你是有意埋汰朕嗎?) 大雨已過,天上飄著毛毛細雨,是撈蛤蟆骨朵最好的時候。 老姑奶奶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早上臨出門就吩咐了高陽,讓他預備一口大缸,里頭蓄滿水,她要養那些零碎小東西用的。另吩咐銀朱做個網兜子,先上慈寧宮花園等著她。 從養心殿出來,一路直奔隆宗門,穿過造辦處后門再往西,就是慈寧宮花園。 早前做宮女做答應的時候,是沒有閑情上這個花園來溜達的,如今進了攬勝門,就見前頭郁郁蔥蔥滿是翠柏,那臨溪亭是臨池的水榭,只要蹲在平臺上,隨手就能夠著水面。 頤行和含珍一進園子,就見銀朱拄著長柄的網兜,站在亭子前的廊檐下,那眼觀六路的樣子,活像個凱旋的將軍。忽然發現她們來了,用力揮了揮手,“主兒快來,這兒有好些吶?!?/br> 頤行拽著含珍快步過去,登上平臺一看,蛤蟆骨朵是不少,一團團在水面上旋轉,就著深藍的池水,像零星分布的黑色漩渦。 可惜離得遠,就算探手去夠,也未必夠得著。不過這滿池荷花倒真是漂亮,這樣微雨的時候,花葉在水面上輕顫,恍惚讓她回到了江南時候,尚府后園子就有個六七畝的荷塘,每年夏天她都在荷塘邊上消磨,荷花荷葉占據了她大半的少年時光。 老姑奶奶忽然有了賦詩的情趣,撐著腰清了清嗓子,“山中不聞管弦音,靜聽雨落竹葉聲?!?/br> 結果招來銀朱的質疑,“主兒,這里沒有山,也沒有竹子?!?/br> 頤行咂了下嘴,“我說的就是個意境,意境懂不懂?” 銀朱似懂非懂點了點頭,朝北一看,“那兒有好些殿宇,主兒先上那兒逛逛去?” 含珍到底是宮里老人兒,對這慈寧宮花園一應也都熟悉,哦了聲道:“那是咸若館,是太后和太妃們禮佛的地方。主兒還沒逛過那里,奴才陪您過去瞧瞧?” 反正那些蛤蟆骨朵離得遠,一時半會兒還撈不著,進了花園不到處逛逛白來了一場,頤行便攜著含珍和銀朱,一塊兒往佛殿方向去了。 其實宮里頭建筑都差不多,只是屋頂分高低等級,形制不大一樣。咸若館有正殿五間,進門便見一尊巨大的文殊菩薩像,三面墻上高懸著通連式的金漆毗廬帽梯級大佛龕,每個佛龕中又有小佛一座,自上向下俯視著,乍見像走進了佛國,果真比寶華殿里更加考究堂皇。 因是專屬太后太妃禮佛,頤行進香逾制,便每尊大佛前合什參拜了一番。從咸若館出來,兩側有東西配樓,漫步在其間,倒真有置身佛寺的莊嚴氣象。 “其實宮里后妃們都怪可憐的?!鳖U行從正殿前的臺階上下來,喃喃說,“一輩子困在這深宮里,沒有皇上寵愛,大多也無兒無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