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可是人總是貪心不足。如今沈家姐妹雙雙進了侯府,而且聽韓府的人說,似乎受寵的程度更壓過了如今的韓姨娘。有了這樣的靠山,沈老爺當然覺得自己也該拿到一份大鹽引,好好發發家了。萬一柳姨娘再生個兒子,將來也得讓他讀書不是?讀書要花錢,就是將來考出來,要謀個肥缺,不是一樣得花錢么? 王氏倒是另一番想法。再發家,鹽商也是商,仍舊算不上高門大戶,她想的,是怎么能把自己的女兒嫁到官宦人家去。 沈宜織姐妹兩個剛進侯府的時候,韓家對王氏的確不錯,韓太太甚至在某些不怎么重要的場合帶著沈宜秋沈宜春姐妹出去走動,說這是自己遠房的外甥女兒。雖然沈家是商戶,但嫁妝豐厚,又有韓家的關系,也確實有幾個小官的太太們動了點心思。 可是沈宜織一得寵壓過了韓青蓮,韓家那臉色就漸漸的難看起來了。王氏一方面覺得遺憾,另一方面卻也竊喜??恐n家這點關系都可能讓女兒嫁入官宦人家,若是靠著沈宜織姐妹,說不定自己兩個女兒前程更好! 既然是要靠沈宜織姐妹不,其實是要靠著侯府,那自然不能說侯府半句壞話。嫌侯府的姨娘沒有規矩?難道侯府還不如你一個商戶人家規矩大? 沈宜紅看著王氏扭曲的臉,心里一陣痛快。不過她還有個生母白姨娘在沈家,也不敢太過囂張了,便開口道:不知母親今日來有什么事? 王氏想起自己的目的,強把那口氣壓了下去,端著架子坐下道:也沒有什么,不過來看看你們姐妹,問問你們在侯府的日子可好? 沈宜紅也不是個笨蛋。王氏能把她們賣來做妾,又是什么慈母了?今日裝出一副關切的樣子,必定是有所求而來。當即低頭道:侯府的日子自然是好的,只是女兒沒有二jiejie得爺的青眼,自是不如二jiejie的。 王氏略有幾分詫異。這幾個女兒里,自是沈宜織長得最好,但平日里低眉順眼,話都說不囫圇,私下里合府主子下人都喚她二木頭。論來這做妾的,縱然生得再美貌,不會討男主子歡喜卻是不成。就如沈宜織的生母吳姨娘,單論容貌自是比白姨娘強,可是到后來還不是被沈老爺扔到腦后,倒是白姨娘依舊得著寵。如今家里柳姨娘有孕不能伺候沈老爺,他還是歇在白姨娘房里的多。 沈宜紅是活似了白姨娘,若不是年紀太小了些,怕也是一身的風情。王氏之所以帶她出來,也是想著她能勾得住郁清和,萬想不到反而是沈宜織得寵。難道真是侯府規矩大,所以愛那規矩本分的? 沈宜織看王氏眼神狐疑,笑吟吟道:meimei怎這般說。如今奶奶可是疼著你的,你難道日子比我過得還差了? 王氏一時搞不明白,便拿眼睛看起二人身上裝束來。那衣裳料子都是上好的,頭上簪釵也不甚多,但樣樣精致,暗想這日子定是過得不錯。不管是投了男主子的緣還是投了女主子的緣,總歸都是好事。想著,便堆起笑臉,拿出在沈家時從未用過的溫和聲調道:看你們兩個過得好,母親也就心安了。倒是家里如今不甚順利,你們兩個雖則嫁出去了,卻還是姓沈,也莫忘了家里呢。 沈宜織和沈宜紅一起低頭看自己的手,沒一個接話的。王氏心里一氣,臉色就沉了下來:莫要裝聾作啞!可知道娘家好了,你們在婆家才有好日子過。若是覺得進了侯府就飛上枝頭變鳳凰了,那可就大錯特錯! 沈宜織噗哧一聲笑了:娘家好了,姑娘在婆家才有好日子過?母親說話還是仔細些的好,這里是誰的婆家?一個做妾的,進門那叫納,不叫娶。上頭的侯爺侯夫人都不是公婆,而是主子。在這里說什么婆家,敢情是忘記自己把庶女賣進來的,真當自己是侯府正經親家啦! 第九十四章 王氏被沈宜織這么一堵,臉色更難看了,可是讓她反駁,她又找不出話來。連沈宜紅都低頭嗤笑了一聲,在對王氏的厭惡上,她們倒是一樣的。 你們王氏說不通,索性沉下了臉,總之你們父親說了,今年的鹽引你們要在大少爺面前說說好話,務必給咱們家里多分些。想了想又補道,今年若不成,明年也成。 沈宜織真是要笑了:太太,若我沒說錯,自從我與四妹進了侯府,老爺拿鹽引必然已經比從前多了吧?這時候想起說是父親了?對不起,做為一個穿越人士,她實在不能承認這種把自己女兒賣了的男人配做父親。不說別的,白姨娘還是他的寵妾呢,就能把沈宜紅賣了! 王氏沉著臉道:你們只管聽著就是。 其實沈宜織半點都沒說錯,在那等縣城里,一聽沈家有兩個女兒進了侯府做妾,那鹽行中眾人不管心里如何想,表面上卻都是要讓著沈老爺三分,畢竟誰也不愿得罪侯府??墒侨诵牟蛔闵咄滔?,沈老爺在縣城里算是一等一的了,就想著往府城里搬,不想再住在這小地方了。 王氏自然是愿意的。搬進了府城,一來離著娘家近了,二來兩個親生女兒自比在縣城里更好找婆家。白姨娘和柳姨娘也慫著沈老爺,想要去繁華之處享福??墒侨暨M了府城,沈老爺的身份就有些不夠看了,更不必說買宅子、置家當是一筆大開銷,且府城里柴米油鹽都比縣城貴了不少,自是需要更多的錢。如此一來,沈老爺就對那鹽引的瓜分有了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