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現如今,承恩侯已經快到花甲之年,早已經不在權力的中心,每日也沒什么要事。只因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所以地位一直居高不下。想必即便是皇后去世了,等到太子登基了之后,依然能長盛不衰。 承恩侯府坐落在京郊,那一片多是達官貴族所居之地。聽聞承恩侯府后面有一院落,里面種滿了幾畝桃林。 現任承恩侯夫人年輕時又是一個極富雅致之人,在里面建了一些亭臺樓閣,假山小池,曲水流觴。 一到春天,微風一吹,粉色的桃花瓣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像極了一場桃花雨。也因此,每逢春季,這里就成為達官貴族、夫人小姐爭相欣賞之地。 尋常人等也沒這個榮幸,能收到帖子的多是上層的官宦之家。 只是承恩侯府的桃花還沒開到最美的時候,不知今年為何突然提前宴請了大家。 文昌侯府跟承恩侯府向來關系不怎么融洽,據聞文昌侯府和承恩侯府在很多年前險些結成了兒女親家,不知怎么回事,突然間兩家沒了下文,自那以后,也很少在來往了。 甚至有人親眼見到文昌侯和承恩侯走在路上互不搭理的情形。 不過,這些也都是一些積年的舊事了,很多人都不曾耳聞,更加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老一輩的關系雖然會影響下面的人,但經過了這么多年,雙方之間的關系也緩和了不少。除卻文昌侯依然不理承恩侯之外,小輩們見了面之后至少會相互打一聲招呼。 只是不知為何,承恩侯府這次的桃花宴給文昌侯府也發了帖子,邀請文昌侯府的男眷女眷一起去賞花飲酒。 謝嘉融看到這樣的帖子自然是一屑不顧,他絕不會踏進承恩侯府半步。 只是,家里的小輩們跟承恩侯府卻沒什么仇怨,有些甚至感情頗好。而且,這種宴會,多半還要相看人家。 也因此,趙氏收到帖子之后,歡天喜地的開始給女兒準備出門要穿的衣裳首飾。 只因桃花宴還有幾日才會舉行,所以趙氏把裁縫叫了過來,給謝思蘭量身定做。至于謝蓮,她也讓人量了量身段,畢竟,作為嫡母,不好厚此薄彼。當然了,做的料子肯定就不同了。 因為還在掌家,所以二房的謝思蕊也得到了一件春衫。 至于謝嘉語,趙氏根本就沒打算帶她出門,自然是沒給她做衣裳。 青嬤嬤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生氣的從外面回來了,跟謝嘉語抱怨道:聽說今天裁縫過來給孫小姐們量尺寸裁衣裳了,這次又沒知會您,可見真真是個小家子氣的人。 謝嘉語把玩著昨日剛剛做好的玫瑰胭脂,笑著道:好了,青娘莫要生氣,她往常差人送來的那些咱們也看不上不是。 一說起這件事青嬤嬤就生氣,道:你說她也不是小家小戶出身,父親好歹是個三品官,怎么就是個這樣的性子。她送來的那些衣裳真真是讓人生氣。哎,送也生氣,不送也生氣。 謝嘉語像是沒聽到青嬤嬤的抱怨似的,掀開蓋子,細細的聞了聞胭脂的味道,嘴角漸漸露出來一絲笑容,道:好香啊!青娘莫氣,我一個做長輩的跟個小輩的計較,犯不著??爝^來聞一聞我做的膏子,好不好聞? 其實,謝嘉語是真的不在意這些,若是真的在意,早就不是現在這般模樣了。如若有人當面辱她,她是決計不可能饒恕。但,這些關于銀錢方面的東西,卻沒什么好計較的。 左右都是大哥的后輩,也是她最親近的人。想到自己的輩分,去跟這些小輩的一般見識,就讓人覺得以大欺小倚老賣老。 她如今還能活著,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為這種事情傷神,實在是不值得。 青嬤嬤聽罷搖了搖頭,止住了這個話題,道:小姐做的自然是好聞的,您快涂上一些,看看效果。 謝嘉語拿起來簪子,挑了一點點,慢慢的涂在了唇上,然后用手指輕輕的揉開。很快,唇上就有了玫瑰的紅色。 小姐真好看。青嬤嬤稱贊道。 謝嘉語看著鏡子中雖不帶妝,卻顯得膚色白皙皮膚透亮的自己,笑著道:這胭脂沒白白浪費我的功夫。 青嬤嬤道:這胭脂的顏色著實好,這上等的白蠶絲做出來的餅也好。 謝嘉語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餅的確是極好的。當然了,也少不了春桃的幫忙,要不是她細心,挑選的玫瑰都是顏色比較純的,做出來的膏子未必有這般好看。所以啊,看在這膏子的份兒上也得把春桃提上來了,青娘,你說呢? 春桃去廚房幫忙也有十天左右的光景了,青嬤嬤嘆了嘆氣,感恩的道:多謝小姐仁善,老奴以后定會好好教她,斷然不能讓小姐再陷入險境。 謝嘉語笑著道:不會啦,青娘。 主仆兩人在這邊說著話,那邊謝嘉融想了幾日之后,也從外院來到了芷柔院。 只是,在來的路上,卻遇到了剛剛量完衣裳要離去的裁縫。 侯爺安好。一行人看到謝嘉融全都過來行禮。 謝嘉融看著這些生面孔,隨口問道:這是做什么的? 一個管家婆子上前答道:回侯爺的話,這是成衣閣的裁縫,來給三位小姐量身做春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