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北郡跟京城距離不算太遠,飲食起居相差不大,是以住的還算舒服。謝嘉語道。 黎氏笑著道:嗯,姑姑習慣就好。若是有什么不習慣的,也可跟大嫂或者跟我說一說。 謝嘉語點了點頭,道:侄媳婦快別站著說話了,坐下吧。 多謝姑姑。 說著,黎氏就和謝思蕊一起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春桃,去拿些點心和零嘴兒過來。謝嘉語道。 話音未落,謝思蕊就一臉期待的看著春桃,道:可有桂花糕? 春桃笑著道:有的,這就給三小姐拿過來。 黎氏在一旁道:讓姑姑笑話了,這孩子從小就愛吃。 謝嘉語看了一眼留著劉海兒,圓圓的臉蛋,一臉稚氣的謝思蕊,道:能吃是福,蕊姐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好。 黎氏接著道:這不,前幾日還跟我說在您這里吃的桂花糕好吃,催我來給您要方子呢。 謝思蕊聽著這話怎么跟之前說的不太一樣啊,她何時催過母親了:母親 你看看她,還不好意思了呢。黎氏笑著道。 謝嘉語道:這有何難,冬雨,讓人把方子抄一份,一會兒給蕊姐帶回去。 是,小姐。 恰好,此時春桃把點心端過來了,謝思蕊本想辯解些什么,但是一聞到桂花糕的味道,眼珠子立馬就移不開了。 黎氏坐在這里跟謝嘉語又說了許久的話,謝思蕊吃了三塊桂花糕之后才離開了。 臨走時,謝嘉語讓人又給謝思蕊帶了幾塊桂花糕回去。 若是想吃,盡管來就是。謝嘉語笑著跟謝思蕊道。 謝思蕊擦了擦嘴角,忍著想要打嗝的沖動,道:多謝姑祖母。 黎氏和謝思蕊離開之后,謝嘉語感慨道:這一對母女倒是有趣。 說罷,就拿了一本書靠著窗看了起來。 正看著呢,就有小丫鬟來報,說是侯爺讓她去前院書房。 謝嘉語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帶著夏桑去了前院。 巧的是,剛剛到了前院,就遇到了從外面回來的謝思盛和謝思敏兄弟倆。 姑祖母安好。倆兄弟看到謝嘉語,雖有些意外,但禮不可廢,全都快步上前過來請安了。 謝嘉語看著這兩個入芝蘭玉樹一般的侄孫,也甚是寬慰,他們謝家的后輩長得頗精神。 只是,正感慨著,就聽謝思盛道:前幾日幾位meimei無意間叨擾了姑祖母,是侄孫教妹無方,惹了您的心情。侄孫在這里給您道歉了。 謝嘉語本想著離開的,聽到這句話卻硬生生停住了腳步,挑了挑眉,道:嗯,知道錯了就好,以后你定要好好教育教育她們,擔起來兄長的職責。 謝思盛道:姑祖母教訓的是。平日里看著她們倒是好的,只是不知怎么就在姑祖母那里不聽話了。以后侄孫一定讓她們謹言慎行。 謝嘉語本不欲與他交流過多,但聽著這話,卻多了幾分興致,假裝沒聽懂謝思盛話里的機鋒,板了板臉,認真的道:你說得對,一定要讓她們謹言慎行。在家里怎么說都行,這萬一傳到外面去就不好了。北郡不管是否富庶都是咱們謝家的根基,切不可用窮鄉僻壤四個字來形容。往小了說,人家說咱們文昌侯府的姑娘不懂規矩,往大了說,那是不敬祖宗不知禮數。咱們謝家的百年基業可不能毀在你們這一群小輩的頭上。 謝思盛被謝嘉語說的臉一陣白一陣紅,他正要說什么,就聽到旁邊的二弟大喝了一聲。 無知,簡直太無知。 一時間,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在了謝思敏的身上。 第12章 皇陵 謝思敏皺著眉頭,氣憤的道:meimei們竟然能說出來這種話,可見平日里沒有好好讀書,姑祖母如此懲罰甚好。多抄幾頁書,跪跪祖宗,也好過天天在外面亂嚼舌根。 說罷,不贊同的看了一眼謝思盛。 見謝思盛臉色不虞,索性不再理他,而是轉頭看向了謝嘉語,躬身道:還沒來得及好好謝謝姑祖母,那本東山先生的《幼學瓊林》我甚是喜歡。瞧著竟與大家收藏的筆跡不太一致,落款時間也比較早,像是他早年的作品。 謝嘉語沒想到謝思敏如此癡迷于東山先生,這么個小細節都發現了,于是點點頭,道:正是,這大概是東山先生的第一本字帖。成書之后,曾被先皇大加贊譽。自那以后,東山先生便對自己的書法要求更加嚴格,勤學苦練,后又寫了幾本字帖?,F如今,流傳最廣的那些字跡自是他勤學苦練之后的成果。 謝思敏從未聽人講過東山先生的這些事情,被謝嘉語說的入了迷,聽完,感慨道:沒想到姑祖母也如此喜歡東山先生,侄孫竟從未聽過東山先生的這些故事。虧我還自詡對東山先生了解甚深,可見不如姑祖母良多。 謝嘉語聽了這話,臉上的表情有一瞬間的僵硬,她喜歡東山先生?開什么玩笑。到現在,她能記起來關于東山先生的事情就是他逼著她練習書法。 呃,大概是吧。謝嘉語有些尷尬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