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雪雁這般說了,林如海和賈敏不知該怎么勸,沒有辦法只能黛玉親自出馬。 甘松知道雪雁進宮去了,心中不知是啥滋味,得,婚事看來又要拖延,甘松知道雪雁對黛玉的感情,實際上甘松也把黛玉當做meimei看。 哎呀,徒兒不急不急,好飯不怕晚。劉藥材進屋安慰起甘松來,一副人生導師的樣子。 甘松苦笑,飯能早吃上還是早吃上的好,師父我不急,握會等雪雁回來的。都等了這么多年了,也不差這幾年。 相公,林家老爺帶著雪雁來了。盛氏過來叫藥材。 盛氏不過叫了一聲相公,可是把劉藥材給高興的,含情脈脈的看著盛氏,真是濃情蜜意。 師母,誰?甘松一副自己聽錯的模樣。 盛氏笑了笑,雪雁來了。 甘松一個高站了起來,迫不及待的要去見雪雁,這一進宮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多見一面是一面。 松兒,你等等,我和你師父去見。盛氏道。 師母,雪雁馬上要進宮了,我甘松憋紅了臉。 即便要進宮也是成親后在進。盛氏道,這次林如海夫婦特意帶雪雁來是應甘松的婚事的,沒錯,雪雁要和甘松成親。 如何轉變的這么大? 原是雪雁進宮,黛玉和雪雁說,若是她不成親就不能進宮。 黛玉是怕耽誤了雪雁。 師娘你你你,說什么??甘松揉著自己的耳朵。 雪雁和你的婚事。盛氏道。 真的?!甘松瞪大眼睛,盛氏點頭,甘松一個興奮一下子暈了過去,這個沒出息的模樣簡直和他師父一個德行 終于到了封后大典那日。 鳳袍加身,說不出的氣質,易之握著黛玉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向后位。 一堆璧人,仿佛是畫中走出來的人物。 今日加封林氏為皇后。易之親自給黛玉帶上了鳳冠。 皇后千歲千歲千千歲。大臣行禮,聲勢浩大。 加封大典林如海和賈敏也來,看著殿上的黛玉,兩口子不禁紅了眼眶。 何晨亦然在場,這一切恍然如夢般,她的師妹成了北寧朝的王妃,而自己則是邊塞可汗的妻子。 本王,有且僅有皇后一人,此后宮中無妃。易之向臣子道,皇帝所說的話可是圣旨亦是易之給黛玉的承諾。 黛玉意外的看著易之,她提前不知易之會這般說,其實自從黛玉下決心留在宮中的那刻起她已然接受了易之會娶妃的這個事實。 不光黛玉吃驚,林如海和賈敏也驚了,隨即他們以贊賞的目光看著易之,果然把女兒托付給他沒有問題,相比之下,何晨就要淡定很多,畢竟她的大王也僅有她一人。 一國之主,如何只有一個女人??北寧朝從來沒有著般先例。 可是易之偏偏做到,他已經委屈黛玉和自己一起困在這皇宮中,他萬不能再讓黛玉受其他的委屈,且他的心里也再容不下別的女子。 回顧兩人的相識,從青梅竹馬到情愫暗生,兩人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特別在易之被毀容的情況下,黛玉還能義無反顧的跟著他,如此愛妻今生只有一人。 大臣們都愣了,一夫一妻的皇后和皇帝?? 沒等大臣覲見勸解,宮外忽然下起了五彩祥云,全是錦鯉模樣,原是錦鯉大仙過來參加黛玉的封后大典來了! 黛玉成親,變成大貴之命,錦鯉大仙特別高興! 如此奇觀,大臣們被驚的一言不發,難不成這就是天意呀??! 易之低頭,含情脈脈的看著黛玉,皇后,你可愿意和我攜手一生。 黛玉含笑,愿意。 兩人對視,眼中都是對對方的情。 北寧朝皇帝北易君終其一生只有皇后一妻,后宮再無妃嬪,二人錦瑟共鳴,伉儷情深,被傳為佳話。 話說在北易君統治下的北寧朝真可謂是風調雨順,年年富足,不曾有任何天災,后有眾人算其命格,所謂大吉之命,又有皇后的大貴之兆,二人結合可謂錦鯉加身,后世提到黛玉都會說錦鯉皇后。 作者有話要說: 每個人的結局都交代好了,大家還有想看的番外么? 第160回 番外 十年過去, 邊塞寒國和北寧國一直兩國交好, 平安無事, 南明朝在兩國之間不敢有所動作。 南明朝因為皇帝沉迷于長生不老之術, 皇子們又沉溺于宮斗無法自拔, 國力一日不如一日。 只是易之并沒有擴充國土的野心, 如今國泰民安一切甚好。 基本上每隔幾年,寒國的王妃就會過來拜訪北寧國的皇后,黛玉倒也想去寒國看看, 但這十年有了四個孩子,根本沒時間出去。 這次何晨帶著自己的二兒子和小女兒過來,何晨和王一共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二兒子隨了大王的長相,很是健壯的王子, 才八歲看起來就像十幾歲孩子。 女兒倒是像了何晨,但是是草原的女漢子,騎術箭法比兩個哥哥還好, 寒王甚至考慮過要不要讓女兒繼承王位算了, 何晨反對, 女兒家么,什么治國天下的,應該疼著才是。 但是小女兒阿爾黛有這個野心,她不要嫁人,她要當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