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的科舉日常 第75節
書迷正在閱讀:假老公他失憶了?。ɑ楹筇饘?高H 1V1)、毒醫狂妃、活色升香、高盧情頌(西幻NPH;NTR)、【綜漫】和“最強”們love love的日常、修羅天醫、異界第一大俠、誘妻為寵、原罪、打鐵匠的嬌蠻妻
沒想到一出門在自家門口見到了何老爺。 兩人一看對方樣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拍大腿,元老爺道:“看來咱兩都靜不下這個心來,咱們還是一起去瞧瞧人時老爺子吧!” 時家老爺子確實比兩人淡定很多。 畢竟老爺子都是當爺爺的人了,家中兒子已經在朝為官,老爺子當年也經歷過這一遭。 見兩人來了,二話沒說,帶兩人去家中池塘邊上釣魚。 元老爺嘴角直抽,非常耿直道:“我家寶兒三歲就不在池塘邊釣魚了?!?/br> 時老爺子好奇道:“為何?” “因為他都直接讓人用網子捕撈?!痹蠣敓o奈道。 時老爺子不在意的擺手:“讓你們年輕人陪我這遭老頭子釣魚,確實是浪費時間,這樣吧,不如今兒老頭子我給你們露一手,讓你們嘗嘗我烤魚的手藝!” 兩個年過半百的人,被時老爺子稱為年輕人,還不能反駁,也是頭一遭。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聽老爺子的好了。 時丹陽夫人聽說爺爺要在池塘邊帶著客人烤魚,忙讓人送來了柴火調料還有解刨魚的工具,想的十分周到。 元老爺羨慕的對時老爺子道:“等我家兩個孩子娶妻生子,也就此生無憾了?!?/br> 這話何老爺深有感觸,連連點頭,兩人相視一眼,頓時生出一股同病相憐的感覺。 時老爺子最是受不了人在他面前嘰嘰歪歪的,何況這歪纏的對象還是兩個遭老頭子,當即不耐煩的揮手,將釣上來的魚仍在魚簍里,就要動手解刨。 池子里的魚多的跟什么似的,釣竿一放下去,立馬就有魚兒咬鉤,元老爺當即拉上來,陪著時老爺子一起行動。 要不然他像個吃白飯的似的,在老人家面前,他可沒這么厚的臉皮。 結果關鍵時刻,信誓旦旦說要露一手的時老爺子掉了鏈子,竟然將魚給烤糊了。 時老爺子老臉一紅,解釋道:“這是上了年紀,手上不利索了,放在我年輕那會兒,烤的魚真是一絕,色澤均勻,外焦里內,香味能飄幾里?!?/br> 元老爺一聽,忽然想起來什么似的,喊旁邊的壽管家:“去,將咱家少爺做的那個烤魚轉轉拿來!” 元老爺說的轉轉,其實就是一個當下南方多水地區,農人灌溉田地使用的水車縮小版,給水車中間加個橫杠,利用水車轉動帶來的動力,讓橫杠緩慢轉動。 而魚就被串在橫杠上,被帶動起來,不用人cao心,就能緩慢的翻轉,相當便捷。 時老爺子看著元老爺親自動手演示,很快就看明白了這里面的道理。 “妙啊,老夫以前去南方游歷時層見過這種水車,足有兩層樓高,立在河邊,引水灌溉,十分方便有力,萬沒想到,還能這么用! 聽元老爺的意思,這是錦繡讓人做的?不過老頭子瞧著,比以往見過的更加精妙些?!?/br> 元老爺矜持的點頭,將手中的活兒交給壽管家,自個兒做在旁邊和時老爺子說話:“我家老八沒出嫁前,最喜歡鼓搗些吃食。 喜歡吃烤魚,又沒耐心一直守在火推旁翻轉,錦繡見了就想出這么個法子。 老八歡喜的不行,后來出嫁那年,愣是要帶這么個玩意兒當壓箱底的帶到婆家去。 我說這東西壓箱底,被人知道了寒磣,不如幾畝良田,幾間旺鋪實在。 結果那孩子不聽,嫁過去后,在夫家那邊讓人開了個烤rou店,店里就提供調料食材,還有這轉轉,讓客人自己烤,什么雞鴨魚rou都有,聽說生意還能糊口?!?/br> 時老爺子笑著用手指指元老爺:“你啊……” 旁邊何老爺聽得羨慕的不行,直接將時老爺子的未盡之語說了個干凈:“你就是心里得意,面上不顯,偏要說出來讓我眼饞?!?/br> 元老爺當然不會承認他就是特意說出來顯擺的,自家孩子個個爭氣,他心里自然高興。 時老爺子倒是對錦繡給轉轉做的改造感興趣不已,要了一個空的把玩,好半天,老爺子才問元老爺:“既然大水車能縮小了烤rou用,那這改良過的轉轉,放大了引水效果又如何?” 這可把元老爺問住了,倒不是他沒這逆向思維,曾經也心動過一瞬,但隨之有打消了念頭。 一來,這年頭一架水車造價十分昂貴,只有極少數富裕地區,兩三個村子才能用的起一架,造出來都沒什么市場。 二來,德寧府地處北方,水源稀缺,很多人家使用的都是井水,地下水,水車造出來毫無用武之地。 根本不符合商人的利益。 因此,時老爺子問的時候,元老爺老實說了。 時老爺子搖頭:“這東西要是用的好了,未嘗不是錦繡將來的助力呀!” 被時老爺子這么一提醒,元老爺也想到這一層,這可是有利于民生的好事,要是真能改造好,將來好好cao作一番,以后的事還真說不準。 想到這里,元老爺心頭一片火熱,當即也坐不住了,幾乎將在貢院考試的兒子侄子都忘了,之前的焦慮也沒了,現在一心就想將這個東西給弄出來。 當下起身告辭,急匆匆,滿面紅光的離開了時家。 留下何老爺和時老爺子面對面坐著,分一條烤魚吃。 何老爺滿臉艷羨:“元兄有個好兒子??!” 時老爺子看的很開:“這世上總有人與眾不同,受到上天偏愛,不要和這些人比較,與這些人比較,最后只有累死自己,或者氣死自己的份兒,你家的孩子也很好?!?/br> 何老爺笑著點頭:“是該如此?!?/br> 元老爺剛回了自家,下人們還納悶呢,自家老爺出門前坐立難安,焦躁不已,怎的出了一趟門,這就精神奕奕的? 元老爺可不管別人在想什么,給幾個下人下達指令:“去咱們的鋪子找幾個木匠過來,要手藝最好的,最好是有建造水車的經驗,若是咱們這邊不好找,就去林家借,總之,今天傍晚,老爺我要見到府城最好的木匠?!?/br> 元老爺一番折騰,驚動了夏繡,夏繡興致勃勃的帶著女兒知秋來元家看她爹到底在干什么。 元老爺覺得這事沒成之前,不能大肆宣揚,于是只簡單和夏繡說了幾句,讓夏繡知道這其中的厲害就成。 夏繡一聽果然有趣,留下觀察了半天,奈何林家一大堆事等著她決斷,時刻離不得人,只能先回去了。 但女兒知秋卻不想回家,要跟著外公一起玩兒。已經九歲的知秋是個心里非常有主意的小姑娘,下定決心的事,總能想辦法完成,這一點和元家人非常像。 錦繡就經常說,知秋外甥女,性子像他。 元老爺被外孫女抱著胳膊撒嬌兩句,什么原則都沒有了,揮手讓女兒自個兒離開,外孫女直接被他留下,至于女兒不滿的眼神,元老爺全當沒看見。 知秋對元老爺拿出來烤魚的轉轉十分感興趣,圍著元老爺問東問西,問的元老爺差點兒招架不住,悄悄對壽管家道:“要不是我多活了幾十年,差點兒就要露餡兒了?!?/br> 壽管家笑瞇瞇道:“不如回頭和寶兒少爺說說,寶兒少爺肯定有辦法?!?/br> 小時候的出繡和周文也是這樣,對什么都非常好奇,見到一切都要問個為什么。 有時候大人被問的煩了,隨意糊弄幾句將人打發了,只有錦繡不,他會非常耐心的教導兩個哥哥jiejie,和他們一起討論。 元老爺被壽管家一提醒,突然一拍腦門兒:“壞了,這幾天忙著這事兒,忘了去貢院門口盯著了!” 壽管家笑著道:“您這樣就挺好,要是里面兩位少爺知道您親自去貢院門口等著,說不得要分心的?!?/br> 元老爺這邊改造水車的事還沒有眉目,一眨眼,就到了鄉試第九日,元老爺卻再也找不回前幾日那種焦心憂慮的狀態了。 每日被外孫女跟前跟后的問為什么,問的他都開始后悔,當初怎么就想不開,沒讓女兒將孩子帶回家呢? 而在考場內的錦繡,放下筆,也是長長的松了口氣,說實話,這九天的考試內容,對他來說難度不大。 畢竟在謝山長手下過了幾年,現在考試的難度和變態程度,遠遠不及山長本人。 最讓人糟心的,就是考場內一日壞過一日的環境。 到了第四日傍晚,下了一場小雨,錦繡眼疾手快,將試卷先保護起來。錦繡親眼看著斜對面的仁兄,起來的太過緊張,將墨汁打翻,一張試卷還被風卷起吹到地上,沾滿了泥水。 桌上的試卷也被沾染了墨汁,估計兩天的心血白費了。 要是對方的記憶力足夠好,手下足夠快,將之前寫的答案在規定時間內重新默寫一遍,還有搶救的可能。 否則,只能半途而廢。 到了第五日中午,不少人開始發燒咳嗽,因著昨晚那場雨,著涼的不在少數,很多人被差役駕著出去時,臉色痛苦,滿臉通紅,一看就在發熱。 每天都有因為各種原因被抬出去的人,一連九日在這種環境中,不僅是對身體,更是對心理的考驗。 當然最重要的,是對學識的考驗。 索性,錦繡已經完成了所有題目,最后檢查一遍,確認沒有問題,看看日頭,剛好中午,收拾好考藍,簡單整理穿著,毫不遲疑的拉響了號舍內的鈴鐺。 等待尋考官來糊卷。 錦繡不是最早交卷的人,自然也不是最晚的,巡考官也沒什么驚奇。 巡考官眼神在錦繡臉上掃過,發現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長得芝蘭玉樹,經歷了這九天的折磨后,除了臉色稍有疲憊外,其他都很正常。 這就是最大的不正常了。 沒看那二十來歲正當壯年的人,起身時雙腳都在打飄,要不是旁邊有墻扶著,說不得能當場坐在地上起不來。 當然這些也只是尋考官的內心活動,錦繡自然不知。 他只是拎著考藍,腳步輕松的離開號舍,往貢院大門方向而去。 這次錦繡運氣好,本來自第九日午后,每隔半個時辰開一次的貢院大門,剛好在錦繡過去的時候開了。 錦繡在一群身子搖搖晃晃站不穩的成年人中,身姿筆直,加上長得好,格外顯眼。 元家下人一眼就從人群中看見了自家少爺,幾個人一擁而上,將錦繡團團圍住。 幾人對錦繡噓寒問暖,熱情不已,元老爺慢了一步,也很快推開人群,擠到兒子跟前。 錦繡一看元老爺的狀態,比他想的好了很多,眉頭一挑,還未說話,就見元老爺激動地拉著他的手將他上下打量了個遍。 元老爺親手接過兒子手里的考藍,將錦繡往茶寮下拉,念念叨叨的:“哎,你可真是嚇死爹了,你都不知道,這幾天差役往外面抬了多少人了。 有的人一出來就不省人事,他們家人都急成什么樣了?!?/br> 錦繡乖乖跟著元老爺走了,順便安慰元老爺:“爹,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身體,比一般人都健壯?!?/br> 元老爺搖頭,從袖中掏出帕子,和店家借了熱水將帕子打濕,親自給錦繡擦臉。 “哎,先擦擦,爹就知道你最受不了這個!也不知道在里面有多受罪!” 錦繡也沒反抗,還有些享受的點頭:“沒錯,這種地方,真不想進去第二次?!?/br> 這邊父子兩的互動,惹得茶寮老板稀奇不已。 別家出來一個考生,家人長輩都是緊張不已,噓寒問暖,考生本人有力氣說幾句話就不錯了。 這家的倒好,父子兩還有心情聊上天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別多。 這么想著,老板又給這桌客人上了一壺熱茶。 誰讓這家一看就是不差錢的主兒呢? 被人當了一回冤大頭的元老爺這會兒可顧不上計較這些小事。 在他看來,自家寶兒平安從貢院里頭出來,好好的,美出什么事,比讓他多活幾年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