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通上清臧高原的鐵路
川蜀省,會議室中。 張宗卿盯著一副巨大的華國地圖,他的心中似乎在仔細思索著什么東西。 很快,張宗卿轉過頭來看向了站在自己身邊的詹田佑,和他的一眾弟子們。 “詹院士,如果我們想修一條通往清臧高原的鐵路的話,你認為我們應該是從那個位置開始呢?” 張宗卿抿了抿嘴,斟酌了一番之后,方才是開口問道。 “通往清臧高原的鐵路?” 詹田佑等人紛紛是一愣,而后有些愕然的看向張宗卿。 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二公子這一次將他們召集到這里來。 竟然是為了建造一條能夠直達清臧高原的鐵路。 “對,一條通往清臧高原的鐵路?!?/br> “除此之外,還要修上一兩條入藏的公路,清臧高原的海拔實在太高,內陸的補給與物資無法運上去?!?/br> “無論是從那一點進行考慮,這種情況都是不行的?!?/br> 張宗卿像是自言自語般說道。 從古至今,集權zf甚至能夠控制整個西域,也有過控制草原與廣袤的遠東地區的時候。 但對清臧高原的控制力,一直是處于極為薄弱的狀態。 其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原因,就是清臧高原的海拔實在是太高。 無論是人員還是物資的調配都是十分的艱難。 而這也給了像鷹國等一些國家,發揮其“攪屎棍”作用的機會。 目前的清臧高原還處于極度落后的農奴制狀態。 事實上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歷史中,清臧高原的農奴制度還是在近六十年代才真正完成。 不過張宗卿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并將改變華國的命運與歷史走向。 那這一刻,注定是將快一步到來。 “清臧高原有著世界屋脊之稱,它是我們華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一?!?/br> “鷹國人多次試圖插手清臧高原事宜的情況,我不想再看到出現?!?/br> “同時,在那里也有一個腐朽制度統治,百萬農奴受著慘無人道的壓迫?!?/br> “同為華夏子孫,我們既然有能力,那自然要著手將清臧高原與華國內陸、沿海地區緊緊的捆綁在一起?!?/br> “以一萬名改組、換裝的川蜀士兵為先頭部隊,他們可以由饒國化將軍作為統帥,先行進入清臧高原駐守?!?/br> “我們盡量以和平的手段解決清臧高原問題,形成zq的平穩過度?!?/br> “如果和平手段不行,便直接動用武力的方式解決腐朽zq,建立直轄于聯合zf的自治區?!?/br> “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向邊境地區派駐邊防士兵,建立邊防崗哨?!?/br> “老祖宗們留下來的土地,不能在我們的手中縮小了?!?/br> “當然,這些都只不過是穩定清臧高原局勢的權宜之計而已,只有建成一條能夠將薩拉與成督聯系起來的鐵路?!?/br> “十萬大軍能夠短時間運到薩拉,各種物資也能夠快速到達清臧高原,才能真正意義上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問題?!?/br> 說完,張宗卿的目光看向了詹田佑等人。 “以前我曾經提到過建設一條貫穿清臧的鐵路,但那些外國佬極度不看好這么一條鐵路的修成?!?/br> “他們也不相信我們華國人,能夠自己建成一條直通世界屋脊的鐵路?!?/br> “但我不信,我認為以我們華國人的智慧,一定能夠解決外國佬們解決不了的問題?!?/br> 張宗卿的眼神灼灼,詹田佑等人能從他的目光之中看到強大的信心。 “詹院士,還有在座的各位院士、工程師!” “一切就拜托你們了!” “很榮幸,也很幸運,華國有你們這么一群為國為民、嘔心瀝血的院士與工程師!” 說完,張宗卿對著詹田佑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與政壇上的虛以委蛇不同,張宗卿對眼下這幫人是真正的敬重與感謝。 因為眼下這批院士、工程師們,這群華國的頂尖人才都是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不為私利,一心為國! 有這份責任感,能夠做到眼下這個層次。 他們就是最值得所有人敬意的英雄。 “宗卿,放心吧!” “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做這件事,為了你的計劃,也是為了對得起列祖列宗!” “就像你剛才說的那句話,我們不能讓老祖宗留下的國土,在我們的手中一點點縮小?!?/br> 詹田佑平復下震駭的情緒,他語氣堅定的對張宗卿說道。 毫無疑問,這項工程的難度挑戰系數堪稱“世界之最”。 別說是鐵路,就是公路也是極難辦到的。 但此時的詹田佑和他身邊的那些弟子們,卻是一副斗志昂揚的表情。 這些年,在詹田佑為總設計師的情況下。 伴隨著華國鐵路里程的不斷增長,華國的鐵路工程設計師的經驗不斷的增加。 可以說華國的鐵路工程師,絕對是算得上世界數一數二的存在。 “詹院士,修筑從成督到薩拉的鐵路所需要的資金、技術、物資等方面,你們盡管向財政部提?!?/br> “只要我們有的話,第一時間就給你們提供,所有與這條鐵路有關的事宜,都可以一路開綠燈?!?/br> 張宗卿頗為興奮的開口說道,“除此之外,組建一支新的鐵道兵軍團,這個可以從川蜀災民之中進行挑選、組織?!?/br> “建設這樣一條鐵路,或許是費時費力,但也絕對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能夠做到征服世界屋脊,打通華夏傳統地帶與清臧高原的聯系,對于我們這些鐵路設計者而言,也是足以留民青史了?!?/br> 詹田佑極為認同的開口對張宗卿說道。 對于像他這種華科院的頂級院士而言。 人生最大的追求并非是利,而是能夠留名青史、能夠為世人所記住。 雖然以詹田佑的功績,他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可以做到這一點了。 張宗卿點了點頭,他再轉身看向自己面前這副巨型華國地圖時,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從當初的奉天三省那一隅之地,到現在幾乎快囊括整個華國的勢力范圍。 他在為華國未來發展筑基的同時,也在將自己的勢力觸角伸向各個角落。 更讓張宗卿自得的是,在完成這一目標的時候,他并沒有采用大規模戰爭的方式。 戰端一起,帶來不僅是生靈涂炭,而且是斷送華國借力騰飛的最佳時機。 能夠在逐漸形成華國事實上統一與經濟、軍事持續健康發展等方面把握住平衡,這根本就不是常人能夠辦到的事情。 而如今,張宗卿已經是在大闊步走向成功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