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京北?;?,馬玉
京北大學大禮堂。 張宗卿狂懟蓀先生的貼身秘書汪巾位,這在整個京北大學,可以說是掀起了一陣狂風巨浪。 畢竟張宗卿與汪巾位都是當世名人。 而且張宗卿還是個軍人,至于汪巾位則是個政客。 按理來說,當兵的和政客辯駁,當兵的又怎么說的過政客? 不過這個過程,卻像是張宗卿張二公子將汪巾位,按在地上不斷的摩擦。 完全是一面倒的狂懟。 而汪巾位也是直接被張宗卿張二公子直接給懟昏過去了。 不少學子也是認為,如果汪巾位不是做賊心虛,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剛才大禮堂的那通駁辯實在是太精彩了,張二公子懟人的水平著實高,竟然把汪巾位直接懟暈了過去?!?/br> “嘿。你們不知道吧,當年張二公子在華清大學求學的時候,在某處辯論賽中舌戰群儒,生生把我們京北大學的辯手、燕京大學的辯手,懟哭了!” “還有這段趣聞?有趣!有趣!” “要我說,這也是張二公子說的有道理,要不然汪巾位怎么可能被直接懟暈過去?你們看看汪巾位這些年做的事,那一件不是政棍所為?” “確實如此啊,汪巾位若是不軟弱,他怎么可能和清廷達成妥協,原本是必死之身,怎么可能毫發無損的從清廷的監獄中出來呢?那其中又發生了什么,眾人也不知道??!” “還能發生什么?以汪巾位的軟弱?無非是卑躬屈膝、茍活于世,他定然是和清廷達成了一定的協議,而這些妥協就是他保全自己的做法?!?/br> “我看張二公子說的沒錯,華國之所以還如此混亂,就是因為多了這些攪屎棍政客?!?/br> 一眾學子議論紛紛,顯然剛才發生在京北大學大禮堂的事情,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京北大學、華清大學、燕京大學的學子,他們本來就是全華國思想最為開放的地方。 在張宗卿與汪巾位剛才的辯駁之中,他們自然能看出很多東西。 從一開始,張宗卿就沒有在講座上刻意引入時政話題。 他所做的講座,也只是從實業興國的角度出發。 而且他的這個演講之中,也算是有理有據。 讓一眾學子大開眼界。 其中他鼓勵學子們前往奉天三省,大干實業,通過實業方式興邦,也是很合乎學子們的想法。 而之后,汪巾位強行插入時政熱點話題,不過是自取其辱而已。 這一點,大多數聰穎的學子都能看的很清楚。 一時間,很多聽過講座的京北大學,甚至是其他大學前來旁聽的學子,都在考慮是否前往奉天三省,參與強國建設運動。 實業興、國力強! 國強則不受外辱! 張宗卿的這句話,讓不少學子如同大夢初醒。 更何況張宗卿張二公子給出的條件著實不錯,結合家庭、國家、個人前途考慮。 前往奉天三省,都是一個不錯的計劃。 “玉兒,你在想什么呢?” “感覺你都失魂落魄一整天了,是不是最近又被哪個不開眼的男同學纏上了?” 挽著馬玉手的閨蜜,調笑著開口說道。 “哪有,子娟你說什么呢?” 馬玉拍了拍林子娟的手,隨后開口說道。 “子娟,你說我們去奉天三省怎么樣,聽張二公子說奉天三省需要人才,我們就是去奉天三省教教學生也好呀!” “父親說過,華國一統是必然的趨勢,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br> “那未來華國肯定需要一大批人才,我們去奉天三省教教學生,也算是為華國未來培養人才,也是進步愛國女青年的表現呢!” 明眸皓齒,傾國傾城的京北大學?;R玉,拉著自己的閨蜜開口說道。 “奉天三省么?”女閨蜜林子娟有些狐疑的看著馬玉,開口問道,“玉兒,你是不是還有其他想法沒告訴我,真的只是去奉天三省教書么?” “我怎么記得你曾經告訴過我,暗戀過的一個學長就是奉天城的?!?/br> “噢,玉兒!我明白了,你是去會情郎的!” “好啊,玉兒!你竟然差點把自己的好閨蜜都帶坑里去了!” 女閨蜜林子娟撓著京北大學?;R玉的癢癢,兩女嬉鬧大笑。 “哪有,子娟!就你想的多,我哪有,哪有會什么情郎,我哪有什么情郎!” “哈哈哈,玉兒,你瞞不過我的,我還不知道你,你看你的耳根子都紅了,一定是想偷偷會情郎去了。玉兒告訴我,你的情郎叫什么名字,我保證不傳出去!” “哈哈哈,京北大學的?;ㄓ星槔闪?,這樣是被男同學們知道了,今天肯定得是遍地哀嚎聲了吧,哈哈哈……” 兩女打鬧的身影,讓路過的京北大學學生,紛紛是側目。 尤其是京北大學?;R玉,那簡直就是一道絕美的風景線。 另一邊,講座結束之后。 張宗卿自然不會直接離開京北大學。 他這次來到燕京城的目標,就是從幾所著名的大學之中挖人。 其中教授就是重中之重。 像詹田右、李斯光這類教授,自然是張宗卿的頭號目標人物。 如果能將詹田右、李斯光這類教授,都挖到奉天三省去。 一個修鐵路、一個找石油! 還有其他一眾有名的教授,對奉天三省資源進行開發。 對奉天三省的基礎設施進行建設。 張宗卿有把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奉天三省打造成一個完全不同的地區。 而到時候,奉天三省、整個華國也有足夠的力量,對抗野心勃勃的倭奴國了。 時間很倉促,但張宗卿認為像詹田右、李斯光這類愛國教授,他們肯定會接受自己的提議。 因為他們和自己一樣,都是希望華國能不斷走向富強的實干愛國者。 與像汪巾位這類政客不同,他們才是頂起起華夏脊梁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