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我的祖母既是皇后又是大周的首富,心血來潮起來,還會將御花園里的花全拔了,開墾了土來種糧食!直到現下,御花園的幾個角落里,還有當年祖母種下的土豆和水稻。 靈兒,來嘗嘗這烤紅薯! 一團暖融融又甜絲絲的東西被父皇塞進了我的口中,最普通不過的紅薯,只是放在火上簡單的烤過了,連皮也沒剝得干凈。宮里頭絕不會有這樣的食物,能入我口中的食物都是精致的,若是烤紅薯,那一定是用江南瘦鴨的油涂了,架在加了松山竹的木材上,細火慢慢烤出來的。 端上桌之前,還得將皮剝得一點不剩,卻又不能傷了絲毫的薯rou,再放在小銀盤或是波斯琉璃盤上,配上一個小勺子。 口里的紅薯沒有江南瘦鴨和松山竹的味道,原本的甘甜全突顯了出來,綿綿密密,原來最普通尋常的食物味道,竟如此的令人回味悠長。 我驚喜的仰頭,沖父皇母后看去,父皇正掰下一小塊紅薯,吹了吹氣送到母后嘴邊,母后臉上的笑意比紅薯還甜。 嗯,我吞下了紅薯,眨了眨眼。 此時此刻的父皇和母后,便如同街上的尋常夫妻一樣,沒有了那些復雜的禮節和規矩,回歸到他們原本的模樣,最簡單也最甘甜,就和紅薯一樣。 父皇的后宮里只有母后一個,母后常常說這樣大的宮殿里,單單只住了她一個女人,顯得空寂又孤獨。 可所有的空寂和孤獨都會在父皇下朝回來時全部填滿。 一夫一妻的規矩是從祖父祖母那里傳下來的。 祖父的后宮一直到退位之前,都只有祖母一個,據說當初朝廷百官為了祖父廣納妃嬪不知上了多少折子,進了多少次言,可祖父的性子那是說一不二,冷下臉來,連父皇這樣有魄力的男人都得垂眼,百官們說歸說,祖父不聽,也沒人有法子。 傳聞有一次,貿易之路大開后,波斯見我們大周國力鼎盛,便想結成盟好,為示誠意竟送了個波斯國的公主過來,要獻與祖父做妾。 百官們整個沸騰了,大周開枝散葉的大計總算是多了一人來實現,可沒曾想,那波斯公主剛剛送到,連宮門都沒入,便被祖父一旨令下賞給了太尉虎山。 百官們整個又萎靡了 我祖父這人,除了祖母,沒人能讓他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這也是我祖母的本事,我祖母似乎樣樣都行,事業愛情雙豐收,不過有一樣,聽父皇說,一直是祖母的遺憾。 祖母和祖父一直想要再生一個公主。 那時候大周已有兩個皇子,我的父皇和二皇叔,卻一直沒有公主。 到得父皇十歲時,祖母又有了身孕,太醫診過脈后,說是十有八九是個公主。 祖母和祖父皆欣喜不已,那幾個月里,祖母甚至都極少出宮了,日日只在御花園里走走逛逛,只想平安誕下孩子來。 卻不想當年九月,南邊烏黎江發大水,連月的暴雨不僅讓烏黎江里洪水猛漲,附近金駿山上也數次暴發山洪和泥石塌方。 廿四城的官員前去治災,卻治了個一去不回,待消息傳進宮里來時,祖母已經有孕五個月了。 當時祖母不知怎么了,像著了魔,發了瘋一樣,不顧祖父的阻攔,一定要親自前往烏黎江治災。 雖然大家都知道祖母聰慧多計謀,做什么事都出類拔萃,可災區前線危險重重,祖母又身懷有孕,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她是無論如何去不得的。 只是,沒人能攔得住她。 祖父不許,她便偷偷的去了,一去三個月,后來還是祖父親自將她給找回來的,祖母無恙,祖母肚子里的孩子卻差點沒了。 聽父皇說,祖母在金駿山那邊救了個與皇叔一般大的孩子。 那孩子姓鄒,跟著個雙眼盲了的老頭子住在金駿山上,學了一身的好醫術,多虧了那個孩子,保住了祖母肚子里的骨rou。 祖母想將那孩子帶回宮里養著,可姓鄒的老頭子說什么也不同意,無奈,祖母只好跟著祖父回了宮。 回宮后祖母一直郁郁不展顏,肚子里的骨rou誕下來仍舊是個皇子,便是我小皇叔。 待得第二年,祖父便將皇位傳給了年僅十二歲的長子,也就是我的父皇,命一直跟隨祖父的三個忠臣輔佐,祖父自己卻隨祖母兩個人出了宮,遠走天涯,無人再知道他們的蹤跡。 母后說是皇宮太大,祖母一個人住著太孤寂,她想家了,祖父又向來憐愛祖母,便依著她,隨她回了南邊的家。 可父皇悄悄告訴過我,祖父祖母他們是住到了金駿山上去。 祖母舍不得那個姓鄒的孩子。 我覺得奇怪,姓鄒的孩子與二皇叔一般大,父皇也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祖母怎么舍得父皇與二皇叔? 靈兒快看!火龍來了! 母后見我愣怔著,輕輕拍了拍我的肩頭。 抬眼看去,一個燃燒著熊熊烈火的長龍跳躍翻騰而來,龍首正前方,一顆明珠碩碩發光。 我們三人相互依偎著,擠在人群中,耳旁的呼聲像風一樣流過。 父皇說過,不論是樣貌還是性情,都數我最像祖母,我現下還小,自然許多事想不明白,我想,待我再長大些,便都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