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孫木匠時常一月里只賣出一個盒子,加上其他七雜八雜的玩意兒,替村里人做做木工,統共也不過五六文錢。 這一盒枇杷膏便賣這么貴,孫木匠有些猶疑。 葉氏倒是很有信心:你上回攢了大半年的錢,給我從那慶余堂買回來的枇杷膏,不花了七文錢嗎?小樓這個比慶余堂的好得多,賣六文只少不多! 敲定了價格,四人將一盆枇杷膏全裝完了,足足裝了十二盒。 由老孫挑著擔子帶去鎮上賣。 老孫本想讓小樓一道兒去,只是金小樓今日還要給田里的水稻授粉,想了想便讓高瑯隨著一起去。 高瑯雖傻,卻也能幫幫下手,金小樓親身體會,他腦子不靈光,做活兒倒是手腳麻利。 拿上葉氏做的黃饅頭當做干糧,一老一少兩個男人出了家門。 第三十三章 饑餓營銷每日限量 金小樓在田間忙完抬起頭時,落日的飛霞剛好鋪滿半邊天空。 扛著鋤頭剛走到孫家門口,金小樓便聽到屋子里傳出來陣陣笑聲。 一聽就知道,今日的枇杷膏賣得很不錯。 果不其然,見金小樓來了,葉氏趕忙拉起她的手:小樓阿,你猜怎么,十二盒枇杷膏全都賣出去了,差點供不應求! 孫木匠端著茶杯猛喝了幾大口茶水,看樣子是渴了一整日,聽到葉氏說話,將茶杯一放,興高采烈地說道:我們到鎮上都差不多中午了,等了好久一盒也沒賣出去,原本還以為會無功而返。哪知道,吃過了饅頭沒一會兒,來了個婦人見我那盒子好看,說要買一個回去裝豬油,那婦人買走不過一時三刻,竟又回來了。 孫木匠咂咂嘴,接著道:她說呀,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枇杷膏,又香又甜,比吃枇杷還帶勁,還要再帶兩盒回去給孫兒吃。她這一回頭,旁邊好幾個人都圍了過來,這一傳開,整整十二盒眨眼都賣光了! 那是娘子手藝好!高瑯忽然出聲,有好多人沒買上的,還等著我們明天再去呢! 對對對!孫木匠連聲附和,旁邊繡坊的一個姑娘生怕買不上,還讓我明日先給她留上一盒。 孫木匠說著,從懷里取出一個淺藍色的棉布袋,一拿出來便往金小樓的手里塞:這是今日賺的錢,一共七十二文! 說到最后銅錢的數目時,孫木匠臉泛紅光,他哪里一日賺進過這么多的錢,還不用出力,只是坐在陰涼處等著便有錢進賬。 布袋子沉甸甸的,壓在金小樓手心里,壓得她心頭也是滿滿的歡喜。 最令人高興的莫過于別人認可你,金小樓也來了興致,沒曾想這一試竟試出來一個開門紅。 她把布袋子打開,分出一半三十六文銅錢,又多取了十枚銅錢,她將這四十六文重新放回布袋子里,自己拿走剩下的二十六文,然后把布袋子遞還給孫木匠。 這這可使不得!孫木匠嚇了一跳,哪能拿這么多! 邊說著,邊把布袋往金小樓身上推。 旁邊的葉氏也著急起來:小樓啊,你辛辛苦苦做的枇杷膏,老孫不過是沾了你的光,怎么還能收你這么多錢,你這樣,我們 金小樓忙道:一點也不多,這都是你們應得的,孫大伯木匣子本就是三文錢一個,這三十六文不過是木匣子的本錢,而這十文是孫大伯今日去鎮子上替我賣枇杷膏的工錢,一文也不能少。 金小樓說得鄭重,一時間竟叫孫木匠夫婦倆不好推辭。 正踟躕間,只聽金小樓又道:往后,我每日皆來買孫大伯你做的木匣子,一日十二個,仍舊給你三十六文錢。 一聽這話,孫木匠夫婦倆相視一望,皆是不敢相信,一日便賺三十六文錢,這可是他們從前想都不敢想的。 不過只消片刻,他們便知道,從今往后,這都是真的。 葉氏激動得幾乎要掉眼淚,磕磕絆絆一時間竟不知說什么好,好半天,才緊緊握住金小樓:小樓,真是謝謝你。 金小樓莞爾:嬸嬸,這是你們自己的勞動所得,謝我做什么!要謝,也該我和高瑯謝你們,謝謝你們這幾日如此幫助我們。 嗨,說什么幫助不幫助的,都是鄉里鄉親的,誰家沒個困難。有困難大家搭把手,說不上幫助。葉氏有些羞赧,不過,小樓,今日這枇杷膏賣得這樣好,明日還只做十二盒嗎?要不我讓老孫熬個夜,木匣子明日保管夠! 金小樓輕輕笑著,搖了搖頭:不,就做十二個。 這是為什么呀?孫木匠夫婦兩人一臉疑惑。 便連一旁看似對此完全不注意的高瑯,也微微的轉過了臉來,眸光沉沉的望向金小樓。 只見金小樓頭一揚,一張小臉風華正茂:饑餓營銷,每日限量十二盒,一盒不多,一盒不少。 第三十四章 讓他明日無臉見人 金小樓便連晚飯也顧不上吃,趁天未黑去山林里采了一大筐子枇杷回來。 當天夜里,金小樓和高瑯兩個蹲在破茅屋后邊灰頭土臉的熬枇杷膏,一直忙到子夜。 第二天天不亮又起了床,去田地里看了看水稻的情況,便挑起枇杷膏進了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