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退堂鼓
離開了鄭氏財團后的羅申,握著手中的合同冷笑了兩聲。 “老大,我說這個鄭氏財團還真是不知好歹,居然連這樣的好多機會都敢拒絕,他怕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和我們羅軒集團合作吧!我回頭就去找另外的投資人!” 想要讓他們羅軒集團用熱臉貼冷屁股,做夢去吧! 薛軒輕輕的搖了搖頭,開口道。 “不用,今天我們直接走人,鄭氏財團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肯定會在你找投資人的路上給你使絆子的,說不定你找的人都不會見你,哦,也有可能,是當面應下,轉身就反悔?!?/br> 薛軒看得出,鄭氏財團的鄭董就是個睚眥必報的主,遇到什么事情是肯定不會忍氣吞聲的,今天的事情他是肯定會報復回來的。 羅申皺了皺眉,“那怎么辦???” “這個項目還是需要足夠資金支持的,不然的話,別墅區的效果可能沒我們想象中的好,總不能退而求其次吧?” 羅申是知道薛軒喜歡事事追求完美的。 尤其是這個濕地公園周遭設施的建造,他就沒見過薛軒說過什么退而求其次的話,不管是選材還是設計都是上佳。 “龍城守備軍?!毖幵缫褳闈竦毓珗@別墅區找好了投資人。 龍城守備軍手中有著足夠的資金,基本上除了守備軍的開銷外還有極大的部分,一直以來都躺在軍庫里無所作為,想要買先進的武器的話,那些錢也買不了多少,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就只能放著積灰了。 關于龍城守備軍的那些錢,羅申也是有些清楚的,知道用來投資這個項目是綽綽有余,頓時臉上就變成了一片喜色。 “老大,真的嗎?” 薛軒點點頭,嗯了聲,他早在知道鄭氏財團搞什么幺蛾子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現在不過是把這個想法提了出來,并打算實行罷了。 “守備軍那邊我會安排,你聯系一下上京那邊的設計師,拿出個具體的設計方案來,估一個大概的金額,就別像是跟鄭氏財團合作那樣摳摳搜搜的了?!?/br> 薛軒順便讓羅申變了下對于別墅區的設計和要求。 之前那個計劃書和設計都遞交給鄭氏財團那邊過,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借著那個計劃和設計生事,何況之前的那個所謂的什么計劃書在薛軒看來,確實不夠好。 “是謝白嗎?”羅申試探著問了問。 謝白是羅軒集團在上京那邊的御用設計師,基本上羅軒集團真正的高端設計都是出自謝白的手,主要是因為謝白,不僅僅是個風水大師,還是個學貫古今的國學大師,對于文化和風景的理解別具一格,所設計出來的東西也和其他設計師截然不同。 在上京,凡是謝白所設計的東西,都能夠短暫的時間被人一搶而空。 曾經還有謝白的設計稿,在上京那也是拍賣出了高價的。 薛軒看了眼羅申,“不然呢?羅軒集團在龍城的第一槍濕地公園是打響了,但別墅區也不能落后,它們的定位是千金難求,懂嗎?” “是是是,我這就聯系!” 羅申趕緊去聯系謝白了。 謝白得知是薛軒的要求后,當天晚上就趕到了龍城,路上一點時間都沒耽擱。 因為謝白曾經去寫生的時候,在邊境誤入了戰區,差點被敵方弄死,是薛軒不顧危險把他從敵方手里救了出來,所以謝白才會那么感激薛軒,成為了羅軒集團的御用設計師,其他人不管是開了多高的價,都沒能挖走他。 謝白到了龍城后,馬不停蹄的去濕地公園那邊進行了實地考察,才開始著手設計。 幾天后,在鄭董以為羅軒集團會找不到投資人,轉而回頭來投奔他而洋洋得意,在辦公室里靜候佳音的時候,只等來了來自羅軒集團的一封邀請函。 鄭董覺得羅軒集團真是小題大做,不就是請他去商量合作的事情嗎?還需要搞一個邀請函? 鄭董哈哈笑了兩聲,拆開羅軒集團送過來的邀請函后,一下子就傻了。 怎么可能?羅軒集團寄邀請函不是為了商討合作的事情! 羅軒集團是已經找到投資人了嗎?不可能啊,龍城的有點閑錢有可能會選擇投資的人不是都已經被他給警告過或者打過招呼了嗎? 除非是羅軒集團從上京那邊請來的! 鄭董黑著臉,不就是個介紹會嗎?他當然是要出席,不僅要出席,還要當著上京來的投資人好好的編排一番,到時候上京來的人臨時撤資了,羅軒集團的下場…… 想到這個后果,鄭董臉上的陰沉才消散了些。 介紹會。 來的人基本上都是龍城非富即貴的人,全都集中在了一個偌大的會議室里面,容納下他們這么多人的同時,還有羅軒集團自己安排的一些媒體。 鄭董左右打量了后,也沒發現什么生面孔,難道說他猜測得錯了? 在羅申和羅軒集團背后的投資人出場后,鄭董才明白過來,自己為什么沒看到生面孔,因為他媽給羅軒集團投資的人是他想破腦袋都想不到的龍城守備軍! 羅軒集團跟龍城守備軍的關系都好到了這種地步嗎?鄭董的臉色很難看。 “看樣子,羅軒集團是背靠上龍城守備軍這棵大樹了,我們還要繼續對付他們嗎?”開口的是當初高志國公司的另一位投資人。 “有了守備軍做靠山,我們還能撼動人家嗎?”又是一位。 他們算是被羅軒集團的這一出給震懾到了,一個個都打起了退堂鼓。 鄭董沉著臉,“真不知道羅申是走了什么狗屎運,連龍城守備軍都要和他合作,羅軒集團不過是個才進入龍城沒多久的新公司,哪里比得上我們這些龍城老牌企業?” 鄭董心里是很不服氣的,在他看來,就算是龍城守備軍要選合作的對象,也應該是和他們這些老牌企業,而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羅軒集團。 其他的幾位投資人也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