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夫婦掉馬日常、路過人間、重生之貴女嫡妃、侯府小公主、抱錯大腿之后、[原神] 大風紀官他終于開竅啦、豪門老公他有讀心術[穿書]、[綜漫] 審神者之子織甜作、落魄影后,在線翻身、[排球少年同人] 我跟侑互換身體后
一干大臣見了此景反倒不知該作何反應,心中嫉妒柳安深受信任的同時也有些同情。 柳安心跳了跳,他同趙鈺感情深厚,原想著不欲使他生疑便主動上交兵符,沒想到趙鈺卻讓他自己留著。但趙鈺敢給自己就敢接,他猜測可能是自己被人惡意中傷的事惹惱趙鈺,這是給自己抬身份讓自己找回場子呢。 事已至此,不交兵符就不交了。眾臣見趙鈺都沒在意,更不可能越過趙鈺替他cao心了。文臣們不當回事,倒是武將們一個個心里有些不爽。 鎮國公家和史家都因為與南安王府有瓜葛被奪了兵權,這會兒見柳安不過勝了一戰就拿到兵權,心中又是悔恨又是嫉妒。 兵權從來都守不住,他們兩家手上能有兵權也是托祖上的福,幾代經營才讓陛下不敢輕易收回他們的兵權??闪惨粋€憑著皮囊上位的人卻能輕輕松松拿到兵權,他們心中很是不忿。 哪怕他們心里清楚柳安有足夠的能力掌握這支征西軍,但他們是不會承認的。 趙鈺不知道他們心里的盤算,也不在意他們的意見,接到柳安后就一同入了宴席。柳安帶回來的人馬和戰利品都有專人安排,也不用他們cao心。 至于悄悄加塞進軍隊的銀兩,則是在距離京城最近的城鎮就分出去了,神不知鬼不覺得被送入京城。 接風宴上不停有人給柳安敬酒慶賀,因著這是好日子,柳安倒也不好推拒。多喝了兩杯后少不得面上發紅,借口散酒氣便離了宴席。 外頭處處都有內侍把守,倒也不必擔憂出了意外,柳安慢慢走著權當散步。雖說面上有些醉紅,但觀其步態卻是極穩當的。 趙鈺見柳安離席便沒有繼續待著,也隨意尋了個借口出去。左右宴席上又不必他一直都在,出去溜達溜達也沒人能說什么。 青天白日里一眼就能看到柳安的身影,趙鈺松了口氣,快步走過去后派了下柳安的肩膀。 柳安一愣,慢了半拍才扭頭道:“玄澤也是來散酒氣的嗎?” 趙鈺眼中帶了些許笑意,見周圍沒有外人,給他整了整衣襟道:“喝酒傷肝,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很少喝酒?!?/br> 唔,其實說實話,十個男人里九個都愛喝酒,趙鈺自然也不意外。 只是酒都是糧食釀造的,他若表現出愛酒的模樣,只怕朝廷上下都要跟風。糧食都還不夠人吃,都被釀成酒供達官貴人們享用了百姓怎么辦。 雖說有了番薯和爪哇薯,但趙鈺從沒有想著要全指望這兩樣救命。如今糧食不夠救急也就罷了,長時間種植這些趙鈺也有些心里發虛。 沒當上皇帝的時候每日計劃著早日登基,可當上后卻發現滋味不是想象中那樣好。 趙鈺頗有些虛偽的感嘆一聲,可若是讓他選擇,自然還是當皇帝好。至少自己的性命不用再受威脅,母親也不必再含冤而死。 他當初可不只是處死那姑侄倆就完事,明知世有鬼神的情況下也私下找了大師壓制,保管那姑侄倆在地底下也不得安生。 柳安因為喝多了略有些反應不過來,眨眨眼道:“喝酒傷肝,對哦?!闭f完略帶著些許撒嬌意味道:“今天是好日子,多喝了兩杯嘛?!?/br> 他一雙波光粼粼的眼睛就看著趙鈺,直把趙鈺看得心里軟成一團。 趙鈺平日里也喜歡管束著柳安莫要貪杯,私庫里的美酒也都藏著不敢讓柳安發現,因而柳安被趙鈺抓到后還有些心虛的撒嬌。 抬手揉了揉他略有些發燙的耳垂,趙鈺轉而吩咐道:“去取醒酒湯來?!?/br> 這樣的宴席醒酒湯本就是常備,因此喜春很快便取來一碗。趙鈺端過碗后也沒客氣,一手捏著柳安的鼻子便將醒酒湯灌下去,惹得柳安俊秀的面龐皺成一團。 他們二人玩鬧時,計劃正式宣告失敗的三個異姓王都不知該說什么好了。如今這世道別說契兄弟,就是親兄弟也不至于能毫無隔閡。 他們這確實屬于陽謀,但即便能看出來這是離間又如何?誰知趙鈺和柳安竟還是這般要好,趙鈺甚至還親自下場將柳安身上的臟水洗凈。 南安郡王和東寧郡王受到的監視并不如西平郡王那般嚴苛,因此還能偷摸著見上一面。他們眼見北方和西方都不成事,便有心聯合起來一同起事。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8-31 00:21:13~2022-09-01 04:01: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燈芯 50瓶;安靜一會兒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93章 此時的南安郡王和東寧郡王渾然不知與他們聯系好的那些小國都已經被出海的大乾海軍嚇破了膽子, 還在做著造反成功的春秋大夢。 昭毅將軍被派去南方后,可謂要錢給錢要糧給糧,拉起來的海軍剿匪毫不費力。又有造船廠新研制的大船,每日海軍乘船在大乾海域四周巡視時都無人敢冒犯。 那些倭寇往??偸窃诖笄暮S蜻厽龤⒔俾? 無惡不作。不少海邊的漁民都恨死那些倭寇了, 可偏偏手無寸鐵無法反抗。 趙鈺命昭毅將軍組建海軍后,這些倭寇才見勢不對減少了上岸的頻率。因著當時海船還未造好, 昭毅將軍也只是隱忍不發, 直到海軍都熟悉了船上作戰, 神機營也送來新式火器后,他才按著打聽好的路線找到那些倭寇的老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