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夫婦掉馬日常、路過人間、重生之貴女嫡妃、侯府小公主、抱錯大腿之后、[原神] 大風紀官他終于開竅啦、豪門老公他有讀心術[穿書]、[綜漫] 審神者之子織甜作、落魄影后,在線翻身、[排球少年同人] 我跟侑互換身體后
無論有沒有這封信,世子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心里再想奪權也不至于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內訌??烧麅蓚€月的時間,這兄弟倆竟然沒有一個人想起來再往京城傳信,也真是...讓柳安看足了笑話。 他想了想,頗有些無奈的承認自己將這兄弟倆看得太高了,這一個月的媚眼可謂拋給瞎子看。因此聽了小六的話也是一嘆,說道:“本將軍知曉了,你不必多言?!?/br> 言罷,他又道:“替本將軍研墨?!?/br> 小六見他似乎改變心意,便高高興興的替柳安研墨。柳安心中有些想念趙鈺,但軍情要緊,不好往密折里寫些兒女情長的話,便只在末尾欲蓋彌彰般寫了一句“望早日凱旋面君,安頓首再拜”。 柳安在發現西平王一脈的弱勢后就沒有再做什么誘餌的興趣了,而是改命先鋒官帶兵沖鋒陷陣。至于西平軍...柳安則是讓混在軍中的釘子悄悄往外散播謠言,就說西平郡王入京享福去了,早晚也要把王妃世子等人接走。 而這些曾經跟著西平王的士兵則無人管束,要伺機令他們在征西大軍前做炮灰。 在軍營中混的人都知道,上峰哪怕是個愛克扣的人也無妨,可最怕的就是沒有上峰。不少西平軍也見過上峰戰死沙場后殘余舊部的模樣,無一例外,全都是在每次對戰被趕到最前方。 這話要讓軍中的參謀知道,自然是知道這是在瞎扯淡。西平王入京那是逼不得已,留下王妃世子也是為大業做準備??赡筒蛔≤娭械氖勘蠖嗄坎蛔R丁,一聽周圍人都這樣說可不就慌了。 而且這話涉及到西平王,也不敢上報讓上面人知曉,只能自己在下面瞎猜。最后想來想去,軍中的十幾個百戶一碰頭,干脆想法子要向征西大軍投誠。 他們也振振有詞,畢竟西平王雖然在西平軍投了不少銀錢,可朝廷那邊也從來沒有斷過西平軍的糧餉。他們這群人都吃著皇糧,如今就算改入征西大軍也不算叛逃。 當然,柳安也沒那么大本事讓這么多人都被忽悠過去。更大的原因還在于西平王世子與次子太不爭氣,西平軍每日看著兩人爭權也是左右搖擺,不知到底該聽誰的。再加上寧城莫名其妙被攻破,不少村落直接被屠個干凈,這些士兵見西平王世子不作為也是心中憤懣。 西平王在西地發展百年有余,吸納入西平軍的自然也是西地的人占多數。有些士兵本身就是寧城周邊的人,一聽父老鄉親被屠殺干凈,哪里還能忍得住。 只是士兵雖生出異心,卻也不敢貿然叛逃。誰知征西大軍的柳將軍透出口風說征西大軍缺人,需要招兵,這正巧給了那些心思浮動的士兵機會。 多方作用下,西平軍一下就少了一千多人,而投奔來的百戶也都帶了麾下士兵的名冊,柳安連讓他們重新登記造冊也不用。 這一千多人也不過是開胃菜,西平軍剩余的人紛紛效仿,惹得正在內斗的兄弟倆也不敢再耽擱,連忙傳信入京。 京中西平郡王能收到的信,自然是先過了一遍趙鈺的手。 趙鈺早在幾日前便收到柳安的來信,這會兒見西平王的兩個糟心兒子才反應過來也不知說什么好。他有些嫌棄道:“都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可見老話還是有理的?!?/br> 這話劉康不好接,畢竟皇家也往往包含在內。從古至今沒有哪朝哪代長盛不衰,甚至有些朝代前面還能出個天可汗一樣的人物,幾代后忽然就國破人亡。 可見人都是有惰性的,太容易得來的東西往往不會珍惜。 趙鈺也沒指望劉康接話,帶著微妙的同情,他將信件遞給劉康后說道:“謄抄一份后就傳給西平郡王吧,順帶把御膳房新做的豆乳雞送去?!?/br> 死到臨頭,還是讓人吃點好的吧。 趙鈺將新送來的折子打開,果然又有戶部催著要番薯和爪哇薯的折子,不免問道:“這些都是拿來做種薯的,怎么也少不了戶部的份,怎么這樣著急?” 劉康瞥了一眼折子,垂眸道:“葭州同知是蘇尚書的子侄,他來信說番薯格外適合栽種在葭州,希望戶部優先撥給他們一部分來做種子?!?/br> 趙鈺忽而問道:“如今已是九月,陸頤和舅父在葭州如何了?” “一切安好,龍威衛替陸大人處理過刺客。半月前陸大人傳信,說已經過了臨河,就剩一小半還沒有丈量了?!?/br> 劉康想了想,還是將另一件與這有關的事一并回了。便道:“前往曲阜的陶大人傳信回來,說孔家有些異常,在任的曲阜縣令身上似乎有人命官司?!?/br> 趙鈺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問道:“車隊押送的書可都還好?” 劉康笑道:“臣親自檢查過,并無被調換、錯漏的痕跡?!?/br> 趙鈺沉吟片刻,如今到底不是對孔家下手的最佳時機,但又不能坐視不管。便手書一封傳至曲阜,命陶明暗中調查一番,直接撥給他一小隊龍威衛聽其差遣。 如果不出所料,孔家只怕也隱匿了不少土地,偷稅漏稅的事定然也沒少干。陸頤他們正值風口浪尖,孔家極有可能為了保全自己對陸頤下手。 畢竟丈量土地是全天下都要量,絕不可能單單繞過曲阜。更別提孔家作為孔子的后代也太過扎眼,他們最怕的就是頭一個就查到曲阜。 作者有話說: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出自《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