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夫婦掉馬日常、路過人間、重生之貴女嫡妃、侯府小公主、抱錯大腿之后、[原神] 大風紀官他終于開竅啦、豪門老公他有讀心術[穿書]、[綜漫] 審神者之子織甜作、落魄影后,在線翻身、[排球少年同人] 我跟侑互換身體后
眼看著是抄家的模樣,不少百姓也跟著看熱鬧。見去的方向竟是手握實權的裴遠、楚思遠、黃威府上,瞬間便議論紛紛。 這京中起起落落的事情多了,他們這些小老百姓見多了,除了懼怕天家威嚴,也有些暗爽。但從來都是無實權的勛貴亦或清貴被尋晦氣,極少見當朝閣臣這樣的大官被查抄的。 閣臣雖說本身并無品級,但身上少說也都有一品的文散階,說出去也是響當當的一品大員。即便是并無實權,但能為皇帝老兒批奏折,誰又敢說閣臣無實權呢? 黃威作為刑部的侍郎倒是不如兩位閣臣那樣有名,但他周邊住著的也都是品級相差不大的同僚,這會兒心中也是羞憤欲死。 只見柳安騎著高頭大馬,身后的三隊士兵皆聽從其令。他揚聲道:“把守三府前后門,一只蒼蠅也不能飛出去。先前交代了的,給我搜!” “是?!?/br> 當即就有士兵前去扣門,門房一開門見是官兵已然嚇個半死,還未說話門便被踹開,眾人一擁而入。柳安下了馬,只淡淡吩咐道:“先清出來幾個屋子給女眷,莫要沖撞了?!?/br> 外頭百姓見柳安這般威嚴,有不認得的便問道:“這人是誰,穿著五品官兒的衣裳,行事卻這樣威嚴?!?/br> “這是內務府專為圣人辦事兒的柳大爺,都說圣人最是喜歡,什么事都著他去辦?!?/br> 謝寧府上本就與裴家相距不遠,有門房見了那邊的情況趕忙進去回話。謝寧已經起不來床,整個人比起先前更是瘦了一大圈。 他咳嗽兩聲,略一擺手便讓人下去。他對床前伺候的夫人道:“隨他們去吧,只怕是做了些瞞神弄鬼的事,如今抖落出來也是該的。我眼看是不行了,等我過身后你便讓驍兒辭官,變賣家產回老家去?!?/br> 夫人眼中含淚,忍悲道:“老爺定會好起來的,何苦說這樣的喪氣話。京中有小叔叔他們,驍兒只怕也未必愿意?!?/br> 謝寧搖搖頭,閉眸不語。若母子倆肯聽他的遺言,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可若執意留在京中,只怕會被吃的骨頭都不剩了。 謝府的事如何柳安并不知曉,他親自去搜查裴遠的書房。這樣重要的事裴遠未必會說與夫人知曉,那些妾室就更不可能了。 這樣的人最相信的唯有他自己,定然是藏在書房哪個角落。 趙鈺坐在屋內不知外頭的紛紛擾擾,與大臣們將拍花子們的下場商議定了后就順勢提起地方上該如何處置。 堂上的尸骨一直停在這兒,眾人縱然商議的忘情也無法忽略他們。雖然被趙鈺要求一一驗看,但乍一看還是嚇人。除此之外,這樣一條條人命,孩童幼小的尸骨橫在他們眼前,他們心中也有了絲絲觸動。 趙鈺見他們言語間都謹慎許多,神態中也透露出些許憐憫,便知今日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無意讓這些尸骨繼續停在這里,便吩咐道:“將這些尸骨先抬下去吧。若有能認出來的也讓人帶走,若實在沒人認,朕命內務府撥款好生掩埋了吧?!?/br> “是?!?/br> 喜春接了令便悄悄出去尋了衙役來,眾人悄無聲息的將這些尸骨抬走,早就等在一旁的一家三口這才能上前認尸。里頭大臣們仍是絞盡腦汁的想些主意出來,好讓趙鈺滿意。 趙鈺有些疲憊的按了按額角,有些長篇大論的一聽便是廢話,他也沒有留神記。反正有喜夏在一旁寫著,待回宮后再看也是一樣的。 眾人皆知他們停留在這里的原因,心知今日若不徹底將這件拍花子的大案了結,恐怕都不能家去。見趙鈺提不起興致,心里越發焦急。 林海記掛著家中無人照管的獨女,心里也有些著急。他斟酌著開口:“陛下,自古人口販賣就是暴利,便是百姓手里有錢也保不齊有了歪心思。治如此大罪,當用重典。但更要緊的是...是頭上有人相護,而人牙子、鴇母等相互勾連,這才能成氣候?!?/br> 大臣們聽聞此言心里都有些異樣,但又覺得販賣人口這樣的事罪大惡極不能沾,便也未曾出言。 趙鈺抬頭看去,心下有些考量。他緩緩道:“那...林卿家的意思是?” 乾朝對人販子的處罰說到底還是太輕,哪怕最嚴重也不過被砍頭。要是上面有人愿意保,也就輕輕一百大板,流放后照樣能在當地娶妻生子。 他也有意加重刑罰,量刑如何還要刑部和大理寺先商議再論。若是過重,只怕也會惹得人狗急跳墻。 林海卻不敢再說,那些話也不是他一個戶部的小主事能說的。他在揚州吃的苦頭已經夠多,甚至將自己的愛妻也折進去了。 他深深躬下身,斟酌道:“臣位卑職小不敢妄言,但便是人販子也有街坊親友,總不至于居于深山老林、罕無人煙之處。不如略加連坐,具體如何還要陛下裁度?!?/br> 趙鈺垂眸細思,這也確實是個好主意。都說遠親不如近鄰,街坊鄰居尋常居住的極近,稍一有風吹草動便能知曉,更別提這樣的大事了。 誰家孩子在外頭如何掙錢,在街坊甚至全村人面前都是透明的。遠的不提,就京郊那個窩藏人販子的村落里面絕對不干凈,否則那么多雙眼睛盯著,猜也能猜出來這伙人干的營生了。 王治儀本不欲出頭,但這兒他的地位最高,便是不出頭也不成。他捋了下胡子起身道:“陛下,此事不妥。先時販賣人口的確是連坐,只是太過殘忍,百姓們惶惶不可終日,鄰里間也平白添了許多猜疑,著實不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