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夫婦掉馬日常、路過人間、重生之貴女嫡妃、侯府小公主、抱錯大腿之后、[原神] 大風紀官他終于開竅啦、豪門老公他有讀心術[穿書]、[綜漫] 審神者之子織甜作、落魄影后,在線翻身、[排球少年同人] 我跟侑互換身體后
作者有話說: 艱難推進中,終于寫到要去要銀子填充國庫了!不過這才第八章 ,進度應該也不算慢?不是故意停在這里的,實在是頭有點暈吃了藥太瞌睡了。┭┮﹏┭┮ 感情戲苦手,兩個好大兒已經有看對眼的苗頭了,為我這個單身狗掬一把同情淚o(╥﹏╥)o 感謝在2022-01-15 01:29:13~2022-01-15 23:49:0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賬號已注銷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章 票擬 柳安聽了王常鳴的質問也不惱,只帶著幾分琢磨不透的意味道:“小臣全憑陛下與大將軍提拔才有今日,自是為陛下肝腦涂地??v是家中有欠銀,小臣催著還上也就是了?!?/br> 王常鳴若有所思,瞇著眼道:“但愿如此吧。陛下提你想必也有些道理,只是若追繳欠銀少了理國公府的我可不依啊?!?/br> 趙鈺兩邊看看,火藥味還都挺濃。都是自己預備著重用的人他也不好說什么,只說道:“那朕可就盼著兩位愛卿的好消息了。只是單柳愛卿只怕不行,朕再為你指一副手如何?” 柳安垂眸道:“那小臣便多謝陛下體恤?!彼聹y應當是忠順郡王或是忠寧郡王中的一個,但想到忠寧郡王的身體一向不好,還是忠順郡王的可能性大些。 忠順郡王在京中也算是鼎鼎有名的紈绔,會吃會玩兒,是紈绔里的頭頭。要與這樣的人共事還得拿捏住才是,只看那位郡王是真傻還是假傻了。 趙鈺也了解自己這個弟弟,為人也是一流的精明。他的生母太上馮妃當初就是被太上甄妃害死的,他小小年紀就知道韜光養晦,一裝就裝到現在。 現在他要借著忠順的皇室身份彈壓那些勛貴,想來他也會抓住這個機會。以前他們能好好活著只因成年皇子少甄妃不敢下手,但現在新帝繼位,若他還是入不了新帝的眼不知什么時候就要被處理了。 “那就請朕之三弟忠順郡王去幫你如何?”趙鈺帶著些許詢問的意思看過去。 柳安柔和一笑道:“能勞動郡王,此事自然更是順利。只是還請陛下指給微臣一隊禁衛,若是遇著敢截銀的歹人也好搏斗?!?/br> 歹人?這只怕指的是不肯交出欠銀的人家吧? 趙鈺看向柳安,他仍舊是面團一般柔軟的神情,但眼中若有似無的戾氣也顯出柳安并非面上那般和善。也是,打戰場滾過一圈兒的人,怎么會當真和善。 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太關注這個表弟,趙鈺心里也有些不自然。只是又想到與自己母家還有關系的不過三兩個人,只當自己是為此才關注表弟。 他下意識不敢深想,潛意識在害怕什么。 “既如此...便將金羽衛第二隊指給你?!壁w鈺沒有再去看柳安,示意劉康將此事記下??赐跎袝矝]有出言反對,便拍板道:“那就這樣定了,收繳欠銀你自己斟酌,少說要收上來二分之一?!?/br> 王常鳴與柳安點頭應是,對視一眼有些微妙的笑笑便一同告退出去商議。趙鈺見李武面上有些疲憊才恍惚想起他的年紀大了,此時應當不大好受,便囑咐道:“李愛卿家里倒是還近,不如回家歇息片刻,酉時帶著家眷一同赴宴也就是了?!?/br> 李武也并未拒絕趙鈺的好意,伸手撫了撫胡子便笑道:“多謝陛下體恤?!?/br> 他的妻女此次也跟著一同回京,現在也不知有沒有將府邸整理好??幢菹碌膽B度,近些年若是無敵來犯應當是不準備出兵,他也可以多歇幾年。 趙鈺也未曾透露口風,只溫和的笑道:“李卿家快家去就是?!?/br> 建威將軍乃是朝廷從一品大員,此次西北大捷也是一大功勞,自然是要重賞的。只是再加封也不現實,金銀財寶對李家來說也不過是身外之物,倒不如把這賞賜給女眷。 原先趙鈺也在頭疼該如何封賞李武,只沒想到李武自己來信說不放心家中女眷意圖求個恩典,趙鈺才想起還有這個法子。 他原本還在糾結是否仿照舊例封國公、侯,但想到還有一群勛貴后代要處理,自己再往勛貴堆兒里插個李家也不成樣子。 李武作為大將軍不戀兵權,又善解人意的提出封賞女眷。這讓趙鈺很是高興,便干脆大方了一次封了李武的女兒為郡主。 這郡主雖然并無封地,卻也是從一品的爵位。這可實打實的表現出皇家對李家的信任親和,有了這個封號也能抬抬李家女的身份。 當然,除了封號外趙鈺也賞了不少庫中珍奇寶物,面上倒也算過得去。 他揉了揉因為缺覺而有些發疼的額頭,接過劉康遞來的茶水一飲而盡后道:“將奏折搬進來吧,趁著還沒到午時可以多看看?!?/br> 不過剛空了空腦子,轉眼又面對著一摞奏折,翻開一看又是請安折子。趙鈺壓了壓心里的火氣,用朱筆狠狠在末尾批上“知道了”三個大字,恨不得能直接將紙劃透。 這些官員都愛這樣,有事沒事送請安折子,生怕自己忘了他們似的。每天的一大半折子都是這種請安,剩下的一半里又有一小半是歌功頌德,最后才是有正經事回稟。 趙鈺清楚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太上皇的能力不足,便是將政事呈上也沒有什么解決辦法。又怕皇帝日久會忘了自己,便干脆每日勤勉寫請安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