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書迷正在閱讀:竹馬依舊在[重生]、[綜英美] 哥譚的亞當斯家、顧府春深、沈婠復仇紀事、[綜英美] 她到底知不知道我是夜翼、冷傲王爺惡毒妃、總裁的天價甜妻、趁許而入、[綜英美] 今天也要和外星大狗狗貼貼、金牌嫡女
似乎是聽了衛夫人這番話感觸頗深,皇帝幽幽地嘆出一口氣來:以后朕會多來走動。 又道:這些時候你代皇后掌管后宮,辛苦你了。 妾身不辛苦。衛夫人對著皇帝笑了笑,話鋒一轉:皇上,您看恪兒,年紀都這樣大了還沒個正妃,您看是不是 皇帝聞言一拍腦袋:對,朕今日來便是為了此事。梅將軍今日上表,說是他那嫡女即將年過十八。去年的時候朕為元恪定下二人婚約,到了如今還未兌現,實在是這兩年的事情一出接著一出,把這事情給耽誤了這般說完,又看向衛夫人一眼,愛妃,你看,若不然后半年擇個吉日,就將此事給辦了? 那衛夫人巴不得此事趕緊塵埃落定,立刻就點了點頭,笑道:那一切就全憑陛下定奪吧。 皇帝也被衛夫人的情緒感染,嘴角染上幾分笑意:那好,朕回去便去找戶部,讓他們給挑個好兒。說著,便要站起身子。 正巧此刻由遠及近飄來一陣飯香,而后便有宮人過來稟報,說是飯熟了。 陛下,不若今日,便在妾身這里用些粗茶淡飯吧? 皇帝聞言,頓時只覺腹中一陣饑餓,再看時間,果然已是飯點了,便點了點頭。 一頓飯罷,就著這股酒意,皇帝指著元恪道:老二,這些時候,外間的那些傳言你怎么看? 元恪似乎對皇帝的詢問早有戒備,一面將那茶杯放下來,他一面恭敬道:父皇,兒臣向來身正不怕影子斜,從前時候宮里宮外對兒臣的蜚語流言便不少,如今再加一條,對兒臣也沒有什么影響。 雖然這話已經說得謙遜的不能再謙遜了,但皇帝卻還是在這謙遜里聽出了些別的什么意味。他挑了眉眼看向元恪,連眼睛都有些冷:那說你陰謀奪權,也是沒什么影響嗎? 第109章 (一百零九)有詐 元恪聞言,那眉宇稍稍動了動,抬眼望向面前的皇帝,認真道:父皇,兒臣如何,您心里有數,不肖我多說。我天生患有腿疾,今生注定與皇位無緣,說我陰謀奪權,大抵是太抬舉我。說到此處,他慘淡一笑,那一雙深邃的眉眼柔軟下來,讓他看起來像是一個無欲無求的青年。 我此生最大的夢想,便是父皇母妃一直康健,其余的皆是身外之物,不敢過于奢望。 皇帝盯著元恪的眼睛,大抵是不太相信他的說辭的。 這幾日總聽人說,說是被皇帝下在獄中的元敏屢次三番與承王聯絡,不僅如此,還牽扯出元恂那一案,說是當初元恂被囚于河陽已有悔過之心,再次謀逆實屬他人構陷。 雖說皇帝賜死元恂,那是情勢所至。但大體人心中,對于自己的罪過,總要找一個能夠被誣賴的對象,用來將自己對于自己的仇視,轉移到自己對于旁人的仇視上,以此來轉移自己那無力的仇恨。 皇帝見元敏,此時便是這樣一種感情。在他那扭曲的心中,現在已經認定了元恂當年是被元敏害死,全然忘記了曾經元恂和他自己,也是罪魁禍首之一。 元恪,朕近些時候總聽說元恂之死他頓了頓,元敏所說,可屬實嗎? 元恪望著皇帝的眼睛,他那眼神坦蕩,仿若清澈見底的湖水,一眼便可望到底。而后,他淡定地搖了搖頭:兒臣不知父皇的意思。 皇帝的眉宇蹙了蹙:老二,元敏已經坦白了,說是恂兒之死,是因為他暗示的李彪他頓了頓,如今李彪已捉拿歸案,讓他交代也是這幾日的事。說到此處,他嘆出一口氣來,你當真沒有什么話要對朕說嗎? 皇帝這言外之意,是在給元恪承認錯誤的機會。但那元恪,似乎并不覺得自己有錯,看見突然對自己慈祥起來的父親,他兀自倔強起來。 父皇,兒臣對此事一無所知。 又道:元敏的確與兒臣探討過關于立儲,但兒臣當時已經回絕了。兒臣曾明確向元敏表示自己不涉黨爭,但他似乎除了立儲外,又格外在意父皇您對他的看法,求我指點一二。兄弟之間,如果這也算違禁的話,那求父皇責罰。說著,他拄著手杖起身,跪在皇帝面前。 那衛夫人是個聰明人,見父子二人這般,趕忙走過來打圓場。 皇上,恪兒這孩子,您知道的,有點實心眼,你可千萬別與他一般見識!說罷這話,又走過去伸了手指頭去點元恪的頭,你這孩子,你父皇只是問一問你,你卻在這兒較真!還不快些與你父皇陪個不是! 衛夫人都這般說了,元恪自然要順著這個臺階下去。這般才抬起手來要跪拜下去,那一邊皇帝卻伸出手比了個打住的姿勢。 元恪,朕再問你一遍,元恂此事,真的與你無關嗎?皇帝站起身子,居高臨下地望著跪地的元恪。 元恪跪伏下來,磕下一個頭,這才鄭重地答道:是。 好?;实壅f道。而后繞過元恪,帶著一身淺薄的酒意,往殿外徑自去了。 這一走,時隔兩日,便傳來了元敏身死的消息。只不過,這一次,是元敏自己投壁自盡,倒與皇帝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