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書迷正在閱讀:竹馬依舊在[重生]、[綜英美] 哥譚的亞當斯家、顧府春深、沈婠復仇紀事、[綜英美] 她到底知不知道我是夜翼、冷傲王爺惡毒妃、總裁的天價甜妻、趁許而入、[綜英美] 今天也要和外星大狗狗貼貼、金牌嫡女
蕭兄,你這是要氣死我嗎?!七皇子咬牙切齒道,眾人都道你聰明絕頂,誰知你這膽子,怎比耗子還要???!最后的話他用了很小的聲音,又看向蕭子杞,見他依舊是一副懦弱的模樣,恨鐵不成鋼地嘆出一口氣來。 也對,若是換做別人,被旁支篡了位,那是誓死也要借兵奪權的,可是你們這群姓蕭的,一個個卻他玩味地搖了搖頭,盯著蕭子杞,嗤笑道:罷了罷了,父皇借兵你都不肯奪回正統,我還能指望你什么。我怕是跟那位曹家大郎一樣,得了癔癥了!說罷自嘲一笑,一把奪過方才給蕭子杞的那封書信,氣急敗壞地抬腳走了。 七皇子走后,那蕭子杞又咳咳咳地咳嗽起來。他身旁眾位皇子大臣似乎是習了慣了,雖聞聲側目,但很快卻又將目光移了回去。唯有蕭子杞身后那位黑色勁裝的侍從,微微彎下了腰。 公子,您還有傷在身,莫要誤了吃藥時間 那蕭子杞聞言點了點頭,由著那侍從扶著,勉強站起了身子。 那不遠處一位皇子聽見身后動靜,轉過頭去看,不偏不倚,正巧撞進了蕭子杞的眼睛。 八皇子,我傷病未愈,恐要先行一步了。 那八皇子向來性子軟弱,雖與七皇子常常廝混在一起,卻只聽七皇子的話,倒沒有一些自己的主見?,F在聽到蕭子杞向他告辭,他怔怔愣愣地點了點頭,等到蕭子杞由著那侍從攙著走出幾步遠了,他這才后知后覺地點了點頭,說了聲:請自便。 第72章 (七十二)后宮 陶清漪自皇帝皇后走后,便獨自一人回了原先的座位。她到底不如身旁那些在后宮呆得久了的老人,在四周揣測探究的目光中干巴巴坐了片刻,她便有些如坐針氈了。 好在那方才幫她解圍的寧慈心細,心知陶清漪難堪,便走過去與她同坐了。 公主殿下,方才真是感激不盡。陶清漪見寧慈在她身旁坐了,趕忙出言道謝。 那寧慈正捏了一個渾圓飽滿的葡萄剝皮,聽聞陶清漪的話,那一雙薄唇輕輕彎了彎。 不用客氣。她道,很溫和的話語,輕輕柔柔的,讓人聽之如沐春風。 陶清漪正要張口說些什么,但那話還未說出口,寧慈的聲音又再一次響起來:我聽曹二說了,若說謝,我還要謝謝那個人。 寧慈雖口中說著那個人,但不知為何,陶清漪卻心念一動,立馬就明白了。 但她還未來得及細想,便聽寧慈又道:不過,元朔性子是太過張狂了些,這一次,讓他吃點苦頭也好。那寧慈對著陶清漪眨了眨眼睛:讓他長點記性。 陶清漪先前被元朔幾次三番的荼毒,就連弟弟被挖眼,琉璃慘死,自己被迫入宮都是累他所致,原本心中懷有一股子怨氣,但如今聽寧慈這樣輕輕柔柔地說出來,那心中擁堵著的郁結卻也像是這一句飄飄忽忽的話似的,恍惚間好似又風起云涌了。 她重重地點了點頭,但那目光也因此黯了黯。 元朔到底是皇子。陶清漪心知他吃的苦頭必定有限,所以對于讓他受懲這件事倒沒有任何奢望。但如今寧慈提起了,陶清漪的心中仍是一場翻覆。 那寧慈知她心中所想,明白她一時半會兒對于元朔都無法釋懷,便伸出手去,握了握陶清漪的手。 你若信我,我會為你討一個說法的。 陶清漪低下頭去,緊緊地攥住了衣裙。 有些事情,并不是一句話就可以釋懷的。特別是關乎己身的。 陶清漪心想。但又很快地松了手。 那就謝謝殿下了。她這般說,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心中那深刻的苦痛,卻也因此,變得更加地深刻了。 那寧慈與陶清漪說了一番話后,便隨著宮人的牽引先行地走了。公主一走,那方才與公主同坐的曹居衡也隨之走了。走時還不忘朝著陶清漪復雜地看了一眼。 公主與曹居衡走后,陶清漪自覺無趣也隨之離了席。此時那場上亦有許多人離席,這原本是無關緊要的一件事情,但出其不意的是,正走著路,卻有一個環佩叮當的女子,迎面撞了過來。 陶清漪肩膀被撞,倒沒有多疼,見面前那女子來扶,方想說句不用,但那話還未出口,面前那女子倒是先出了聲。 貴嬪娘娘,天黑路滑,您且小心。她的聲音清冽,像是山間的甘泉水。一面說話,一面將陶清漪扶了。 陶清漪聞聲抬眼,果真便看見一個晏晏的笑臉。 她點了點頭,方想抽回自己的手。但那手方有動作,眼前的女子卻突然在寬袖的遮掩下遞了一個紙條過來。 你感覺到那女子在陶清漪的手上捏了捏,陶清漪握住那張遞過來的紙條,疑惑地蹙了眉。 但那面前的女子面上卻沒有絲毫異樣,看見陶清漪疑惑,她只是笑意更濃了,答非所問道:貴嬪娘娘,妾身朔方郡連氏,單名一個臻字,是今年入宮的新人。那女子一面說,一面垂了頷首,對著陶清漪便行了禮。 那陶清漪心中疑惑更甚,但礙于四周皆是眼睛,她強壓住心中的疑惑,只有些凝重地點了點頭。在外人看來,她這個貴嬪娘娘只是被新人撞到有些不滿罷了。倒沒有露出什么破綻,又白白招惹什么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