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十八姨娘在宇菲耳邊嬌媚的說著話,宇菲的臉紅的能滴出水來,頭低的都快到腳尖了,十八姨娘最后說了一句:如果你能早點生下長子,就能在王府站穩腳根,就算王爺最后喜歡七小姐,你也不會有損失。 這話宇菲聽進去了,在宇家就是這樣,大夫人生了嫡長子,嫡長女,其他的姨娘生下的孩子就沒有地位,側王妃生的長子,就好比王妃生的嫡子,有著身份和地位,宇菲默默的記著。 七小姐在房里早早就準備好,嫁衣還是早就準備好的,嫁妝這次就少了很多,但七小姐不在乎,在宇家這個溫室里長大,七小姐對錢財沒有多大的理解,還在做著美夢,大夫人看著女兒高興,也就把到嘴的話都忍了下去。 七小姐不要十八姨娘過來,大夫人就當起做母親的責任,教女兒一些夫妻間的事,還教一些妻妾間的相處,怎么能得到丈夫的喜歡,還把王府的事都說清楚,省得到嫁過去什么都不知道,要是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就不好了,還有王府里得要討好誰,喜好是什么,就連送的禮,大夫人都一早準備好,七小姐親親熱熱的拉著大夫人手。 第14章 新婚之夜 金嬤嬤盤點著嫁妝,三個同時出嫁,嫁妝卻是完全不同,宇成是王府點名要娶的,嫁妝不能太寒酸,要高出五小姐和七小姐,七小姐是大夫人的寶貝女兒,在跟平安候府說親時,就許了宇家一半的家產,雖說有變,但也不能太少,少了大夫人也不同意,五小姐說是側王妃,嫁妝卻是最少的,可說是跟寒門小戶嫁女兒一樣的嫁妝,這各人的嫁妝是要記在各人的名下,亂不得。 王府娶親該走的形式和禮一樣都沒少,花橋過來時,王爺騎著馬來接新娘,宇家在都成里風光一時,這內里的事,大家都不知道,表面上倒是臉上貼了金,親戚多是去了七小姐的房間,送禮討好。 相比宇府的熱鬧,王府就不同了,氣氛相當的詭異,王府里都知道王爺娶的是男妻,也知道是沖喜,而且是三個同時進門,親戚們過來,都是繃著臉,覺得臉上發熱,還怕別人知道,天沒亮就進了王府,躲在招待室里,都默默的喝著茶,這倒讓王府里的下人們省心不少。 第一個新人是被幾個嬤嬤扶著上了花橋,王爺冷著眼望向大夫人,大夫人別過臉去,不敢直看王爺的臉,大家都有點疑惑,新娘子怎么好像全身無力一樣,剛才還見著,高興的很呢,怎么一會兒功夫,就這樣嬌弱了。 等第二個新人出來時,大家的眼睛都瞪的大大的,有點搞不懂這是怎么回事,新娘子走的很快,身后的嬤嬤們都小跑著才能追上去,大夫人擦著眼淚,頓時傷心起來,親戚們安慰著大夫人,都眼睛亂轉,想從別人嘴里知道點什么,可看大家的神情,顯然都不清楚。 到第三個新人出來時,大家都驚愣在當場,腦袋有一會時間沒有辦法轉過彎來,有人不想信的揉著眼睛,有的人暗暗捏了自己一把,新娘子溫順的由嬤嬤們扶著坐上了花橋,宇家的人都低著頭,很怕被人看到臉上的表情。 熱鬧的氣氛一下就清冷下來,說笑討好的話咽在喉嚨里說不出來,王爺沒想著在這里給別人當戲看,接了新人,就往王府去,等迎親的隊伍走了,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大夫人推說累了,要回屋休息,把客人都留給下人們去招待。 吳嬤嬤覺得這樣很失禮,就跟大夫人道:要不讓大少爺,二少爺,三少爺,和少奶奶們出去招待客人,也不顯的失禮。 你去安排吧。大夫人在吳嬤嬤的服侍下,躺了下去,閉著眼睛,好像睡著了,吳嬤嬤小心的退了下去,府里的事,吳嬤嬤在大夫人身邊幾十年,早就摸清了大夫人的行事規則。 親戚們都沒有說什么,很快就告辭,流言傳的最快,一下子滿城的人都聽說了宇府的事,三個女兒出時嫁到王府,這可是聽都沒有聽過的事,除了好奇,更多的是說著八卦的心情,而平安候府退親的事,也傳了出來,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七小姐跟王爺的那點事又被重提,大家猜測著,花橋里的新娘子都有誰。 平安候府的人更是派了人去打聽,宇府的丑事連平安候府都拉上了,平安候在大廳里坐著,不住的后悔,怎么就會了貧點錢財,把名聲都搭進去了,平安候府退了親,就立馬嫁到王府去,這也就算了,平安候是比不上王府,說出去還能來句成人之好,可宇府怎么一下子嫁三個女兒過去,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外面說什么的都有,平安候府也被說成是,無能,宇府情愿把三個女兒嫁到王府,也不愿把一個女兒嫁入平安候府,這把平安候老夫人氣的半死,這會還躺在床上下不來床。 好不容易巴結上的朝中大臣吳貴丙的嫡女兒說親,吳家聽到流言,派了媒人過來,話里話外的,都打聽著平安候和宇府的事,媒人就是代表了吳家來的,說明吳家對這件事很不滿,還是懷疑平安候,這讓平安候很是氣悶,可想到吳貴丙的身份,平安候也只能忍了下來,把媒人安撫過去。 在王府里,新人下了橋,直奔去拜堂,拜過老王妃后,給了紅包,就輪到王爺和新進門的王妃坐上座,接接側王妃的拜見,宇成身邊的嬤嬤們代表他給新人紅包,之后就是小妾,前來觀看的客人都安靜的出奇,結婚的熱鬧沒有,看戲的人倒有很多,眼睛都盯著三個新人,老王妃借著身子不舒服,早早就回了房,王爺身子本來就不好,臉色蒼白的可怕,能把新人接回來就算是不錯了,其它的事,就能免就免,王府里由王妃降為側王妃的林氏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