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國師大人找我有什么事? 謝華晏緩緩走了過來,長長的紅裙拂過小徑兩旁伸出來的花枝,那枝頭被壓下去,不過片刻就又彈了起來。 巫玄乙安靜地看著她?;蛟S是這時的光線太過朦朧,謝華晏竟然覺得他的眼神有些柔和。她下意識地別過眼,去瞧身側的花兒。 遷都一事想必你也知道了? 是。 那你愿不愿意和我走? 謝華晏猝然抬頭,眼神中滿是不可置信:巫玄乙你 后半句話淹沒在喉頭,她閉了閉眼,聲音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不可能的,巫玄乙。 黑袍的青年依舊盯著她,總是清冷淡漠的眸子里不易察覺地閃過了一絲懊悔和執拗:可以的,華晏。 天門有仙山,隱匿于世,除門派中人,無人可尋。若是天下大亂,那將會是這四海九州唯一一片凈土。 如果你愿意和我走我們到那里去,不會有人認識我們的。 本朝以道教為國教,據說是因為太│祖起兵曾得天門仙人多次全力相助。也因此,曾有人說,大楚得建最大的助力,一曰九清,二曰天門。不過林家自然是不會承認這些的。 國師之位也由此而來。世人說,國師之位僅次于帝王,其實不盡然。 大楚的國師,地位超群,與帝王之間看似君臣,其實不如說是盟友。大楚借天門窺探天道,天門借大楚培養信力。 歷任國師皆出自天門。 謝華晏有些疲累地閉上了眼,眼睛只能感覺到外面一片溫暖的光暈:算了吧,巫玄乙。 我不會和你走的。 從前她也想著拋卻世俗,只和心上人做一對逍遙夫妻。但如今,她早已浸沒于世俗之中。她看得見天下興亡,也掛念著父母子女。柴米油鹽醬醋茶,一路走來,天真不諳事的謝府嫡長女已經手染鮮血,身披風霜,心有掛牽。 十丈紅塵構成的巨大囚籠,她到底還是沒能跳脫。 言盡于此,她也不顧巫玄乙是否還有什么要說的,急急轉身便要離開。 巫玄乙長久地凝視著她的身影,最終唇邊溢出一聲輕輕的嘆息。 從前她愿意走的時候,他放不下大道;如今他愿意退的時候,她割不下紅塵。 世事無常,諸多無奈。 - 長寧五年九月初十,大楚遷都。 說是遷都,其實不過個名兒罷了,天底下沒有幾人不知道的,這是 南逃。謝華晏坐在屋子里,抱著團兒,輕輕地自言自語。 團兒已經睡熟了,謝華晏低下頭去摸了摸她的笑臉,唇邊露出一個凄涼的笑意。 九月初十日的戰報,寫著的分明是七百里。 鑫人最近的營地距京都,竟然不過七百里了。 丫鬟急匆匆地走進屋子,福一福身:世子夫人,夫人問您還有多久能準備好?鑫人怕是半月內就會到,需要盡快動身。 謝華晏凝神想一想,車馬糧草這些最為重要的物件已經備好了,衣被之類三天前便收拾妥當。金銀這樣的硬通貨裝了匣子藏在馬車夾縫和衣裳夾層里,小件的古玩盡可能地塞進了車馬,大件的古物字畫她舍不得丟棄,除去帶上的孤本名畫,其余皆在花圃里挖了深坑妥善埋藏。 沒有了。她輕輕舒了一口氣,靠在了椅背上,隨時可以動身。 窗外天色陰沉沉的,似乎自涼州城破之后,京城的天就再也沒有明亮過。 正院傳來消息,明日丑正動身。 謝華晏將團兒交給乳娘,轉身去了陸君衍的屋子。 厚重的藏青綢簾一半卷起一半落下,透出里面一個模糊的人影。 杜姨娘正坐在床邊,秀眉微蹙,一勺一勺地給陸君衍喂藥。只是這藥喂得委實不大上心,也不管燙不燙,直接送進口中便是,若有流出來的,就拿塊帕子隨意一揩,渾不在意是否全部喝下去了。 聽見外頭的腳步聲,杜姨娘抬頭,見到謝華晏的身影,不由一驚,放下碗就要行禮:妾 謝華晏淺淺一笑,制止了她的動作:不必多禮,夫君還睡著呢,莫擾了他。 杜姨娘轉頭看看陸君衍的樣子,有些害怕她方才實在是太過怠慢了,這會兒枕邊唇角都還有些褐色的痕跡。 謝華晏看著陸君衍這副模樣,眼神平靜,沒有一絲波瀾。 八月初的時候陸君衍不知怎么就受了涼得了風寒,自此一直纏綿病榻,吃了幾副藥都不見好轉。如今瞧著,已經消瘦清減了不少,急得永定侯夫人整日整日的念經拜佛。 她現在唯一憂心的就是到時候南逃不便。 老夫人年事已高,府里除了永定侯父子三人外又多是嬌嬌弱弱的女子,更何況陸君衍重病,她又懷著身孕。 鑫人距京都已經極近,逃亡途中很有可能遇上,或許還會有趁火打劫的山匪。這一路想來不會太平。 她有些煩躁地揉了揉眉心,心里不由生出一股對陸君衍的厭煩來。 就這樣好生照料著吧。 謝華晏淡淡地丟下一句話,轉身出了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