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楊夢玉未答,孔知晚明白了:“你也不知道。你看到規律,但沒找到根源?!?/br> “既然如此,只能在例子里推測答案,向子沖向執鈴還沒有開始,那就是向善豪和向善芳,老夫人就在蛇塔,向善豪葬在墓園,因為誰,讓你覺得輪到他們了?” 楊夢玉笑她明知故問:“老夫人暈倒了,就在蛇塔,方靜恰巧是她今天的客人,老夫人一向如此厲害,未卜先知,預測到自己差點要死?!?/br> “我知道?!笨字砝涞仄乘?,“她是因為我暈的,你不是看到除災娃娃了嗎?老夫人的突發狀況,由我和向子旭引起,所以令你變臉的,是死去的向善豪?!?/br> 她往前走了幾步,鬼火收緊,青藍的鬼火映照她霧沉沉的雙眼,她其實在找到《青燈家書》時,就有預感。 聯想到她在8號時,柳樹叢露出一條暗路,引她與相柳相遇,她還疑惑誰在8號留如此“通敵”的因果,后來石漫翻了全院的咒令,她明白了,就是閣祖留的因果。 青燈將軍和相繇相柳,也有因果。 還有地宮里,女鬼只帶走她,因為她就是將軍的心上人。 與青燈將軍有關的因果,最后都找上她的門。 分開看八竿子打不著,但湊到一起,一切都說得通了,她最初想,可能是將軍父母或者老師這般有生養之恩的因果,或者被提攜、救命的弟子后輩。 前者的話,將軍悔婚,沒有得到家里的理解,分道揚鑣,被親生父母斷絕關系,至死沒再回家,和他因果深重的后半生沒有什么聯系。 后者更不可能,青燈將軍冷肅,悔婚前獨來獨往,悔婚后更是躲得無影無蹤,與朝堂市井都斷了聯系一般,哪有什么后輩。 只剩兩種可能,和青燈將軍命數緊緊糾纏的只有一人——要么她是閣祖的轉世,要么她是青燈將軍的轉世。 閣祖與相繇關系密切,相繇不喜她,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如今石漫傳來她的真名,她確定是后者。 相繇對她的厭惡,只是她劫難的果,因在于,她是青燈將軍的轉世。 除災娃娃的存在,好似向善芳對向子旭狠心,為她謀劃,但也一直用她的因果做木偶溫養向子旭的靈魂。 孔知晚沒有親眼見木偶,但她猜得到,木偶被汲取力量,越來越弱,也就代表除災娃娃越來越弱,如此一來,罩住她的盒子開了一條縫隙,她就會被慢慢牽扯回非常道。 她的離家,有向善芳的影子,她的回歸,也是向善芳的推波助瀾。向善芳不是單純為她擋災。 她既然已經慢慢走進劫難的“果”里,理所當然該拿回自己的“因”。 她是青燈將軍的轉世,青燈鬼火不圍繞她轉算怎么回事? 楊夢玉看出她的想法,冷笑,更多的鬼火從四面八方飛來,方燈的咒文化成長槍,將插進分割魔術盒的一把把劍,一齊發作能捅成活篩子,而且沒有障眼法的暗道逃生。 孔知晚試過,沒辦法cao控——這些鬼火是無靈的空殼,是被允許點起鬼火的仿品,背后有一個根源的“母體”,應該就是青燈將軍的遺物。 長槍在楊夢玉的一聲令下,猛地一齊刺向中心的孔知晚。 孔知晚微微張開唇,一滴艷紅的血劃過下巴,在冷白的肌膚繪出邪意的咒令——一盞小小的方燈。 是朱砂血! 長槍一齊停住,不斷顫抖,拉鋸到最后,如魂魄般匯入孔知晚的掌心,成一盞鬼火而成的青燈,鬼火里聚起一簇幽幽紅火,又如煙霧散進鬼火中。 青燈的力量脫離楊夢玉,回到主人的身邊。 楊夢玉看清了,那是那簇不散的亡魂! “不可能!真正的青燈我一直封在蛇塔下的書閣,有青燈將軍親筆的家書鎮守……就算書沒有了,我也看得到,明明還在原處……消散了?” “你最不該做的事,就是認為蛇塔有神靈余威,把青燈放在盤蛇鈴下?!?/br> 鬼火青燈在孔知晚手中伸長,變成一把幽冷的長槍,她反手背在身后,清冷冷地望著她。 “蛇塔只是一個鏡像。向子旭以為青燈是陪伴老夫人的仿品,但那是真的將軍遺物,存在比老夫人還久,在蛇塔千年——你拿到的青燈是將軍遺物的鏡像,里面的亡魂,自然也是虛假的鏡像?!?/br> 她壓著手臂,翻起長槍,直指楊夢玉,目光劃過槍身,凈有些不合時宜的眷戀。 這盞青燈,是石漫拿到的,真正的將軍遺物,就是石漫當年在蛇塔下拿走的青燈。 入地宮前,石漫不放心,以靠近心尖的朱砂血做佛珠,將青燈里的鬼火封進孔知晚的身體,作為她的后盾,也是保命符。 石漫補全了她的殘魂。 她們曾經在她的夢境里,都遙遙見過將軍的身影,見過這把血淋淋的冷槍,與遠走入城的孤絕。 孔知晚當時就想,那位將軍也許不是孤身入城。 將軍藏在鎧甲里,過于消瘦的身軀,沉重地背著誰的念想,誰的亡魂,共赴這場不得善終的死局。 長槍在孔知晚手中如飛舞的鐵血幻影,一舉刺穿前世與今生。! 第136章 心上人 楊夢玉險些咬碎牙,進入向家后,她以為永遠擺脫了無力,結果又變回非常道里只能跪拜假神像的小丫頭,散不去的不是青燈亡魂,而是鼻腔里烏山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