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好在姜國歸順一事,流程走得很迅猛順利。 姜國朝堂自然如落驚雷,但姜帝縱然年老病重也依舊把持著朝政,朝堂反對用處不大。有世家想要趁機造反,打著清君側的名頭,結果被不知何時早已有準備的姜帝勢力殺了個落花流水。至此,姜國再無當面反對之聲。 姜國的皇子皇女宗親們在大夏西南待了近兩個月,終于在六月初得以走出居住的院子,和已經拖著病重之身親自前來的姜帝一起,在大夏使臣和謝大將軍的陪同護送下,前往大夏國都馥城。 姜帝的身體其實已經不適合長途跋涉,但他堅持親自前往,說這般才有歸順的誠意,能親見大夏皇帝,他也才安心。大不了就是死在大夏的國土上罷了,反正姜國都臣屬于夏了,倒也不算落葉歸不了根。 此番人多,姜帝的身體又經不起太過顛簸,所以回馥城的前進速度沒著急,直至七月中旬,馥城夏日正盛,眾人才得見馥城城門。 而這期間,大夏先是經歷了春耕,不少地方都已經用上了改良農具、嘗試種紅薯土豆。 萬書閣、印刷館、天下學堂和紡織局的第一處分部建立、運轉發展得很是順利,此后第二處、第三處和第四處三個新分部同時在另外三個新城池創立推衍,隨著章程越來越成熟,推及與施行效率也不斷提高。 萬事欣欣向榮。 …… 姜國人抵達這日,以蘭微霜為首,大夏的文武百官都在城門外五里往來亭處等候。 吸取去年中暑的教訓,蘭微霜這個月初就搬到了避暑行宮。行宮在馥南山,距離馥城南邊的城門近,也是自西南回來的一行人要進城的方向,蘭微霜便想著來接一接謝淮清。 謝淮清離開國都之前,他們之間的關系和未來其實并不清楚。 雖然自蘭微霜那封私人信件送到謝淮清手里起,這幾個月以來他們一直有信件交流,但終究不如見面。 蘭微霜尋思了下,覺得以謝淮清的性情,若是今日回馥城沒見到他來接,大抵會挺失落。雖然不至于跟他較真地鬧,但嘴上肯定有一堆話等著他,還是收斂一下犯懶的勁頭,來接一接吧。 他也挺想早一點見到謝淮清的。 謝淮清去年十二月初便離開了國都,如今七月了才回來,大半年都沒見了。 而蘭微霜決定出城接人這事兒,文武百官們非常支持、甚至感動,紛紛感慨陛下如今越發通文達禮了,居然不用禮部和其他朝臣建議,就想到了要出城接姜帝等人的事! 雖是歸順臣屬,雖然此前姜國主動攻打大夏西南邊鎮還輸得慘烈,但人家病重年老的皇帝都親自來了,還帶來了整個姜國皇室,這般有誠意,他們大夏的陛下去接一接,也算禮尚往來。 蘭微霜:“……” 文武百官們這般解讀,顯得他這皇帝稍微有點只知風月。 他就說他天然適合做昏君的。 …… 謝淮清看到往來亭下的蘭微霜,微微一怔,旋即眉眼間泛起真切的笑意來。 近到前了,謝淮清下馬,含笑作揖道:“陛下?!?/br> 蘭微霜也彎了彎唇。 雖然蘭微霜如今住在避暑行宮,但姜國人來了,還是先帶到大夏皇宮里正經擺了場接風宴。 姜帝很急,比蘭微霜這邊的大夏都急,接風宴上慣例來說是不談正事的,但姜帝直接拿出了歸順的協定,是此前大夏使臣已經和姜國兩邊商量好了的版本,姜帝已經蓋了印,就等著蘭微霜這邊拿玉璽了。 姜帝就差直說他時日無多、希望盡早將事情敲定下來、趕緊出兵攻打金國了。 金國如今也著急,覺得這姜帝多半是病重得腦子出問題了,大概是覺得反正死了之后姜國也不是他的了、所以趁著還沒死就拉上整個姜國陪葬,給他們金國添麻煩。 若是換成十年五年前,金國倒也不至于不敢迎戰,但前兩年向大夏投降那一仗的慘痛損失如今都還沒補得回來,又接連給大夏輸送去了兩次戰馬,去年冬日國內也是受損嚴重、幸好后來有大夏的物資幫扶才止了些損……總而言之,金國如今并不想打仗。 所以從消息傳出來開始,姜帝一行人抵達馥城這期間,金國那邊不斷來官方書信、還又派出過一次使臣到訪,一字一句皆是希望大夏不要接受姜國的歸順,為此各種給姜國潑臟水挑撥。 蘭微霜沒見金國使臣,只是讓負責接待的朝臣提醒對方記得還金國欠大夏的債,又大度表示,若是金國不想打仗、愿意也直接歸順大夏,那大夏可以嘗試在金姜兩國之間調停。 姜帝雖對金國有執念,但這執念是對金國皇室的,并非定要狠狠打一仗才能歇,能看到金國也“亡國”、成了別國的附屬,再只要金國皇室愿意讓他出氣、消解他的執念,也就差不多了。 金國使臣一臉苦相地走了,迄今沒有新動靜。 如今姜國皇帝已至,親手遞上歸順協定,蘭微霜也沒讓他等,當即命九思取來了玉璽,也蓋了國印。 姜帝看著他落印,懸著的心安定不少。 緊接著,蘭微霜就吩咐下去,說接風宴結束后便將此前已經起草好的書文發去金國,催要金國還上去年冬日自大夏借去的物資。 聞言,姜帝更加安心。 接風宴結束后,姜國宗親們被送往驛館住下,至于姜帝本人和他的皇子皇女們,驛館規格合適的院落沒有這么多,而且皇子皇女不提,至少不能讓姜帝也去住驛館這種地方,顯得不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