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宴
回到鳳棲宮,內侍省的太監帶來一封信。江蘅拿來一看,竟然是幾月不見的江承淵寫來的。 他在信里簡單說了幾句陳宮的情況,陳帝又從民間納了一個女子進宮,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皇后才同意晉她為妃嬪;太子承啟每況愈下,時常有咳血之癥,太醫說只能聽天由命;陳帝在準備為江芷謀劃婚事,可陳后想多留她在閨中幾年。然后就是關于他自己。 江蘅看得不由莞爾。 他說自己這幾個月又長高了不少,馬上就能超過太子。自己的騎術也進步了,武狀元經常在朝堂上夸他的英勇身姿。又說陳國要與梁國商議烏江一帶礦產事宜,年底之前會派人出使,屆時他會向父皇主動請纓。少年的字端正極了,就是說到自己的時候書面難免帶了一些口癖。最后他問候了江蘅,寫道:“阿姊近來可好?仆聞梁國北地氣候干燥,夏日酷暑難耐,冬則嚴寒煞人。阿姊素來單薄,如今雖貴為皇后亦要保重身體。爾今上去秋冬相迫,更要天寒勿使凍,努力加餐飯?!?/br> 略顯啰嗦的話語讓江蘅想到以前和承淵相處的點點滴滴,仿佛眼前就是那個生起氣來會嘟嘟囔囔的小孩,心生暖意。江蘅此時已淡忘了那夜發生的事,只滿心期盼著承淵的到來。 又過了些時日,宮里張燈結彩地迎來了七夕佳宴,陪著飛甍畫棟,繡幕珠簾,真是處處精美華麗。古人云:少女懷春,吉士誘之。七夕自古以來就是才子佳人相會的日子,傳統沿襲到了現在,不少大臣家眷都希望能在宴會上領受皇恩的同時,募得良緣成通家之好。 宴會還未開席,各家女眷已經盛裝入座了。江蘅陪著太后而來,免去眾人的大禮,坐在了席首。不一會兒,皇帝攜著艷光四射的蓮妃也到了,見到太后和皇后,蓮妃溫溫柔柔行了個禮,坐在了左側第二個席。江蘅和她對視了一眼,點頭微笑算回應,她又看了看皇帝,季玥并沒有多說什么,心下一涼便也斂起心神端坐了。 月上枝頭,舞樂聲也起了。香煙裊翠,燈影搖紅,照耀著宮花簇簇。紫檀幾上,列著海錯山珍;白玉杯中,泛著醍醐醹醁。太液池上搭秀臺,席間水光波瀾,暖風醺醺,琵琶竹笙,好不熱鬧。 江蘅看著表演,一位華服女子牽著一個白嫩嫩的小團子來到她面前,女子臉如玉盤,紅唇似火,眉目間慣有一股驕矜之意。她對著江蘅笑了笑,微微屈膝稱呼一聲“娘娘”算作行禮,低頭對小孩說道:“阿意,這便是你的舅母,也是如今的皇后娘娘?!?/br> 江蘅認出她是鈞淑長公主,呼作阿意的小孩便是她與駙馬沉非俞的兒子,沉意。 鈞淑公主是先帝最疼愛的兒女,十七歲嫁給了扶風沉家的次子沉非俞。 沉非俞此人雖然出身名門,卻與一般世家子弟不同,他才華橫溢、品行高潔、不慕榮華。他不靠祖蔭換取官職,而是隱姓埋名進入國子監讀書,一路科考上去的。然而科考制度雖然存在,卻也影響有限,寒門子弟若靠科舉,能得到的最高官銜也不過七品,大多外放到個州府,慢慢熬資歷罷了。但沉非俞不過四五年的時間,就從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升到了正五品的刑部侍郎。 鈞淑從小和眾皇子一同長大,一同跟老太傅讀書,對政治頗有見地,圣上偏愛,特許她出入御書房談論治國理政之道,也就在那段時間與沉非俞結下姻緣。 沉意糯聲糯氣地說話:“參見皇后舅母,我是沉意?!?/br> 江蘅看他可愛,讓琴鯉端來一對兒嵌紅寶石的佛像金鎖,笑吟吟地說:“世子當真是冰雪聰明,招人喜歡。舅母初次見你,十分高興,卻也沒有什么好東西給你,只有一對扶南來的金鎖可以入眼,已讓大相國寺主持開過光了,阿意與郡主帶上就可以避禍消災,福壽延綿?!?/br> 鈞淑看多了各類玉石寶器,見到這個異國鑄造對精巧事物倒是入了眼,知道新后對她用心也就笑納了,“皇后有心了,阿意,快謝謝娘娘?!?/br> 沉意戴上了金鎖,羞赧道:“謝謝舅母娘娘賞賜,等jiejie病好了,阿意就帶她來見舅母?!?/br> 江蘅越發喜歡這個小孩。 長公主母子回到宴席上后,江蘅有點悵然。突然耳畔傳來低語:“娘娘這是動心了,也想要一個孩子嗎?” 江蘅嚇了一跳,抬頭看,小太監面容陌生普通,聲音卻熟悉,正是許久不見的攸炤。 “你在這里做什么?”壓低聲音。 “有故人來訪,他想見你,你去或不去?” 期末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