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345節
張馳笑道:“這你可問住我了。如何安排,自有宣撫決定,我如何敢置喙?不過,只要回歸,必然不會虧待了經略就是。這么多年以來,宣撫還沒有什么刻薄的事?!?/br> 陳右鏡點了點頭,心中有些失望。 來之前,陳右鏡和鄭建充聊過未來的事。從之前的事情來看,王宵獵確實不刻薄,甚至可以說寬厚。鄭建充只要投宋,王宵獵必然會妥善安排。但是沒有明確答案,陳右鏡心中有些惴惴。 張馳與陳右鏡閑聊延安周圍局勢,才知道邵興的部隊占領鄜州后,已經到達甘泉縣,離長安不遠了。 鄜州到甘泉縣是沿洛水谷地,交通順暢。但是甘泉縣到延安則要穿越大山,一路上人口稀少,大軍行進困難。 張馳想了想道:“既然邵都統已經到了甘泉縣,延安便就由他占領吧。我在永平寨等兩天,邵都統占了延安之后再返回青澗。不知鄭經略如何想。是在延安等邵都統呢,還是隨我北返見宣撫?!?/br> 陳右鏡道:“此事要回去請示經略?!?/br> 張馳道:“應該的,應該的。都監快去快回,不要邵都統的大軍到了城下,還沒有做出決定?!?/br> 陳右鏡連連稱是。見張馳的目光銳利,知道他是嘴上說的客氣,實際情況未必如此。如果邵興的部隊到了延安城下,鄭建充還沒有做出決定,那時想投降就要看邵興的了。 送走了陳右鏡,張馳坐在桌旁,陷入沉思。 現在的陜西能不打仗,還是不打仗的好。沒有了金軍,各地守將最好的結局就是歸宋,據地頑抗沒有前途。 各地守的將,永興軍路境內除了鄭建充,還有三股。一是京兆府的張中孚,二是慶州的趙彬,再就是環州的慕容洧。他們各自擁兵少的幾千人,多的有一兩萬,無法成為大患。 鄭建充投降,最大的一股勢力覆滅,其他人更無法成為宋軍的對手。張馳不需要參加戰斗,南邊的三個師就足以平定陜西了。得了關中,王宵獵的兵源和糧源將極大改善。 張馳心中明白,自己的任務是回到石州,向北監視折可求?,F在奪綏德、延安,不過是兵力不足的無奈之舉。所以鄭建充一提出投降,張馳便決定北返。 延安是陜北的中心,是因為這一帶的交通就是如此。從延安向四面八方,都有道路通達。不占領延安,陜北就是一塊一塊的,形不成有機的整體。占領延安,各地就聯結到一起了。 只要占領延安,陜北的戰役就結束了。如果不是李世輔抓了撒離喝,張馳可能不會卷入陜西戰役,只要占領綏德軍就是結束。結果不但參與進來,最重要的戰役還被自己打了。 在永平寨的日子,張馳每日里到山林里轉轉,剩下的時間就寫戰場日志。丹頭寨的一系列戰役,對于姜敏的部隊非常重要。依張馳的理解,回去之后,王宵獵必然要聽詳細的匯報。除此之外,當然要看詳細的戰場日志。 這是王宵獵軍隊的一個特色。不但是嚴格訓練,勇于作戰,還有詳細的訓練日志和作戰日志。這種習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練就了自己的軍隊特色。 到了第五天,鄭建充和陳右鏡到了永平寨,一起來見張馳。 張馳迎出了門外,對鄭建充道:“經略識見高遠,此次獻地,必然得宣撫另眼相看!” 鄭建充道:“慚愧!在下罪該萬死,竟然讓虞候到山里的永平寨來!” 張馳笑著擺手:“無妨,無妨!只要獻出延安來,我多跑一點路也是值得的?!?/br> 把鄭建充迎到寨廳里坐下,張馳道:“現在延安城不知是誰主持?邵都統的大軍,不知有沒有進城?” 鄭建充道:“軍隊是由下面的幾員將領指揮,官府則是通判主持大局。我已稟明了邵都統,他的前鋒部隊也已經出發。我走的時候還沒到延安,現在應該到了?!?/br> 張馳道:“如此最好。不要我回到綏德后,宣撫問我有沒有占領延安,我卻不知道?!?/br> 鄭建充得到陳右鏡的消息,便快馬來了永平寨。在他心里,張馳的部隊是經過實戰檢驗的,勇猛無敵,自己投降是很正常的事。邵興就差了很多,最少沒有經過實戰檢驗。要投降,當然是選擇張馳,而不是邵興。 所以寧可拋下延安給邵興,自己也要到張馳軍中。 第839章 前往綏德 綏德城外,李永奇和高信翹首以望。今天王宵獵到綏德,可不是小事,不能留下壞印象。 前面一支隊伍緩緩行來,李永奇急忙迎上前去。護衛分開兩邊,占住路兩旁的各個關鍵位置。中間一輛牛車,旁邊則是一位騎士。 牛車停穩,王宵獵從牛車里面出來。在地上站穩,看了看四周。 汪若海下了馬,走到王宵獵身邊。 高信急忙幾個大步走上前,叉手道:“屬下高信,參見宣撫!” 王宵獵道:“這些日子辛苦了?!?/br> 李永奇急忙跟上,叉手道:“在下綏德知軍李永奇,參見宣撫!” 王宵獵看著李永奇,看他五十多歲年紀,長得身材高大,面容威猛。點頭道:“知軍果然一表堂堂,看著就不是平常人物。這些日子我染了風寒,騎不了馬,知軍莫怪?!?/br> 李永奇忙道不敢。見王宵獵的態度和藹,說話溫和,提著的心才慢慢落回肚里。 王宵獵左右看了看,道:“貴公子摛了撒離喝,必是一位英雄人物。只是這么多天了,一直未能得見,心里常覺可惜。不知今天來了沒有,可否一見?” 李永奇大喜,急忙到一眾官員里拉了李世輔出來。道:“來了,來了!這就是犬子李世輔!” 王宵獵看李世輔,長得高大威猛,相貌持重,一眼看去如同神人一般。笑道:“果然相貌不凡。不是這種人,也難做出這種事來。陜西一戰,你擒了撒離喝,由此開端,為國立了大功?!?/br> 李世輔見王宵獵雖然病后虛弱,但自有一種威嚴在。說話間談笑風生,卻持重有禮,自然而然地讓人不敢小視。 拱手道:“屬下一家受金軍欺壓已久,見到撒離喝,自然怒氣滿懷。一時不忿拿了他,幸好沒有大錯?!?/br> “好,好?!蓖跸C連連點頭?!艾F在你做什么?” 李世輔道:“現為米脂寨的守將,防備夏國?!?/br> 王宵獵想了想道:“你是為國立過大功的,不能長久如此。等過了這一段時間,穩定下來,自有好的去處?!?/br> 李世輔聽了,知道這是要封自己官。急忙說道:“多謝宣撫了?!?/br> 王宵獵看著李世輔,笑著點了點頭。道:“我們入城吧?!?/br> 進了綏德城,王宵獵因為是大病初愈,先去休息。汪若海召集李永奇和高信,商量最近形勢。 在官廳里落座,汪若海道:“宣撫大病多日,現在一般不視事。今天招你們過來,是看附近形勢,有什么沒有需要特別關注的事。若有大事,自會請宣撫決斷?!?/br> 說完,對李永奇道:“知軍先說吧?!?/br> 李永奇道:“前幾日夏國也曾經集中兵馬,蠢蠢欲動。丹頭寨的戰事傳開,便就自然散了。這些日子,夏國的邊境將領嚴格約束兵馬,連普通沖突都沒了?!?/br> 汪若海點了點頭。道:“知軍覺得夏國為什么這么做?” 李永奇笑道:“丹頭寨一戰,張統制以三千人全殲了一萬四千金軍,這樣戰績,誰聽了不害怕?夏國最初是聽我們占了綏德城,想著趁亂打劫。等到丹頭寨戰事傳開,他們吃了熊心豹子膽,敢來撩撥?” 汪若海點了點頭:“也有道理。知軍以為,現在夏國不敢進犯?” 李永奇道:“斷然不敢!夏國的兵,比金軍還差上一點,怎么敢來尋晦氣?” “如此最好!”汪若海點了點頭。轉身看著高信,問道:“最近張馳那邊有沒有消息?” 高信道:“張虞候進軍永平寨,金國的鄜延經略使鄭建充突然找上門來,說是愿意投降。張虞候擔心有變,一進駐軍永平寨。前兩天,聽說邵都統的兵馬已進延安府,才起程返回?!?/br> 汪若海道:“鄭建充在哪里?” 高信道:“在張虞候軍中。聽說要來綏德,面見宣撫?!?/br> 汪若海點了點頭。道:“如此最好?,F在邵興大軍進駐延安,陜北已定?,F在陜西的戰況,只能看京兆府和環慶路了。如果一切順利,年前應該能夠定下來?!?/br> 又聊了一些閑話,汪若海送走李永奇和高信,到了王宵獵房中。 王宵獵拿了一本《史記》,坐在火盆邊,靜靜看看書。旁邊花盆里種了一棵臘梅,開得正盛。 抬頭見汪若海進來,急忙讓座。 汪若海坐下,道:“剛才我見了李永奇和高信,問了附近情況??偟膩碚f,跟我們掌握的沒有差別。只是丹頭寨一戰的影響,我們還是估計得小了?!?/br> 王宵獵道:“怎么說?” 汪若海道:“這一戰對周圍的影響,比我們原來估計的要大得多。像李永奇這些周邊勢力,聽說張振以三千兵馬全殲金軍一萬四千人,很是震驚。就連西夏,也收斂了很多,應該也是顧忌丹頭寨的戰事?!?/br> 王宵獵點了點頭:“是啊,以三千人全殲一萬四千人,而且這一萬四千人還是他們認為不得了的強軍,也難怪他們震驚。當然,我們自家的事我們清楚?,F在姜敏這支軍隊,嚴格訓練了半年,將士都是我們精心挑選過的,戰斗力早已今非昔比。不過丹頭寨一戰,取得這樣戰果,主要還應該歸功于這支軍隊孤懸陜西,不與金軍其他軍隊溝通,也沒有與我們作戰的經驗。要不然不會打得如此順利,損失也要大得多?!?/br> 汪若海道:“是啊。姜敏這支軍隊,全面壓制以前的金軍,他們當然不是對手。不過,金軍雖然奪了炮去,也不一定能很快就鑄很多。西路軍,未必有那么多炮?!?/br> 王宵獵輕輕搖了搖頭:“有了炮,最重要的不是他們的炮兵如何,而是他們熟悉了炮兵,知道如何應對。其他的金兵部隊,絕不會面對火炮就無計可施,驚慌失措?!?/br> 汪若海點頭:“說的也是?!?/br> 王宵獵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粘罕還有多少兵馬,能不能對我們發起全面進攻。我們進攻陜西,吃掉的最大一股金軍是拔離速,兩萬多人。再加上這一次消滅撒離喝的軍隊,一萬多人。兩次相加有四萬人了。粘罕少了四萬人的軍隊,還能調動多少人?” 汪若海想了想,道:“粘罕的軍隊,原先應該有十一二萬人,不會再多了。少了四萬,再加上北面他需要防備蒙古人,西面要防西夏,能夠跟我們作戰的,不過四五萬人?!?/br> “四五萬人,跟我們作戰可是不夠的?!蓖跸C面帶微笑?!艾F在要跟我們作戰,粘罕不得不借助契丹人。再是信不過耶律余睹,也不得不把他推上來?!?/br> 第840章 夠不夠? 方山是一座山中小縣,座落于赤洪水河谷中,有路向北通嵐州、憲州等地。人口不多,顯得很是冷清。 這一日,一個小販進了縣城。找了一家客棧,放下行禮后,徑直來到了縣衙。 小販左右看了看,來到看守的兵丁前。拱手道:“在下折彥文,有要事尋遲虞候,還請通傳?!?/br> 兵丁上下打量了折彥文一遍,沒有說話,扭頭進了縣衙。 過不多久,一個軍官出來。打量了折彥文一遍,道:“在下掌書記何平。虞候有事外出,還請進來等候?!?/br> 折彥文謝過,隨著何平進了縣衙。來到旁邊一個偏院里,領進一間房子里。道:“衙內這里等?!?/br> 折彥文的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不過既然來了,只能強自鎮定,點了點頭。 何平吩咐士卒端了一個火盆來,放在折彥文旁邊,便告辭出去。 折彥文坐在那里,越想越不對勁。起來不斷地來回踱步,不時向門外望一眼。只見屋舍蕭然,連一個人影都看不見,好像一座鬼屋一般。 直到將近中午,何平才來到屋里。對折彥文道:“虞候已經回來了。衙內這邊請?!?/br> 折彥文等得汗都冒出來了。聽了這話,起身出了一口氣:“可算回不了。書記前面帶路?!?/br> 何平當頭先行。領著折彥文來到旁邊一個院子里。領著折彥文到了一間房子,道:“衙內且在這里等等,我進去叫虞候出來?!?/br> 說完,經過跨門到了旁邊一間屋子。 折彥文沒有辦法,只好在屋子里坐下來。還好屋子里有火盆,便坐在那里烤火。 不多時,何平和一個年輕人從旁邊的屋子進來。 年輕人看著折彥文,上下打量,也不說話??戳艘粫?,慢慢踱到中間。 何平忙道:“衙內,來見過虞候?!?/br> 折彥文上前,見遲玉平有些傲慢,心里有些高興。拱手道:“在下折彥文,見過虞候?!?/br> 遲玉平點了點頭,道:“坐吧。有什么話,可以跟我說?!?/br> 折彥文坐下,左右看看,再沒有別人。在那里只管東張西望,也不說話。 遲玉平淡淡地道:“不知衙內前來,有什么重要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