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338節
曹玉從下面上來,對張振道:“這里委實是好地方。周圍的棗林里,不知道有多少棗。都熟過了,也沒有人收。許多都像泥一樣爛在地里,鳥也吃不完。士卒煮飯,放幾個棗進去,味道好不少?!?/br> 張振道:“這里名叫棗林溝,自然會有不少棗樹。鄜延路這個地方,百姓本來就少,大多還是住在部族里,怎么能跟其他地方一樣?這里離了城鎮和部族,可真就沒有飯吃了?!?/br> 曹玉道:“那又如何?前方五十里就是清澗城,城里面的糧食必然不少!” 張振笑了笑,從馬上下來。一旁的親兵急忙上來牽住馬,到一邊去吃草料。 曹玉道:“我們的軍帳在那邊的凹地里,上路方便?!?/br> 兩人一起進了軍帳,剛剛坐下,士卒就上了飯來。 王宵獵的軍中是一都有一個伙食班,行軍時提前出發,到了宿營地提前做飯。大軍扎營,緊接就是吃飯,不會耽誤了時間。張振的司令部有一個專門的伙食班,為司令部人員做飯。 見有一條烤羊腿切好了放在盤子里,張振問曹玉:“我們的伙食這么好嗎?還有羊腿吃?!?/br> 曹玉道:“綏德到清澗城不過一百里路,這里的羊又便宜,比起吃米也貴不了多少。臨出發前,他們就把羊腿腌好了,到了地方只管烤。不但是今天晚上有烤羊腿,明天還有呢。放心,士卒今天也有rou吃?!?/br> 張振笑道:“既然如此,那可就正合我意!” 與曹玉、鄭寬等司令部人員吃過了飯,分好了值班班次,便就各自休息。 一夜無話。第二天起來收拾過了,掌書記陶清走過來說道:“金軍昨夜并沒有出城,想來是在休整。他們昨天休整了一天,今天行軍必然急?!?/br> 張振點了點頭。道:“其他人起來沒有?我們商量一下今天的行軍路線?!?/br> 不多時,都監曹玉、副都統制聶峰、參謀程亮松、左統領王文宏、右統領張友勝都紛紛拿著早餐到來。早餐因為時間緊,只有包子和饅頭,湯則是小米湯。 曹玉給張振一大盤包子和一碗小米湯道:“知道你飯量大,多拿了兩個包子?!?/br> 張振拿起一個包子,猛地咬一口。道:“還是豬rou蘿卜餡的呢,真難為了做飯的人?!?/br> 說完,兩三口咽下一個包子。才道:“今天很可能我們與金軍南北對進,要選一個合適的戰場。我想二十多里外的古寬州是個不錯的地方。只是那里離我們遠一些,要趕快一點?!?/br> 程亮松使咽下一口饅頭,道:“寬州雖好,但離我們確實太遠了些。清澗這個地方,北邊的險要就是官山,我們不妨駐扎在那里。一則那里地形險要,比較好防守。二就是離我們近,比較從容?!?/br> 張振沉吟道:“官山原來也有兵把守,不過荒廢多年,不知合適不合適?!?/br> 程亮松道:“而且在官山還有一個好處。因為時間從容,我們可以挑選地形,布置火炮?;鹋谠趹饒錾系淖饔么蠹叶贾?,我們能從容布置,就是絕大的優勢!” 張振點了點頭。問其他人道:“你們幾個怎么認為?” 聶峰道:“相對來說寬州地方廣闊,比較容易排兵布陣。官山那里,地形狹仄了些。自古以來,只是守清澗城的人在那里防守,并不是常見的戰場?!?/br> 張友勝道:“我們也不是什么大戰。不過三千人對兩千人,官山下足夠了?!?/br>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嘴,開始爭論起來。支持官山下的人認為地形有利,而且距離近,可以從容布置。支持寬州的人則認為官山下的地形太地逼仄,恐怕不利于大軍展開。 最后,張振道:“官山離此不過十五里,我和聶副統制及程參謀在大隊前先行,到那里看一看地形。如果合適,就選那里為戰場。實在不行,就去寬州?!?/br> 此時大家都已經吃過了早餐,當下都同意。 張振道:“如此最好。一刻鐘之后,我們出發!” 冬天的早上,露水化成霜,掛在枯萎的野草上面。馬蹄踩上去,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清脆悅耳。 張振對聶峰道:“這樣的早晨,空氣格外清新。而且早上沒有寒風,并不寒冷。說一句實話,這樣子行軍還真是有些快意。如果此去清澗,都是這樣天氣多好?!?/br> 聶峰笑道:“路都在嶺上,一旦刮起風來可著實難受。如果不是配了夾襖,士卒情何以堪!” 張振大笑道:“說起來這夾襖,可真是好東西。穿在盔甲下面,還行動自如,一點阻礙都沒有。若是沒有這東西在身,這種天氣打仗,我們要遭多少罪!” 說著,情不自禁摸了摸身上。 聶峰道:“前面在云霧中若隱若現的,就是官山了??雌饋?,只要再趕五六里路就到了。天剛剛亮,我們到的時間正好??催^了地形,即使不合適,也不耽誤趕路?!?/br> 張振點點頭,看前面地勢。 官山位于黃土高原上,山連著山,地勢險峻,俊秀挺拔,正當綏德到清澗的要道。一條羊腸小道,蜿蜒而過,地形最為險要。本來在山頂有烽火臺,早已廢棄。 張振看著羊腸小道,嘆道:“這里雖然險要,卻是清澗屏障,于我們沒用。必須翻過山去,尋找合適戰場?!?/br> 聶峰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程亮松道:“翻過官山,就是一片平地,正好作為我們的戰場。這一帶的地形,特別適合用炮。如果早早找好了炮位,火炮比在平地上的威力大得多?!?/br> 張振猛一打馬。道:“走,我們快點翻過山去。這里能不能成為屠宰金人的戰場,看一看就知道了!” 第823章 對陣 翻過了官山,走出一二里遠,就是一片平地。東西各有一道山嶺,夾著中間的平地。 張振一看到這個地方,就道:“就是這里,不必再找了!這里就是天然的戰場!東西兩道土嶺,可以布置火炮。中間平曠,正好沖殺!命令后方部隊加快前進,就在這里布置陣地!” 聶峰點頭:“這里確實是個好戰場!” 程亮松吩咐了親兵,去傳令后續部隊加快速度。走上前道:“我也是聽當地人說,官山后有一處絕戰場。對于其他部隊倒還罷了,對于我們,這里簡直就是殺敵的絕佳地方!” 張振點了點頭,看著眼前的地形。過了一會,道:“走,我們看看東西兩道土嶺?!?/br> 土嶺不高,而且地勢平緩,并不是優秀的炮兵陣地。不過這個時代,這種地形就足夠了。 來到平地上,張振道:“這里離清澗城大概多遠?” 程亮松道:“大約四十里。金軍趕路急,到了下午就該到了?!?/br> 張振點了點頭:“時間夠了。各指揮到了之后,立即搶挖工事,與金軍在此決戰!” 一直到現在,金軍的游騎都被壓制在寬州以南,并不知道官山附近的事。宋軍趕到之后,立即開始挖各種用于作戰的工事。比如在炮兵陣地之前,挖出兩道壕溝,防止敵人仰攻。兩翼用壕溝和鹿角配合,延伸到山上。 王宵獵的軍隊與其他軍隊不同,有專門的工事作業工具,做起來費不了多少時間。 舒繼明和王中孚的營是張振的前軍營,布置在最中間。百人一都為一陣,前三后二排列,靜靜地站在空地上。 王中孚舔了舔嘴唇,對舒繼明道:“一會你站第一排,千萬小心。來的是金人精兵,弓箭尤其厲害。你的盔甲不能護到胳膊,總是有些風險?!?/br> 舒繼明笑道:“我長得高大,本就要到第一排擲彈,如何穿全身盔甲?你放心,我天生擲彈擲得遠,應該比金軍的弓箭射得遠,傷不了我?!?/br> 王中孚道:“唉,著實讓人擔心?!?/br> 說完,抬眼看著前方??戳艘粫溃骸敖鸨鴣砹恕?/br> 金軍的游騎不斷被斬殺或者攔截,已經知道了前面有宋軍,只是不知道具體位置。直到離得近了,才看見宋軍列開的軍陣。前鋒停住馬,大軍緩緩列開。 經常在書上看到兩軍交陣,先要射住陣腳。因為弓弩是最有效的遠距攻擊武器,你列陣在敵人弓弩射程,是找死的行為。而離得遠了,攻擊距離又遠,需要步兵徒耗體力。所以戰前,雙方的列陣以弓弩射程為限,不遠也不近。 而當有了火炮之后,弓弩的這個作用就被火炮代替。戰前雙方列陣時,以火炮的射程為限,最少要把自己軍陣列在敵方火炮射程外。不然還打什么?敵方只要開炮,自己就散了。 在這個意義上火炮出現之后代替的不是床弩、投石機,而是弓箭?;饦尨娴牟皇枪?,而是刀槍。特別是在線列步兵時代,這種替代效果非常明顯。雙方步兵上前,排隊槍斃,便如拉開距離的冷兵器格斗。 只是火槍的威力越來越大,射程越來越遠,效果也就類似于弓弩了。以至于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火槍從一出現就是代替弓弩的。如果從軍陣的角度,還是認為火槍代替刀槍,火炮代替弓弩更加合理。 即使到了后來,有了火箭、導彈等武器,也是由這些武器來決定戰線距離。交戰雙方的戰線要隔多遠,不是最前面的散兵決定的,而是火箭、導彈這些武器決定的。從交戰雙方的戰線距離角度考慮,火炮代替弓弩,而火箭、導彈等代替火炮的脈絡還是非常清晰的。 此時王宵獵軍中有火炮,就逼得金軍拉開距離,已經占了絕大的優勢。 弩中最強的神臂弓,射程二百四十步。而一般的弩,射程百步。弓的射程就更短了,只有五十到七十步。金軍不講究弓力,用的弓比宋朝弱,而且的箭極長。騎兵的有效射程只有二三十步,幾乎面對面了。 而王宵獵的炮,經過多次改進,現在有效射程是五百步。金軍進攻,要先在炮火中走四百多步,大多數軍隊未到對方陣前就已經崩潰了。只有金人的精兵,才能夠做出進攻的動作。 張振站在東邊的山坡上,手拿望遠鏡觀察著金軍,口中碎碎的也不知道念著什么。 戰爭的核心是軍隊。陣形穩固不穩固,有不利有利于進攻,是不是利于防守,能不能根據需要快速變換陣形,很多時候直接決定了戰爭的勝敗。 影視劇里,往往將軍一聲喊,士卒嗷嗷叫前向前沖。血漿四射,碎尸橫飛,就是拍得真實。真實的戰爭當然不是這樣的。是對敵方軍陣的進攻,或是一點,或是一線,或是全面進攻,進而壓迫敵方的軍陣崩潰,才取得勝利。指揮戰爭的不是將軍的怒吼,而是旗幟,而是金鼓,是士卒的萬眾一心。 所以王宵獵的軍隊中,統制是一個關鍵的分割點。凡是統制或者與其同級的軍官,嚴禁帶軍作戰,而只在安全的地方控制軍陣。只有左右統領例外,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帶隊沖鋒。 宋軍的慣例,是指揮官帶隊沖鋒。一旦出了意外,就會全軍崩潰。典型如三川口之戰,主帥劉平、石元孫帶頭沖入敵人陣中,兩人被俘,導致全軍潰散。實際上還有七成的宋軍沒有參戰,遠不到崩潰的時候。 過了很久,張振才放下望遠鏡。對身邊的程亮松道:“看金人陣勢,是利用騎兵快速沖過火炮射程,從而與我軍接戰。傳我的命令,前排的擲彈兵一定要投得猛,投得要狠!只要把敵人騎兵的進攻勢頭遏止住,咱們就贏定了!命令兩側山嶺上的騎兵部隊,隨時準備追擊!” 程亮松稱是,快步到一邊,向傳令兵傳令。 張振神情嚴肅,看著前面的金兵。騎兵快速沖過火炮的射程是一個好辦法,避免了人力大規模傷亡。只是戰馬能為能在火炮進攻下保持震定,就看金軍的造化了。 第824章 手雷 看著對面的宋軍,兀帶道:“都說宋軍火炮厲害,不可結陣直沖,不然必死無疑。我剛才看了,附近的山嶺上都布置了火炮,如何敢沖他軍陣?惟有大股騎兵,直沖過去,才可避免火炮殺傷?!?/br> 說完,對身旁的阿刺哈道:“我帶一千騎兵沖上前去,宋軍必然想不到。如果沖散宋軍軍陣,你帶兵馬趕上。如果沖不散,也必然殺亂他們??吹剿诬妬y了,你就去進攻東嶺側翼?!?/br> 阿刺哈稱是。 兀帶看看天上的太陽,又看了看宋軍,深深吸地了一口氣。突然右手高舉,鼓聲跟著響起。猛地一勒馬,厲喝一聲:“隨我沖殺!” 說完,當先沖了出去。 后方一千騎兵一起沖了出去,撲天蓋地向宋軍沖去。 陜州之敗給金軍的沖擊非常大,對于戰斗的過程金軍多方打聽,思考對策?;鹋诘耐μ?,金軍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用騎兵沖鋒最好。騎兵的速度快,即使是五百多步,也瞬息即至?;鹋诘乃俣仍倏?,也不過射一兩炮。 只是這種戰法,最怕的就是對面把騎兵堵住。如果前進不得,路上的騎兵就成了活的靶子,結局會非常凄慘。 兀帶早已看出宋朝的布陣,前排并不是常見的長槍兵,而是一排帶短腰刀的。這些人如何能擋住騎兵?在鐵騎之下,無不踏為齏粉! 沖出幾十步,宋朝的火炮已經打來??粗趶棌膬蓚韧翈X打下來,好似并不快,卻眨眼就到了眼前。炮彈掠過人群,碾出一道血rou通道,一二十人被打得血rou橫飛。 一發炮彈擦著兀帶的頭皮飛過,甚至兀帶能聽到炮彈的風聲。兀帶目不斜視,盡情飛奔。隆隆的馬蹄聲蓋過了炮彈的怒吼,馬上騎士血脈賁張,只管前沖。 舒繼明站在第一排,緊咬嘴唇,雙目充血,看著迎面沖來的金軍騎兵。 幾個呼吸間,金軍的面孔已經清晰可辨?;鹋陔m然還在怒吼,打倒的金兵卻越來越少,看看金軍就要沖過火炮的封鎖線了。舒繼明要面對金軍,進行勇氣和血氣的較量。 “投!”一聲怒吼,舒繼明點燃了自己手中的手雷的導火索,向金軍投了出去。 舒繼明人高馬大,天生異稟,能把手雷投到四十步外。而此時的金軍還在百步以外,手雷投出去,金軍還遠沒有到。只不過這個年代的手雷是剛造出來,未經改進,導火索太長。投出去后,手雷沒有炸,只是在地上冒煙。 金軍哪里知道這是什么?只看見前兩排的宋軍向前投出來不知是什么,落到地上后嗤嗤冒煙,哪里會管他? 等到騎兵向前沖,到了手雷面前,手雷突然炸了開來。 王宵獵看了擲彈兵的訓練后,結合前世經驗,對手雷的改進主要是改為鑄鐵制,加了一個木柄。這個年代的火藥威力有限,炸開之后,彈殼只是碎成幾瓣,殺傷并不十分大。但對于軍隊來說,這個威力足夠了。 手雷炸開時的悶響,夾雜著破片的殺傷,讓前排騎兵亂作一團。而宋軍的手雷還在源源不斷地投過來,幾乎在面前幾十步外形成了一道火海。金軍騎兵沖進這道火海,馬匹便不聽使喚,到處亂轉。 兀帶的馬也被驚嚇,本能地就要轉身向后沖。兀帶勒住馬韁,使盡渾身力氣,才把馬勒在原地。轉身看四周,不斷有手雷爆炸,騰起的黑煙煙霧繚繞,必乎便不清人。就連重新組隊,實際也不可能。 舒繼明連扔十幾枚手雷,才停下歇一口氣。見金軍在二三十步之外,正在手雷的射程里,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