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270節
汪若海點了點頭。是啊,世界上的事并沒有那么復雜,不知道就去學,去試,去一點點改。而不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站出來說我知道。要這樣,要那樣,把事情搞壞。 活在世界上,實際上大部分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只要腳踏實地,用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小心謹慎地向前走,總能一點一點試出來。最怕的,是有大聰明明明不知道,一通亂說,讓大家以為他知道。 第657章 朝廷布置 看著定鼎門前工人忙忙碌碌,正在整修城門。李彥仙對同來的參知政事張守道:“金賊南犯,西京殘破。年初宣撫初入洛陽時,人戶不過一兩千,市井蕭條,城墻傾頹。這幾個月,終于慢慢穩定了下來,開始修繕城墻?!?/br> 張守道:“如今天下何處不蕭條?惟有宣撫治下,百姓安樂,實是不易?!?/br> 到了城門前,王宵獵與一眾官員早早迎接,一起入城。 在河南府衙王宵獵擺下香案,接了圣旨,請欽差張守和馮益到官廳落座。 張守道:“宣撫恢復西京之后,朝廷派胡交修拜謁皇陵。不想正逢金軍大舉進犯,一路上難免心中惴惴。將進洛陽時,宣撫一勝中牟,再勝陜州,三勝湖城,實靖康以來未有之大勝?;鼐┲?,胡學士極言宣撫功德,大軍之盛,實在令人心向往之。所以朝廷再派我等,前來西京,為宣撫慶功!” 王宵獵忙道不敢。 張守道:“此次來西京,圣上特意吩咐,在這里多住些日子,看一看治理得如何。宣撫有什么困難,盡管跟我們說就好。朝廷能幫上,必然會幫的?!?/br> 王宵獵道:“這些年來,鄂州先被李成盤踞,后被孔彥舟盤踞,阻斷我去東南的道路。好在襄陽物阜民豐,支撐起了一支大軍。不過,養兵是極費錢的事,我治下的州郡,一時很難向朝廷繳納稅賦?!?/br> 張守道:“此是小事。來時朝廷已有定論,宣撫治下州郡,三年之內不必向朝廷交稅。所得稅賦,宣撫全部拿來養兵好了。三年之后,兵精糧足,該考慮恢復中原了?!?/br> 王宵獵道:“如此最好。要恢復中原,必須諸大將協同作戰才好?!?/br> 張守點了點頭:“宣撫說的不錯,圣上和眾大臣也是這樣想的。我來之前朝廷議定,以韓世忠為淮東、京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以劉光世為淮西、江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池州;以張俊為荊湖南、北路宣撫處置使,置司于鄂州。以張浚為川、陜宣撫處置使,置司于秦州。再加上宣撫為京西南、北路、河東南路宣撫處置使,置司于西京。你們從東到西,成一條戰線。朝廷一旦有詔令,則提大軍北上,與金軍一決勝負!” 聽了這話,王宵獵怔了一下。沒有想到,此次不只是自己升了官,韓世忠、劉光世和張俊也升了官,一起做了宣撫處置使。與張浚和自己一起,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防線。 劉光世將門出身,在趙構最危急的時候投靠,地位特殊,暫且不論。這兩年,韓世忠征剿兩淮,張俊則帶大軍征剿江南、兩湖,立下許多功勞?,F在南宋境內最大的反叛勢力是洞庭湖的楊么,其他多被平定。當王宵獵在西京地區大勝,宋朝實際有了戰略反攻的機會。 張浚在秦州,主要的進攻方向是陜西。實際上王宵獵威脅河東路后,陜西不再是金軍的主要方向。 韓世忠在楚州,進攻方向是濟南府和徐州。 劉光世在池州,與在鄂州方向的張俊一起,進攻方向是兩淮。 王宵獵在洛陽,進攻方向是河東路。 如果各大將密切配合,朝廷能夠正確決策,對金軍的威脅是很大的。 但問題在于,朝中的大臣做出規劃容易,把規劃落實下去,可就太難了。最少王宵獵覺得,不管是趙構,還是朝中大臣,沒有人能指揮各大將,進行有效的配合。 過了一會,王宵獵才道:“如此布置,金軍南犯再無隙可乘,不似從前了?!?/br> 張守道:“宣撫于中原大勝,呂相公審時度勢,及時做出布置,可謂朝廷之福。以二十余萬大軍,從東到西,形成一條完整的防線。退可守,進可攻,不再像從前了?!?/br> 王宵獵點了點頭,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么。 靖康年間開封府被金軍攻破,是因為宋朝兵少嗎?不是。是因為宋朝沒有統兵將領嗎?不是。是朝中官員沒有決心嗎?也不是。那么,到底是為什么呢? 有兵,但兵不能戰;有將,但將不適任;朝中有決心,只是這決心隨時反復??雌饋硖幪幎加袘獙?,只是每處應對都不能讓人放心。最后城雖沒攻破,但二圣北狩,群臣束手。 現在,朝中的布置讓人說不出毛病。但問題還是,這些布置讓人放心嗎? 見王宵獵不說話,張守道:“宣撫認為,朝廷如此布置如何?” 王宵獵道:“如此布置是極好的。只要諸大將用命,又何懼金賊?只是有兩點,我想問一下。一是楊么,朝廷準備派誰去平定?二是今秋金軍若要南下,一是從我防守的河東路,二是兩淮。河東路自不必說,金兵來了,我帶兵打回去就是。若是進攻兩淮,朝廷準備用張俊呢,還是劉光世呢?” 張守道:“此事朝廷已有定論。若金軍自河東路南下,自然是宣撫當正面,張樞密平定關中,攻其側背!若金軍攻兩淮,則張俊和劉光世大軍一起北上,當其正面。韓世忠大軍西出,攻其側背!如此,可無憂矣!” 王宵獵點了點頭:“好,好,朝廷安排甚是妥當,實在是天下之福?!?/br> 說完,心中嘆了口氣。朝廷的安排沒有毛病,但除了自己,其他大將能不能擔起他們的責任,可就難說了。 張浚手下大約還有三萬多兵馬,兀術撤退之后,應該可以集中起來,與撒離喝作戰。撒離喝有陜西叛軍相助,張浚能不能占到上風,可實在難說得很。 王宵獵的目標是河東,不準備攙和陜西的戰事。張浚能不能打贏,只能自求多福。 若金軍進攻兩淮,張俊和劉光世兩人,能不能擋住金軍,同樣難說得很。 張守道:“宣撫西京大勝,張俊平定孔彥舟,一時之間,朝廷的局面就好了起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必能驅逐金賊,恢復中原!到那時,宣撫必然是天下第一大功!” 王宵獵點了點頭。是啊,如果一切如愿,自己的功勞當然跑不了。只是,這天下真能如此平定? 第658章 朝廷派官 看看天黑,王宵獵在后衙設了酒宴,為李彥仙和張守幾人接風洗塵。 此時已近五月中旬,天氣炎熱了起來。到了晚上,終于吹來涼風,讓人神清氣爽。 舉起酒杯,王宵獵道:“李都統去行在獻俘,一去近兩個月,路上甚是辛苦。本來想著前幾天就該回來了,我定了五月初八去河東巡視。沒想到今日才回來,只能推遲了。都統一路辛苦!” 李彥仙道不敢,兩人飲了一杯。 王宵獵又道:“與李都統一起,還有張參政和馮閣長兩位欽差一起前來,我甚是榮幸!兩位前來不易,在洛陽多待些日子,四處走一走,看一看。靖康以來,諸位重回中原,可是不易?!?/br> 張守道:“宣撫提大軍,奮神威,北上恢復西京,對朝廷來說實在是莫大之功!此戰之后,金軍退兵,天下無不歡呼跳躍!只要再有二三大將如宣撫一般,我們又何懼金人!我滿飲此杯,為宣撫壽!” 說完,舉杯一飲而盡。 飲過了酒,眾人各自落座,士卒端了熱菜上來。 王宵獵道:“伊魴洛鯉,天下珍味,參政和閣長嘗一嘗?!?/br> 馮益和鄭諶一樣,是宮中深得趙構信任的內侍。他們到洛陽來,主要目的就是觀察。觀察王宵獵,觀察王宵獵的軍隊,觀察洛陽的百姓,了解洛陽的一切?;氐叫性诤?,向趙構報告。與張守相比,馮益基本上不說話,只是看著。 吃喝一會。張守對王宵獵道:“從進入隨州,就覺得宣撫治下與其他地方相比迥然不同。聽百姓說,其實宣撫的稅賦并不輕松,與其他地方相差無幾。不過,看百姓們的生活,卻比其他地方好得多。這是為何?” 王宵獵道:“參政,若只看明面上,有多少時候能讓天下民不聊生呢?百姓真正難過的,不是明面上的稅賦,而是稅外之稅,賦上加賦,那些苛捐雜稅。只要規定了多少,官府就真地收多少,不再額外攤派,大多數地方的百姓都會生活得不錯的。只不過,若是沒有苛捐雜稅,地方官府做不到罷了?!?/br> 張守聽了點頭,若有所思。 王宵獵說的不錯,宋朝其他地方,難道稅賦能有多重?百姓過不下去,是因為說收稅十文錢,這十文稅錢之外還搭著五十文錢??辆桦s稅,根本沒有盡頭,生活怎么能過下去呢? 王宵獵的治下,說一畝田收三斗稅就是收三斗,絕沒有任何花頭。說一年五十個工的役就是五十個工,多做了官府立即付錢。哪個官員敢在這上面動手腳,必然被處理。除了王宵獵治下,哪個地方能做到? 就跟官員俸祿一樣。王宵獵使用的是朝廷祿格,并沒有加俸。但王宵獵這里,說是多少就發多少現錢,沒有折支之類的花頭,官員實際的俸祿是其他地方的兩三倍之多。 實事求是,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也。政治開始敗壞,大多就是這樣。最開始是不實事求是,說是一千,實際上收一萬,誰做到了誰有能耐,誰就能夠升官。然后規矩不成規矩,全亂套了。 張守是崇寧元年進士,曾在地方為官,當然知道王宵獵說的是什么意思。只是天下處處缺錢,不開源節流,又有什么辦法?天下都像王宵獵這樣,哪里還有錢打仗? 嘆了口氣,張守道:“如宣撫這般,治下井井有條,還能養十萬大軍,真非常人也!若天下處處如此,又何必懼怕金人呢!天下間用心國事的官員不知凡幾,幾個人能做到?” 王宵獵道:“做事情,只是有決心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能做到。我這里與東南不能相通,人才缺乏,這幾年實在不容易?,F在又占了北方幾州,我也是時時憂心啊?!?/br> 張守笑道:“此事不難。如今張俊已平定鄂州,孔彥舟逃去投了劉豫。再去臨安,一路坦途。李都統在臨安時,朝廷便就答應,你治下州縣由朝廷派官。我聽說,許多人愿意來?!?/br> 王宵獵道:“有這種事?若朝廷派官,許多事就好做了?!?/br> 金人占領開封府,宋朝許多大臣被金人擄走,趙構手下一直缺少重要官員。但是,許多低級官員留了下來,讓朝廷難以安排。王宵獵的治下,官員一律發現錢,生活寬松,早已傳遍朝廷。只是以前王宵獵地位模糊,襄陽與行在之間又盜賊遍地,沒有人來罷了?,F在官員由朝廷派遣,王宵獵發俸錢,那就不同了。 不知有多少低級官員在行在和江南各州縣,一家生活艱難,連溫飽也難。 不過對王宵獵說,此事有利有弊。利當然是解決了人才缺乏問題,大量空缺的職位有人做了。弊則是這些人不符合王宵獵的要求,必須進行培訓。只是這些人是來做官的,會不會甘心接受培訓。 科舉選出來的官員,許多與官員的實際要求不符,這是事實。但是,作為一種選拔制度,科舉選出來的官員大部分是這個時代的優秀人才,也是事實。兩者之間怎么調和,是對王宵獵的考驗。 不能因為科舉官員不是按自己要求選拔的,就嗤之以鼻,甚至貶低、嘲笑他們。也不能因為他們是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就過分重視,大膽任用。一方面要用人才,一方面還要培訓人才,兩者缺一不可。 馮益道:“這些年朝廷為了躲避金賊,四處流離,官員俸祿許多時候發放不及時,許多人受苦了。他們聽說宣撫的治下,官俸發放及時,而且都是現錢,自然許多人動心思?!?/br> 王宵獵道:“做了事,當然要給人家發錢。哪個人不是有一大家要養活?我這里寬松一點,不克扣官俸,本就是應有之意。不過,兩位使節也看到了,我的治下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做官可不容易?!?/br> 張守道:“怎么做官,宣撫要求就好。你這里治理得好,當然要依你規矩。等到趕走金賊,再慢慢梳理。哪些規矩確實有好處,可以推廣到全國。哪些只是一時不得已,需要廢除?,F在非常時期,當然用非常手段?!?/br> 王宵獵道:“參政說的是。非常時期,就該用非常手段。最要緊的事,是打跑金人,保住這天下才對!” 張守道:“我來的時候,呂相公專門吩咐,這幾年宣撫功勞最大,治下最好,一切以宣撫為主。官員來了,自然也要守宣撫的規矩。還有,宣撫要慢慢理出你這里的條例,為其他地方借鑒?!?/br> 王宵獵道:“呂相公如此看重我,怎么敢當?” 第659章 去臨安如何? 當夜賓主盡歡,一直到深夜才散。第二天一早,王宵獵把李彥仙、林衛和童元慶三人叫到了自己書房。 吩咐三個人落座。王宵獵道:“你們到行在去獻俘,感覺如何?朝廷對你們怎么樣?” 李彥仙道:“禮數也還周到。雖然封賞經過了些波折,最后結果算是差強人意?!?/br> 王宵獵點了點頭,低頭沉思了一會。突然道:“那么都統覺得,朝廷給我們的官位、封賞,是真心實意,還是我們大軍在外,不得不如此呢?” 李彥仙沒有說話,一邊的童元慶道:“自然是我們大軍在外,不得不如此!我們最開始到行在,朝廷對我們的封賞不情不愿,只想著封的官小的一點,給的錢少一點。后來終于想明白,我們十萬大軍在洛陽,不是好惹的,這才有了后來的封賞。要我說,這朝廷小氣得緊!已經幾年了,對金軍沒有大勝,就連官家也被得上山下海。好不容易我們打了勝仗,還不知道珍惜!” 王宵獵點頭,看著李彥仙。 李彥仙道:“童虞候說的不錯。最開始我們去,朝廷并不十分重視,封賞也不豐厚。過了幾天,不知道什么人把事情說明白了,朝廷才變了。我尋思著,就是我們十萬大軍在外,朝廷要小心應對?!?/br> 王宵獵笑道:“我們起自民兵,又長期不歸朝廷管,在官家和大臣眼里,如何跟別人相比?現今天下只有我們能應對金軍,對我們再不滿意,朝廷只有捏著鼻子,給我們封賞?!?/br> 李彥仙道:“宣撫,這樣對我們不利!后邊其他軍隊成長起來,朝廷如何對我們可是說不好!” 王宵獵嘆了口氣:“如果官家和朝中大臣,真有人能夠收拾這亂局,恢復中原,讓天下百姓安樂,我們受些委屈又有什么?說到底,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官位。我擔心的,是他們算計我們有辦法,面對敵人沒有辦法。把我們算計沒了,以后怎么面對金軍呢?那個時候,倒霉的不只是他們,而是天下百姓?!?/br> 說完,王宵獵沒有說話。端起茶來,看著窗外明媚的陽光。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若不是沒有辦法,誰愿生活在這亂世呢?面對這慘淡的世界,底層的人民在苦苦地掙扎,想活下去已是難事,哪里能想其他!而高高在上的人,縱然有顛沛流離的時候,想著重振山河??芍灰挥腥送{到他們的位子,就立刻打起精神,有無數方法,消滅掉威脅,保住自己的位子。哪怕這威脅只是自己臆想出來,對國家對朝廷有無數功勞,也能下手無情。 沒有軍隊,就無法抗金。而有了軍隊,朝廷就不放心。王宵獵能怎么做?只能讓朝廷不放心了。只要自己牢牢掌握軍隊,任何的花招都只是徒勞。 放下茶杯,王宵獵道:“我們立了大功,按說朝廷對我們應該恭敬才是。但看你們的樣子,這次去行在并不十分開心。哎,說起來,在外帶兵的大將,再沒有一個像我這么恭順。李成、孔彥舟等人沒有叛偽齊時,他們到行在,哪個敢這樣對他們?高官厚祿,務必哄得他們開心。反倒是我——” 說到這里,王宵獵搖了搖頭。 童元慶道:“宣撫說的是。朝中的大臣就是如此!你越是恭順,他們越是欺負你!” 王宵獵擺手:“哎,也不全是這樣。最后封賞還是豐厚,說明朝廷里還是有明事理的人。不過,以后我們軍中,朝中的詔旨,必須從我的手里發下去才算數。這一點,你們下去交待清楚。哪一個犯了,就不要怪我手辣!” 李彥仙幾人一起稱是。 王宵獵道:“我們做官的,最怕君臣猜忌。為什么怕?因為我們想做好官,想做好人。不想做了,還怕朝廷猜忌干什么?從起兵時,我這支軍隊沒有受過朝廷的好處。到現在,這數年許多艱難。以后——” 說到這里,王宵獵一擺手:“算了,不說了,你們心中有數。周亞夫守細柳營,漢文帝無軍令也不得入內。這一點我們軍中也要強調一下,一切以司令部的軍令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