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66節
第389章 臨潼知縣 臨潼城外,曹玉帶著十幾名偵騎視察城墻回來。見路旁一處酒家,道:“這個時候還有酒家,真是令人意外。天寒地凍,我們去買碗酒喝?!?/br> 說著,一眾人到了酒家門外下了馬,曹玉帶了兩個親兵進了酒家。 一個老兒正坐在火堆邊打盹。聽見人進來,急忙起身,上前來行禮。 揀一副座頭坐下,曹玉道:“如今金人肆虐,你這酒家還開門,真是不容易?!?/br> 老兒道:“不瞞客官,前些日子也關了。前幾天,朝廷大軍破了零口鎮,金虜在城中不外出,我才又重開了門。若不然,似我這小本生意,隔幾天來幾個金人胡吃海塞一頓,就顧不住本錢?!?/br> 曹玉道:“原來如此。給我們來一角酒,有什么rou菜也上一盤來。對了,再打一桶酒拿出房去,給我外面的兄弟們吃了解一解寒氣?!?/br> 老兒道:“天氣寒冷,外面的客官何不也進店來?店雖小,擠一擠總能夠擠得下?!?/br> 曹玉看著老兒笑道:“十里之外就是臨潼縣城,里面數百金軍,如何能夠不防備著些?” 老兒聽了連連點頭,快步去打酒。又吩咐后面的兒子,提了一桶酒出去。自己到后廚切了滿滿一大盤rou,端到前面來,放在桌子上。 一邊燙酒,老兒道:“敢問客官,你們是來的王鎮撫大軍么?” 曹玉道:“你覺得還能是誰?” 老兒道:“小老兒想不出其他人來了。唉,夏天的時候,朝廷大軍云集這一帶,何等熱鬧!誰成想在富平與金虜打了一仗,就此煙消云散。我們這些人想起來,無不覺得可惜?!?/br> 曹玉點了一點頭,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說什么。自金軍南下,這幾年連吃敗仗,民間的百姓對朝廷軍隊都沒有信心了。默默飲了一碗酒,曹玉道:“一時吃些敗仗沒有什么,只要后邊能贏回來。你看,我們不是又到京兆府了?總有一天,要把金虜趕回塞外,恢復中原!” 老兒點了點頭:“那可是好啊,我們百姓盼著這一天。對了,此次王師來京兆府,就不走了吧?” 曹玉聽了一下子怔住。怎么能不走呢?金兵在陜西有十萬大軍,有什么辦法?暫避一時,等待機會再戰,這種話跟百姓說有什么用?搖了搖頭,曹玉只能喝酒。 見曹玉不答話,老兒知道了結果。嘆了口氣,搖著頭又回到了柜臺邊,繼續烤火。 喝了幾碗酒,身上有些熱乎,曹玉吩咐親兵算了錢,告辭離去。知道他們不久就要走,老兒有些怏怏不樂,收了錢也不說話。 出了門,曹玉嘆了口氣。這次乘金軍在關中空虛,突襲京兆府。功勞自然是大的,只是無法跟百姓們說什么。王宵獵的軍隊此時還沒有明確的戰略,沒有把抗金的目標和策略跟手下將士講清楚,將士們自然也不知道該怎么跟百姓說。 正在翻身上馬,突然從酒店后轉出一個漢子。走上前來,拱手道:“不知是哪位太尉?” 曹玉上下打量這人。身材中等,皮膚白晰,看著有些文靜,不像做重活的人。沉聲道:“我等是王鎮撫手下將士,奉鎮撫之命,來攻京兆府。你是什么人?” 漢子猶豫一下,道:“小的冒昧問一句,太尉在軍中說了算嗎?” 曹玉聽了,眼不由瞇了起來,目中射出精光。道:“你何必知道這么多?說,你是什么人?”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那漢子嚇了一跳。急忙道:“太尉莫要疑心。小的是尋常百姓,奉主人之命前來問詢。我主人要找一個軍中說得上話的人一見,是以詢問?!?/br> 曹玉只是冷笑。上下打量著漢子,過了一會道:“你叫什么名字?平常做什么的?” 漢子見曹玉的手已經握住了腰刀的柄,嚇得臉色煞白。急忙說道:“太尉不要嚇小的!小的名叫沈如常,一向替主人做些雜事!——我主人就在那邊屋里,請過去說話!” 曹玉順著沈如常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座小院,外面圍了籬笆,靜悄悄的沒有人,連個看門的狗子都沒有。只有幾只麻雀,蹦蹦跳跳地在閑地上撿些草籽吃。 曹玉向身邊的親兵使了個眼色,對沈如常道:“前面帶路!” 沈如常遵命,在前面兩條腿抖個不停,帶著曹玉一行人向小院行去。到了門前,才顫抖著道:“太尉,我主人是有身份的人,你莫要造次?!?/br> 曹玉冷哼一聲,口中道:“你只管開門,不必多說!” 沈如常打開了門。曹玉隨在他身后,進了院子里。四個親兵手握刀柄,留在了門外,警惕地看著四周。其余的親兵緊緊隨著曹玉,都進了院子。 看著這架勢,沈如常身子抖得更厲害。不敢多說話,帶著曹玉到了草屋前。輕敲了敲門,沈如常低聲道:“官人,小的把前面的太尉帶來了?!?/br> “進來說話?!崩锩娴娜寺曇舨桓?,聽起來頗有威嚴。 沈如常推開門,對曹玉道:“太尉進去說話?!?/br> 曹玉手按腰刀,一腳把門踹開,帶著兩個親兵,猛地闖進了房里。 房里的光線很暗,只看見前面坐了一個人。見到曹玉幾人進來,起身上前。 到了跟前,光線亮了許多。曹玉看此人,四十多歲年紀,姿態雍容,神情和善,不像壞人。 來人向曹玉拱手:“不知太尉是零口大軍的什么人?” 曹玉道:“你又是什么人?” 那人看了看屋外,示意沈如常關上門。才道:“在下沈遵,現任臨潼縣知縣?!?/br> “哦——”曹玉聽了點頭,終于知道為什么沈如常為什么找自己了。臨潼縣里只有七百金軍,面對自己三千大軍,可以說沒有一點勝算。臨潼縣城里的人,開始給自己找后路了。 曹玉道:“在下曹玉,是軍中副統制。知縣有什么話,可以跟我說?!?/br> “原來是曹太尉??煺堊?,快請坐?!呃?,把門關上,在外面警醒些!” 外面沈如常稱是。沈遵吩咐完了,恭恭敬敬把曹玉讓到上座坐了。 此時宋軍中的軍一級的長官有些混亂。一般稱統制,立奇功或者官資高的也有為都統制的。副職則有同統制、副統制、同副統制,位次依次降低。此外還有統領,也是統制之下副長官。統領之下又有同統領、副同領。倒不混亂,只是官職太多。 王宵獵的軍中比較簡單,現在長官是統制一員,副統制一員。 曹玉是副統制,地位可比知縣高得多。沈遵本來以為出來查探地形的不會是高官,沒有想到是曹玉這種高地位官員,自然喜出望外。 請曹玉落座,沈遵拱手:“不知是太尉親來。適才有慢待的地方,千萬莫怪!” 曹玉道:“我是個帶兵打仗的人,不講究那么多虛文。你是臨潼知縣,現在大軍就在城外,找我必然有話要說。有事還請知縣直講,不必說些虛文?!?/br> 沈遵尷尬地笑。沉吟了一會道:“我本是漢人,京兆府鄉貢進士,家中薄有家產。金人占了臨潼縣后,抓了我的父母,逼我做這一個知縣。沒奈何,只能從了他們?!?/br> 曹玉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金軍占領的地方,很多官員都是這樣上任的。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金人覺得合適,就用軟的硬的手段讓你上任。當然,這樣上任的官,上任之后為非做歹的也所在多有,不是稀奇事。做的久了,很多自然而然就為金人效力了。 鄉貢進士是唐宋時的叫法。即通過了發解試,獲得了赴禮部參加省試資格的人。與明清的時候相比,還不如明清的舉人。因為唐宋是依州發解,明清還有省一級的考試,舉人比鄉貢進士更加難考。 唐宋時期,鄉貢進士,或者直接稱某州進士的,都不是正常意義的進士。如仁宋時期投到西夏的張源,便就是華州進士,實際上進京趕考落榜。對這些不了解的,以明清時期推測歷史記錄,很容易鬧出來笑話。陜西、廣西等邊地的州郡,經常連發解名額都湊不齊,鄉貢進士的資格獲得容易。許多地方的名人,都是鄉貢進士,后人就煞廢苦心考證是哪一年,是進士出身,實際上是不對的。 京兆府是大地方,當然沈遵這個鄉貢進士跟小地方是不一樣的。 沈遵斟酌了一會,又道:“聽聞朝廷大軍到來,我喜極而泣。我等淪陷于金人之手,哪個不是茍延殘喘?不得不活下來而已。王師既來,自然該為王師效命?!?/br> 曹玉緩緩道:“知縣欲如何?” 沈遵道:“我欲如此……不知太尉以為如何?” 曹玉聽了,低頭沉思一會。道:“知縣若計議已定,自然大好!若是破了臨潼縣城,知縣自該記首功!事后我必稟明朝廷,重重封賞!只是,此事不能有任何閃失!” 沈遵聽了,搓了搓手。道:“這些日子,我受女真人的鳥氣也夠了!此番就大做一場!” 第390章 設宴 臨潼縣衙,從清早起就勢鬧非常。今天是知縣的父親沈朝奉七十大壽,沈家決定大辦。不但酒菜任人吃喝,晚上還有戲曲雜耍,聽說還有社火。 只是非常時期,沈家請的城中重要人物不多,主要是金軍的首領。在院中擺開宴席,好酒好rou只管上來。臨近年關,金人貪圖熱鬧,在院子里擠了近三百人。 官廳里,金將胡刺道:“城外有南朝大軍,今夜許多人在這里,怕是會有意外?!?/br> 沈遵笑道:“將軍大慮了。臨潼雖然是小縣,但城池堅固,自古就是京兆府的門戶。南軍不過是鄧州來的王鎮撫三千人,就是城外列陣,也不是將軍的對手。何必擔心他們!” 胡刺點了點頭:“說的也是。我雖然只有七百人,對陣三千宋軍也不懼他!今夜你仔細安排,在城墻上各處設警。一有意外,立即知會我!” 沈遵恭恭敬敬地稱是。 胡刺又道:“聽聞你前幾日納了一個小妾,是中原流落來的歌女,天生一副好嗓子。將士們這些日子守城累了,便讓她出來唱支曲,也讓兒郎們受用?!?/br> 沈遵面有難色。見胡刺的臉色不好看,急忙道:“將軍開口,下官遵命就是?!?/br> 胡刺滿意地點了點頭??纯刺焐?,對沈遵道:“我回去歇息一番。你去準備吧?!?/br> 沈遵點了點頭??粗坛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目光變得銳利。 安排了今天的事情,沈遵慢慢踱到后衙。在院子里站了一會,到了偏房的院里。進了院子,正見一個老兒在院子里扒著一棵臘梅在看。 沈遵道:“金阿爹,玉娘有沒有在房里?” 金阿爹回頭看是沈遵,用手指著旁邊的房子道:“在、在——” 沈遵急忙擺了擺手:“曉得了。我找玉娘有些事情,阿爹請自便?!?/br> 說完,進了旁邊的房子。 玉娘正坐在窗前鄉繡一方手帕,見沈遵進來,急忙把手帕收了起來。起身行禮道:“見過官人?!?/br> 沈遵擺手:“不必多禮。我此番來,是有事情與你商議?!?/br> 說完,在玉娘的身邊坐下。輕輕抓起玉娘的手在手里握著,輕輕撫摸,一時沒有說話。 玉娘也不著急,就靜靜坐在那里,轉頭看著窗外。 過了許久,沈遵才道:“今天我阿爹七十壽辰,我欲大擺宴席,請了金軍首領來赴宴?!?/br> 玉娘淡淡地道:“官人的事情,賤妾不懂?!?/br> 沈遵道:“金軍首領胡刺聽說你以前是唱曲的,讓你今夜唱幾支曲兒,給大家助興?!?/br> 玉娘猛地轉過頭來,看著沈遵。怒道:“官人,你在金人手下做這個知縣,可以說為了爹娘,不必多怪你什么!我是你的侍妾,再算不得什么,也是你的女人!你讓我拋頭露面為金賊唱曲?!” 沈遵嘆了口氣:“那個胡刺語氣不善,我實在拒絕不得?!?/br> 玉娘不住地冷笑:“拒絕不得?你還算是男人!早知道如此,我寧愿餓死,也不到你家里來!什么口口聲聲為金人做知縣是不得已,保全家人。不過怕死而已!” 沈遵道:“我是怕死。不過沒有你說的那么不堪?!?/br> 玉娘猛地把手抽了出來,鄙夷地扭過頭去。 沈遵坐在那里,沉默了許久。才道:“唱支曲兒你覺得丟人了?玉娘,今天晚上我可是賭上了身家性命!唉,本來不想告訴你,可我憋得實在難受??!” 見玉娘依然不看自己,神情冷漠。沈遵道:“朝廷大軍已到臨潼城外,你以為我不曉事理嗎?我告訴你吧,我已經見過了城外軍隊的曹統制。與他們商量好了,今天晚上大軍攻城!” “什么?”玉娘猛地轉過頭看,看著沈遵。 沈遵點了點頭:“沒錯,我已經決定今晚獻城!設宴招待金軍首領,就是方便接應宋軍進城。這個時候,你說,金軍要你去唱幾支曲,我如何拒絕?” 玉娘看著沈遵的眼睛,過了好一會,才道:“你說的都是真的?” 沈遵點了點頭:“若有一句虛言,天打五雷轟,我不得好死!” 玉娘默默點了點頭,輕輕握住沈遵的手。那手又軟又滑,帶著玉娘的體溫。不大一會,沈遵覺得自己的手溫溫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 玉娘道:“我是個苦命的人。兩三歲的時候,便被扔到開封城的道邊,差一點就凍死了。幸好金阿爹看我可憐,收留了我。他一生不會別的事,只會幫人拉弦子,給富家子弟做個幫閑。奈何阿爹天生地口吃,一輩子也沒有幾個人聽他說完一句話,幫閑如何做得?饑一頓,飽一頓,把我拉扯成人。好不容易我到了十三歲,天生一副好嗓子,便與阿爹一起到開封的酒樓賣唱。唉,剛剛有些名氣,我們父女不愁吃穿了,就到了靖康年。靖康的時候,開封的百姓慘??!幾句話哪里能說得清?開封城被金人破了,多少人死了??!我們父女隨了一個員外,糊里糊涂流落到臨潼縣——” 說到這里,眼淚從玉娘的臉上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