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54節
孫青道:“知縣的俸祿才多少錢?還我們近百貫錢,他這官還不如不做了!” 吳靈道:“你知道什么?此次去襄陽,才知道以后知縣的俸祿加了。像我們隋知縣,每月有俸錢二十五貫足,全是現錢,不許折支。還有四石祿米,夠他們家吃了。這還不算,以后縣里也有公使錢了。我們縣,一年有三百貫之多!” “三百貫?”孫青看了看李況,滿臉不信?!皾M縣才收多少稅錢?公使錢加上官員俸祿,不是全發出去了?辛辛苦苦治理地方,一文錢收不到,鎮撫會做這種事?” 順陽為中下縣,戶口原本兩千余,經過了戰亂,現在只有一千余戶。三百貫公使錢,知縣一年俸錢三百貫,再加上主簿和縣尉等幾個官員,一年就要一千多貫。如果再加上公吏的俸錢,加起來怕要兩千貫了。攤到百姓身上,一戶一貫余,鎮撫使司還剩多少錢?王宵獵圖什么? 吳靈道:“是啊,這么簡單的賬,誰都會算。順陽這種縣,一年就要花兩千貫,不剩稅錢了。許多人都說鎮撫瘋了。雖然是為百姓好,不過堅持不下去的?!?/br> 幾個公吏互相看看,都覺得是這樣。王宵獵為百姓著想的心是好的,只是無法堅持。 賬王宵獵當然算過了。順陽這種地方,依前世的話說,算是貧困縣了。本就應該財政補助。不過這個時代,官府少收稅百姓就感恩戴德,財政補助是妄想。 這個時代,由于戰亂之后人口減少,絕大部分地方都不缺少土地。鄉間的地主,不是靠土地招攬佃戶,而是靠農具、牛馬等等。正常情況下,人均土地不會相差太多。王宵獵算過,以五口之家為準,兩個壯年勞動力,牛和農具不缺的情況,基本耕種三十畝地。每畝地收三斗糧,就是每戶九石稅糧。以一石五百文計,也有四貫五百文足。鎮撫使司和州以上的官府收走一半,留在本地還有兩貫二百五十文足。順陽人口約一千五百戶,就有三千三百多貫。官府的花銷,開支足夠了。除此之外,還有鹽、茶、酒以及其他商業收入和稅收,怎么也有幾百貫。上繳四千貫,本地還能留三千多貫。 有這么多收入,為什么以前財政那么困難?上交了稅賦之后,本地根本無余錢,能拿到俸祿的公吏不超過十個人。其實很簡單,看看知縣一年吃掉多少錢。如果花他自己的錢,還會不會如此。其他的地方都是一筆糊涂賬,就更加如此了。官府大部分錢,都花在了暗處。 賬目清晰,明面上看官府的支出多了,但各種各樣稀里糊涂的花銷省了。王宵獵的改革,并不會增加官府的財政支出,官員公吏也得到了實惠?;蛘哒f,老老實實做事的人收入增加了,依靠權勢魚rou百姓的人收入減少了。改革要成功,一定要打擊那些魚rou百姓的勢力。 從進入襄陽,王宵獵一直打擊地方豪強,絕不妥協,便就有這個原因。向豪強妥協,短時間內可能會得實惠,增強力量。從長遠看,會挖空自己的統治根基,導致整座大廈朽壞。 近兩年時間,治下八州的豪強要么被打掉,要么學會老實做人。在這種情況下,王宵獵有足夠的資本對付官員。一方面加增加薪俸收入,一方面打擊不法收入。 一個政權,要讓踏踏實實做官的人得到較好收入,還要讓違法亂紀的官員無法生存,這樣才能向一個好方的方向去,才能越來越健康。若若不然,再嚴的紀律,再重的刑罰,也是無用。 第359章 王彥 后衙,隋橫重新看了一遍賬本,手撫額頭道:“這半年,竟然花了公吏近一百五十貫錢!天哪,不詳細算了,還真不知道開銷如此大!” 坐在一邊的夫人憤憤不平。道:“這些公吏,沒有一個老實人!聽說要還他們錢,賬里面不知道摻了多少花頭!一百五十貫,依我看只怕一半都是虛賬!” “有什么辦法?錢花出去了,現在只能由著他們報了?!彼鍣M只能嘆氣?!暗冗€了錢,以后家里的賬你可要看緊了!不能像從前,由著公吏隨便報賬!” 夫人道:“怎么,以后還敢讓公吏買東西么?錢可不能經過他們的手!” 隋橫道:“依朝廷規矩,我這個知縣,有兩個傔人。不過現在傔人不許自己雇傭,由官府派來。這是專門為我們家里做事的,錢給他們,沒有大錯?!?/br> 夫人滿臉不信?,F在一算賬,丈夫做了半年官,竟然要還一百五十貫錢,俸錢基本全還回去。自己這一大家子,全靠丈夫俸祿為生,哪里還敢信別人? 正在這時,一個吏人進來,道:“稟知縣,有新任金、均、房鎮撫使的人到縣里,說是明日鎮撫使就進入縣境。他們所帶的糧草不多,請知縣多備些糧草,算是權借?!?/br> 隋橫一愣:“甚么金、均、房鎮撫使?幾個月前任命的鎮撫使范之才根本沒有到任,便就死了?!?/br> 吏人道:“小的問過了,是張樞密承制新任命的鎮撫使,名為王彥?!?/br> “原來如此?!彼鍣M點了點頭。 富平之戰前,王彥就不同意張浚的戰略,兩人鬧得很不愉快。戰役失敗,張浚不想讓王彥繼續待在自己身邊,又擔心金軍借道金州入川,便派他到金州來。 想了想,隋橫道:“今年的秋稅收上來還沒有押解到州里去,倒是可以借給王鎮撫。只是這種大事豈是我一個知縣能決定的?明日寫封信去鄧州,由知州決定?!?/br> 夫人道:“來的也是鎮撫使,應該報襄陽才對?!?/br> “對,對,要報襄陽!”隋橫連連點頭?!拔荫R上修一封書,快馬送到襄陽去。這個王彥,本是河東土豪,后來從軍。金人南犯的時候,他在太行山組織義軍,稱為‘八字軍’,聲勢不小。后來到開封府,與我們鎮撫有些交情。此等人物,鎮撫必有安排?!?/br> 襄陽,王宵獵接了隋橫來報,不由大吃一驚。當年自己到開封府投奔宗澤,與王彥相識,得到他許多幫助。沒想到,他竟然被封到附近來。 金、均、房三州地位特殊,位于鄧州和襄陽西邊的群山中。雖然地方貧瘠,卻是西去川蜀的重要通道。沿漢水逆流而上,一路可直到金州,也就是后世的安康。金州西去,就是興元府,也就是漢中。 漢水溝通中國東西,地位重要。特別是漢朝之前,西漢水還沒有因為地震改為南流,沿著漢水可以一直到隴西。劉邦可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諸葛亮就只能出祁山,便與西漢水改變了流向有關。 此時的川蜀,是宋朝重要的財源。所以金均房鎮撫使沒有上任就病死,三州沒有官員,王宵獵也沒有染指三州。如果占了金均房三州,肯定會引起朝廷警惕,王宵獵不想面對這樣的麻煩。 放下公文,王宵獵想了想,寫了封信給王彥,約他在乾德縣相聚。此次王彥是從關中過來,沿著丹水到了順陽。而后南下,沿漢水到均州、金州。 五日后,王宵獵到了乾德縣,派人去請駐軍于丹水匯入漢水處的王彥。到了下午,王彥帶了七八個士卒,到了乾德縣外。 王宵獵迎出城,見到王彥,急忙下馬。行禮道:“數年未見,鎮撫風采依舊!” 王彥下馬,拉住王宵獵的手,一下打量一番。道:“你卻不同,不是當年見時的少年了!” 說完,兩人大笑,一起進了乾德城。 到了縣衙,吩咐上了茶來。王宵獵道:“真是沒有想到,會派哥哥來金州做鎮撫。這兩年,三州沒有官員,全靠幾個地方土豪,才沒有大亂。我在襄陽,聽到的事情可是不少?!?/br> 王彥道:“你大軍在襄陽,為何不派兵把三州占據了?朝廷無兵,想來不會怪你?!?/br> 王宵獵沉默了一會,才道:“既然哥哥問,我也不好說假話。三州正當西去川蜀的要道,我若派兵占了,只怕朝廷不愿意。西在川蜀是糧稅重地,不容有失?!?/br> 王彥點了點頭,笑了笑,沒有說什么。 道理大家都心里明白,沒有必要說出來?,F在王宵獵大軍數萬,不怎么受朝廷約束,如果占住了進川蜀的道路,如何容得下他?張浚必然會想盡辦法,讓王宵獵不得安生。 飲了茶,王彥道:“此來三州,我帶兵八百。本來怕兵少,真出了事無法平定。有你在旁邊,還有什么好擔心的?聽聞這幾年你好生興旺,有大軍數萬,戰力非他人可比?!?/br> 王宵獵道:“不瞞哥哥,我用盡心力,也只練出幾萬兵馬?,F在最多算自守有余而已,若是出兵是不行的。北邊十萬金軍,沒有強援,如何敢輕捊虎須?” 王彥道:“若是虢州李彥仙有難,難道你也不救嗎?” 王宵獵吃了一驚。忙道:“幾月前兀術西進,李彥仙因為兵力不多,主動讓出了陜州?,F在他的兵馬全部駐于虢州,并不在要道上,誰會攻他?” 王彥嘆了口氣:“富平一敗,金軍在關中再無強敵。此時正四處掠地,無人奈何得了他們。兀術怕李彥仙從虢州出兵再奪陜州,領兵回來,欲要先要擊破李彥仙,消除后顧之憂?!?/br> 聽了這話,王宵獵道:“李彥仙有兵一萬余,兀術要破虢州,并不那么容易吧?” 王彥道:“此一時,彼一時。新勝之后,許多地方龍蛇依附金軍,他們的力量不比從前了。張樞密怕金軍破了虢州之后,一路南下,來取金州,才派我來守。再在看來,李彥仙想守住虢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若沒有援軍,只怕連商州也不保?!?/br> 王宵獵聽了,一時不語。這是自己沒有想到的。本來想著,李彥仙讓出陜州,進入山區,金軍不會趕盡殺絕。聽王彥的意思,卻是兀術擔心后路安全,不滅李彥仙勢不罷休。 虢州、商州是鄧州北邊的屏障,這兩個地方丟了,鄧州就不再安全,與王宵獵的戰略不符。想了許久,王宵獵道:“兀術帶到關中的不過三萬精騎,即使加上其他仆從軍,也不超過五萬人。若是我全力北上支援,不知道能不能守住?!?/br> 王彥道:“由鄧州到虢州數百里之遙,全是山路。你帶兵少了,難抵擋兀術大軍。帶兵多了,糧草運輸困難。是兩難的事。我只有八百兵馬,無力救援李彥仙,只能祝他好運?!?/br> 王宵獵皺著眉頭,沉默許久,才道:“最穩妥的辦法,是讓李彥仙繼續南撤。到了盧氏縣,金軍的補給線過長,防守就容易了。問題是兀術入關中的時候,李彥仙本想死守陜州,我勸他放棄,全軍撤到了虢州。再讓他南撤,只怕不容易了?!?/br> 說到這里,王宵獵深深地嘆了口氣。 從全局來說,現在依然是金軍大舉進攻,宋朝節節抵抗的時候。金朝大軍不入關中,李彥仙自然可以穩守陜州。來了大軍,陜州就守不住,虢州想守住也難??v然王宵獵全力支援,也要李彥仙退到盧氏一線,利用虢州和盧氏之間的大山防守金軍。盧氏離鄧州相對較近,也方便于王宵獵支援。 問題就是,李彥仙豁出身家性命收復陜州,北邊河東群雄皆聽其號令。如果撤出虢州,與河東義軍斷了聯系,李彥仙很可能不同意。 第360章 北上 想了許久,王宵獵道:“虢州離鄧州太遠,中間全是山路,在那里與金人作戰,于我不利。最好的辦法,是死守盧氏縣,以后邊的欒川、伊陽為依托。如此我估計可以在盧氏縣常駐一兩萬兵,足夠抵擋金人南下了。而且盧氏縣位于那一帶山路的中心,可通伊陽、永寧,與翟興、董先聯系?!?/br> 王彥道:“這一帶你地盤最大,兵力也最多,若是出兵北上,其余人應該聽你號令?!?/br> 王宵獵搖了搖頭,沒有說什么。若是誰實力強就聽誰的,許多事情就簡單了。不說自己,董先是翟興的部下,還不聽翟興的呢。 看看天色,王彥道:“天色不早,我便回去了。金、均、房三州久無官員,我要盡快趕到。而且手下兵馬不多,不敢在路上耽擱時間?!?/br> 王宵獵道:“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你了。你到均州之后,給我來封信。初到地方,諸事艱難,我送你五千石米。有了錢糧,許多事情好辦?!?/br> 王彥道:“你若北上救李彥仙,費錢糧不少。我如何肯收你的米?” 王宵獵道:“這兩年風調雨順,五千石米不會讓我傷筋動骨。北上的錢糧,我另有辦法?!?/br> “如此就多謝了!”王彥拱手謝過,便起身告辭。 送走了王彥,王宵獵一個人坐在衙門里,想了許久。 李彥仙一定要救的。如果不救,被金軍攻破虢州之后南下,破了盧氏縣,就直面鄧州了。鄧州是繁華之地,金軍靠著以戰養戰,就會成大患。必須充分利用陜州到鄧州之間的數百里山路,把金軍隔絕在北邊。在山地打仗,一是利于防守,再一個限制了金軍規模,有許多好處。 看看天色還早,王宵獵吩咐備馬,連夜回襄陽。 第三天早上,王宵獵進了襄陽城。略微收拾了一下,便派人招陳求道、陳與義和汪若海來。 眾人落座。王宵獵道:“前兩日我去見了新任的金均房鎮撫使王彥。聽他講起,兀術帶了所部數萬人,正要進攻虢州。李彥仙雖有萬余人,想抵擋金軍只怕困難?!?/br> 陳求道道:“去年婁宿率十萬大軍圍陜州,鎮撫只帶三萬人便就大勝。兀術所部,也不過三萬精騎而已。李彥仙依城而守,擋住不難?!?/br> 王宵獵道:“三萬金軍精騎,加上養馬的,運糧的,做各種雜役的,最少五六萬人。再加上富平之戰后周圍投降金軍的宋軍,兀術能調動的,怕也不下十萬人了。李彥仙撤到虢州,失去了關中谷地,糧草補充更加困難?,F在十一月初,兀術可以圍虢州到下年的四五月間。很難守得住的?!?/br> 汪若海道:“鎮撫的意思,是要去救援虢州?” 王宵獵道:“虢州在群山之外,金軍一定要強攻,想守住不容易。盧氏縣正當要道,一旦有失,不但是鄧州從此不得安寧,在伊陽的翟興也腹背受敵。京西北路就會形勢大變!” 汪若海沉吟片刻,道:“若是如此,派一員大將去盧氏即可。鄧州大軍已經調駐汝州,想再抽兵馬北上可不容易?!?/br> 王宵獵道:“虢州以南全是山區,金軍不可能大軍南下。我估計,能夠攻到盧氏的軍隊,最多不會超過兩萬人。只要有一萬余軍隊就足可以守住盧氏。不管李彥仙怎么想,我們都必須派軍隊去盧氏!” 汪若海三人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 鎮撫使各有邊界,之間互不統屬。雖然有合作的例子,但更多的是相互攻伐。年初王宵獵去救陜州,朝廷還沒有廣設鎮撫使,現在與那時不同了。帶大軍去盧氏縣,不說李彥仙,伊陽的翟興怎么想也難說的很。從盧氏和欒川兩縣去伊陽,都只有一兩日路程。 沉默一會,陳與義道:“盧氏離伊陽不遠,鎮撫欲派大軍去那里,還是先跟李彥仙和翟興商議。他們兩人同意,就能免日后無數糾紛?!?/br> 王宵獵點了點頭,閉上眼睛沒有說話。 這三個想什么王宵獵當然知道,但他也知道自己必須派兵北上。兀術一旦攻占盧氏,可以與洛陽來的兵馬左右夾擊伊陽,翟興就很難站住腳了。那個時候,自己北方不再安全。 想了許久,王宵獵斷然道:“依王彥所說,兀術應該已經帶大軍圍了虢州。李彥仙能守多久,我們說不好的。此事不能拖延,必須立即北上!我決定,派一萬五千軍隊北上。我帶五千人先行,其余軍隊在鄧州集結,隨后跟上。富平之戰后,金軍的士氣正盛,不會輕易撤軍。這一次很可能在盧氏一帶要進行長時間的作戰,要做好準備。軍隊的糧草輜重,由陳求道負責,運到欒川。到欒川之后,由軍隊負責運到盧氏縣。翟興那邊,我會講清楚。翟太尉是深明大義的人,應該會支持此事的?!?/br> 見王宵獵已經做了決定,陳求道稱諾。 王宵獵又道:“汪若海隨我北上,陳與義繼續做新衙門的事情。兩個月后,巡視州縣。以前我就講過,接下來的一兩年時間,是我們難得的太平發展時期。說是太平,不可能不打仗的,只是一時金軍無法直接威脅我們核心地區。這就要求我們更加積極,要把可能的敵人擋在外面。我帶兵去打仗,陳求道除了地方政務,還要負責糧草供應。陳與義則要積極監察官吏,肅清吏治!” 三人一起稱諾。 王宵獵道:“金軍十萬大軍入關中,富平之戰后,正在分掠各地。他們到底會派多少軍隊來進攻我們,難說得很。除了汝州的三萬大軍,鄧州要積極招新兵,作為后續的預備部隊?!?/br> 陳與義道:“自入襄陽,我們一直招兵?,F在以八州之地,養兵六萬,已經不容易了。若是招更多的軍隊,只怕影響民生?!?/br> 王宵獵道:“有什么辦法?這就是個戰亂的年代,不能奢望跟太平年月一樣。要么參軍,要么等著金人來了,把百姓當作牛羊。我們的原則,是適齡且身體合格的人都要參軍。入軍五年,然后除役,再招新的人進來,除役的人,還是要作為預備役,準備上戰場。什么時候把金人趕走了,什么時候才能安心地建設家園。這一點要跟百姓講清楚?!?/br> 陳求道道:“現在地方百廢待興,招兵太多,會影響地方?!?/br> 王宵獵道:“怎么平衡軍隊建設和地方建設,考驗我們的能力。不過,現在金軍氣勢正盛,我們必須要有更加強大的軍隊。這一點沒有選擇?!?/br> 第361章 欒川 王宵獵帶軍到達內鄉縣,接到了虢州李彥仙的回信。兀術帶一萬余女真騎兵,加上周邊州縣的仆從軍隊三萬余人包圍虢州。虢州小城,比不得陜州城池堅固,李彥仙防守困難。信的末尾,李彥仙感謝王宵獵愿意救援。并說已經命盧氏和欒川兩縣的守軍,暫時聽從宵獵的命令。 放下信,王宵獵出了一口氣。只要李彥仙不排斥自己,一切就都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