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26節
對于很多人來說,學習新中國的做法,都認為在古代不可行。到底為什么不可行,其實也不能說出個一二三來。說到底,還是新中國與舊中國的變化太大,沒有人有信心做到。 不試一試,怎么知道呢?穿越千年,歷史還是老樣子,有什么意思? 楊審小心翼翼過來,道:“小舍人,今日生意的賬做出來了?!?/br> 王宵獵道:“如何?賺了多少?” 楊審道:“出乎意料,今日賺了十二貫多一些。本來以為,能賺到三四貫已是難得,沒有想到竟然賺了這么多。若做得好了,這一個攤子,一月豈不是能賺三四百貫?” 王宵獵也吃了一驚。一天賺十二貫,一個月可就是三百六十貫,這不是小數字。幾百貫,在這個時代可是大錢。哪怕現在物價騰貴,也不可小視。特別是楊審等人收的是現錢,就更了不得。 想了一會,王宵獵道:“今天你們收攤回來的時候,是否還有人要吃?還有,今天的食客,多少是為了去嘗個新鮮,又有多少只是為了裹腹?我們做生意,不能只考慮一時,要長久才好?!?/br> 楊審道:“我看過了,來吃飯的人多數是圖新奇。不過他們對我們飯菜的很滿意,以后也還會來吃的。不只如此,還會介紹其他人來吃?!?/br> 王宵獵道:“如此最好。不過你可要想清楚了,哪怕一個人吃一餐飯二十文,一天要盈利十幾貫就要多少人?算你純利五成,也要一兩千人了?,F在洛陽城里,還有這么多人?” 楊審笑道:“小舍人,我們是開始的生意,獨此一家,怎么會只有五成純利?再者說了,洛陽到底是大城,一天一兩千人,不算什么?!?/br> 王宵獵道:“如此最好?,F在七月,過不了多久金軍就要南下了,我們在洛陽的日子不多。能多賺一些總是好的。手里有錢,萬事不難?!?/br> 楊審連連點頭:“著實如此。只要有錢,便糧草不缺,諸事順遂?!?/br> 諸事順遂當然談不上。但只要有錢,就什么都能買得來,甚至連兵都能買來。賺幾百貫,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宋朝的人口遠沒有后世那么稠密,自己手中有人,再有些錢,能做的事情很多。 經過這幾個月的思考,王宵獵發現這個時代的軍隊,跟自己理想中的軍隊還有巨大的距離。不抓住現在金軍壓力不大的時候進行改造,以后前途堪憂。 送走了楊審,王宵獵又召來軍中頭目,嚴令除非特令,不許將士私自出營。董先連斬五人,消息已經傳開,軍中將士也緊張。董先能斬他自己軍中的人,王宵獵的人如何斬不得?洛陽再好,也是先要保住命。躲在軍營雖然無趣,命總是無虞。 讓將士離去,王宵獵獨把解立農留了下來。 在帥帳中落座,王宵獵道:“邵凌回了汝州,曹智嚴和余歡下鄉收糧,現在洛陽城里面只有你的一軍。軍紀如何,就看你如何。今天董先連斬八人,人人警惕。此事不只是警告了他的軍中,我們也要格外留意。董先能斬手下,當然也能斬我們?!?/br> 解立農叉手:“末將明白。自今日起,不許一兵一卒出營!” 王宵獵道:“此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我們駐軍在這里,怎么可能不出城?每日里要買不少東西,要做許多事情,總是要有人出去的。這些不得不出去的人,我們一定要把控好。選那些忠實可靠,細心謹慎的人。除了楊審那里,其他的人出營,一律都要你的軍令。聽好了,若是有人出事,我拿你是問!駐軍洛陽,我們要的就是平平安安!” 解立農見王宵獵態度嚴肅,忙起身稱諾。 讓解立農坐。王宵獵道:“現在這個時候,局面非常復雜。說是朝廷官兵,閭勍一個樣子,岳飛又是另一個樣子,翟太尉屬下又是另一個樣子。不要手中有兵,就覺得不可一世,處處惹事!現在誰能夠忍得住,誰就有前途。出頭惹事,是要吃苦頭的!” 從開封到了洛陽,沒有留守府,全軍都是放松的。覺得沒有管束,自己手中兵,行事就不必有太多顧忌。見了王宵獵的樣子,解立農才知道,事情不是那樣的。 此時洛陽周圍,不知道有多少勢力。有的如王宵獵等人,聽從朝廷命令。還有很多人,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說得難聽一點,這是個大魚吃小魚的時候。熬過了這幾年,才能真正成為一方勢力。 今天的事情董先當機立斷,也讓王宵獵警惕起來。不要把其他的將領當傻子,這個時代可謂是藏龍臥虎,一個不小心,就把自己送進去了。 沒有必要,不要去招惹其他的勢力。必須要硬碰硬的,就要全力而上,不可猶豫。 第58章 你去汝州 上東門外,王宵獵和董先并立街道上,看著兩京驛路。兩邊旌旗飄揚,沒有人說話。 過了十幾日,閭勍要到洛陽了。隨著夏天將盡,防秋將至,宋軍的防御再不可以等閑視之。 此時宋軍內部沒有整合完成,金軍的攻勢依然凌利,這個秋天不好過。依著前世記憶,王宵獵明白這幾年中原應該沒有大戰。夏天的這幾個月,金軍搞清楚了趙構的位置,接下來就該追著他打了。 有時候王宵獵就想不明白,女真并沒有多么強大,憑什么幾十年間就滅了遼,接著又滅了北宋。十幾年間,宋軍面對金軍完全沒有還手之力。以現在宋朝占有的地方,不應該如此?,F在有點明白,金軍沒有占領的地方,未必就是宋朝的。比如這洛陽城,金軍棄了,宋朝也占不住。 看著前方閭勍部伍近了,王宵獵輕輕嘆了口氣。沒有軍隊,或者說沒有能打的軍隊,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再是堅城,金軍一打就破了,有什么用處?現在的宋軍,有些不中用。 閭勍到了城門外,王宵獵和董先行禮如儀,迎他入城。到了留守府,三人各自坐定。 行禮如儀。閭勍道:“四月時候,金軍退過黃河,秋天只怕再來。神御在永安皇陵,朝廷特派我帶岳飛等人,前來守備。你們各自用命,不可大意?!?/br> 王宵獵和董先一起稱是。 閭勍又道:“董統制是翟知府之下,我欲以你軍去守皇陵。岳飛軍到來之后,去守氾水關。金軍欲要渡河,必由孟州而來,氾水關是要緊之地。王統領,你本是汝州人氏,那里現在盜匪如麻,南下道路不暢。你軍前去汝州,平定地方如何?” 王宵獵吃了一驚,沒想到閭勍如此安排。轉念一想,有些明白,朝廷怕是要放棄洛陽了,最少有這個想法?,F在局勢下,洛陽實在不是好地方。宋朝的兵力不足,金軍從孟州渡河,很快就可以到城下。洛陽城的城墻本不高,又經過金軍破壞,已經難防守。宗澤活的時候,是真正要守住這里的,現在可就未必了。閭勍在開封十幾天的時間,很多事情都變了。 叉手稱是。王宵獵道:“末將前些日子派了邵凌帶一百兵去汝州。據他來報,有本州王俊,聚集兵馬數萬,有意汝州城。汝州是洛陽南下要道,不可有失?!?/br> 閭勍道:“豈止一個王俊?,F在宛洛之間,強人不知道有多少!這是南下大道,不容有失!” 王宵獵知道,關于趙構的駐陛之地,朝廷正在爭論。其中就有人提出,應該駐鄧州。以南陽和襄陽一帶為基地,與金軍爭奪中原。南陽是東漢劉秀起家的地方,地理位置當然重要。不過趙構卻沒有這份雄心壯志,敷衍而已,他只想在東南地區。 如果朝廷駐鄧州,那宛洛之間的古道就格外重要?,F在一團亂麻,應該清理才是。 說了幾句,閭勍道:“現在第一要務,是要?;柿隉o事。其他的事情,只能等來后,看金軍動向如何了。金軍朝洛陽來,那也沒有辦法?!?/br> 王宵獵道:“金人好財貨。不只是洛陽,京西州縣去年都遭金軍劫掠,只怕金人不感興趣?!?/br> 董先道:“今年大軍在此,也不必怕金人?!?/br> 王宵獵搖了搖頭:“我們現在,哪里算得上大軍?今年四月,數軍來攻洛陽,還不是大敗而回?在鞏縣的時候,要不是金軍急著北撤,我也難守。換作是秋天,哪里敢想什么樣子!” 幾個月后,王宵獵對前事想明白了。當時守鞏縣的時候,自己遇到的是金軍后衛部隊,在那里等待大軍渡河而已。真要是秋天,金軍一定要攻破鞏縣,自己也是難守住的。很多事情,不過是機緣合,不能以此作為后續的經驗。 提起四月的失敗,董先閉口不言。當時的主帥就是翟進,還能說什么?面對金軍,此時的宋軍哪個敢說必勝?哪怕是優勢兵力,也沒有人信心滿滿。 閭勍道:“此事不必多言。王統領,這幾個月,你要掃清汝州盜賊,確保南去鄧州的魯山關安全暢通。有愿意奉朝命的,可便宜授官,我這里有空白告身給你。不奉朝命,格殺勿論!” 見閭勍態度嚴肅,王宵獵忙起身唱諾。 閭勍道:“你軍中現在有多少兵馬?” 王宵獵道:“回太尉,一共有六百八十五人。其中約一百人不豫軍務,在軍中打雜而已?!?/br> 閭勍想了想,道:“這樣吧,我撥五百人到你軍中,湊足一千戰兵。盜匪,如汝州王俊等人,說是有兵馬數萬,其實只是吹噓而已。一千戰兵,應該足夠平賊了?!?/br> 王宵獵大喜,急忙道謝。自己手下有一千戰兵,就跟以前不一樣了。放眼洛陽周圍,除了翟進,應該再無對手。此去汝州,就更有信心。 這個年代,軍人的要求可比后世熱兵器時代高得多。要能披甲,能持槍,能奔跑,真正能夠沖鋒陷陣的。僅靠著人數多可不行,還要身體素質好。 北宋的軍隊,士卒多來自陜西河北,其次京西路。除了習慣,也跟這些地方的人身材高大有關。南方的廣大地域,實際很少征兵。過了長江以南,禁軍就絕少。 中國人的身高,后世也看得出來,北方人是比南方人高大的。在這個年代,北方人口還沒有大規模南下,就更加如此。同樣的人口,能選出來的兵員數目相差很大。即使南宋,軍中將領,絕大多數也是北方南下的人后代。南宋開國時候的軍隊,也大多來自北方。這是客觀條件,沒有辦法。 所世晚清民國,由于生活條件惡劣,中國人的身高較低,與西方白人比尤其如此。有些人就以此推算,中國古人的身高應該更矮。甚至對如秦兵馬俑、宋朝兵樣這樣的客觀證據,也硬說是假的。事實當然不是如此,中國古人的身高本來就高。只是到了清朝生活條件惡化,營養不足而已。宋朝的人口最多剛剛過億,再是艱難,生活條件也不是清朝可比的。 最后,閭勍道:“河南府皇陵所在,非其他地方可比。今年再不可似去年,不能有閃失。你們都要用心,金兵來了,與其死戰。好了,我一路疲憊,你們先下去吧?!?/br> 王宵獵和董先告辭。 出了留守府,董先問王宵獵道:“統領,依剛才太尉所說,你意下如何?” 王宵獵道:“太尉說得清楚,河南府有皇陵,非其他地方可比。依太尉所說,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守住皇陵。不過,洛陽城破了,皇陵又怎么守?” 董先點頭:“我也是這樣么想的??磥磉@洛陽城,想守住可不容易?!?/br> 王宵獵微微搖頭:“太尉所帶兵馬不足五千,金軍大舉來攻,洛陽如何守得???此事不容易,我們盡力就好了。至于以后的事情,不能多想?!?/br> 兩人一邊說著,各自回了軍營。 第59章 請客 第二日,王宵獵在軍中設酒,宴請閭勍和董先。自己就要離開洛陽,應該道別才是。 離著天黑還早,閭勍和董先到了軍中。王宵獵早早迎到,接他們到了帥帳。 分賓主落座,上了茶來。 閭勍道:“適才看統領軍營,甚是整肅,非其他人可比。在開封城的時候,就有常有人夸贊你治軍有方。到了洛陽城里,依然有當日風采?!?/br> 王宵獵道:“太尉過眷。治軍自該軍紀嚴整,不sao擾百姓?!?/br> 董先道:“王統領到洛陽也有些日子了,軍紀確實嚴整。我們同處一城,都看在眼里?!?/br> 幾個人說了一會閑話,王宵獵道:“現在時局艱難,物物難買。今日我軍中準備了些酒rou,兩位莫嫌怠慢。屋里悶熱,我們到外面如何?” 兩人自然沒有異議,一起到了院子里。 此時太陽落山,風里有些涼意。坐在院子里,舒服了許多。士卒搬來桌子,三人圍坐。 桌子和椅子在宋朝流傳開,中國的許多習慣因此改變。洛陽得風氣之先,椅子特別流行。如此時其他地方,女性是不坐椅子的,惟洛陽不然,讓其他地方的人詫異無比。 椅子和桌子成為常用器具,共餐制才開始流行。這個時候,基本都是分餐制。當然,這個時候的食物簡單,不會像后世一樣,一桌菜盤子摞盤子。 分餐制有分餐制的好處。簡單衛生,一個人打個大噴嚏大家吃不成的事情很難發生。但共餐制也有共餐制的優勢。食物的種類多樣,一桌人可以吃得更豐富。今日王宵獵準備的,就是結合了分餐制和共餐制的方式。盤子端上來,用公筷分到各人面前。 先上來的是四個涼菜。一盤白斬雞,一盤豬耳朵,一盤拌黃瓜,一盤小蔥拌豆腐。這都是后世常見的吃食,平常不過。但在這個時代,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士卒把菜端上來。王宵獵道:“我們先用些涼菜,飲兩盞酒。這一盤雞,煮得恰到好處,最是鮮嫩不過。只是菜里沒有調味,需蘸著料汁吃才好。其余幾樣,不必如此麻煩?!?/br> 一邊說著,一邊拿起公筷,夾了幾塊雞rou,分到閭勍和董先兩人面前的碟子里。 兩人哪里見過這種吃法?各夾了一塊,在一邊小碟蘸了,贊不絕口。 王宵獵請了酒,又請兩人吃菜。豬耳朵香脆,拌黃瓜爽口,小蔥拌豆腐鮮嫩。兩人用公筷公勺夾到自己碟子里,吃得甚是滿意。 酒過三巡,士卒上了熱菜來。一個扣rou,一個木須內,一個豆腐箱,一個四喜丸子,還有一個紅燜羊rou,一盤紅燒鯉魚,滿滿當當擺在桌上。 閭勍看了,不由道:“一次吃這許多菜,卻是不曾有過?!?/br> 王宵獵道:“都不是什么貴重菜品,吃個順口罷了。好在做得精細,你們嘗一嘗?!?/br> 飲罷了酒,兩人各自吃了,都覺得是以前未有過的美味。 實事求是的說,這幾個熱菜,可比前邊的涼菜講究多了,其中好幾道都是名菜。不過這個時候廚師手藝有限,不過是家常做法,不能跟后世的名菜比。不過此時烹飪手法簡單,突然來這么幾個菜,著實驚艷。閭勍和董先兩人不住喝酒,不住吃菜,都滿意無比。 放下筷子,董先道:“這些日子王統領在城中擺個吃食攤子,一日許多錢進賬。原來是如此懂美食之人,怪不得如此。便如這鯉魚,我吃了許多年,再沒有如今日美味的!” 閭勍點頭:“就以這做菜的手藝,王統領不當兵,也必然是個富貴員外?!?/br> 王宵獵笑道:“你們說得過于客氣了。其實是以前沒有吃過,覺得新鮮罷了。吃得多了,便就覺得不過如此,沒有什么稀奇。吃的東西,本就如此?!?/br> 閭勍和董先兩人一起大笑,哪里肯信。 其實事實就是如此,王宵獵說的都是實話。不管多么美味的東西,吃得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前世的時候,記得那時的人就是吃得膩了,這些吃食引不起人們興趣。一說吃得好,必須海鮮,特別是龍蝦帝王蟹。龍蝦和帝王蟹真那么好吃?新鮮罷了。平常吃食,要么是老味道,要么是那些偏遠山區大草原。羊rou要內蒙新疆才正宗,海鮮要海邊,要么就是大山里的食材。 世人對于吃,自然有一部分公認好吃的,但真正流行開來,很大的因素還是稀少、以前沒見過。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后世有句話,叫北面南食,甚至還有人畫了地圖。北面南食是有條件的,北方大規模吃面的時間不長。小麥雖然是耐寒植物,是旱地作物,可沒有水可是不行。灌溉條件不好的時候產量不高。此時麥的主產區是江淮,因為可以稻麥輪作。北方作物的主流,是粟、黍等旱地作物。北方人跟南方人一樣,吃的也是米,不過一個小米,一個大米而已。 同樣是吃米,飲食就有相似之處。后世印象中的北方,這個年代其實不是主流。 王宵獵費心費力做這些食物,當然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要用來賺錢的。宋朝除了少數幾個地方,飲食并不發達。有了新的食物,就活躍了一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