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不對,林羽喬心中猛得一震。若只是出于心疼女兒的考慮,應當將她與一切爭斗隔離才是,在太后顯然與紀太貴妃是敵對關系的情況下,紀太貴妃將徐嬤嬤這等得力助手送到莫府,反而會讓meimei牽扯進去?;蛟S不是根本為了保全幼妹,而是為了拉攏莫氏? 可不管老國公如何寵愛太夫人,從紀澤如的結果來看,老國公應當是沒有幫忙的,至少是沒幫上忙。不然,有莫家作為盟友,紀澤如即便是被罷官,也不至郁郁而死,大可等待起復的一天。 如此,紀家與莫家不算親近的關系倒說得過去了。 可在環安行宮時,江夏王說起紀太貴妃之死時那黯然的神色他極少流露出這種情緒。 或許徐嬤嬤所言未必就是夸張,紀太夫人待王爺如親子,他顯然對紀家也很有感情,以至對蔡嬪的下人都肯出手相幫。 是??!連蔡嬪的下人都肯出手相幫,對紀家的事情難道會坐視不理?那對害紀家倒臺的劉氏林羽喬猛得想起那日去環安行宮,太后說過的話,是你們兩個啊,也好,更好。 她并未去深想這句話,只是下意識地覺得太后不喜歡昭璧,面對她自然不會說什么好聽的??扇缃窦毤氁幌?,這話大有深意,只怕對自己的厭惡是次要的,太后原本是打算讓昭華嫁給江夏王的,那句也好、更好,根本是針對江夏王的! 一個大膽的猜測鉆入腦中,林羽喬不由寒毛直豎。 難道,劉氏失勢一事,與江夏王有關?這個想法一出,此前所有的疑問被串聯起來,環環相扣,正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串聯成了一條完整的珠鏈。甚至,基于這種猜測,連江夏王對柳韻的態度都容易理解了她可能劉氏莫氏明爭暗斗之中劉氏所布一顆棋子。而莫廷軒將計就計,把她留了下來,矯作疼愛,以麻痹劉氏。 一切變得清晰起來,可林羽喬希望事實并非如此自古以來手握重兵的將領都為皇帝所忌,而手握重兵又參與朝堂爭斗的將領更是不能被君王所容。 她想起父皇和江夏王那俱是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容,不由感到深深地恐懼,呼吸也有些急促了起來。 沐桐不知道公主聯想到了什么,但見她神色不好,趕忙道:公主,您不舒服嗎? 思緒暫時被打斷。 林羽喬定定地看著沐桐,或許她想得太過極端,這些事情就連她都知道,江夏王不可能想不到。若如她猜想就是為了報答紀氏的恩情,那也不至于要將莫府搭進去。 又或者,不僅是因為紀氏,根本是江夏王自己想要更多? 林羽喬有些排斥這個念頭,可又不由得想起初來時聽到的對江夏王不好的風評,城中人盡皆知。甚至他還主導打破了文武官員晉升的體制,保薦了許多手下的軍官任文職,惹得朝中文臣很是不滿,而他的勢力自然也是隨之擴大的。 很難相信,如此種種只是簡單地出于公心。 楚申臨走前那隱晦的勸告,是否也與此有關呢? 第36章 請求 林羽喬迫切地想要撥開這團迷霧,不管怎么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她就算是為了自己也必須弄清到底發生過什么,江夏王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回想在皇宮的那晚,她與江夏王不至于只能冷冰冰的相處,如此不妨先試探一下。偏偏最近江夏王不常來幽澗園了,即便來了也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每次都只稍作停留便很快離去。這讓林羽喬十分疑惑,他如此的陰晴不定,她實在無從入手。 幾天后,徐嬤嬤帶回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雨竹園里來了個孩子。 自從上次失竊一事之后,江夏王讓徐嬤嬤重新為扶盈挑選了仆侍并安排在雨竹園附近的住處,小櫻則住進了雨竹園成了扶盈的貼身丫鬟,如此一來,徐嬤嬤多少也能得到些雨竹園的消息。 那婆子偶然發現的,瞧著是兩三歲的年紀,還聽見小櫻管那孩子叫小少爺。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來歷,可別是與王爺有什么關系,不然可如何是好?她邊說邊留意著公主,見她沒什么特別的反應,又道,沒名沒分的,這么大個孩子,王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讓住在府里,也不怕引人誤會 林羽喬看她一眼,沒有說話。 王爺既然將孩子安排進了王府,多半與他有關系。徐嬤嬤肯定明白,卻偏偏要這樣講。林羽喬很快明白了,這話面上是抱怨王爺,實則是提醒自己。 子嗣為天。相比對昭璧公主,徐嬤嬤對莫家更為忠誠,自然不會攛掇她對那孩子動歪腦筋,主要是想讓昭璧公主表現得大度些,主動將此事挑明,若那孩子真是王爺的,最好將扶盈納進府里來,幫王爺處理了此事。江夏王先是有了兩名側夫人,又納過三房妾室,如今天家公主剛入王府不過一兩個月,再納妾于情于理他都無法主動開口,而且到時宮中那邊,也少不得要昭璧公主去交待一番說些好話。 沐桐見公主有些失神,接話道:這消息確實嗎?眼下也不過一個婆子的幾句話罷了。扶盈姑娘在府上已有時日了,又是這么大的事情,王爺這么瞞著,怕是有什么考慮。 聽扶盈這么說,又瞧見公主并沒有什么反應,徐嬤嬤有些無奈。這事王爺做的是過分了些,可在越國武將世家于納妾一事從不像紀氏等書禮傳家的仕宦大族那般有諸如四十無子方可納妾之類的祖訓限著。因此,若真依仗著孩子,扶盈入府只是早晚的事。無論王爺是因何瞞著,并不妨礙公主做做姿態,好歹還能占個溫厚大氣的名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