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屏幕外,夏情紅著眼睛捂住了嘴巴。 淚水再一次在她的眼眶中打轉。 因為她看到了,無數彈幕都在刷著同樣的兩個字。 在花絮中那個工作人員問出那個問題之后,時隔半年之久,觀眾們親口告訴了他們答案: “會的!” 那個炎炎夏日付出的汗水,終究變成了掛在秋日枝頭的累累碩果,以最豐盛的姿態,回饋給了劇組為之而付出的每一個人。 在看到這些后,出道數年的夏情,突然有種感覺—— 她好像從今天開始,才第一次真正愛上了演戲這項事業。 “導演,”她毫不猶豫地給喬卿打了個電話,“我想當個好演員!接下來的培訓,就拜托你們了!” 電話那頭的喬卿似乎是愣了一下,隨后笑了起來。 “好啊?!?/br> 他沒有問夏情為什么突然打這個電話,也沒有問她這個念頭是不是一時興起。他只是輕描淡寫地回答了她兩個字,“好啊”。 就像是當初在樹蔭之下,用肯定的語氣告訴大家不要迷茫一樣。 對于劇組所有人來說,攀山艱難,道阻且長。 而他們的導演,就是那面在隊伍最前方高高飄揚的旗幟。 這段花絮播出后,在網上造成的影響雖然沒有《黃雀》完結時廣泛,卻結結實實讓喬卿和夏情各自收獲了一批死忠粉——只不過,喬卿收獲的是迷妹粉,而夏情則是事業粉。 夏情在知道這件事后,還很高興地跟經紀人講:“你看,我也有事業粉了!我出息了!” 經紀人微笑著夸她:“對對對,我家情情最厲害了?!?/br> 不過他也著實松了一口氣。在看到彈幕都在罵夏情時,經紀人的心拔涼拔涼的,還以為夏情好不容易才培養起來一點的口碑又要完蛋了。 沒想到啊,這一波峰回路轉下來,居然還能有意外之喜。 果然,跟著喬導走,有rou吃! “作為一名新人導演,”著名業內雜志《華影流派》還特別為《黃雀》出了一期評論,對于喬卿,筆者在文中這樣寫道,“在這位笑容燦爛的卷發年輕人的身上,大家看到了很多富有爭議性的特質?!?/br> “很多批評家認為他過于鋒芒畢露、年輕氣盛;也有不少簇擁者覺得,這恰恰是一名天才導演該具備的野心和膽氣?!?/br> “關于這兩派的對錯,筆者在這里不過多討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從《黃雀》這部劇和后續花絮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名導演在劇組拍攝中起到的領航作用?!?/br> “在任何一部作品的主創團隊中,都存在著某種意志與才能的較量。這種競爭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使整個團隊陷入烏煙瘴氣的內部斗爭中,令項目推進步履蹣跚。能否駕馭這些矛盾,也是成為一名優秀導演的必備素質?!? “但喬卿做到了。他成功掌控了這支年輕的團隊,并在這個夏天,給予了觀眾們一份超乎想象的高分答卷?!?/br> “我們可喜地看到,近些年來,國內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年輕影視人,例如秦京、龔之韋、舒桐等等。包括喬卿在內,這些第九代導演的陸續涌現,令少數影評人樂觀地認為,這是第二次黃金時代浪潮即將到來的征兆?!?/br> “然而全球影視產業低迷已久,這些第九代導演之中,究竟能否出現一位引領時代潮流的領軍人物,目前還尚未可知?!?/br> “而喬卿作為新生代導演群體中最年輕的一位,究竟會成為國內影視行業一閃而過的璀璨流星,還是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啟明星……”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摘自《電影批評》戴錦華,有修改刪減。 三更結束!捂住干巴的存稿箱瑟瑟發抖.jpg 第22章 相比起《黃雀》劇組的苦盡甘來, 付光遠這邊的日子可就不太好過了。 本來的話,付光遠找的是自己的朋友,那幫水軍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為了哪方勢力來整《黃雀》這部劇的。 可自從喬卿的采訪出圈之后, 雖然是無心之語, 卻歪打正著, 靠一記陽謀正正經經地讓付光遠吃了個大癟—— 這一下子,全網都知道他和喬卿關系不和了! 萬一再有水軍給《黃雀》打低分,那所有人不都覺得是他付光遠小肚雞腸嗎? 所以付光遠非但不能打低分, 甚至還得防著其他人雇水軍給《黃雀》打低分,不然網友到時候肯定會全都算到他頭上。 一口又圓又大的黑鍋扣下來,想跑也跑不掉。 而他之前托朋友請的那幫水軍, 在被舉報損失了不少小號之后,也都紛紛找上了他本人。 這段時間, 付光遠光是應付這幫無賴就應付得焦頭爛額。 這幫混蛋甚至還敲上了他的竹杠, 說如果付光遠不給他們一筆滿意的賠償,就把跟他朋友的聊天記錄發給營銷號,說這背后都是付導指使的。 付光遠為了保護自己在互聯網上最后一點岌岌可危的名聲,不得不捏著鼻子大出血了一回。 再加上之前已經定下的爛蘋果網年度推薦,在臨發布前一天又被修改, 高層擅作主張重新加上了《黃雀》的名額…… 一件件倒霉事接二連三發生,搞得他簡直以為自己命犯了太歲。 但最可恨的都還不是這些。付光遠萬萬沒想到, 喬卿只是放了段花絮,他在互聯網上突然就多了個莫名其妙的“嗶——”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