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那好,那好,就是麻煩你們了?!?/br> 阿桃笑著說:“校長你咋會跟我還這種客氣,直接說一聲就得了?!?/br> 吃過午飯,下午備了會兒課,孔漫和阿桃就回宿舍搬東西去了。 阿桃的東西不怎么多,一個行李箱一個行李袋就袋裝好了。 孔漫的就有點兒多,收拾了快一個下午,最后全部打包放到車上。 孔漫沒有跟著阿桃去鎮政府宿舍,而是將東西都拉來到小樓。 付楊幫忙搬東西的時候樂極了,屁顛屁顛地跑上跑下。 ** 第二天下午三點左右。 一輛五菱面包車開進小學,車上下來四個白嫩嫩的年輕男女。 這次來支教的剛好是兩男兩女,四個都是大四學生,來自中國五湖四海。 校長帶著老師歡迎他們的到來。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學生們也都開學了。 原先的五年級也都升為六年級了,阿桃和孔漫甚至是原本的五年級組的老師除了個別外,基本都是跟著升的。 新來支教的老師任課的是英語、音樂、美術和體育。 都是孩子脾性,很快就和學生們打成一片。 開學了之后,孔漫早上出門,一直到晚上才回來。 付楊閑了一段時間后,就開始開著車往家跑。 通常是跟著孔漫一起出門,晚上風塵仆仆回來,有時在孔漫前,有時在孔漫后。 他要是在孔漫前回來,那么那天晚上就有一頓豐盛的晚餐。 要是在她后回來,那天晚上的晚餐就只能飽腹。沒別的,孔漫不怎么會做飯,好好地食材到了她手里,味道都被她烹飪得流失大半。 孔漫吃了自己做的幾天后,不得不問付楊,這段時間早出晚歸忙些什么。 付楊想說什么忍住了,最后只說是村里要新開一條路。 他們的廚房食材永遠不缺,而且還很豐富。 在小樓吃飯也就只有他們兩個。 老四老五近段時間,帶著臨時招的農民工,在給達依村旁挖出來的那條新路鋪水泥,忙得熱火朝天。 小東和郝成功出去幫老楊就沒回來過,聽說那條路招得有點大。 而李蘭會在鎮上趕街的時候,或者接送付亞鵬小朋友的時候,從家里搜刮一大堆吃的帶著下來,偶爾會住上一天給他們做做飯。 日子過得平凡溫馨而細水長流。 第38章 日升月落, 夏去秋來。 轉眼間,中秋節在大眾的期盼下終于來臨。 中秋節一大早,天剛蒙蒙亮。付楊就起來收拾東西, 帳篷、漁具、野餐墊子,全部收拾完放在皮卡車的后車廂。 隨后上樓, 進臥室里,把窗簾稍微拉開一些。他在床邊坐下,打算叫還賴床的人起床。 孔漫其實早就醒了,在他收拾東西的時候。 只是想賴會兒床。 付楊低頭叫她起床的時候, 一拉被子就對上一雙清澈的眼睛。他低低一笑, 曲起食指刮了刮她的鼻尖,嗓音也輕:“起來了, 嗯?” “嗯……”孔漫哼著, 伸出雙臂, 圈上付楊的脖頸, 吊在他身上。 付楊拿被子裹住她身子, 抱著坐起來。盯著她看了會兒, 湊過去溫柔地蹭著親了親,拿過床頭的衣服一件一件遞給她穿起來。 孔漫剛進洗手間, 樓下就響起了車聲和阿桃的聲音。 過了片刻, 阿桃進了客廳,喊了聲孔漫,聽見她在洗手間回音,又轉了出去, 去廚房看他們準備的出行食物。 孔漫洗完臉出來, 往臉上抹了護膚,涂好防曬, 簡易地化了個妝,就轉去廚房。 中秋節四人本來約好了自駕去大理麗江的,但是一看網上密密麻麻的游客堵在高速公路上,于是轉成去哀牢山的深山明珠——杜鵑湖游玩。 這地方外人不知,本地人去的也少,但是聽說風景還不錯。 廚房里有三個人,付楊和程磊在收拾著擺在桌面上的食物,阿桃坐在桌子上吃著米線。 孔漫進去后,她抬手招了招,孔漫在她旁邊坐下。 付楊到灶臺端了一碗出來放在桌面上,拿了雙筷子遞給她。 孔漫接過,慢悠悠吃起來,邊吃邊看他們收拾。 已經裝好的被打包放在一邊,他們正在收拾著,紫米飯團、炸醬罐子、傣味手撕牛rou、炒熟的牛rou干巴、烤鴨等。 地上有幾兜食品口袋,孔漫瞄了一眼,桃子石榴、西瓜芒果、葡萄黃瓜、李子和青蘋果。 青蘋果是這里特色老水果,蘋果很小,但是很脆也很甜。 收拾完這些東西,兩大男人一趟就全提著下去了,只剩一小部分醬料。 他們上來各端了碗米線在她們旁邊吃起來。 到出發的時候也才九點左右。 入了秋的云南,凌晨的霜降撒滿枯草和樹葉。 兩輛車子順著山道在行駛。 路下面挨著公路的是純白的云霧,云霧順著江流上空環繞著群山。 從車窗看出去,就像一條白色巨龍,繞著山川往下游游去。 開了一個小時的公路,繞了半個小時的山路,終于到達目的地。 幾人下車,也不急著搬東西,而是圍著湖漫步。 走了一段路,兩男人拿著工具進了樹林里,剩下孔漫和阿桃在湖邊眺望。 杜鵑湖屬于高原深山小湖泊,也是哀牢山綠色明珠。坐落在群山懷抱里,四面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