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來妝 第136節
白芙安下點心來:“嗯?!彼龔牟粦岩稍S融的判斷,又有點好奇地問,“那慶王想做什么,報復常家和——”她不由看了一眼林信,小聲道,“和蕭家嗎?” 許融點頭。 這就是她推測出來的慶王的真實目的了。 林信面色沒什么變化,只是眼神冷沉。許融感覺得到,他的指尖也是冷的,她沒有說穿,只繼續道:“皇上懷疑慶王不安分,其實也不算錯,慶王全盤利用他的布局,布了自己的局?!?/br> 白芙不解:“奶奶,你之前說慶王手里有常家的把柄,才逼迫得常榮時和鄭知府攪和到了一塊,他要報復常家,為什么不直接把把柄上交呢?還有蕭侯爺,他養了大姑娘,我哥哥的事是誤會,那并沒有對慶王不利呀?!?/br> 蕭珊身世之事她是到平涼后知道的,以許融和她的主仆情分,沒必要再瞞她什么,何況,淑安郡主又那么口無遮攔。 許融道:“單純的上交用處不大,常家已用出賣做了最好的投名狀,慶王就算拿出來他們之前的一些書信,令皇上心中膈應,也至多不再重用鄭國公罷了,動搖不了鄭國公府的根基。你看常榮時,雖然心虛,被迫收留了鄭知府,但一有機會,不就配合了府衙的辦案?把柄對他有約束,但約束力有限。 “至于大姑娘之事,你想一想,是不是也有些熟悉?” 白芙順著提示,用力想了想,還真的想到了:“她——她是蕭家的把柄?!” 許融笑了:“對。蕭侯爺年輕時為美色所惑,給自己家中留下一個活的把柄,慶王不找他的事便罷,找了,他怎么脫得開身?也許當年他剛贖出阮姨娘時,就收到了慶王的威脅,否則,以他的為人,怎么會甘心將大姑娘養大?!?/br> 蕭侯爺什么為人? 得知林信非親生立即派人千里追殺的為人。 他在蕭珊婚事上“嫁禍”般的作為,足以說明他對蕭珊的真實態度比對林信強不到哪去。 “那慶王對大姑娘——”白芙聲音低下去,“蕭家如果出事,大姑娘也得不著好啊?!?/br> “不必深想?!痹S融微微搖頭。 實在也不用深想,慶王有妻有兒女,對一個從未謀面的流落在外的私生女兒能有多少感情,這才是男人的常態,似林定那般的,要算異類。 “蕭倫不應當娶常姝音的?!痹S融中肯地道,“這樁婚事勾起了慶王的舊恨?!?/br> 林信一怔,反應過來,終于出聲:“原來如此?!?/br> 他望向許融始終溫和平靜的面容,心中跟著安寧下來。 他們正是因那樁倒錯的婚姻相識,至于蕭家過去做過什么,將要有什么遭遇,他在這一刻發現自己都不在乎了,許融在他身邊,才是最重要的。 白芙在一旁小心確認:“那現在追殺我們的真的不是慶王?” 許融給她肯定答案:“不是?!?/br> 白芙不吭聲了。 林信沒什么笑意地勾了下嘴角,他們一直沒有把疑兇說出口,但是其實,人人都有數了。 “慶王不想造反,就不會殺欽差?!彼鲃娱_了口,“即便要殺,也不是這樣的方式?!?/br> 許融感覺到他心情的變化,勾了勾他的手指,笑著接話:“該把我們拉去府門前砍腦袋才是,就勢振臂一呼,打起反旗。把我們攆到荒山上殺了,沒聲沒息沒名沒分的,有什么意思?!?/br> 白芙明白道:“哦——” “世子,奶奶,快走!”向實匆匆跑了回來,“有地方冒煙了,他們好像在放火燒山!” 許融色變起身:“什么?” 這時節在山上放火,怕不是瘋了!滿山的易燃物,蔓延開來放火的人自己都別想跑! 向實慌得滿頭大汗:“快走吧,我沒敢靠近了看,不知他們究竟在哪里點的火,還有亂糟糟的好大動靜,喊打喊殺的?!?/br> 林信一點頭,扯起許融便走,這不是猶豫的時候,稍有拖延,便可能為山火吞噬,論起危險,比之前還厲害得多—— 才沖出去十來步,他腳步忽然頓住。 他們身后的這片野林里,不知何時竟靜靜地站了一行人。 另有急匆匆的腳步聲從另一側跑過來,拱手行禮:“王爺,那些外來匪徒膽大包天,竟聚集了一些枯葉點燃起來,屬下已經派人清出場地,趕緊滅火并抓捕那些匪徒了,這里不是久留之地,王爺千金之軀,還請早日移駕回城罷?!?/br> 慶王雙手負后,對他的稟報隨意地點了點頭,目光定在林信許融等人身上沒有離開。 片刻的訝異過來,許融明白過來:這位王爺竟是親身追著他們——更準確地說,是追著那些假災民真匪徒一路出城,跋涉上山來了。且很可能在向實去周圍查看情況并被煙氣引走以后,就潛到他們后方了。 慶王低沉出聲,證實了她的猜測:“本王早該知道,蕭原宏那等庸才生不出狀元郎?!?/br> 他皂靴踩在落葉上,安步當車,緩緩走近,目光隨之從林信轉移到許融身上,語意更深了一層:“如此謀士,可惜當年不能為本王所有?!?/br> 許融:“……” 這話意涵有點豐富,她不是很好接,只好當沒聽見,福身行禮。 林信警惕心起,他可沒忘記第一次拜見慶王時就有過的招攬言辭,下意識往許融面前擋了擋,慶王見此一哂,卻往旁邊讓了一步,顯出他身后跟隨的其中一個隨從來。 “哥哥!”白芙定晴一看,第一個驚喜地叫出聲。 與當年抱著許融首飾遠走時相比、多了些風霜之色但仍顯得精神的白泉向meimei擠了下眼,而后笑向慶王拱手躬身。 慶王攆蚊子似的一擺手:“去吧?!?/br> 白泉飛奔過來,咧嘴笑開。 第131章 像我 炎夏火勢難滅, 土山上又難以尋見水源,最后終究是燒了小半座山。 好在回城后清點,許融這邊沒有什么人員傷亡, 能有這個結果算托了慶王的福,王府護衛熟悉山路,指引出了一條遠離起火點的小道, 他們才跟著慶王及時下山了。 匪徒則沒這么好運氣,他們不知道山火的可怕, 點火的初衷只是想把林信等人逼出來, 結果一蔓延開, 先玩火自焚了一半,另一半則被王府護衛抓住, 來了個人贓并獲, 綁回城后,奉王命丟到了府衙。 放火燒山這樣的瘋狂行徑不是一般人干得出來的,被抓住的匪徒焦頭爛額地在府衙大堂上給了口供:“……侯爺逼得急,務必要二公子——不是, 林欽差的性命, 小的們是侯府家生子, 一家老小都掌握在侯爺手中, 不敢不從。而且, 侯爺說了, 這是難得的機會, 不必怕做得出格, 事發了,只管都推到慶王爺身上就是了,不會有人懷疑的?!?/br> 主審官周僉憲又驚又怒, 忍不住拿起手邊的驚堂木重重拍下:“荒唐!猖狂!” 覺得荒唐與離奇的不只是周僉憲一人,口供連同人犯移送進京了以后,在京城也炸開了一波輿論。 這一次,不是英國公拉著林蕭兩家做個和事人就能掩蓋下來的了,所有塵封的真相一并掀起,在高官勛爵的階層,甚至連蕭珊的身世都不再是秘密,據說慶王親自隨口供附了密函,言道蕭侯爺以蕭珊為要挾,要求他配合除去林信,而慶王是守法王爺,怎會干出謀害欽差之事?于是非但沒有答應他的要求,還及時出手,救下了欽差。 究竟誰要挾誰,這其實很難說,但蕭侯爺派人追殺是真的,放火燒山是真的,而慶王救人是真的,事后賣糧賑災也是真的,那么棋差了好幾著的蕭侯爺,又還有什么可辯呢? ——如果他真的在平涼除去了林信這個他眼中的恥辱,以皇帝向來對慶王的疑心,也許就會相信是慶王所為,慶王這個多年來梗在蕭侯爺心間的尖刺,也許就會一并拔除。 但是,沒有如果。 與蕭侯爺謀刺欽差即前次子未成并試圖栽贓慶王又未成這樣的案子相比,鄭國公府與慶王不清不楚那點事兒倒沒那么引人注目了,直到金秋八月,周僉憲一行完成了賑災事宜、將鄭知府正法穩定了平涼局勢,緩緩歸京以后,鄭國公才因御前失儀之罪,被削去了京衛要職。 而這個時候,蕭家的相關判決早已經下來了。 比對鄭國公府的處置狠得多,第一步就是去爵抄家,這樣的大家世族,隨便抄抄就又抄出了一堆罪名,總賬算下來,蕭侯爺那一支的成年男丁都被判了個流放邊塞三千里,女眷沒有額外處分,但爵位都沒了,家產也被抄了,單是這種落差就夠把人逼瘋。 整個過程里,沒有人出頭為蕭家說情。 并非蕭侯爺為人這么差,一個靠譜的親眷朋友也沒有,而是分量不夠的到不了皇帝跟前,沒門路說情;分量夠的,私底下七傳八傳,都知道了蕭珊的事情——這太犯忌了,沒有人敢往上湊。 “慶王真是不可小覷,陛下久久沒動鄭國公府,我原以為陛下看穿了慶王的目的,不愿如他所想……” 英國公府里,英國公捻須長嘆。 時值金秋,風涼氣爽,敞軒中安置著寬椅圓桌,清茶果盤,俱是清香潔凈,與平涼的燥熱苦困仿佛是另一個天地。 隨林信一起來拜會英國公的許融笑:“皇上深知慶王,慶王也深知圣心?!?/br> 這倆不愧是爭過皇位的兄弟,心性行事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一樣的,皇帝當然知道慶王要尋鄭國公府的晦氣,但是身為帝王的疑心令他明知如此,也不能不上套。 英國公品了一品,笑了:“是如此不錯。人心啊……” 他搖著頭,又慢悠悠地嘆了口氣,“罷了,天家的事,不說也罷,我們做臣子的,只管把差事做好就行了。信哥兒,你這一趟欽差出的日子久,累得不輕,終于回來了,該在家多歇息兩日才是?!?/br> 林信是前日回的京,花費了一天功夫面圣繳差,今日一早就過來英國公府了。 林信搖頭道:“我不累?!?/br> 而后頓了頓,他站起身來,向英國公拱手:“晚輩此來,是向國公爺和老夫人賠罪的?!?/br> 長興侯府再是罪有應得,畢竟是蕭夫人的夫家,一半因他的因素倒了臺,處理不好,兩邊的關系很容易變得尷尬疏遠起來。 英國公一笑,有些苦意,卻也溫和欣慰了不少:“好孩子,哪里怪得到你。以蕭原宏做的那些事,落得這個下場一點都不冤枉,他那點能耐,又想害你,又想害慶王,最終害了自己,他要沒這個報應,才是老天無眼?!?/br> 林信方坐下了,許融問道:“老夫人身子還好嗎?我才去求見,下人說老夫人正臥床休養,就不見客了?!?/br> “老婆子是真不大舒服?!庇従忺c頭,“她心里過不去。映玉那個不爭氣的,為著我不肯去替倫哥兒求情,說我們無情,要和娘家斷絕關系?!?/br> 這是家丑,但他已不把林信和許融視為外人,便照直說了。經此一鬧,英國公也對這個女兒冷了心,言辭顯得淡淡的。 許融驚訝了一下,但一想,這也正是蕭夫人的脾氣。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們也不必放在心上?!庇催^來勸慰他們,“總算皇上開恩,給女眷們留了體面,沒叫她們一塊流放。我在外城城郊替她們置了一座宅子,由著她們自己慢慢過去罷?!?/br> 許融默默點頭,看在英國公的面上,她沒對此發表什么意見。正談著話,一個丫頭匆匆從外走進來,行禮道:“國公爺,大姑奶奶那里來人說大姑奶奶不太好了,請府里去人看一看?!?/br> 英國公吃了一驚,再是和蕭夫人鬧翻了,也是親生女兒,聽見了還是震動的,忙道:“前陣子過來不是還精神著么?怎么就不好了?” 丫頭是問清楚了來回話的:“是因為倫大奶奶抱了大姐兒回娘家去,再沒回來,前幾日遣人往城外宅子送了話,說要和倫大爺和離,大姑奶奶一氣之下就病倒了。開始還壓著下人不許說,今天眼瞧著水米都進不去了,下人害怕,才跑到府里來報的?!?/br> 林信與許融聽得面面相覷。 這還真是令人意外。沒想到常姝音會有勇氣踐行“大難各自飛”的俗語,不過許融想到她在蕭家這幾年過的日子,又覺得也沒那么意外。 只是這刺激對蕭夫人來說大了些,一下子把她刺激得臥床不起了。 ** 蕭夫人的病比許融想象得要重。 來報信的下人話沒說全,事實上,蕭夫人的身子從抄家以后就垮了,她生性好強,到了這個時候,更加不能給別人看笑話,拼了命地硬撐著,回娘家來吵架都沒露聲色,結果常姝音的離去給了她重重一擊,她再也撐不住了,病來如山倒,幾天的工夫就發展到了極重的癥候。 而及到隨著英國公趕過來,許融才又從下人口中得知,跑了的不只是常姝音,還有阮姨娘。 阮姨娘是被蕭珊來帶人接走的。說來也是運氣,蕭珊的婚事不順遂了好幾年,最后關頭說了個探花,蕭侯爺怕夜長夢多,趕著將她嫁了,正是林信和許融在平涼的那段時間。嫁完沒兩個月,蕭家倒了,蕭珊作為外嫁女,非但不用受到牽連,還能騰出手來,把阮姨娘撈走了,不然阮姨娘沒了蕭侯爺撐腰,落到蕭夫人手里,還不知怎么個煎熬。 某種程度來說,這也促進了蕭夫人的病程,跟她作對的、她瞧不順眼的全都平安無事,只有她嫡親的一家子倒了霉,這口氣怎么咽得下去。 只是看見英國公走進來時,她又掙出來一絲力氣,虛弱的手向英國公伸去:“爹,你救救倫兒,把他贖回來,邊塞那是什么地方,他怎么吃得了那樣的苦……” 英國公擔心的面容變得冷淡下來。 “爹,你救救他,”蕭夫人不斷重復,又咒罵蕭侯爺,“蕭原宏這個王八負心人,害了倫兒,害了我一輩子啊,他不得好死,還有常氏那個賤人,她居然棄倫兒而去——” 許融挨著林信,站在簾外,不打算進去了。 她覺得蕭夫人不會想看見他們,她也沒有興趣進去和蕭夫人對嘴,蕭夫人還有力氣罵那么多人,情況看來也沒那么差。 但這樣活著,對蕭夫人也許——不,一定比死還難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