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當團寵 第86節
陳怡歆也忙,不過對她來說翻譯這種資料的難度不在速度上,而是一些專有名詞的準確度上。她現在沒有電腦,也上不了網查資料,一切靠自己的話,進度肯定很慢。 這個時候,她想到了在粵省遇到的那群學生,他們是專門學機械的,應該有渠道買或者借閱相關類型的工具書。 正好小舅舅在那邊,她直接打了個電話過去,張口就讓小舅舅幫忙買一套機械相關的專業詞典。 這邊的話,她找到侯文和龐貝,希望能借用他們家里的關系,去工業大學辦個借閱證什么的,方便她周末過去查點資料。 說起來正好,工業大學離型鋼廠不算遠,公交車四站路,她完全可以周六過去,周日在型鋼廠宿舍住一晚,周日下午從工業大學直接回家。 這事兒劉斌就能幫她安排,只等借閱證下來就好。 聽到說陳怡歆在復習之余還要幫她爸爸翻譯資料,萬寧都替她著急了,直接要了一大半過去,說是找人幫忙。他家在教育系統的關系不少,找兩個機械設計專業的大學生幫忙翻譯應該問題不大。 陳怡歆多了個心眼,把需要保密的那些資料留給自己,只有一些常用的,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查閱的那些才交給萬寧幫忙。 她把自己的時間重新安排了一下。每天留出半個小時翻譯一段,周末集中攻克專業詞匯和句型。 三天后,劉斌托人從粵省直接送回來一套工具書,正好解了她燃眉之急。 前幾篇的翻譯有點難度,速度也瞞,三篇文章翻譯完花了半個月時間,確認無誤后她用郵件傳給了爸爸。 那邊的技術員幫忙下載個郵件打印出來的功夫還是有的,雖然進度上落后一大截,但是陳爸爸不用啥資料都去找技術員詢問了,一些常用的技巧和參數他在平時的聽課和女兒翻譯的資料里挑選出來,記在本上,空閑時間就自己一點一點的練習。 他們項目組才組建,第一次考核要等半年。 考核不合格的會被替換下去,也正是如此,所以同工種之間的競爭壓力實在不小。 跟陳爸爸搭檔的技術員原本有點態度模棱兩可,但是發現陳建國從老家回來后的一個月里,學習進展rou眼可見的加速,立馬就站到他這邊了。畢竟像陳爸爸陳建國這樣吃苦肯干又不生事端的人不多,兩人搭檔也挺合拍的,磨合半年好不容易上路了,突然換一個來,說不定又要磨合好久。 正是因為這樣,陳爸爸在偶爾去請教問題的時候,技術員的耐心都多了,講解也更細致。 元旦之前,他們項目組第一個小目標測試。很多人都等著看笑話,當然不是只看陳爸爸一個人的,好多工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陳爸爸好歹還讀了初中,某些人連小學都沒讀完就進廠了。 這一次不會淘汰人,但會根據進度的不同來分配任務。 分配的任務越重要,留下來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這一次的技術員跟工人是分開測試的,主要測試點是設備的了解程度,參數設置的能力,以及加工精度。 設備了解程度是筆試答卷,一共十道題,兩道選擇兩道填空六道簡答。 簡答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你闡述什么,只需要把步驟寫出來就行。 然后是參數設置。根據題單要求進行參數的補足。畢竟他們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什么配搭調整之類的跟他們無關,只需要記住幾個重點參數的指標進行搭配設置就可以。這一部分其實不難,考的是工人的記憶力和細心程度。 說真的,能進入這個項目組的工人都是挑選過一遍的技術型工人,他們不怕吃苦,也有著堅韌的心性,但是高科技不是你吃苦就能掌握的,腦子的運轉和記憶力的強大才是重點??梢哉f,在高科技的輻射下,工人更加偏向智慧型技術,而非以前的機械性加工。 第三個加工精度跟第二項密切相關,還涉及到手工cao作的難點。這一部分也是技術員替代不了的。不然為啥后來數碼機床都那么先進了,手工技術工種還是沒有被淘汰。因為有些部件真的是機床無法加工出來的,全靠手工一點一點的敲打磨出來的。 為期十天的比試結束,陳建國出乎大家意料的以綜合成績排名第二的絕對優勢站穩了腳。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學習,它好香 這次的比試是在眾人的監督之下完成的,每個人的成績都張榜公布在廠門口的布告欄上。 除開陳建國外,還有幾個外來的和尚也上了榜。 國企優化改革,下崗的人數眾多,但也不乏有部分人被返聘回單位。這些人簽的合同中明確規定了產品合格率和工作時間等問題。 關于返聘和外聘的問題,廠里的老人也去鬧過,什么示威靜坐,打舉報電話,鬧著要自殺,種種手段層出不窮。 也因為這個原因,廠里的安保都增加了人力,還專門外聘的安保公司來做這個工作。 加之現在推行的科技先行的政策,好多純屬混日子的工人根本連基本考核都完不成,鬧了一次被全廠公開考核成績,自己也就沒臉再去。 通過了這一次的考核,陳建國跟項目組簽訂了半年的合同,半年后會有個難度提升的考試,通過之后再簽半年。 目前項目組的目標是組建一條完整的生產線進行老式生產線的更新換代。而半年后的七月份,新招聘的大學生會上崗,跟著老師傅學習半年才能決定其是否能留下。 但這半年很不好熬,老師跟學生之間也有競爭關系。學生的手動cao作肯定不如老師傅,但勝在知識儲備量更多,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 “爸爸你可要加油了。以后肯定是科技占據優勢,高水平的技術型工人才能站穩腳跟,他們必須得精通最先進的設備cao作,還得有一手過硬的基本功。爸爸你的基本功肯定沒問題,就是學習這方面得加把勁。要不,給你報個夜大你去上上課?” 陳怡歆在爸爸打電話來報喜的時候,給出了建議 職業技術院校開了不少的成人班,夜大,周末班,函授班,在這個階段并沒有被淘汰掉。 在各單位轉型的時期,獲得一個國家承認的文憑,也是很多人是否能留崗的基本條件之一。 陳建國對學習很頭痛,但凡有點可能都不樂意去上課。但是在b市這段時間改變了他的想法,學習不是真的無趣,只是他沒有找到自己的方法?,F在這樣一邊學一邊上手,他接受起來挺快的,至少是他這個年齡段的工人里面他能排進前三。 跟女兒打電話的時候,陳建國讓他們春節到b市來感受一下首都的氣氛。 “我倒是想去,可沒時間啊。我們補課呢?!标愨Ц懔怂?,最多只有七天時間。 “坐火車過去就得兩天,來回四天,我能呆兩天多,太折騰了,還不如留家里刷題。mama跟奶奶可以帶著弟弟去。mama的生意從二十五就差不多可以關門歇業了,彬彬寒假有二十多天,他們過去還能多玩一下?!?/br> 對于b市她不怎么感興趣,之前就去過一次了,該看的都看過,目前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是高考,其他的都別想讓她分心。 真的是眨眼間就到了高三上期期末考試。 這次期末又叫一診,很多學校會依據這個成績來指導學生復習。一中也是如此,甚至還開放了閱覽室和實驗室,讓學生們自由選擇復習的地方。 陳怡歆留在班上,跟她一起復習的都是年級排名前五十的人。也不是故意,不知道為什么,大家自然而然就分成了。 侯文跟萬寧去了b市參加冬訓營,沒有意外的話,他們倆個也穩穩的拿到了保送資格?,F在就陳怡歆一個人還在拼高考,壓力也不是不大。只是她的經歷比起同齡人來說要豐富太多,抗壓能力也更強。 下午三點,老師們已經回到辦公室,學生們上自習。第二天就是一診,整個高三年紀的氣氛相當的壓抑。 這樣其實不太好,但是老師們已經努力讓學生放松了,可他們越勸說學生就越緊張,弄到現在老師都不太敢輕易露面,只讓班上的班委負責帶領同學們復習。 陳怡歆刷完一套題,起來活動了下胳膊和頸椎。 難得今天天氣不錯,太陽暖烘烘的照下來,有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她在陽臺上站了一會兒,突然往回跑,把自己的課桌和凳子搬出來,放在陽臺邊上,能曬太陽的地方。 身后就是教室后門,班長輕輕的戳了戳她,小聲問:“你干嘛呢?不刷題了?” “今天不刷了,我想曬曬太陽背會兒書,要來嗎?這太陽曬著挺舒服的?!?/br> 班長猶豫了片刻,果斷起身,把課桌搬出去,跟陳怡歆并排挨著。 兩人也沒干其他什么,只互相抽背古文和各種公式定理。 這時候背這些其實并沒有太大作用,但莫名的就讓人很放松。 沒多會兒,靜悄悄的,陽臺一溜邊兒全是課桌,甚至有人校服一蓋,趴桌上小憩片刻當放松了。 只要學生們不鬧騰,老師們也不會多管。畢竟這棟樓就高三一個年級,其他年級已經開始放寒假了,他們這樣做也影響不到別人。 不過陽臺就這么大一圈兒,最多兩個班的課桌就占滿了地方,后來的人沒辦法找到位置,干脆拿著書下去cao場,隨便找個地方坐著曬太陽看書,心里都覺得痛快。 老盧在辦公室的窗戶邊上看了一會兒,帶著微笑繼續埋頭整理教案。 一診考完,學生們當場放假,成績會在一周后公布,愿意看的直接來學???,不愿意看的可以在家里痛痛快快的過一個年。 這次的一診時間安排比較晚,該補課的也差不多補完了,就這么三四天也不能讓學生多學多少,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回家復習,查漏補缺。 平白多了四天的假期,陳怡歆沒急著上課,她跑去證券公司轉了一圈,把手上的票全部清掉。 離記憶中的熊市還有三四個月時間,但她沒工夫關心了。股市到現在已經漲了百分之一百五的樣子,而她潛伏早,選的票也好,基本上是大盤漲幅的兩倍。后期加上再投入的跟小舅舅的錢,一塊兒算下來,總金額已經達到百萬之巨。 九十年代末期的百萬投到房地產的圈子里,只能稱得上小打小鬧。 陳怡歆和劉斌的野望不大,他們現在就做圈地這一項,然后在地皮上建倉庫什么的,過幾年一轉手,五倍十倍的回報率它不香? 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考進行時 陳怡歆這邊考完,陳mama就帶著婆婆和兒子登上了去b市的火車。 車票是托人買的,不然窗口那邊早就沒票了,黃牛一張票加價一半,還都不是臥鋪。 陳怡歆班上有同學的家長在鐵路上工作,她第一次腆著臉去找人家幫忙,對方mama知道她成績好人又大方,自家孩子經常跟著一起復習,買三張票算不得什么麻煩事,當即一口就答應了。不過言辭中還是想要陳怡歆多帶著她孩子一起學習。 這完全沒問題啊。她都想好了,過年不回去自己家,就在租房那邊弄個學習班,每天早上班點半到下午六點,午休一個半小時。 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在一起刷題復習,比一個人強多了。 反正肖一言過年要回去b市,這邊都沒人打攪他們,中午隨便煮點速凍餃子抄手面條之類的對付一下,晚上再回各家去吃好的。 同學mama聽了之后覺得挺不錯,又擔心孩子們中午吃不好下午沒精神,不許他們去買速凍食品,非要在自己家包了餃子,炒好面哨子給他們送過去。 要不是怕打攪孩子們學習,她都想讓孩子奶奶去給幫忙做飯了。 陳怡歆接受了同學mama的好意,約好放假就開始。 回頭同學mama在小圈子里一顯擺,第二天就有好幾個同學找到她想要加入。 這次沒等陳怡歆開口,班長就先出頭幫她拒絕了。 “她家就那么大一點,能坐多少人?我們幾個早就約好了的,你們也可以自己約啊,三五個最好,七八個最多,找一家清靜點的,一起學習,一起制定目標就行了?!?/br> 班長把陳怡歆提前制定好的學習計劃給他們看,具體到每一天復習什么,完成什么任務,劃分很細,并且每個任務目標下面還做了表格,寫了一起復習的同學的名字。 每個任務還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下面留出足夠的空格,把沒有完成的原因要填上去。 這個表格擺出來就被人借走復印了好幾分,修改了名字之后才把原件還給班長。 當然,他們幾個是成績還不錯的,另外一些程度差一點的就需要修改目標了。但是這種方法很值得借鑒,連老盧都過來瞅了兩眼,打算下學期的學期任務也照著這個來弄弄看。 陳怡歆這邊來復習的都是住得比較近的,平時成績也相差不大,差最多的可能就是幫忙買火車票的那位同學了,但人家也在年級六十來名左右。 他們一共六個人,按照劃定的計劃開始復習,一個小時休息十分鐘,上午能學三個小時,刷題能刷兩套左右。中午吃飯連午休差不多兩個小時,兩點到六點又能刷兩套題了。 當然也不會一直都刷題,基本上固定是一天兩套,上午下午各一,完了是自己對照自己的計劃進行復習,有不清楚的可以相互交流。 學習小組的暫定時間為一周,之后各家各戶要準備過年的事情,轉眼就初四,學校初五正式上課。 這個學習小組雖然沒有繼續在陳怡歆家里進行,但還是保留了下來,每天晚上和周末的時候就湊一塊兒互相choucha,效果挺不錯的。 轉頭過完年,一家人從b市回來,帶回不少好東西,幾個走得近的親戚家的禮物也都準備了。 陳怡歆沒去,陳爸爸還特意給她買了一件漂亮的呢子大衣,據說是從港島那邊進的貨,可貴了。 這件衣服就花了陳爸爸三個月的工資,還不敢跟自己老娘說,只偷偷給老婆交了個底。 給女兒花錢,陳mama一點不在意。家里能有現在的生活,女兒的支持和幫助太大,她現在是恨不得把女兒捧在手心里疼的,哪會因為陳爸爸給買了衣服就吃女兒的醋。要不是這次帶來b市的錢不多,她都還想給女兒買點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