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當團寵 第74節
吃完飯,陳奶奶打發孫女回去,自個兒提著折好的紙去了廟里。 看了看時間,這會兒去成北市場正好趕上收攤關門,運氣好還能跟她mama見個面。 現在陳mama生意做大了,幾個店面都在跑,又沒個手機聯系,見面不是預約就得撞運氣。 想到這,陳怡歆突然覺得自己疏忽了,早該給她mama買只手機的。 九六年的時候手機還沒怎么普及,摩托羅拉是最火的牌子,一個不怎么好看的手機都需要三千多,還是比較低價的那種。 陳mama現在用的是陳爸爸留下來的bp機,每次人家找她都得臨時找地方回電話,有些客戶你多耽擱一下就會生氣不買了。 反正城隍廟這邊賣手機的也多,陳怡歆就去找了以前租她奶奶家門面房的那個年輕老板,想讓他幫忙介紹一個靠譜的店。 老板看到陳怡歆找過去還有點吃驚,再聽說她是想給mama買手機,眉頭就皺起來了。 “妹子,現在手機可不便宜,還得要身份證才能買,你確定要?” 陳怡歆解釋了一下,說自己這個假期跟著老師打工賺了點錢,就想給mama買個便宜點的手機,免得她忙起來還得到處找座機回電話。 “這樣吧,你確定要的話,我幫你打聽一下誰有要出手的二手機。你.mama做生意也辛苦,花大價錢買個新款不劃算。我幫你淘個八成新的,能便宜一半?!?/br> 老板租她家店面好幾年,為人也直爽,連押金都不要,讓陳怡歆留個電話給他,晚點回她話。 “那行呢,謝謝宋哥了?!?/br> 陳怡歆嘴甜的恭維了老板幾句,也不耽擱他做生意,走之前還跑去水果鋪子買了些蘋果送去,讓他和店員一起吃。 “這丫頭,為人比她兩個姑姑強多了?!?/br> 小姑娘會來事兒,老板對她的印象也好,把這事兒放在心上,下午就去給她尋摸了一只二手機,直接呼到了陳mama的bp機上。 第一百三十章 越來越正規 陳mama收到這條呼機信息的時候,正好跟女兒在一起。 “手機?什么手機?” 她看了一眼,號碼不認識,就擱一旁不打算回復。 正好陳怡歆拿了畫筆和工具出來,就聽到她mama在念叨手機兩個字,趕緊跑過去拿起來一看。 “宋哥好厲害,這就找到了?!?/br> “找到什么?你要買手機?”陳mama愣了幾秒,“也是,你一天天的擱外面又是比賽又是學習的,買個手機方便聯系?!?/br> “不是啦,我是拜托宋哥給你買的?!?/br> 陳怡歆拿著呼機跑去找了電話給對方回過去,約好時間之后才回來給她mama解釋。 “我不用,我用什么手機?那是人家大老板才用得起的?!?/br> “哎呀mama,這就是個聯絡工具,什么大老板小老板的,你做生意呢,隨時要掌握情況,拿著手機要方便很多。再說了,你晚上睡得早,起得早,我下課回去你都睡著了。有手機我就可以白天也找你說說話啊?!?/br> 前面那些話,陳mama還不以為然,后面這句才是戳到她心窩子了。這一年多跟女兒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一周兩周都說不上一句話。 她也猶豫過要不要放棄手上的事業回家把孩子顧好,但是現在心里又實在舍不得。 “手機收費很貴的……” “貴啥啊。不就一分鐘六毛錢嗎?也不是誰有事沒事找你聊天玩,談正事呢,幾句話的功夫,一兩分鐘這錢你還是能給吧?!?/br> 陳怡歆沒管她mama的糾結,把東西點了數,記了帳就拉著她mama往城隍廟去了。 到了宋老板的鋪子上也才五點半不到。 “你看看啊,這手機雖然是黑色的不太好看,不過反正大姐你也不是為了顯擺對吧,實用就行。完了你拿著身份證去營業廳辦個電話卡,入網費五百塊。這機器我哥們兒也包三個月的售后,你要用著出問題了,隨時過來找我就是?!?/br> 原價要三千七八的手機,宋老板的朋友收了二千二。他說是一個老板在他那里換的新機,這個當時抵價就抵了一千八.九。 這話陳怡歆肯定不信,能抵一千都是厲害的。不過里外他給收拾了一下,又換了個皮套,雜七雜八可能有個一千三四的成本。轉手賣二千二,至少能掙七八百。 一千五不是個小數目,能少一點就是一點。而且陳怡歆也看了一下,這機器是完好的,各種功能齊備,跟后世的智能機沒法比,但在當時來說,這么小巧的手機已經很顯眼了。 陳mama身上帶著營業款,她不讓女兒給錢,非得自己付款。完了去營業廳辦卡也是她自己給的錢。 要不是陳怡歆沒成年,辦不了卡,她都不會拉著mama一起來。這會兒就特別懷念幾年后手機光速發展的時期了,隨便街邊哪個鋪子都能買到電話卡,管你成年沒成年,給錢就行。 陳mama還想給女兒也買一個手機,陳怡歆沒同意。說她還在讀高中呢,也不可能帶著手機去學校,回家了又有座機,就別浪費這個錢了。 陳mama想了想,也放棄了這個念頭。就打算等明年女兒高考完了,再給她買個新款的。 今年買鋪子進貨花了不少,她之前的存款都沒了,還借了一屁.股的債。自家兄弟的可以緩一緩再還,外面親戚朋友的,能早點就早點,別人沒找她要利息就已經很夠意思了。 手機買完,連辦卡之類的雜項加一塊,用了差不多三千左右。 陳mama拿著手機讓女兒教她怎么用,折騰了好一會兒,終于學會了撥打電話和發短信。 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小舅舅劉斌的。 劉斌最近也是忙得不行,陳mama都快兩個月沒見著他人了。 “你說孫超那小子也夠機靈的吧,怎么就找了那么個五不著六的女人?之前非要把她倆弟弟塞給你舅舅帶著跑業務。結果跑了沒三個月,就說累得很不去了。完了又想去房產公司那邊上班。幸好你閆大哥果斷拒絕了,不然還不知道要鬧成什么樣子?!?/br> 這事兒她聽mama說過一嘴,還是放假之前那會兒了。 孫超老婆的親弟弟跟著小舅舅跑業務,結果跟人吵起來,回去還埋怨小舅舅不幫他打人。還說什么小舅舅是從局子里出來的,憑什么管他。 反正這事兒最后鬧得孫超都發脾氣了,還專門給小舅舅道了歉來著。但是面子上雖然抹過去,可終究落了罅隙,小舅舅現在都很少去找超哥出來喝酒吃飯。 廠子那邊有具體的規定,加上陳爸爸進修去了以后,他們又招聘了一位廠長,閆明禮直接說了,廠子里的人事安排他說了才算。業務全部歸小舅舅負責,物流運輸這塊兒歸孫超管。 三個人明確了責任歸屬,這樣一旦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就能直接找負責人解決。 在跑業務之外,劉斌還迷上了尋地盤,他幫人找了兩塊空地,牽線搭橋買地成功之后,人家給他的辛苦費可不少。半年多成交了兩樁,還有四樁在談判過程中。就這么半年時間,劉斌在房地產圈子里也有了點名氣。 陳mama打電話過去的時候,正好劉斌跟人談完出來,才說去找地方吃飯,接到jiejie的電話后,干脆打了個車直奔城隍廟。 北門這頭也有不少好吃的東西,特別是新開的一家兔火鍋。 現殺的兔子,爆炒之后調入醬料,摻入豬骨雞架熬制的老湯,燒開就能吃。吃完了rou再煮素菜進去,湯濃味美,讓人贊不絕口。 劉斌接了閆明禮,再來接陳怡歆母女,四個人去了店里點了一只快五斤的肥兔子,做出來滿滿一鍋,還送了四個素菜。 吃飯的時候,閆明禮聽說陳怡歆要去浙省,頓時來了精神。 “我前兩天跟張教授也在說這事兒,他建議我去那邊看看,取取經。要不我找你有空的時間過去,然后我們倆去看看那邊的民宿是怎么做的?” 陳怡歆很想讓他別折騰了,她住過的民宿貴的便宜的,網紅的原始的,沒有好幾千也有好幾百,大差不差都知道該怎做。但是這話現在說不出口啊,她的活動范圍就這么大,不可能突然鉆出這方面的經驗來。 “行,我等集合之后安排好了給你打電話,你到時候照著我的行程表來安排就行?!?/br> 想了想,她去的時候都已經很商業化了,但是現在,或許還能感受到原始的淳樸的一面?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合群 在去參加集訓之前,他們還在一起開個會。 集訓之后的復賽是團隊為主,突出的是合作精神,這也是前兩屆所沒有的改變。他們開會的目的就是來討論這件事,看能不能分析出組委會的意圖。 之前都是全部淘汰制的,每個省都有希望進入最后的決賽。但今年賽制臨時更改,這樣一來就注定決賽的勝負不可預測。 “怎么會這樣?”有人開始煩躁,言下之意是抱怨其他人很可能拖自己的后腿。 其實她說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覺得五六名的兩個高中女生是注定過不了復賽的。 以前淘汰賽過不了就得了,現在變成團隊賽,每個團員的分數組合成的團隊分數才是能否出線的關鍵。這其中可cao作的東西就多了。 陳怡歆跟實驗校的那個女生對視一眼,兩人都沒說話,甚至連表情都沒改變。 她們不會覺得自己就差到哪里去,雖然在運用的熟練度和詞匯量上相比那些大學的學姐學長們要欠缺一些,但是她們也有她們的優勢,誰拖累誰還不知道呢。 帶隊老師也是個很虎的人,不會慣著誰。 聽到那位女生的話,當時就不高興了。 “你是覺得你穩進決賽了?我看了下你的分數,也不比別人高多少,你哪來那么強的自信心?” 老師懟了她一句后,那學姐黑著一張臉閉了嘴。 “團隊賽又不是針對我們一個隊伍,其他的省市隊伍都是今天才接到通知的,大家起跑線都一樣,與其在這里嫌棄東嫌棄西的,你不如多考慮下怎么在穩定自己成績的同時幫同伴獲得更多的分數。就算是團隊賽,也能看到個人的得分,橫向一比較就清楚實力了?!?/br> 老師十分的不拖沓,直接把緊要問題先解決了,然后再說過去之后的行程安排。 “原本集訓是安排的一周,然后復賽。因為臨時更改了賽制,現在多給了你們三天的磨合時間。一共十天的集訓,完了之后休息一天,會帶著你們去一日游,之后會在一日游的那個地方進行復賽?!?/br> 陳怡歆晃了一下神,總感覺這套路有點熟悉。要是多個攝制團隊,多個微博宣傳,可不妥妥的競賽綜藝? 她循著這條思路一推,大致斷定他們去一日游的地方就是閆明禮想要去取經的地方。 “這次我們是坐火車過去,你們提前到火車站集合,記得把半個月的換洗衣服和日用品都帶上?!?/br> 老師又囑咐了些出行要點后,就讓他們解散了。末了留下陳怡歆跟實驗校的女生,說她們倆未成年,還需要家長簽署一份委托協議。 聽到兩人被留下,之前質疑的那個女生哼了一聲,背著小包不客氣的起身走人,都沒跟老師打個招呼。 其他人沒她那么不懂事,不管對這個改變的賽制有何不滿,他們至少還保持了對老師的尊敬,跟兩個高中生同伴也笑著打了個招呼才陸續離開。 那位老師沉著臉深呼吸了兩口,才把早就準備好的文件袋遞給她們,讓拿回去跟家長好好看看,簽好字,等集合的時候交給他。 “你們倆的分數雖然沒有她高,但是潛力不低,我個人對你們比較看好。這次賽制改變反而是好事,畢竟我們這個英語比賽更偏實用性一點,和完全擇優的數理化競賽有本質的不同。你們回去也不用背什么字典詞典,多找一些英文雜志科普文章之類的看看?!?/br> 比賽的內容肯定保密,但是每個省的老師也會私下進行相關分析,希望能猜中大概范圍。 這就跟打高考作文題的范圍一樣,邏輯之中蘊藏運氣。猜中了就容易高分,猜不中也不會一敗涂地。 陳怡歆的詞匯偏科技工業方面的,而實驗校的女生比較擅長文化方面的,兩人各有側重,在基礎方面的水平大致相當。 從開會到集合出發有一天半的時間。他們是八號早上七點二十的火車,六點半就要到達火車站集合,統一登車。到浙省的時間是九號凌晨五點,整個旅途大致二十二個小時。 買的臥鋪車票,除開兩位帶隊老師是下鋪外,六個學生三中三上。 正好他們這次參賽的人里面也是三男三女。男生們主動去了上鋪,把相對的兩個中鋪給了陳怡歆和實驗校的女生,另一個中鋪則跟帶隊老師同號。 白天的時間在聊天打牌中度過。其他人都很開心,就那個高傲的女大學生整個旅途都不跟他們說話,一個人窩在床鋪上,帶著耳機聽隨身聽。 大學老師跟中學老師可不一樣,誰都不樂意慣著你。 她不肯下來跟大家一起吃飯聊天,老師也不強求,除了分配給她飯盒外,兩個老師話都沒跟她說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