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嬌弱嚶嚶怪后我干翻全場 第35節
而另外兩具,腐爛得有點兒惡心,伊年掃一眼后就立馬別開,不再細看。 但她面上不顯,沉靜地撿起,放在一邊,看第四頁的內容。 謝濱看她一眼,并沒有拿出紳士風度去掩起照片,像什么也沒發生一樣,靜靜地等她看完。 第四頁有對三具尸體的分析。 結論剛才謝濱也提到了,嫌疑人a享受追逐獵物的快感。 但對黃悅尸體處理發生變化。 “黃悅尸體處理方式與另兩具不同,側寫不符合,為嫌疑人b所為?!?/br> “原因分析:1、尸體處理為嫌疑人b主導,嫌疑人b對伊年同樣有敵意;2、嫌疑人a對伊年敵意增大,欲對其加重恐嚇,命令嫌疑人b對尸體作此處理;3、嫌疑人b建議尸體作此處理?!?/br> 再后面幾頁是對嫌疑人b的側寫,但信息較少,側寫不夠完整,除了懷疑嫌疑人b是一個女人之外沒有其他有用信息。 對嫌疑人a和嫌疑人b之間的關系也列出了多種可能性,沒有定論。 伊年看完整份報告,在她合上后,謝濱就立即道:“能從你認識的人里面搜索出一個吧?” 伊年抬頭看向謝濱。 不得不說,謝濱做的這份對嫌疑人a的側寫很實誠,伊年看下來就沒有特別不認可的地方。這份側寫也能和葉宗易完全吻合。 所以,謝濱到底是不是同伙? 如果是同伙,那他是不是在出賣葉宗易? 如果不是,難道嫌疑人b真的是一個女人? 伊年沒有立即回答謝濱的話,而是道:“你似乎很有自信,確信我能從我認識的人里面找出這樣一個人,而且,還僅僅是一個,連容錯率也沒有?” 對于被質疑,謝濱把不悅寫到了臉上,“如果你找不出來,只能說明,他在暗中觀察你,你并不認識她,或者你記憶力不夠,想不出來。至于容錯率,可以有,你告訴我疑似的人,我替你篩選?!?/br> 伊年不客氣地道:“你也很自大狂妄,跟側寫符合呢?!?/br> 謝濱:“我從不隱藏自己的狂妄,我有資本狂妄?!彼櫚櫭?,“你認真看了嗎?說出這樣的話,我建議你再把報告仔仔細細看一遍?!?/br> 伊年:“……”算了,她不跟他打嘴仗了。 伊年說到正題上,“我確實想到了一個人,但是,這兒的其中一點并不符合?!?/br> 謝濱:“哪里?” 伊年打開報告,翻到其中一頁,指著中間幾行字,“這里?!?/br> 她只的就是她接到的電話信息那兒。 “我接到這個電話的時候,符合側寫的那個人,就在我旁邊,他有不在場證明?!?/br> “你認識的人中,只有這一個符合側寫?” “是的?!?/br> 這個問題似乎的確讓謝濱有些不解,“但這通電話,符合的就是嫌疑人a的行為特征,且與之前的行為特征一致,不太可能是由嫌疑人b主導?!?/br> 但他只沉思了片刻,就得出結論,話語里還有那么一點兒的激動,“他想親眼看你接到電話時的反應!他支使嫌疑人b這么做,他就是想親眼看你的反應!” 第43章 43 伊年聽到這個答案, 面上并無太大波動,像是早已有了準備。 確實,她已經從各種現狀中領略到兇手的變態程度, 僅僅一個想親眼看她反應,并不足以讓她恐慌悚然。 謝濱在說完后,從伊年臉上得到的唯一反饋,就僅僅是伊年細微得幾乎瞧不見的、挑眉的動作。 這顯得他反而像大驚小怪。 他將因為說話激動而略有前傾的身子坐正, 恢復一貫的面無表情, “你的反應倒是在我意料之外?!?/br> “是么?!币聊旰芊笱艿貞司? 拿起茶盞小口喝。 茶已放涼, 沒了剛開始的茶香味, 只不過伊年沒有再動手沏一杯的意愿,就只放下杯盞, 不再動它。 她在觀察謝濱, 想確認他是真心想破案, 還是作為一個同伙的試探。 同時,謝濱也在觀察她。 這個受害者, 跟他以往見過的人都不相同,是他從未遇到過的類型,以至于他對她瞬間升起諸多防備。 “我遇到過的受害人, ”謝濱道,“在聽了我的側寫分析,腦中有懷疑對象之后,或不可置信, 或驚懼恐慌,或無助地問我要怎么辦,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你這樣, 在心中有了懷疑對象、且只有一個懷疑對象時,還氣定神閑的狀態?!?/br> 伊年不想被一個心理學家分析,很沒有誠意地敷衍,“我是演員,我能演,你怎么知道我心里不慌?!?/br> 謝濱“嗤”得一笑,顯然不信,但他沒跟伊年理論,同她對視著,像觀察,像較量,片刻后,他道:“在看這份側寫報告之前,你就已經在懷疑他,是嗎?” 雖是問句,卻是并不覺得自己會出錯的神態。 伊年剛要開口,他又搶先一步,“如果你說不是,那你的反應,足以讓我懷疑你并非受害者?!?/br> 他確實夠敏銳。 “你說得對,在看你的側寫之前,我就有懷疑的人,且有八成的把握沒有懷疑錯人,而你的側寫跟他幾乎都能對上,于是現在,是九成?!币聊甑?。 “是誰?我需要他的信息,做進一步分析,來找到他的同伙?!?/br> 伊年:“我已經把我的猜測都和警方溝通過,抱歉,既然你已經退出專案組,我恐怕不能告訴你?!?/br> 謝濱側頭看向門的方向,動作突兀,又是若有所思的樣兒,令伊年警覺。 她目光微凝,面上不顯,但身體已經是應戰的狀態——謝濱一旦有接近她的舉動,她能立即避開并反擊。 不怪她敏感,謝濱這個側頭的動作在她看來就是當她說有懷疑人選但不告訴他的時候去確認對面包廂的警衛——包廂是推拉門,開了一條二十公分的縫,而對面包廂的推拉門全開,順著謝濱的視線看過去能清楚地看到對面包廂的情況。 好在,謝濱并沒有多余的動作,視線在對面包廂轉了一圈后回過頭來,開口:“你與對面的警衛都在防范我,這恐怕不是我的錯覺?!?/br> 伊年:“我是一名正在遭受兇手恐嚇的受害人,我和保護我的警衛會防范任何人?!彼f得隨意又理所當然,但她能看出,謝濱已經起了警覺心。 不知道能不能將他敷衍過去。 事實證明,想要敷衍一個心理學家并不容易,在一個高超的心理學家面前,人往往容易會有無處遁形之感,更別說眼前的這位心理學家已經起疑。 且出乎伊年意料的是,謝濱迅速將當下的反常將他被迫離開專案組聯系起來,“是嗎?可你們的反應讓我想到我被踢出專案組?!?/br> 伊年不得不承認,謝濱此人作為對手,很棘手。 以防他只是試探而并不確定,伊年并未就此和他攤牌,且這種時候她總能輕而易舉就演技爆發,略帶了絲驚訝地抬眸輕瞥,緊接著就是一聲輕笑,“謝教授,我不是很明白你這話的意思,這兩者有關聯嗎?” 謝濱和她對視,兩秒后,他垂下眼,“我大概明白了?!?/br> 伊年一驚,望著他,沒說話。 她才發現謝濱的睫毛黑而密,像女生,平時他看人的目光總是冷冽又帶著探究,容易令人選擇性無視他的睫毛?,F下他垂著眼,斂去攝人的目光,睫毛就成了一眼就能關注到的重點。 伊年看著那一排垂下的濃密睫毛,腦中突然冒出“他很委屈”的念頭,這個念頭把她嚇一大跳,就像被電流擊中,麻了全身,起一層雞皮疙瘩。 伊年端起已經涼透的茶盞灌了一口,甩去這奇異的想法,把突然偏了軌道的關注點拉回,問:“明白什么?” 謝濱重新抬起眼,“你給出的懷疑對象是葉宗易,對嗎?” 伊年:“……” 她對上他的視線,依然是如同x光一樣能透視眼前人的目光,濃密的睫毛不去細看都注意不到,哪里還有“委屈”的意思? 不愧是享譽國內外的犯罪心理學家,不論是觀察力還是敏捷的思維都不容小覷。 此時被睫毛引起的分神嚇到的伊年已經整理好心態,又是一貫的沉著冷靜,聽謝濱如此直白地提出,伊年覺得謝濱是同謀的嫌疑已經下降許多,除非他此行目的就是拋棄隊友斷尾求生。但伊年認為他來斷尾求生的可能性并不大,否則就憑葉宗易的能力,不會讓背叛他的同謀好過。 謝濱是同謀的可能性不大,他自己又已經猜了出來,伊年便不再裝模作樣,扯扯唇角,“何以見得?” 謝濱:“葉宗易完美地符合側寫,如果找的是我身邊的人,我第一個就會想到他,現在我又想起來,你和葉宗易是認識的。再加上專案組重組,重組擴大規模倒沒什么,但原隊員中只有我被莫名其妙的理由踢出來?!?/br> 他抬手推眼鏡,“我和警局合作過這么多次,第一回 碰到這樣的待遇。如果葉宗易是嫌疑人,那就能解釋得通?!?/br> “當然,”他繼續道,“如果你們懷疑我是同謀,那就是真的智障。即便你們不相信同謀是女性,那也該知道,同謀不具備主導型性格,是順從型的弱勢一方,我完全不符合?!?/br> 伊年不大懂側寫,但直覺謝濱說得有道理,當然,她不想成為謝濱口中的智障,笑笑道:“這是哪里的話,同謀什么的扯遠了,局里安排你離開專案組只是為了避嫌,你知道的,這是規定?!?/br> 謝濱一聲冷哼,看不出來信沒信。 接著,他問:“既然確定目標,尋找證據應該不難,為何到現在都沒動靜?” 伊年聳聳肩,“我只是個受害人,不是警方內部人員,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想來尋找證據并不容易?!?/br> 謝濱皺眉,“連限制出境都沒有,還在秘密調查階段?這不是一個好兆頭?!?/br> 他說著,似想到什么,翻開側寫報告,迅速翻閱幾頁,找到一張地圖,轉過報告朝向伊年,“這幾個圈出來的住宅位置,肯定有葉宗易的房產,在他房產附近搜索必然能發現線索,到時就能把搜查令申請下來。警方沒有這么做嗎?” 伊年搖頭,“我真不知道,你問我沒用,警方不會跟我說這些?!?/br> 頓了頓,她補充,“我不知道警方找的是不是你圈出來的住宅位置,但隆北山附近的住宅應該找過,恐怕沒有和葉宗易相關的?!?/br> “不可能沒有,兩具尸體都拋在同一處,拋尸位置一定是他熟悉且方便來回的,囚禁受害人需要獨立空間,葉宗易此人又受不了略次些的居住環境,這些別墅區里一定有他的住所?!?/br> 伊年:“也許房產不在他名下,而是在同伙名下,總之,據我所知,在這條線上,警方并沒有進展?!?/br> “還有別的線?”謝濱對葉申安的案子一無所知,但他敏銳地從伊年話里聽出不一樣的訊息來。 伊年意識到她不能說多,否則不經意間就會被謝濱探出信息,雖然聽謝濱頭頭是道地說下來,她已經排除謝濱的同謀的可能性,但畢竟是案件內部信息,她不應該透露。 伊年搖頭:“你我現在都不是警方內部探案人員,為什么要討論這些呢?” “有我幫助,破案能快很多?!敝x濱道,言語自信到幾乎狂妄。 伊年不接這話,反而轉移話題問:“葉宗易是你朋友,你倒是絲毫不為他辯解一番?聽你的話,似乎都已確認他就是兇手,這不像朋友的言論?!?/br> 這的確是伊年覺得奇怪的一點,假如謝濱能給出一個說得通的理由,她就能把謝濱是同謀的可能性清為零。 謝濱大概也明白他不可能再從伊年口中探聽到別的,只能放棄追問,對于伊年的問題,他不屑地“嗤”了聲,“沒有什么能比得過我對側寫的信任,更何況,我和葉宗易算不上知根知底的朋友?!?/br> 他自負的言論,伊年是信的,但后半句,她存了疑,“算不上知根知底的朋友?我怎么聽說你們關系很好?交情早超出了一般校友吧?即便你率先回國后,隔著大洋也聯系不斷?!?/br> 謝濱不介意為她解惑,“知道我為什么會和他結交嗎?因為從見到他第一面起,我就想分析他,他就像一個黑洞,深不見底,讓我有很強的探知欲?!?/br> “那你的結論呢?”伊年問。 謝濱攤手,“他從來不肯多談他自己,我只能從他的行為來分析,但他有很強的偽裝能力,我當然沒法從他的日常行為中得出他有犯罪傾向的結論,我只能說,他是兇手我并不驚訝?!?/br> 伊年:“……” 怎么說呢,把謝濱這個人當作朋友也挺慘的,如果伊年自己有這么一位朋友,估計話都不敢跟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