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好巧 第39節
第50章 青樓 你就上去吧 孟婉既沒勇氣承認, 也沒膽量否認,僵持片刻后,好在李元禎并未深究, 而是撩開簾子一角看向了外頭。 既然李元禎有心放過,孟婉總算稍稍松了口氣。 自口岸一路行來,皆屬城郊荒僻之地,是以地上痕跡較為明顯。但循著車轍行入人煙稠密的鬧市邊緣后, 地上痕跡便看不清楚了, 馬車幾次減緩后,終于在一條岔路口停了下來。 李元禎再次下車,四下隨意看了看,最后目光落定在一座二層小樓上。 孟婉也順他視線看去,見那小樓的大門敞開著, 二樓憑欄處坐著兩位額點朱鈿, 氣韻風流的年輕女子。 這樣寒冷的天氣里,她們竟裌衣單薄, 只著綺羅, 與街上行人的裝束極度不符。其中一位黃衣姑娘的裙帶穿過雕欄, 隨風獵獵狂舞,她緊緊握著手里的暖爐,可單薄的身子還是微微打顫。 黃衣姑娘目光不住在過路的人群中尋覓目標,后來終于發覺自己也被兩束目光盯著,于是偏過頭來, 恰巧對上孟宛的一雙眼。 那黃衣姑娘登時從美人靠上起身, 俯在朱欄上熱情的朝孟宛打著招呼:“公子,外頭冷,何不上樓來小坐?” 一時沒分清她這話是對誰說的, 孟婉轉頭看看李元禎,見他也正陰惻惻的看著自己。孟宛不禁有些迷惑,輕喚了聲:“王爺?” 李元禎輕勾一下薄唇,“既然有人請你上去,你就上去一趟吧?!?/br> “可她們是——”話至嘴邊兒,她又卡住了,因為這話她有些說不出口。即便她此前再鮮少出門,也知道有一個不甚清白的行當叫妓子,顯然樓上那兩名女子便是。 這時李元禎拿出一錠銀子塞到她手里,吩咐道:“該問什么,你應知道?!敝蟊氵f了個催促的眼神。 孟婉只得硬著頭皮上前。 邊走,她邊好奇的掃量了眼周邊的鋪面,心想不就是問路么,找哪里的小二或是掌柜問一句不成,非要她去這種地方問? 可看了一圈兒,她便明白了。 的確這條街上有茶肆、酒樓、藥鋪、布坊,可這樣天氣里,不論小二還是掌柜,皆是縮在最里頭。只有客人進門了,他們才會出來招呼。自然,外頭有什么樣的車隊經過,他們不會知曉。 而青樓女子就不同了,沒有接到客人的姑娘便要在二樓雕花欄處搔首弄姿,作個活招牌引客。街上行過路過的人們,無一不先入她們的法眼,像數十人的車隊,自然是逃不過她們的視野。 明白了這點,孟婉也便不再糾結,自行推門進入。 先前還坐在二樓的那位黃衣姑娘,早在目睹她往這行時便興高采烈的下樓來迎接了,一見孟宛,立即熱切的上前挽住,語氣老練:“喲~頭一回見這么俊俏的小公子,今日奴家定會奉您為上賓,好好招待!” 她挽得極其用力,似乎生怕稍一松手,到了嘴邊兒的肥美鴨子便會飛走一般??擅贤饦O不適應的一直推她,想要保持距離,見推她不動,便干脆先將手中的銀元寶塞到她手里。 “先、先放開我?!?/br> 黃衣女子握著銀元寶兩眼泛光,有了這顆定心丸,她終于聽話的將人給放開,然后客客氣氣的將人引往二樓廂房。 孟宛自然不會進,只登上幾級木梯避開大堂的喧鬧,然后伸手扯住黃衣女子的胳膊,“姑娘,我有事要問你?!?/br> 黃衣女子駐足回身,故作嬌羞狀介紹起來:“奴家陪酒二兩,曲樂另加二兩,公子若是廂房小歇十兩,若是留宿二十兩……不過公子給的銀兩,您想做什么都行?!?/br> 女子說最后那句時,伴著一個媚眼拋飛過來,直叫孟宛顰眉擺手,“我不是要問這個?!?/br> “那公子想問什么?”黃衣女子不由納罕。 “我就是想問問你今日憑欄坐在上面,可有看到兩三個時辰前有個數十人的馬隊經過?其中還有一輛馬車,那些人多是留著絡腮胡須的異族男子?!?/br> 黃衣女子雙眼快速眨巴兩下,點點頭:“有啊,大約就在兩個時辰前,是有這么一隊人打馬經過,奴家看到時還熱情與他們招呼?!?/br> 聞言孟宛眼中閃現精光:“那他們往哪個方向去了?” 黃衣女子朝著正東的方位指了指,還沒來及說話,就見孟宛匆匆道了句“多謝”,然后逃也似的轉身往樓下去。 “公子和他們是一伙的?”黃衣女子勾頭探問,孟宛卻頭也不回的下了樓,只隨便的應了一聲“是”。 就在孟宛將出門之際,聽到樓梯上又傳來黃衣女子的揚聲追問:“那他們說好今晚要過來捧奴家場的,公子也會一同來嗎?” 孟婉突然頓住腳步,震驚之下木然的轉頭看過去,“你剛剛,說什么?” “奴家是說,有幾位大哥在奴家熱情招呼時,答應今晚會過來。公子既與他們是一伙的,可也會一同來?”黃衣女子邊說邊笑,眼中滿含期待。 于孟宛而言,這個消息無疑是意外收獲。 其實她雖一直盼著李元禎快些幫她救回太子表哥,可她也不知太子表哥真回到大周,會是個什么下場。 皇帝會如何處置這位逃出周境的廢太子? 幽禁,或是像對待鐘貴妃那樣,直接處死? 她不得而知。但結果總歸不會是好的,只有壞,和更壞之分。 若是她有機會比李元禎先探查到太子表哥的下落,也許事情會有轉機也說不定…… “公子?” 樓上傳來黃衣女子的催問,孟宛點點頭,“會?!?/br> 說罷,她推門出了青樓。 顯然李元禎已因她進去太久,而等得有些不耐煩,已先回到車里。孟婉上車后朝他先是抱歉的行了個禮,之后將問來的路如實指出,馬車便繼續追趕。 在廂椅上坐好后,孟婉的心里一直盤算著今晚該如何行事。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再有不多時天就要暗下來了,到時地上痕跡根本辨認不清,只能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等天亮再繼續追蹤。 那么她便可以趁今晚,回到先前的青樓去探探情況,萬一那些蠻人不是隨口說說,只要他們真的去,她便能順藤摸瓜,找到他們的落腳處,找到太子表哥。 孟婉思考得專注,目光定在角落里,眼珠子許久不曾轉動,這不禁引起對過坐著的李元禎的一些猜疑。 “剛剛可是還問到了什么?” “沒有!”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孟婉就脫口而出,仿佛生怕稍一遲疑便會xiele心底的秘密。 李元禎盯了她一眼,便不再多問,轉眼繼續看向窗外。他看了看天色,已明顯比先前黯淡許多。 馬車向東一路行駛,直至天色大暗下來,小北依命將車停在了一間客棧前,李元禎決定在此投宿。 一行人在客棧內用過簡單的飯食,然后各自回了房間。事情順利的有如天助,李元禎竟說今晚不需人在近前伺候,讓孟婉直接回自己的房間歇息,孟婉自然遵命。 她的房間就在李元禎的正對,為的是方便他隨時喚過去伺候,孟婉不敢直接溜出去,直等到對面的燈熄了,她才悄悄下了樓,讓小二備了輛馬車,又給了幾錢銀子算作封口,然后將她送去了今日的那個青樓。 先前進來時還是稀稀落落的沒幾桌客人,這會兒過來已是華燈旖旎,滿堂蒨璨,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青樓這種地方從不缺大富大貴之人,可如孟宛這種僅聊數句便甩下一錠銀子的客人,還是鮮見。故而這回他一進門,鴇兒便將他認出,熱情的迎過來,又立馬叫人去喚黃衣女子過來招呼。 大堂內空置的席案已沒幾張,孟婉被鴇兒拉著在一邊角處先坐下來,然后張羅起茶水酒菜來。想想身上所帶的銀兩,孟宛連道不必鋪張,可鴇兒卻將他視作豪客格外殷勤,酒菜盡是揀著稀罕的上桌。 待酒菜都上齊了,那黃衣女子才姍姍來遲,坐到孟宛身旁先是二話不說端起一杯酒,自罰了一杯當作賠罪,然后才開口道:“公子,您的那伙人如今都在包廂吃酒,您卻因何一人坐在外頭?倒讓奴家兩頭跑,兩頭怠慢~” 這話立即讓孟宛心中警鈴大作,“你是說他們已經來了?” “來了好一會兒了呢,這會子都酒過三巡了!不如公子也進包廂去吃酒吧?”雖是問著,可女子已自作主張的拉起孟宛就往樓上去。 孟宛半推半就的跟著她上了樓,在梯口處突然停住,甩開女子的手,“姑娘,先等等!” 黃衣女子不禁疑惑:“難道公子不是與他們一起的?” 事到如今,若再用那套說辭必然會揭穿,于是孟宛便道:“實不相瞞,他們是來楓島做海貨生意的蠻人,我與他們并不相識,但確實有個買賣想與他們談,這才有心要結識一下?!?/br> 借青樓之地攀交有用之人的事并不鮮見,故而黃衣女子一點便透,笑笑道:“那公子想讓奴家如何幫您?” 孟宛想了想,道:“若是讓姑娘直接引見,只恐他們正處在興頭上,無心生意之事。這樣吧,不如姑娘就說在下是這里的琴師,之后的事,在下自有辦法?!?/br> 遲疑了片刻,女子爽快的點點頭,“那好吧?!?/br> 孟宛心中正大快,卻見那女子媚眼一挑,暗送秋波,接著說道:“我與公子雖只一面之交,卻不知為何,不忍心拒絕公子?!?/br> 這話有些沒來由,孟宛微怔,那女子卻突然付之一笑,道了句:“公子隨我來吧?!?/br> 第51章 偶遇 和蠻人勾結的竟是他? 穿過二樓長長的一條廊, 黃衣女子在一扇雕花髹漆門前停了下來,孟宛也隨之駐足。 女子一手扶在門上作勢要推,突然又想起什么來, 暫先收了力,側頭壓低了聲量叮囑:“到了,公子進去后可莫要在一口一句姑娘了,喚奴家薇兒便是?!?/br> “好?!睉T這聲, 二人便推門入屋。 入屋后先是一道彩畫屏風隔開視線, 屏風上繪著數位衣著單薄的妙齡女子,懷抱琵琶、酒罐之物,倒是與這青樓的氛圍極其相恰。 貼墻的翹頭長案上擺著個狻猊香爐,內里燃著的熏香丸不斷散發出馥郁的香氣,在整間屋子里纏綿低洄。 過去孟宛為千金小姐時雖也極愛熏香, 卻從不喜這等深濃的俗香, 下意識的抬手捂了捂鼻。之后便聽已轉過屏風的薇兒姑娘向旁人介紹起自己來。 縱是來之前就做好了種種預想,可轉過屏風時, 孟宛的心還是止不住的打鼓。她心存一絲期冀:會否太子表哥便在這堆人之中? 然而轉過屏風后, 她的視線快速掃過圍案坐成一圈兒的蠻人后, 那絲期冀便很快落空。果然是她多想了,太子表哥既然被他們當作貨物一樣的運來此處,出來消遣時又怎會帶上他? 想來太子表哥此刻該是被他們關在一間黑暗的屋子里,里里外外皆有人密切看管著。 胡思亂想之際,孟宛聽見席間有蠻人帶著頗驚訝的語氣“霍”了一聲!她下意識的循聲看去, 見是一個與周邊人同樣絡腮胡分不出區別的粗獷男子, 正目光犀利的盯著她。 她不由得身子一縮,心中忐忑,難道才一進來便被他們識破了什么? 那蠻人驚詫的表情很快化作咧嘴一笑, 指著孟宛對其它人道:“想不到這里的男人比姑娘還要俊秀!” 這話引來同案之人對孟宛的側目,隨后便是哄堂大笑。孟宛只覺喉頭一陣發緊,咽了咽,腳步匆匆的行到珠簾后的琴案旁落座,一聲不吭便撫起琴來。 好在那些蠻人對她也只是一時的好奇,并未再繼續說什么,也不管她彈奏得是好是壞,完全只將琴音當作吃酒談話的背景。 其實剛剛她是被嚇住了,不然本該借著進門先與那些蠻人打個招呼的,不然后面更加難找插話的機會。若只是這樣默不作聲的撫一晚琴,如何能套出話來? 孟宛開始仔細聆聽著那些蠻人的談話,想從中找出些有關此行的蛛絲馬跡,或是可容他插嘴幾句套套交情的契機。 起先那些人只是聊些無關緊要的樂子,后來有人進來附耳通報了幾句,孟宛雖聽不見那人具體說了什么,但從蠻人的回話中聽明白是有人要來。 那九個蠻人明顯的慎重起來,整衣的整衣,捊須的捊須,不禁讓人猜測來的是何大人物。 孟宛也不禁心中警鈴大作。想著此時來見他們的,八成是他們在楓島這邊的接頭人。蠻人既已將“貨物”運來,便不可能再原樣運回去,那么此時見的接頭人便至關重要,因為他們極有可能會將太子表哥交接到此人手上。 她倒要看看,來的會是何方神圣,膽敢在俁國已淪為大周俁城之后,還敢接手大周的前太子! 門開,伴著灌入的一股風,一個白色身影從屏風后走了出來。以孟宛坐在簾后的視角,剛好先看見他的衣裝,視線在隨之往上,看清了他的臉。 看清來人臉的那一刻,她雙眼瞪作銅鈴,幾度懷疑是自己眼花!意識到一切不可能為假后,她慌忙將頭垂下,整張臉與古琴相對,背后無端滲出一層虛寒。 李元禎? 他不是白日還在追蹤蠻人的馬車,為找不到蠻人的窩而愁悶,此刻竟突然出現在了這里…… 難道他是識破了自己的小算計,一路尾隨而來? 不對不對,這猜想很快便被孟宛否定了。若李元禎只是尾隨自己發現了這些蠻人,那這些蠻人又何故會預先知他要來? 所以……他與他們是早就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