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1150節
這些月球領地本土的青年,乍看到這一群孩子,是不可思議。因為月球上很少有這么多少年聚在一起嘰嘰喳喳。 但是他們現在暫時沒有仔細過問和細查,且這些孩子十分朝氣,也讓這群領導孩子的青年們覺得,“人丁興旺”挺好的。 是的,月球經過六十年前的大屠滅后,好久沒有這么人丁興旺了。 由于李圭的領地已經進入了物質豐富階段。在物質豐富階段中,人類目前還是很包容,在資源上樂于分享給下一代。 要是衛鏗剛來的那段時間,大家飯都吃不飽,突然冒出來這么一堆孩子,出于對資源的緊張,第一階段就是百分百朝壞的方向想。 “嫌幼”是社會條件不利于繁衍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出現的大眾情緒。 現如今李圭的說辭:孩子們是從外面收來的。此時整個領地雖然有所“懷疑”,但普遍對這些孩子們都抱著善意。 目前衛鏗沒有告知月球本地人,這些孩子是人皇圣根源從黑泥生出來的。 至少現在領地上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沒達到能接受這樣技術的地步。盡管這項技術和拉格朗日點用克隆倉培養改造人技術一樣。月球鄉巴佬們對拉格朗日點改造人卻非常寬容。(就如二十一世紀,有些人對外國新鮮技術總帶著仰視,對內部的研發技術帶著苛責) 但是未來十年、二十年,隨著深入了解這個技術,并且在看著這黑泥一代正常成長加入社會后,人們會逐步接受,就如同二十一世紀對試管嬰兒的態度一樣。 旁白:黑泥出生一代在六十歲前的基因表達是和正常自然人無異的。 而六十歲后開始顯現后續基因,自身知識體系和思維完全是人類古稀智者水平,對人類社會歷史道德理解,完全是相同的。且也將進入太空和地心進行勞作。將不會與六十歲以下晚輩們有任何利益爭執,就如同成年人不會和三四歲孩子搶糖吃一樣。 而當代這個時代,李圭的月球領地上的居民,在完成了初步“物質文明充實”后,是需要“精神充實”的,即,需要尋找一個“積累希望”的方向。 這時候,把這些冒出來的半大孩子養大,就剛好填補了使命感。同時,成長的孩子帶來的氛圍,是“希望”的氛圍。 李圭:嗯,讓大家漸漸地看著這些孩子們長大吧。 此時這個夏令營中領地上的成年人、孩子們,每個人被分配主管不同工作后勤。 太陽能板塊、氧氣管,以及每個人的身體數據的監控報警,這些都是成年人負責的。(衛老爺為安全兜底。) 水源、食物、電池,以及充氣帳篷的這些計劃表上記錄的物資給孩子王們統計。 2826年9月23日上午7點。衛鏗設置了總行軍目標:現在急行軍是要趕到五十公里外的臨時居住點,然后做一頓飯。 部分孩子要騎著月球摩托,帶著部分需要費時間打理的“中途補給”物資,趕到前方環形山,用月球磚搭建好營地墻骨架,然后搭建好充氣帳篷。 月球上的做菜,都是錫箔紙真空加熱的簡餐。一盒盒咸魚、面條要分開,用太陽聚焦鏡加熱,然后趁著熱油滋啦滋啦的時候,快速蓋上盒子用搖晃法炒制。 如果炊事小組不能提前到達預定區域,展開灶臺艙,那么所有人就只能吃泡面。 到底是磨磨蹭蹭最后只能吃干冷的干脆面,還是早到一些,享受一碗咸魚蒸蛋、青椒rou絲炒飯,這樣的差別,只要經歷過一次,就不會忘掉。 一直是“中人之姿”標準的衛鏗:這個年齡最好的社會協作教育,就是集體行軍過程中,自己搞好自己的溫飽。 整個過程中,不乏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例如某個粗心大意的孩子,負責過月球環形山的載具,忘了帶維修工具,導致全組都得停下來等其他小組支援。 當然還有一些急性子的,一路猛沖勇奪第一,但是到達地點后,燃料酒精缺失,所導致的米沒有熟啦,飯菜不好吃之類的事情, 這所有的問題都能深刻教育他們:什么是協作? 小時候“淋過雨”的衛鏗:與其在大家長的角度上訓斥他們不體諒別人,倒不如讓他們自己領會一下,火燒眉毛不急,最后掉坑里面的感受。 ……爹媽經驗:你替他急,沒有用,得讓他自己急…… 夏令營結束后,衛鏗帶著這批跑累了的小子們,回到了“地鐵站”一樣的地下隧道大廳,興致勃勃宣布:“圓滿成功,所有沒能按期到達目標的人,回去寫一份出游感想,五百字!” 衛鏗站在環形山附近進入地下隧道的入口區域,對全部入場的孩子們咋呼地宣布“讀后感”工作。 這布置作業的告示,讓原本就精力耗盡的這些孩子們,通訊器中,響起一片唉聲:“??!”“唉!”“哦不!” 而衛鏗看到這些孩子們這次意見一致,則是相當滿意:“自己帶的崽子,長大后是要玩正義群毆的。這一點,同眼下地月系的精英們注定是不同的?!?/br> 衛鏗板起臉說道:“你們是愿意還是不愿意,聲音這么小,想多加兩百字嘛?!?/br> 孩子們這時候嘰嘰喳喳地說道:“不愿意”“不想寫”。 衛鏗豎起了大拇指搖了搖:“大聲點,聽不見,再喊得不齊聲,就加字數?!?/br> 上千人稚氣嗓門,整齊的唱反調:“不愿意!” 衛鏗點了點頭:“很好,那就不寫了,回去相互商量,這一份表格每個人都填好?!?/br> 隊伍中孩子們是歡呼了,比起作文,表格要輕松多了。 衛鏗設置的表格是大量應用題,上面寫著每個人吃多少飯菜,背包物資的抵達率,以及各種數字化問題。 末尾威脅道:“寫錯了的,整個小組的成員就得寫一千字的論文?!?/br> 那些一階溯源穿越者看到這一幕,則明白這是戰后總結報告書的架勢! 衛鏗潛移默化中,在告訴月球上這一代人,未來該如何應對戰爭!如何應對蓋亞意識制造的災荒。 在布置完作業后,衛鏗指著其中幾個墊底小組們:“別喪氣,來的時候不是踢石子嗎?現在給我朝氣起來,別像個敗軍。一起跟我唱,團結就是力量~” 稚嫩的聲音在通訊系統中集體嘶吼:“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衛鏗心里默念道:德智體美勞,嗯! ……在月球上,衛鏗有了兒子,同時也迎來了自己的小弟…… 10月1日,衛鏗再一次打開了召喚門,這一次的新一批穿越者到來了,其中有一個人叫做“末亞”。(26.10、24.09) 衛鏗看著這批人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關于這個來自幽暗位面“特殊穿越者”,衛鏗是一直投入關注。 在波瀾壯闊的時空大壩合攏前,一條條熾熱歷史進程在發展的時候,衛鏗悄悄地將末亞送到了位面電梯里,而這一切,誰都沒有告訴,包括景谷雨。而在第五次位面大戰時,甚至連現在白靈鹿都沒有注意,衛鏗悄悄為末亞安排的成長路線。 在召喚結束后,衛鏗和所有人相互通報了這個星球的情況。開始召開討論會。 衛鏗坐在主座位,末亞坐在次座。討論了接下來要在月球上,建設電磁軌道炮,打造“行星要塞”體系的方案。 會議結束后,衛鏗頓了頓,對大家說道:“額,我們一起吃便飯吧?!毙l鏗說這句話時,有些刻意。似乎是在找“跳板”進一步交流。 這不,在征詢中人建議的同時,衛老爺生硬地轉向了末亞,然后詢問“這樣可否執行”。末亞頓了頓,他看著衛鏗突兀地交談,點了點頭。 衛老爺走進了廚房,戴上圍裙,啟動鍋灶,撕開了早就準備好的食材,開始了露一手。 當然部分穿越者們也是來幫忙,旁白:作為“溯源者”們,到一個新地方,對于陌生人提供的食物,是保持著警惕,但直接拒絕是沒禮貌的,所以是主動來幫忙。 不過,他們所有人也都沒想到,位面基點“npc”所謂的吃個飯,是這個npc自己來做。而且要求所有人幫忙洗菜,拿著調料打下手,一副把大家當做自己人的樣子。 末亞看著衛鏗的背影,好奇了,盯著那廚藝嫻熟的動作,莫名的有些觸動。 末亞感覺到:這個李圭在看到自己后,好像是十分高興的樣子。 第09章 (上) 被拔出的“土中劍” 自田園世代以來,但凡是和衛鏗協作過的人都會發現,衛鏗非常容易被低估。 一、毫不在意“皮相”;二、不見兔子不撒鷹,長期蟄伏。 例如眼下在修建地下隧道的時候,整個月球上的正規科技工程隊伍,都是全副武裝的鈦合金動力盔甲配合黑色目鏡頭盔,在地下穿行。衛鏗呢?在最外面套上了黃色的工地安全帽。要不是碳頭盔中樞系統在衛鏗這兒,沒人認出是“隊伍頭頭”。 并且,各種“土”科技貫穿了衛鏗領導的整個隊伍。 例如鈦合金動力服上過多的磨損,外層則是披掛著陶瓷甲片,這些甲片如“麻將席”,沾染了月壤,灰撲撲的,完全遮蓋了機械戰斗服的科技感。 李圭的基地體系不是沒有高科技!例如最新式的“液態納米罡”技術機甲,那科技化鎢鋼甲塊,是如同嵌入在血rou一樣,被體表液態納米牢牢吸附住,并且根據需要,甲塊可以流動。而不是這種尼龍繩掛接的廉價樣子。 至于這玩意,現在為啥沒有貼在衛鏗以及近衛兵的身上? 衛鏗:我不戰斗不需要,這種武備給一線戰斗人員用,我這個修地道,和土打交道的,用這種“廉價有效裝備”的性價比高多了。并且,我要打的是“總體戰”。 小而精的高科技武裝!得有,但那是部門負責人關心的,目前這個事情衛鏗交給了末亞。 而衛鏗作為總體戰負責人,在完成“高科技”分配后,工作重點在要著眼于所有人在戰爭中應對的各種情況,例如部分“高科技”產量跟不上,“二流替補”方案能不能頂上!而且在動員預備隊上的時候,規模夠不夠! 衛鏗戰論:戰爭中,大部分人沒有高科技。作為總指揮官,將高精尖托付出去調動資源支持,但自己不能陷進去!而是要永遠放在團隊中絕大多數人身上。 眼下李圭這邊穿越小組中,負責開拓的王善已經平推了四十五個遺跡城市。 在整合了這些遺跡城市殘留的工業鏈后,李圭方已經搭建了一個精簡的工業鏈!這個工業鏈可以制造戰車,大型機器人,電磁反應爐,甚至還包括一條四百納米“罡”生產線。 八年時間,不僅僅是納米戰斗鎧甲可以量產,超小型核彈(火箭彈大小的核彈)也囤積了六千枚。一些環形山偽裝的反星艦的“行星大炮”系統,也已經部署了。 月球三號鈦礦帶的地下開采區中,末亞找到了李圭。 帥氣逼人的末亞,降下了頭盔隔離罩,看著滿臉塵土在那手扣礦石,琢磨品味的衛鏗,說道:“我這里已經準備好了?!?/br> 衛鏗瞅了瞅這個老弟,嘴角微微一笑:“不錯。挺快?!?/br> 末亞所謂準備好,是預備發起月球大起義,按照末亞的估算,以目前領地物資充足的情況,再加上己方先進治理水平,以及對新興本土青年的提拔,一旦啟動月球大革命,那么短則兩年,長則七年,就能將整個月球拿下來。 對于接下來的戰事,末亞表現出了一股讓人心喜的銳氣。 然而衛鏗在聽完后,說道:“還是等幾年吧?!?/br> 雖然末亞早有預料,但是那雙星辰般的眸子中還是有一絲不平靜,問道:“為什么?” 衛鏗看著這個對話,心里仿佛回到了二十七世紀,當自己疲懶,總是拖延的時候,那位老弟總是冷呵著,在翻白眼。 衛鏗:“因為,我這兒還沒準備好?!薄@語氣亦如二十七世紀時,衛鏗因自己假期補學習,對老弟說的回答是:“上課時,老師說的板書,我來不及思考,放學還要和你一起玩,只有假期,我能統籌規劃一下學習?!?/br> 正如當年一樣,現在衛鏗如此坦誠表達自己“無能”,讓末亞無語翻白眼。 但眼下,兩人的戰略視角是不同,末亞想要的是席卷整個月球,而衛鏗想要的是打造一支超新星力量??焖俳y一月球,勢必會吸納月球本土舊思維。對于“新興”突破不利。 衛鏗的戰略是:現在要等,等“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下的那一代長大成人。至于月球的勢力擴展,敵人來犯,那就打,敵人慫了,那就停手,時間在自己這一邊。 ……土疙瘩的分割線…… 2827年,李圭在一號基地內投影通訊中,又一次被李家訓斥不考慮大局,被罵得狗血淋頭后,一副默默承受的慫比樣。 然而在投影界面關閉后,衛鏗嘀咕道:“這裝孫子,我能裝一百年不動搖!”二郎腿直接翹在機器上,手伸入兩側納米團,雙手神經系統開始連接輸入。 這吊兒郎當的態度,就如同大學生在宿舍中一樣,就差沒在主機上面擺著一瓶快樂水。 衛鏗看了一下“時間”后,打開了這個位面的劇情情況。 接下來幾十年內,這個諸天子世界的地球人類政府,將穩定發揮出“不做人”的表現。 例如眼下衛鏗打開的“劇情資料”。 大約是在秦統歷2840年的時候,地球聯邦為了探索一些大型遺跡,為了補充足夠兵員,將進行“合成人”制造。 合成人就是“人造人”,這是基于在34號遺跡中發現的“生命之池”科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