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1036節
就這樣,在一個小時內,星海議會遠征軍,第一波投射了大約六百萬噸鋼鐵的部隊,原本作戰目的,是在于完成一些區域的占領,為后續萬噸生產基地降落提供條件。 然而在第一波結束后,旗艦上作戰中心。數千名高級軍官,圍繞著環形星球投影,面露愁容。他們發現,降落兵團如同石沉大海,全特么都硬著陸了。 星海議會所有的機械化部隊,沒有任何一支,能在降落后進行機動。 溯源派“手速”快的驚人,敲地鼠一樣挨個挨個敲掉了,留下了一地降落殘骸。 在火炮洗地后(人理聯盟)輕量化機械化部隊,對殘余部隊的星海聯盟那些幸存的三階暗能者們進行肅清(俘虜)。 人理聯盟這些四驅車部隊,呼嘯中趕往戰場,對那些在火炮覆蓋中零零散散幸存下來的兩三噸重量的科技機甲,送上了熱焰和溫壓。 星海議會遠征軍這些空降機甲之所以能夠在火炮中幸存,是運用液態生命金屬技術,但該技術有個缺點,就是害怕“溫度點燃至燃點”,以及“鉛錫金屬對其金屬生命性的滅活” 這些輕裝甲機械化部隊在高軌道上星際戰艦報復火力打擊到來前,會重新返回地表坑道,徒留那些從天而降蘑菇云,發泄無能的憤怒 如此伸縮自如,如同貓拳逗蛇頭的戰法,看起來非常藝術靈巧。 但是這背后是一套非常龐大復雜,且靈敏度極高的戰役配合指揮系統在運作 (人理聯盟)在整個星球六萬多個雷達設施。沿著地下隧道預留的出口,不斷釋放無人機交替打開收集數據。 人理聯盟的光學隱身空軍,八十七個空軍師,在低軌道區域,以三馬赫的速度巡航攜帶大量智能彈藥在待命,(由于引力小,這就是這顆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參照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68公里每秒) 只要在地面雷達網絡引導下,這些在大氣不斷變化光波與地表背景貼合(宛如變色龍)的飛行載具,在接收到星表指揮部命令要殲滅重要目標時,會打開彈倉投射特質的滑翔炸彈。 這種專精于地面作戰的炸彈倉會在離開飛船十五秒后,啟動發動機(為了不暴露飛船位置)朝著區域范圍內,投下三百個彈體,這些彈體降落后,會旋轉,在離心作用下甩開八個戰斗部。 戰斗部在臨近敵人大股集群上空后,經過計算調整角度,然后就開始由爆破凹面放射出“簡簡單單”金屬高速射流。 這也就是在北極圈那幾個特殊降落節點上,那幾個大型威武霸氣“蟲”化作戰裝甲,剛剛降落,腦殼上就被融了一個紅彤彤熔巖洞?!@些裝甲上暗能是來自于缺月這位行星宗主的。 缺月僅僅是試探,想要試一試守軍方面的暗能者能力,但是——雞喉星上守軍用普通備份方案打發掉了這些的“硅基生命”的改造武裝。 簡而言之,人理聯盟在第一波交鋒中,除了亞軌道上埋伏的“能量武器”之外。 在整個第一波星球防御戰中,沒有電磁炮,沒有什么熱能射線,就是這么簡單的剛好好的科技,打的星海議會輕機械化空降部隊抱頭鼠竄。 第06章 (中) 互有手段 第一波登陸戰失敗的三個小時后,在臨近雞喉星外圍的類木星軌道上,缺月臨時召開了會議,雖然此時她還藏有后手,但是由于不知道雞喉星上溯源派的暗能體系,并不敢先對方亮出“變更物理常數級別”的力量(暗能武裝)。 例如說:元素測繪,就能標注星球上所有碳基物質分布,但是缺月星河聯盟集團能這么做,當她戰艦一旦展開工作,溯源派在星體上的單磁極武器就會鎖定星際戰艦。 在星海聯盟旗艦上,當第一波地面戰斗訊息回傳后。 位于艦體能量池中的星例,手輕輕地拍著機械底座上的信息光球。 她表情玩味的看著這個信息光球標識的雞喉星。仿佛剛剛不是失敗,而是平手。 但其實嘛,這位行星宗主,作為政治家,表情管理很重要,內心沒底,但是絕不能被別人看出來。 星例在通訊窗口對低頭認錯的缺月道:“意料之內的事情,早在當年,他(塔西啟舵)還未到星球領主時,就是戰爭籌劃能力極強的一位軍事統帥!” 在另一個通訊頻道上,位于缺月援軍集團的艦隊指揮官,數系舟(七級,星球領主,物質晶結):“我王,能否對他進行信息壓制!哪怕是進行干擾也可以?!?/br> 星例無奈的搖了搖頭:“剛剛我已經和他(塔西啟舵)留在這星核體系進行了信息對抗,他有多個渠道進行訊息發送。盡管我可以干擾他三分之一的通訊頻段但是!他剛剛打你們用到的信息通量,不足十分之一!” 注:用引力波信息頻段對抗的,其實不是衛鏗,而是三個三階溯源者組成的通訊場戰斗組,調動大量星體星核設備,打的這場信息戰。 對星河討伐軍來說問題就在這:相對地面戰爭不利,真正要命的是信息化沒法壓制。 當年的常衡曦打圣歌,是光陰體系直接復刻整個星球表面“光場能量留影”,進而推斷出兵力調動,而現在整個星球核心上,所有暗能體系滲透都石沉大海,被擾動了。 星例此時內心對交手方式非常困惑的:“對面暗能種類非常雜,不是一般的七級。嗯,對各種偵測手段,非常靈活規避?!保ㄋ菰捶矫姘的芤睙捠址ㄟ€是有些粗糙,要是衛鏗的暗能冶煉工具就會顯得渾然一體,宛如一種高級暗能) 她的手指故作輕松的翻開一頁信息界面時,手上略微重的能量動作,顯示她此時可沒有這么平靜。 不過心中疑惑歸疑惑,在手中籌碼用完前,仍需要保持鎮定。 星例對數系舟說道:“加大火力轟炸,在火力轟炸間隙內派遣星際騎士團”。 在前沿太空艦隊上,一位位四級暗能者們坐入作戰機甲中,并且遠方艦隊火炮對準了地面,他們預備在轟炸中登陸。 ……艦隊轟炸日復一日沒有成效,終于意識到問題在哪,準備派人下來剪除…… 而在雞喉星地表深度八千米的一個小型空腔中,一座指揮部中,負責觀測大陸板塊完整度的“南天門”(衛鏗某個分體),對著一旁的助手言明道:他們的第二波來了,準備短兵相接。 大家戴上了頭盔,快速用心靈語言對著其他臨近區域部門,按照條例匯報。 【二十一世紀的條例匯報是為了方便最高中心判斷。最高中心對戰場的各項信息,不可能逐條逐條閱讀,當下面通報的信息,可以規整在一個表格上可以縱覽時,那么對中心處理信息相當有用。而現在在心靈語言中,則是列在了一個立體的環狀信息柱上】 幾分鐘后,星空墜下的劇烈的核武轟炸中,星河遠征軍新一波空降部隊核塵埃的掩護中降落。 這些五級暗能星際騎士們將一組組壓縮空間設施在其核心展開,展開過程中,能量護盾在其上空打開,這個能量護盾擋住了人理方面投射的鋼鐵暴雨, 人理聯盟的彈藥在防護盾上變成不那么燦爛的煙花,然后掉落形成了金屬碎片。(但這種沒有起到打擊效果的碎片云,在雷達上反射,立刻被溯源派得知) 預備星球表面作戰的星際騎士們有些人在降落時甚至還忙著給降落倉金屬碎用暗能拼裝出一個符合自己貴族風格的登陸徽章。例如將船艙用納米武裝剪切城一個玫瑰,亦或是一個天平,這些都是自己家族的標識。 但很快一些“務實”的星際騎士們就發現,雖然自己的防護盾是擋住了炮擊,卻被附著上一層特殊納米涂料,在天空輻射云中格外明顯。 而遠方也出現了“透明扭動”現象,這代表著大規模半隱身化部隊高速貼近了。 隨著這貼近上來的龍衛兵集團,在十公里距離處對準了這些星際騎士們,甩出了金屬陀螺一樣的彈頭。隨后這些刁鉆彈頭就擊穿了的星際騎士們優雅的防護罩。如同一個皮鞋砸在了虛偽涂粉的臉蛋上。 前一秒,那些由星際騎士們控制,有棱有角,威風凜凜的變形金剛們,隨著能量護罩塌陷,直接火星四濺,變成了廢銅爛鐵。 而星際騎士們僅僅是對光隱身的高速機體在驚鴻一瞥后,就無法在飛揚的塵霧中看到了,自然也是無法鎖定報復。 就如同熊孩子用彈弓打你家玻璃,等你從玻璃窗中探頭時,他早躲到一邊去了。 衛鏗的贊歌:這個最頂級的星表面戰爭水準,龍衛兵這種星表突擊步兵,是必定要登場的。 多元位面衛鏗總結的戰典:所謂“步兵占領”,“占領”意義在于獲取該地區數據,具體cao作是需要在火力間隙盡可能獲取“戰區信息”,同時壓制對手同類行為。 相對于厚實大氣層的地表作戰,雞喉星大氣層稀薄,所以輕裝機械突擊兵并沒有近地滑翔翅膀,而是采取了蚱蜢式彈射跳躍式沖鋒。 這種蚱蜢突擊機,后肢是兩根三米長的碳纖維桿(類似撐桿跳的體育器械。)通過發動機進行拉伸,彎曲至極高的弧度,然后,嗖的一下,向前方彈射。在這個重力只有地球十分之一的星球表面,這么一次彈射能夠跳躍一百五十米,如果是駕駛員完成了一級的體術暗能,則可以彈射二百二十米。在落到地面如果平攤,則又會在力場圓環滾輪狀足的作用下,較為平的向前竄一段距離, 由于每次減速結束還要再彈射一秒,所以在降落時候成了一個巨大弱點。溯源派強化了隱身功能,讓其下落時候,敵不容易尋找。并且戰術上采取交替跳躍掩護。 也就是一批蚱蜢下落時候,另一批剛好在天空中,用火力壓制敵人感知,使得對手沒時間擊殺那些落地爬行的蚱蜢。 雖然輕機械化部隊中,有人駕駛的部分只是十分之一,沖鋒陷陣的都是無人機,但是這種對抗仍然是具有風險。 溯源一階們在執行該項任務時,時刻記得軍事行動的“時限”。 例如敵人在外太空的火力到底多長時間能鎖定,且己方隊友通訊合作上限和下限,這一切一切,都是盡可能的把握有效的。 到了某個“限度”前,就堅決撤退, 在確定敵人反應“空襲”,就堅決主動出擊。 為了配合友軍戰略必須的冒險,則是時刻準備假目標,煙霧。 雞喉星全球坑道中兩萬個洞窟中預備反擊的輕機械化部隊,在指揮部命令有條不紊守護著星表面“信息控制權”。 而每次出戰時,盡可能維系經驗連續性,讓隊伍中有人活到回去,進行總結,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那么就反思。 ……雞喉星老兵們用彈片在坑道中給新兵留言:作為人類,比起普通動物,需要對死亡更加敏感…… 第06章 (下) 正奇結合 星表戰場上,同星海騎士們相比,人理聯盟一階溯源們是武德豐沛。 溯源在這兒的棒小伙們這些星空入侵者降臨前,就已經用心靈語言對地形,風俗,以及各方向分工討論無數次。并且對敵人的應變反應按照“優,良,合格,劣”四個等級評判。 如果對方反擊是優等,那么抗壓有抗壓的打法,如果對方是“劣”,虐菜有虐菜的玩法。 注:事實上星海騎士們在這場登陸戰中不能用“菜”形容,而是完全“不明白”正規戰。 “菜”通過一次次考驗,是能夠成為老鳥的,但是對戰場原則的“不明白”,則一直是在戰場上無效率的送人頭。 星海騎士們在過去可能只習慣于十幾個一隊的小規模作戰。 雖然他們這個小規模也是直接以十公里為間隔的戰斗陣型交替掩護。但本質上還是特種作戰。甚至沒有直面傷亡的覺悟。 例如正規戰中,有時候要為友軍爭取時間,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關鍵戰略節點,亦或是拼死拖延爭取戰略目標。 溯源們上來就是上百個編制的集團,在這種大規模作戰中,每一個環節都有足夠的人員腦子在應對變化。 先用無人設備試探,試探出暗能特性后,直接調動數十倍的暗能武裝一波壓過去。拿下了關鍵的戰略節點后,圍三缺一,用兵力將他們朝著更加“有利于己方發揮,不利于他們的反擊”的地點擠過去。 戰術上,是人理聯盟們占優,科技上也是給傲慢的星海們一個個下馬威。 在碎石嶙峋的交火現場,控制機甲蹲在地面的星海騎士們,遭遇了他們萬分不理解的一幕: 人理聯盟一方,在正常的火力射擊中,混入了不少“暗算”火力, 溯源者們一階加載的“暗能武裝”,控制特殊彈頭混在火力集群中,在飛行中由空間凹陷陷痕跡掩,在命中機甲后,還能通過重核元素進行熱核反應引爆。 星海騎士們作為鎮壓者們的裝甲根本沒機會以一當十,就被暗戳戳暗能“匕首”送到了坑里去了。 星海騎士們在不斷失敗后勉強承認了:自己處于被“人海戰術”暴打的劣勢中。 這種消息傳到了星河聯盟艦隊中,則是一片嘩然。 艦隊上大部分cao作人員,對于溯源派系信息了解,可不是行星宗主級別的。 他們是來自星門中心區,在他們思維中,星河聯盟科技是占優的。 “現在到底是哪地方錯了呢?” 艦隊中還沒有登陸的星際騎士環繞在地表戰況屏幕前,困惑不解。 十五個小時后,雞喉星第二波上千個降臨點,再度被干脆利落消滅。無窮無盡的無人機蚱蜢在有人機控制下淹過來。 這一批星海聯盟的星際騎士們,就如同星際爭霸中被跳蟲淹沒的金屬罐頭。 “外賣已經收到,下次我要吃點甜的”新一輪戰役結束后,人理聯盟對上面的艦隊發出了類似嘲諷…… 旗艦上,星例的投影來到了四周僅有玻璃結構遮擋的半露天大廳中。 大廳中央金屬桌面倒映著艦船外的星光,以及外面艦炮惱羞成怒放射的光束光芒。 而在桌面盡頭,一組投影,寂靜無聲的播放著。 直到星河聯盟艦隊中樞丟失了最后一只己方登陸部隊降臨的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