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983節
將這片即破之城,留給了仍然在府中撫琴、吟詩的仕子們去應對了。 衛鏗感慨:當“口中正氣”的人不斷將“正氣”之名歸于己身,不斷黨同伐異,當這樣門徒構成‘眾正盈朝’,一遇風雨瞬間天下糜爛…… 妖魔灌入城池后,城池內,一個個門閥府上高掛的一個個燈籠熄滅, 而一些燈籠濺上了猩紅血水,則是變成了紅燈籠。 妖魔飽嗝種吐出的倀鬼,捧著白骨鐵鑼,替代了打更人在街道上游走。 曾經繁華的飛檐樓宇,冒出了妖火,妖魔們拆掉了房屋梁柱,做成火堆,以儒門典籍、琴瑟為薪,選取那些細嫩的世家弟子們放在火堆上轉著烤著吃。 ……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眩弟并yin,危害厥兄?!?/br> 至德九年,在河正地區,隨著大量城池丟失。 天子之都也在妖魔的骨車下被沖破了,大亮王朝皇帝匆匆逃離這片鬼蜮,將曾經天下首善的帝都拱手讓給了妖魔們。 而就在皇帝逃跑后一炷香內,妖魔們就進入了這片城池。 妖魔如同剝香蕉皮一樣,開始將留在這里人族們,剝皮拆股,挖肺,烤心!一邊做,一邊讓宮姫在火邊舞蹈。 關于這一幕慘狀,衛鏗只能說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系統翻譯: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儒道治天下已經數千年,一家獨大,無所對手,所以天然凝聚了傲慢。所以不是衛鏗不想去救他們,而是去了,拿出一片好心,會被他們笑著當成“儒道感化的大義”將其當成應該的。 所以,他們頭低不下來,怎么救都沒用,若是有人去救,不僅僅得不到感激,反而會被認為你是盡到了忠誠本分,進而繼續頑固,繼續怠慢土地上“熱氣”。 整個大亮王朝儒道合該有這一劫! 衛鏗不禁想起自己現在傳下來的武道宗門,也許在幾千年后,也他喵的會這樣吧! ……歷史是輪回,來源于事物更替?!?/br> 穹地,在妖魔亂世的這些年來,這里是難得的一分凈土。 這讓從關源河正,土頭灰臉逃過來的儒門門徒不可思議。當然此時身無分文的他們可沒有河正、關源地區豪氣,稍稍擺起讀書人的架子,就被穹地市井百姓一陣嘲弄。 “喪家之犬”這樣有辱斯文的詞,就是穹地專門形容那些,棄節離鄉的儒門的。 市井中人羞辱儒門,并沒有被呵斥,衛噴子:因為不想被道德婊指指點點,就必須揭破他們面皮! 穹地周圍都是山野,被群妖地盤環繞。 在這些舊時候在大亮風云際會的世家大族們看來:在人族和妖族發生沖突時,此地必然是首當其沖。但結果是他們奔逃到了穹地,看到了穹地一派和諧! 儒門老夫子對此“咄咄怪事”百思不得其解。 而儒門的青年人們則開始找補:因為誰也算不到,穹地周圍的妖族開始靈修了。 人和妖之間買賣,山民們甚至將雞鴨豬羊趕上山。 由于山林中靈修過后,也沒有那么多半人形小妖了,穹地妖族領地需要的血食量大大減少,一個個精怪們靠著靈草來吞吐日月精華。 硨夢鴻和太和宗簽訂了律令,將穹地人族和妖族相交匯的區域劃分了365塊。 當任何一塊地,妖修吞噬人族,人族則可以降妖除魔, 同理,人族修士盜取妖族靈草,妖族則有權封山,驅逐凡人聚落遠離妖族山川。 這一條令簽訂后,雖然還有摩擦,但是吞噬人族的妖修都被梟首,而偷盜妖修靈草的修士,也往往被人妖兩族緝拿歸案。并給予山妖們補償。 人與妖不能說隔閡全消,但也不是過去比勢同水火了。 當然,不是沒有,外部力量,試圖打破這個讓他們尷尬的情況。 當至德八年末,北地妖魔們在拿下了關源后,一些結丹妖魔試圖裹挾數萬小妖寇犯此穹地。但是這些妖魔卻在劍關中被人族武修擺下的誅仙陣擋住了。 在那一戰中,人族修士站在山崖上,地元磁力將群妖吸在山底,無法飛天亦無法遁地,四十名大妖在日月倒轉的寒光中被削去了妖丹! 自此之后,各方確認了穹地在這場大劫中能暫固守一方。 今天一座靈船來到這,一個身著素裝的女修望著這個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眉頭緊鎖。 她是大亮王朝悠恒長公主,此時拜山,未著鎧甲,也未穿蟒袍。 對太和山來說,她并非來強征兵源,也非以皇族身份來入主穹地。 系統揣摩到:哦,應該是來“禮賢下士”,來謀取實利的。 衛鏗站在山頭上,看著太和山上某些心性尚未凝練的弟子被拉攏,樂呵呵:不怎么說的,她此舉算是將皇族的光環給丟開了。這種“禮賢下士”隨著光環日益黯淡,會越來越失效。 第33章 (上) 演進 悠恒公主此來穹地,是為了借兵,河正之地被攻破后,王朝的鼎都傾覆了。 大亮朝已經名存實亡,雖然王朝的輝光仍然在各地府衙前的王旗上閃爍,但各城池已經各自為政了。 在穹地,是首先開始淡化王朝影響力的州。 太和宗直接將儒派的縣太爺從“治理權,法權,財權”全抓,變成了只有審案的“法權”,治理權轉交給了道門認定“城主”制,而財權則是交給了管理著交通的“鏢局行會”會長。穹地鏢局背后都是武修門派。 儒門雖然劣化成儒教,但中庸的衛老爺,不會因為一個學派積重,就徹底否掉。 這里凡人界歷史非常漫長,如果今日否掉一派,千年后再否掉另一派。那么就沒有傳承和積累了。 從漫長歷史來看,今日的武修只是占據了“新”優勢,武道人員骨干都是向往未來的,所以劣勢還沒有顯現出來。 天穹之地的縣太爺們,現在只負責縣衙內進行公判各類事情,民訟,刑訟這一類的。 穹地中潛移默化的從皇權封建體制朝著近代化轉變。 在凡間,是橫跨整個天穹行會壓制了地方豪強。 這行會囊括了三教九流,是將地方上青壯年都組織起來。哦,類似于袍哥會。 衛鏗是田園時代就穿越了,關于東方古代王朝怎么搞“資本主義演進”,完全是有資料庫支撐的。 當然這個袍哥會不是從小商販那里收份子錢的情況,袍哥會的大頭是商業。 低端收商販份子錢,那是因為發展歷史上,其袍哥會的上層資本沒有像西方商業殖民集團那樣找到合理投資項目,尚不能反哺基層建立基層架構,甚至對中層控制也有限。 主世界東方袍哥會,是唯一可以視作類似于西方的市民階層組織。 但是這個社會組織因為中央王朝壓制力太強,長期營養不良,資本不足,最終未能發育出來。 衛鏗:明清時的袍哥會上層,會中收入是城市商鋪和碼頭了,這個組織不可能完全靠著收人頭稅來維持。 之所以在下層收份子錢,相當一部分,那是因為資本不足,進而缺乏管理,導致組織發展無前途,進而內部人員良莠不齊。 若是袍哥會產業存在海洋貿易那樣帶來大量資本積累的產業,絕對強化中層管理,盡量籠絡人力,朝著更有前途的貿易產業投入。 (系統)衛鏗查了一下自己系統資料,自己的前輩例如羅紅星那一輩人(衛鏗嘀咕這是誰???)已經證明了,發展袍哥會為資本主義組織推動工業革命,遠比做“英明皇帝”維新變革要更有發展潛力! 在東方走,帝國路線的皇帝周圍,封建階層很可能在工業發展到了蒸汽階段末期,就會形成變法阻力。但是資產階級袍哥會階層,卻是絕對可以支撐發展到電力時代。 但是如果將長江上游的哥袍會朝著近代資本主義集團發展,其制度完全可以支撐信息時代。 衛鏗詫異的從系統里面看到這個信息后:所以說穿越到明清時候,“稱帝”玩法就已經是很“孬”的玩法,是被系統這邊主流穿越者們所鄙夷了? 系統內的衛鏗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和“失憶”的自己進行進一步討論。 系統中衛鏗開始反思:由此可見后來,第二次位面大戰結束后,秦天放那一代搞出“君王”這個等級后,第三次位面大戰后,還真的變成效忠體系,那屬于倒車倒回去了。 ……衛鏗就是失憶了,對社會演進感官依舊保持恒定的態度…… 對于穹地的情況,衛老爺在人文上正在努力調試! 衛氏商會中,由于裝作凡人的衛鏗年老無子,其產業是由“義子會”來把握。 且由于衛鏗凡人態老年時候仍然在認“義子”,所以干脆形成“吸納新血”制度, “奔雷手”離世前,確定了:每個會員不能私自收義子,只能拉兄弟來入會。這樣就變成了“團結會”。 衛鏗在的時候,只讓義子們拉兄弟,不讓他們認義子,因為一旦分出了輩分,那就會變成封建家長模式。相對而言,兄弟之間是平輩,封建影響力更小。這些商會在穹地中,控制了鋼鐵冶煉,碼頭運轉,以及農田倉儲收購諸多權利。 大亮朝廷的征糧令,征卒令,以及徭役,這些原本是縣衙,府道衙門官老爺的們的權力,現在穹地由商行聯會接手,而商行內的只有利益協作,沒有儒家血親宗法道德,各條例推行可遵法家。有功者賞,有過者懲。 縣衙的儒生們同樣不再為朝廷執行無休無止的征發任務了,在這里的府兵們,也都是袍哥會們控制。兵卒都是袍哥會塞入,糧餉和豬rou,也都是袍哥會發的,就連將軍們,其子侄輩們也都在太和山上學藝! 沒錯,凡人級別的事兒是袍哥會扛住對抗,至于修仙級別的事情嗎,那就是修士們來頂住了。 整個穹地凡人們都清楚,太和山修士現在在穹地中和大亮王朝中的儒家們是另一路。 儒家用王道控制這凡人界已經久到了僵化,太和山門派對著凡間不遵從“圣賢”治世,更不理會這天下自古以來欽定‘皇室’。 大亮王朝的皇權“君權”,是來自于“神授”,即化神授予?,F在衛老爺就是化神境。 悠恒公主來到了太和山上,看著太和宗山門,那條煉心路所通向千丈山峰上,猶如廟宇的“三昧真爐”。 在三昧真爐山峰下,是外門的弟子居所。 站在高處看著外門樓宇外的場地一批批精壯少年,正在巖石質的校場中,舉著石墩子習武。這些外門弟子口中“嘿嘿哈”充滿著青春朝氣。 眼下外門中不少弟子在煉力之極,口中長出的白氣已經能達到兩三丈長,宛如蒸汽鍋爐泄壓,這顯然已經是凝煉出了一口先天之氣。 在太和山上,先天之所以這么容易,是引氣散這個供武修所用的丹藥,已經開始制式化煉制。 衛鏗:在正州、雷云等修仙界,對修真者們來說,想要拔一位武者進入先天,太容易了,只要稍加在丹藥中添加一些靈氣即可。只是法修不愿意用心 而大亮王朝的的法修們,也只是在需要處理雜物時才會,培養力士罷了。而給出煉力之靈藥都是在武師三四十歲后,早已經錯過了修武的最佳時期。 悠恒公主聽出這些少年們的口音,很多來自于關源地區,也就是至德四年到七年中,由武修們從大亂中救回來的。當然,能留下來的,都是三年內能夠考煉成功的。 等到他們二十歲到二十五歲的時候,如果能進入太和山入口,那座千丈高熔爐,在三昧問心路上走到頂,先天之氣就能轉化為真元,平日吞吐朝露壯大,同時藏星罡于真元內遇敵斗戰。 當然“煉心”這一步是無法用丹藥來替代,同時也不看靈根資質。 悠恒身邊的修士已經看到了兩個關鍵信息: 第一:穹地中修武的人太多了,由于入門煉精元,不看資質,理論上所有中富之家都能供養的起,而穹地近年來,機關傀儡術用于生產中,誕生了不少富家。 第二:武修的修煉速度要比法修快,同為筑基期戰力,五十歲筑基往往是中流,武修筑基是三十歲之前! 悠恒公主看著太和山外門的這些武道修士們,已經大致算出來了太和宗,在王朝控制力外,聚集了多少兵力! 她沒有從太和山接引修士指引的大路走去,而是直接走入了煉心路。 ……白玉的臺階上,倒映著內心中每一寸念頭的放大,這是硨夢鴻蜃氣神通…… 一炷香后,她默然的出現在太和山中,依靠著金丹期修為,她強壓下心魔,但是煉心路,勾勒出的可能,還是讓她心中心驚rou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