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680節
又過了五個公轉期。 天藍星的第四次爭奪戰結束了,衛鏗成功堅守,熬到了圣槍恒星光束打擊到來的一刻。當然,在最后炮擊到來時候進行了投降。 這是衛鏗的勝利,在達到戰術阻擊目的后,在恒星光束攻擊下全身而退。當然,這是因為在地表戰爭中做出了足夠努力,才能做到這一步。 當然這也是圣槍的勝利,他也迫使衛鏗這個“軸貨”不得不精確自己的底線。 第一次“成功的用和平對話”方式讓衛鏗確認,當今人類超目可能性欠缺,如果再無自救,自醒,徒留下來的就是垃圾 圣槍和衛鏗的交戰結果提前確定了,接下來戰況是多變的。 衛鏗在完成阻擊戰承諾后,人類超目再無星空級別的守護力量。圣槍對意場人類殘骸的掃蕩也就是稍微遲了一段步驟。 ……戰線繼續朝著地球這邊移動,但是更多的防御科技啟動了…… 在藍冰星球上,圣槍開始常駐,在恒星上建設起來反應能量薄膜,這是專門防止衛鏗反穿插的戰術準備。 在一圈圈戴森環的背景下,圣槍插著腰,對著等待交換俘虜的衛鏗,說道:“要留下來,我歡迎和我一起,你要要走的,后會有期、來日方長,再決高下?!?/br> 在光暈中,穿戴好戎裝,調節好機械手套上掌行信息輸出區的衛鏗,對圣槍揮了揮手:“哎,后會有期?!保ㄎ竦妮S話:繼續打) 第23章 (上) 堅定守住 在藍冰星等一系列的戰斗后,衛鏗和圣槍之間在面對面交談中,在大方向上逐漸達成共識。 衛鏗認可圣槍的摧毀,而圣槍也逐漸確定人類超目仍然守護的價值 雙方面對各自垂死掙扎證出的“真理”,目標開始折中。 即:摧毀所有人類超目的“凹能場”,讓人類重返一百萬年前未接觸潘多拉場前的狀態。重啟當年中斷的演化。 大方向上相互已經統一,但是小方向上還有矛盾的。 圣槍呢,要求即刻完成,衛鏗要求至少一千年的時間。所以戰爭仍然繼續,并且雙方軍事對抗加大力度。 圣槍宛如人來瘋一樣。 衛鏗在最后三百年阻擊戰中,絲毫不敢大意,因為圣槍這個變量不斷在掏出更多的高端科技體系。 ……落后就要挨打…… 在第五個百年中,一簇簇從黑洞放射的引力波動,在太空中無聲無息的集束向前噴射。 衛老爺甚至沒搞清楚這玩意是怎么生成,這東西就直接無聲無息的穿透了自己的星空監測網,直接打到自己核心恒星。 其中受到這一波圣槍沖鋒進攻的最靠近太陽的區域,就包括織女星。 這樣的“一維線”進入織女星,沿途散發了微弱的引力波動。 但就這么不起眼的線條,如同燒刀子切乳酪一樣,穿插了衛鏗以恒星為中心鋪設的,厚度達到一百多個天文單位的六百萬層的恒星環防御系統,直接插入織女星核心。而一整顆恒星的防御幾乎什么作用都沒有。 末了,圣槍還嘲諷:這膜挺結實的。 ……衛老爺無視嘲諷,但是正視了這科技?!?/br> 衛鏗技術非常有限,甚至根本沒有觀測到這東西本質,引力效應僅僅是在臨近恒星過程中外顯的作用,這玩意可能是一根一維的線。 因為在衛鏗發起奪回這些星球的戰役時候,發現這些打入恒星的引力波動看起來像是消失,但自己一來,就重新出現了。將自己方位信息,以及未來時空動向預測發出去。 衛鏗在物理實驗室中精確分析后,確定:“這些一維線條牽扯到了維度技術?!毙l鏗是從“數學”“信息”等方面來分析的。 當你在衣服上拔了一根線頭,發現能抽出很長很長,那說明你的線條是連到一件衣服上了。同理,當一個點能從一個面上憑空抽出來大量的信息,那么這個點的存在是穿透了這個面。 衛鏗在本位面的恒星科技已經鉆透到了極限,為了控制恒星放射的光束,盡可能的在光束中進行信息化,也無法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儲存超過“引力極限方程”的信息技術上限。 這個極限就如蒸汽鍋爐戰艦的續航數值,被燃煤束縛,除非理論科技突破化學能,給船舶更換了核燃料。 圣槍顯然眼下已經拿出了這高一級別的科技。 其“大時盤”的觀測體系,很顯然掌握了多時間線串聯儲存信息的模式。 所以,再換一個視角來看,這些“一維線”攻擊模式。 線條背后是什么?是否串聯黑洞?其發動機制是什么?衛鏗對此有著莫大好奇。 ……現實的軍事問題,很嚴峻…… 在前沿負責防御作戰的衛鏗:如果按照這么下來,自己阻擋1000年,就懸了??赡茉趦砂倌旰蠹唇Y束。 根據這段時間行星交戰過程中,圣槍一系列動向,衛鏗感覺到對面混球可能就是硬生生要在八百年內把自己削弱到一個星球(地球), 圍觀一般兵臨城下!然后接受自己(衛鏗)的投降。 圣槍不給衛鏗亦步亦趨的緩慢跟隨機會,而是逼著中人之姿面對這絕境。 衛鏗思索了一番,啟動了恒星塌陷策略。 也就是在這引力線條穿透恒星之前,先一步讓恒星內部出現了原初黑洞塌陷。在維度上先一步破壞“一維線”的信息儲量。 ……此時在星海的另一邊…… 圣槍凝視著維度引力井口,這些引力井是為了,這個時空區最后的人類超目恒星智慧們準備的。 黑洞中井口絕對平滑。 圣槍悠然的看著這些沒入黑洞的本位面智慧,敷衍了事的擺手告別。預祝他們拋開包袱,多生新芽,做完這一切后,凝望著星海中,地球方向。 而此時圣槍的目光相比先前,就多了幾分認真。 “一維線”并不是一種有效的軍事科技手段,因為付出的代價與收獲并不成正比。 圣槍看似是意氣之爭,但是對衛鏗直接亮出來更高科技,其實是有目的! 請注意:對本位面人類文明未來,圣槍和衛鏗已經沒有任何矛盾,圣槍也并不是斤斤計較,那幾百年的時間的人。 圣槍:“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救世的人或許不在乎自己,但是旁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他?!?/br> 最后的“恒星智慧”如同困在沙灘上的小魚,圣槍都要將其重新拋回到大海。 而衛鏗作為守護者,圣槍認為:“衛鏗值得更好的”。 當然,追逐科技最好的方式是“夢想閃爍”自我突破,以及大危機中“垂死掙扎”! 所以,圣槍現在在戰爭中,用上了這種科技。 ……地球方面,衛鏗開始針對性應對,星海焦土政策?!?/br> 作為防守方,衛鏗在每一顆自己控制恒星內,設置了“黑洞坍塌閾值”,確保在一維線條進攻時候,直接互換。 已經視生死如常的衛鏗:“你(圣槍)技術太高,我的確打不過,但是同歸于盡的結果,我還是確定能做到的?!?/br> 衛鏗在最后兩百年恒星戰爭中,完成了最后屏障。 天狼星戰役時,三條塌陷的引力線條注入后,衛鏗成功的完成了黑洞塌陷,在圣槍一維線抵達終點前,衛鏗親自提前坍塌到零維,用一個深邃的“點”攔截住了原本深不可測的“線條”。 其最后啟動黑洞塌陷雖然讓天狼星內部穩定破壞(三百年內成為一個拋射物質的變星),但是也讓三條引力線條被吞了。 至于吞掉這三條引力線條,給圣槍有沒有帶來打擊?衛鏗不知曉,但是后續戰斗中,除非重要恒星,再也沒有引力線條跑過來打擊自己了。 仍然留在位面上的衛鏗:“或許對方造這個一維線,也不容易。面對相對簡單恒星射線留打擊,他可能覺得不值?!?/br> 隨著衛鏗有效反擊,圣槍一維線技術造成的戰線突破穩定了下來,哪怕是銳利如同圣槍,拿出類黑洞維度科技,最終也回歸到了正常節奏。衛鏗用實力證明了,一千年內把自己推平的可能性是不足的。 但是,衛鏗發現,隨著戰爭到了最后,圣槍給自己看的東西越來越誘人! 第23章 (下) 龍衛兵戰術,星表最強進攻 東籬星,一顆褐矮星,距離地球只有三十六光年,已經是地球門戶。 這里有一顆質量是地球三點五倍的行星。星球上有著濃厚的大氣。 當衛鏗和圣槍交戰的967年后,圣槍打到了這里。伽馬射流太空洗地都發生了好幾次后,當然在洗地后衛鏗重建了好幾次。 每一次光束焚燒間隙,數年間,衛鏗和圣槍都在這顆星球上相互扭打在一起,爭奪空間的信息控制權。 這里是距離地球門戶最近的星表面戰爭。 衛鏗做好了各種準備,不讓東籬星球信息全落入圣槍手里。 從戰爭一開始,雙方也都是中規中矩的戰斗,衛鏗機械化沿著戰線,將鐵路修過去,裝甲列車掛著反炮兵雷達系統在前線,對敵人炮彈軌跡,飛行動向全程監控! 重甲飛艇和渦槳飛機在大氣中高低搭配。 旁白:這里大氣密度高,除了保存動能的重炮彈和火箭滑行彈頭,其子彈也多數都是五十米范圍內的近戰武器。戰斗武器都是矮粗壯的。為了優先確保動能不損失,走重彈頭路線。 任何技術路線,早期“攻守兼備”都顯得非常臃腫朋克。 自己作戰部隊穿著鐵殼子動力裝甲在塹壕中的沖鋒,有時候甚至拿著爆破標槍相互捅。 由于信息化常年被天空中,核爆磁脈沖壓制,少數智能武裝機器人,在崎嶇的地形上戰斗,這是星海戰爭中,難得見到人和人挨著不過幾百米,相互打出血的場面。 ……但是,圣槍總是能將戰爭形式,從模棱兩可,變得極端明確…… 在東線的933號高地上,衛鏗在防守陣線上,檢查自動機炮的精準度和靈敏度。 正在衛鏗正在預想著,對面重炮一輪轟炸后開始上來奪取陣地,己方從貓耳洞中快速出來的一系列動作,有效占領征地,來來回回好幾次后,都開始平安無事。 衛鏗:突然感覺到有點“不祥”的預感。 衛鏗在此次中戰爭領悟:“孩子靜悄悄,多半在作妖,當圣槍讓你覺得他好應付的時候,那‘乖巧’的性子背后,多半藏著的搞大事的性子,若是你不挖好坑,他就過來捅死你?!?/br> 只是衛鏗感覺到很奇怪,因為自己想不出來,圣槍那邊有什么方法來飛過來奪取高地,重甲部隊是沖不上來,空降傘兵?自己這里的高炮部隊一應俱全。嗯,難不成穿墻? 嗖,一陣惡寒,襲來,衛鏗當即縮頭,哐當一聲,虛空中冒出來透明的刀子。刀子在塹壕瓦片上擦出了火光。 處于陣線指揮哨位置上,衛鏗抬起手準備開槍,咔嚓一聲,從另一側中冒出來一把彈射長矛,插入了自己胸膛。 衛鏗這時候是看到了,這不是虛空冒出來,而是完美的隱身裝備,甚至是連氣流都模擬了,真正的無聲無息?!@特么是什么科技!衛鏗這個個體最后冒出來這個想法后,拉響了光榮彈,同時發送了坐標。 幾乎瞬間,后方火箭彈開始了覆蓋,這時候其他衛鏗集群,發現了這片虛空中刺客是一大群,已經摸上了自己陣地,并且防御非常高,火箭彈直接被力場偏轉了。 并且,這好像還不是裝甲,準確的說,不完全是裝甲。 衛鏗看到了解除隱身的圣槍,全身是貼著身體的動力服,而軀體內部仿佛有著遠超化學能,能量核心。從胸口開始,指尖,面頰都跳躍著集成電路一樣的線條。 衛鏗最后思索:“超能?”然后陡然想到了什么! “凸能量區域生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