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464節
統伐區干部們,笑了,對他們開始科普道:“現在,人類已經開始全面反攻了。這些生物群落,南邊正在用云爆彈、機甲、死波段全面剿滅。同時整個自然界替換為人道頻段?!?/br> 這一頓敘說,這些東北人們一臉懵逼:這幫南方人說是扛著生物狂潮周期過來的就已經很胡扯了,他們竟然說,南邊的生物群落潮剿滅了。 不過村莊有個年輕人卻說道:“今天南部夏季,獸汛(天殛龍潮),的確沒有發生,而且天空中出現了好像是從南邊飛的鐵鳥?!?/br> 統伐區干部急匆匆問道:“等等,還有別的地方的鐵鳥嗎?” 村子的長老說道:“在四十年前,在東邊,吸血鬼們還坐著鐵鳥到我們這來抓人呢?!薄?/br> 聽到有這樣的事情,統伐區連忙認真起來,立刻打開了很多照片,詢問到底是哪樣的鐵鳥。 這些村莊人對飛機的型號是認不出來的,但是很明確地指著一個胖乎乎的飛機。顯然這是在戰略運輸機。 統伐區的干部們興奮起來,這玩意至少四十年前還能飛得起來,這絕對是個稀罕事。 北回歸線以南的大片區域由于降水氣候問題,在生物的侵染下,很難保存到戰前的飛機?!€有大破滅前的戰機茍在了今天。這就恨不得立刻東向。 …… 當然帶隊的趙博龍現在很穩重,開始詳細地詢問起了吸血鬼是什么情況。 在知道,這個從東邊來的類人群落會來大陸上“吃人”,其身高在兩點五米,動作迅捷得如同燕子的情況下。 大家很嚴肅。這種東西,大家現有的資料上,只與一種玩意是對應的,那就是渝城群落的類人節點生物,依靠著強大的生命輻射對所在群落進行能量攫取。 隨后在詢問中,了解到:這些家伙力量和速度驚人,并且能展開無數細小絲狀物,將人的軀體吸食。但是數量并不多,每次洗劫陸地只有數百人的樣子。 統伐區這次北上動員人數足有上千人,心靈語言普遍是三級以上。要論打起來,作為人類正統,當然是組織起來是十個打一個。哦,真的要出了事了,這不,南邊的衛鏗集群還在待命。 關于衛鏗,統伐區來的人對其有一種盲目的自信。 這個就像小男孩小時候崇拜自己父親無所不能。在軍隊中大家都見過衛鏗集群巔峰的配合。 衛鏗沖鋒的時候,敵對方敢要冒頭阻擊,那是都優先被干掉,而且爆頭時要打左邊眼睛,絕不打右邊,要打蛋蛋,絕不打左右腿。 回到當下,雖然是末世,東北人的健談還是保留著的,尤其船上人拎著一箱醫用酒精,開始和碳酸飲料兌入,分給他們來暖暖身子后。 村里的長老們直接搬來了一些教科書,詳細地記錄了這一百年來大事記。 在大破滅初期,整個黑虬江以北還是有大型人類群落的,但是遭遇了背叛。 東北銀現在村里長老一提到這件事仍然憤怒,一百四十年前,當時人類已經進入危亡階段,整個北亜和南邊人類交流隔斷,只能在北亜圈子自我幫助。 但是啊,在長河流域習慣于相互互助,在災難前無私幫助的人,是絕對想不到島上看似有禮貌的矬子們道德底線有多么低。 在大破滅初期。 這幫混蛋在一切談好,知道黑虬江幸存者營地底細后,在潘多拉歷37年的時候,派遣了特工炸毀了武備庫,然后直接派遣了隊伍入侵。直接搶掠了所有資源后,讓當時黑虬江的幸存者營地一蹶不振。 而通過搶下了先發紅利后,東島矬子幸存者集團接下來十幾年,都會來搶奪人口,大破滅最初十幾年,一批批黑虬江人,都運到海的那邊,再也看不到了。 黑虬江北岸的人,在這種掠奪下,被迫分散成了多個小營地。直到八十年前天殛龍在鯨海盤踞,造成天然的海上隔斷,這樣的大規模掠奪才中斷,但是在天殛龍潮衰弱的時候,仍然會讓飛機載著“吸血鬼”的生化戰士下來試煉。 而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黑虬江兩岸的人被迫開始融合獸類基因,通過增強力量,來反抗這種掠奪。 …… 東亜這些往事,讓統伐區唏噓。 但是對穿越者,紀合辰昊、宋征宇則覺得這是一個愚蠢的笑話! 生活在大河流域文明的人,怎么能,用自己來推斷“曰聚集地”的想法? 二十四世紀后,東方文明學者。是詳細分析了“英吉利”“霓虹”這類島國文明的思維。 島國文明這是標準零和思維,也就是在海盜船上“你多吃一口,那就意味著我少吃一口”。 當陸地河流文明在災難時候,想著共渡難關時,島國文明想的就是,你盡量少吃,那么樣我幸存的概率就大了。 在有著這樣認知的二十八世紀穿越者看來:一百多年前,生態災難中的北亜黑虬江流域的幸存者集團。嗯,當時的地方行政和軍事的掌舵團隊,到底是多么蠢,才會想到和‘島國勢力’攜手共渡難關。 當然對兩位二十八世紀東方人的不解,衛老爺隨口回了一句:“怎么不可能,也許大破滅前先前治理班子中,有一些人與島國合作商有商業利益,并且由于在和平時代有良好合作基礎。亦或是,島國大規模外宣,通過強調有意合作,讓群體放棄警惕,以至于在大破滅時也沒有警惕,被抽了個冷子。近古時代啊,知識界、傳媒界十分混亂?!?/br> 關于一百年前的舊事,衛鏗長吁一口氣。 東北亜列島,零和思維,最終也是害了自己?!喑砸豢诰湍苄掖鎲??不,就為了多吃一口,你永遠下不了船。 當天殛龍崛起后,作為孤懸于海外的東北亜列島,肯定是遭遇了更大的打擊。但是,他們是沒法上陸了。 多吃一口為了茍活,就徹底地成為困地中無法脫身的‘困獸’。 而不爭那一口,或許活不下來,但是讓身邊的人帶著你的希望活下去,就可以源遠流長。 …… 10月28號,衛鏗下令盡量將所有黑虬江流域的人遷移到南邊,組織當地成員對各個聚落進行通知。同時自己加速打通向北的鐵路,將物資輸送到黑虬江北岸。即使是黑虬江北岸的居住地愿意留下來,也盡量保障人員在南北交流通暢,物資運輸通暢。 也正是因為“島國文明”和“河流文明”的差別。 衛鏗讓統伐區有選擇地先接觸北方黑虬江流域的幸存者們。自己在南邊開拓的生存資源以及醫療資源,先盡量滿足親緣關系相近的人類幸存者們。 雖然未來衛鏗也會去東北亜列島上搜尋幸存者。但是啊,這得先排隊的了。 即使是,無私地構建“命運共同體”,也是要排先后的。 第16章 等決心的衛鏗 此時潘多拉位面,衛鏗的數量很龐大,足足46萬個體。 按照統伐區現在的人口比例來看,八個人中就有一個衛鏗。但實際上,在近年來,統伐區的各地,衛鏗的比例看起來像逐步下降。 在158年后,隨著統伐區宏觀調整,各個工廠中的技術指導,軍事的基層士官,以及城市的規劃管理,一個個衛鏗都快速調走了,這些崗位留給了新人們成長、把握。 唯一可以經??吹叫l鏗的地方,就是學校、研究所這些對專業素養要求高的工作崗位。哦,這里的食堂,燒菜的崗位也常有衛鏗。 …… 在統伐區,衛鏗實質數量增多,但普通居民看起來減少。就和近古時代的國民收入,看起來總數增多,大家感覺卻在減少的道理一樣。 分布不均勻。 統伐區現在打下來的范圍多了,空間廣大,有不少地方可以集中安置大量衛鏗。 荊州,這里就差不多有18萬衛鏗。而除了交通部和科研部少部分人會來這里。統伐區大部分民眾,是不與這里接觸的。 而作為含“衛”量如此眾的領域,正在實施的應用科學也是“超前衛”未來探索。 只是與建鄴相比,這里工程對統伐區內的所有相關六十個科研部門,以及數百個單位都是公開大部分論文數據的。 統伐區現在的領導班子知道衛鏗在這里搞什么,也給荊州開放了大量支持。 …… 這里進行的是“超意識載體”項目,簡稱“超體” 現在統伐區在各座城市的光復行動中,運用了“離子炬”,制造出了超氧化性的環境,讓所在范圍內的大片生態枯死。 這樣的打擊,就如同太古生物時期,厭氧生物所盤踞的菌毯區域有朝一日暴露在氧化性大氣上,一下子滅亡了一樣。 過量的氧氣,對于無法承受的物種來說就如同毒氣。但是一旦生命適應了氧氣,那就會發生變革。 泥炭紀時期,是海蝎子和鸚鵡螺們隕落的時期,卻同時是脊椎類當家做主的時期。 脊椎類們掀起的游泳革命,一下子在力量、速度、敏捷上淘汰了走外骨骼機甲路線的渣渣。 衛老爺的研究思路也就是這樣的,如果人類的細胞,能適應‘離子炬’的強氧化性,并且得到了強還原性的能量供給。注:大部分沼氣池中散發的生命輻射就是強還原性波動。那么是不是可以一秒鐘思考對手一天的量! 在目前的設備輔助下,經典案例就是王曉龍和秋孟非的對抗,那場生命輻射對抗只有五分鐘,卻讓雙方的碳基軀體都到達了極限。但如果,在生命能量的層次上徹底拉高一個檔次呢? 空扭位面中,讓衛鏗明白了一個道理,同種模式下的內卷,自己這個中人之姿只能卷到中游,只有跨時代突破才能淘汰掉那些“大山”。 朝著“更加高能”演化的想法,在衛鏗放走素凌霜的時候就閃爍出來了。具體是什么時候閃爍的——各個時間線上不一樣,并且那時候監察系統直接失效了。 素凌霜在闡述使徒時聲稱,使徒是占據了,所有傳統碳基循環圈,各項有機物種類的大頭,產生了對應元素的頻段共鳴。 簡而言之就是,使徒們占據了所有的有機物循環的“分礦”。 衛老爺的崛起,帶來的全球有機物的循環體系重新變化,勢必會和使徒們搶奪有機物頻段控制權。也進而會搶奪大片的地盤。 這時候,衛鏗就想?。骸耙碱I所有碳基生物圈,盤下地球所有表面積生態,才能弄死這使徒嘛?這太麻煩了?!?/br> 衛鏗:“像蟲子一樣搶地盤,哎,怎么感覺太麻煩了。我讓我的有機物應用效率進行革命,在效率上是舊生物群落的數十倍、上百倍。質變能壓制量變。那么哪怕只占據星表十萬分之一!選你們(使徒)哪個出來當菜啃,還不行了嗎?!?/br> …… “超氧化生命呼吸”科研,在158年開始了。 在研究的第一周期,大約前五個月左右是通過離子炬將氧化性提高兩倍,同時將還原性提高了五倍。雖然這樣設計的確能提高信息處理和輸出的能力,但是讓衛鏗意識到了人腦結構局限性。 脊椎類大腦起飛,是基于中軸對稱的,這樣確保了全身的供氧量,以及最有效的神經布局。 要設計更高效的大腦,必須采取中心對稱。 大概是在161年下半年,一個最初級碳基超算結構被設計出來了。 所以這個大寶石的結構樹立在基地上,而周圍對稱分布著還原性放射塔,在此結構正上方則是架設了一個鐵塔。鐵塔的氧基反射面,將離子火炬的氧化鋅聚焦在“大寶石”碳基結構上。 而相對于那些城市被冷焰灼燒下,有機生命衰弱的場景。 這個大寶石結構散發的卻是呼吸一樣的生命脈動。周圍空氣發出炫彩的光學折射,這些光學折射以水波一樣波動。(這一切仿佛回到了潘多拉場早期降臨的場景,光學電磁都被折射)) 當大量碳基頻段發送擴展,整個周圍所有樹木一下子崩塌(多糖類纖維瞬間水解)。有機物的能量被抽空。而分布在周邊玻璃筒中糖罐,這些直徑三四十米的容器內,糖漿正在翻滾冒著二氧化碳氣泡。 數分鐘后,在中心碳基運算體系穩定,這個作為“超級大腦”設計出來的存在,此時閃爍著白色的光芒,如同火炬一樣閃耀。 在一旁的觀察平臺上,羅紅星對衛鏗問道:“成了?” 衛鏗沒有正面回答:“目前,只能傳輸一些定式思維,沒法連貫。一閃一閃一樣?!?/br> 此時衛鏗正在對接這個記憶載體,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在思考輸入的定式思維時—— 例如數學記憶,無數代表數量的小棋子增加示意圖,是衛鏗的獨特數學思維。 這個需要兩三分鐘完成的畫面構思,可以一瞬間構建。但是要切換成顏色拼接像素構圖的這個切換過程中,需要半個小時才能轉過來。 進入狀態,唰的一下腦力如同閃電,但是進入狀態很難。 這就像做考試卷一樣,會做的嗖的就做下來了,不會做的,卡住了卡半天。 這是因為這個思維還無法連貫,所以按照衛鏗自我評估:目前這個裝置只是實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