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410節
現在,在最恰當的時間、最恰當地點,用最恰當的方式,打掉東正最重要的戰略籌碼。這份老辣的耐心,作為己方領導者那是萬幸,而作為對手,那太可怕了。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高原的戰略決策就對整個天竺洋可能發生的戰爭超前布局了。也正因為戰略空余,使得神州在這兩年,有充分的材料,給東正聯邦做了一個大局。 第58章 圖蘭會戰 秦統歷2291年發生在西域咸塰的這場夏季戰爭,從歷史勝利者的記錄中來說:東正聯邦不宣而戰,悍然對神州發起進攻。 但從諸多角度客觀看,神州西邊陲的布簾后面早就安放了一層層厚厚的鋼板,等著東正聯邦來踹。 這樣的戰略預判,在這第四次寰宇大戰中,整個神州高原區域的后發制人中屢見不鮮。追溯其戰略脈絡,可以看到早在戰前十幾年前,神州西部在經濟、內部治理、外交中就部署了長線投入?!怂^戰勝于朝廷。 …… 8月15日,從戰爭態勢來看,東正聯邦的進攻波次是最強的時候。 東正聯邦繼承的蘇俄核心科技,聯盟坦克經過了現代信息科技魔改后,成為了東正人南征北戰最可靠伙伴。 這些雙聯裝重型坦克,正成排列隊,以海浪一樣的波次沖擊神州的陣線,這樣的雙聯裝坦克炮與大食地區的仿造貨有天壤之別。 聯盟坦克追求的技術指標,讓雙管火炮兩發彈頭打在同樣位置上形成雙倍穿甲。注:主世界二十一世紀上半葉,其電子技術依舊無法這樣的性能。 而在這個時代,蘇俄末期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技術可能。 那就是在天啓在內的雙聯裝駕駛艙里,鏈接復雜的電機系統,和雙管炮的兩發重型炮彈電子系統進行鏈接,通過人腦對彈道的微調讓彈道最終重合為一條線。 這個腦接技術非常黑,也就是坦克駕駛員的大腦頭蓋骨解開,植入大量電級,替代為鋼腦殼。但這是時震位面,星際時代許多偏遠星區的殖民部隊的裝甲技術常態。 【整個命令與征服歷史洪流中,沒有任何道德能夠約束黑科技,除非能夠從社會學的根本上提升人在生產系統中的地位,才能遏制這樣的文明劣化現象?!?/br> 雙聯裝火炮的破甲能力,依賴于精英坦克兵。因為只有精英坦克兵才能保障開火的三分之一概率,出現雙彈直線效果。 東正聯邦現在的浪式沖鋒裝甲力量,幾乎全部是這樣的精英裝甲力量。 神州負責阻截的裝甲部隊,在這樣的鋼鐵洪流打擊下,其往往在五發彈丸后就被穿甲滅掉。這已經是電磁防護系統最優的表現了。 神州西線兵團在前沿穿著靈甲的戰士,在接戰五千米位置就必須跳下坦克,改成遠程信息化遙控。否則傷亡會數十倍地急劇增加。 最初的五個小時的阻擊戰斗中,神州派出的六個輕機械化旅,損失了四百輛載具,死傷了28人。 當然神州在夷播海地區的防御力也不是就被碾碎了,而是在沖擊中緩慢收縮成凹線。 神州反導系統在空中,遏制住東正的所有戰略轟炸投射,大批的坦克安全奔赴前線。并且靈活地穿插戰線,從兩側包抄東正的重型坦克團。 神州戰術演練中,一向是追逐勝利。減少傷亡,也只是在勝利前提下。所以戰術上“怕死”的神州武人,在戰役任務執行上,有著超出東正指揮官想象的主動性。 東正聯邦軍團在艱難地碾碎了阻礙的神州裝甲部隊后,立刻遇到了坑道防御的阻擊。 東正的指揮官驚駭地看到,短短的十個小時內,這大平原上出現了數百公里的塹壕。這些塹壕區域,神州智能機械步兵扛著導彈反擊重裝甲力量。給東正裝甲集團造成了不小傷亡。 東正裝甲集團,必須等待步兵來爭奪這些塹壕區域。才能安穩地穿過這里,然而后線的步兵呢?被截住了。 …… 神州在開戰前反復的戰術推演中,東正集團在歐羅巴的作戰部隊非常精銳。 必須用鋼鐵和鋼鐵對換硬生生阻擊。但只要能頂住東正聯邦最強的一波進攻,讓其計劃受挫。東正后續的大兵團作戰協調能力,會出現嚴重問題。 當然東正第一個波次是非常強的,幾乎達到了神州參謀部預算中最嚴重的程度。 東正是將自己三分之一的軍事力量挪移到了東部,衛老爺的預算中,東正人這股龐大軍事力量,會獅子搏兔涌向神州西部邊塞大門。 但事實上,衛老爺那是算多了,東正人在東線軍事調動,原本還預備著南下碾碎波斯地區的防御軍團。對于神州的進攻,毛子指揮官們是籌算了“夠用”的力量。 或許,東正的這幫從歐羅巴沙場中滾爬出來的的光頭們,在大食找過自信后,把神州也當成十幾年沒打過仗,沒見過血,只知道高科技作戰的“紙龍”。 兩個大國在地區的較量,就宛如武俠高手的對決,第一波刀鋒傷不了人,或者是避開,那么就是自己要害感受到寒芒了。 …… 15號,本地時間上午7點到下午4時,足足八個小時,神州在夷播海三個機動裝甲旅在對外公開報告中被東正人“殲滅”了。 按照這個模式來計算,一共是八千輛主戰坦克(七十噸)被擊毀。這給了東正人巨大的信心,當然也讓神州東部那些人聒噪一整天。 在西神州軍事部門內部,不公開的數據中,兩百四十七位戰士(靈甲裝備)戰歿,受傷人數是八百人。這個情況西神州最高指揮部看來,也的確是戰場空前激烈。但是若是公布出去,絕對不符合此時神州東部漫天報道“慘敗”的概念。 …… 神州的信息化程度非常好,這些在火炮下戰歿視角大量回饋方,而且視角很多,不僅僅有遇難第一視角,還有戰友視角,以及空中視角。 這些傷亡信息回饋給后方的規模,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數萬人死亡的視角。 神州高原的所有生產部門在生產間隙,觀看前線戰爭畫面,在充分知曉前沿殘酷。為此,數千項武器調試改進快速供應戰場。 …… 15日中午,在外界的紛擾中,徐河的指揮部內是“任由外部清風拂山崗”,仍然在有條不紊的作戰信息處理,針對前線出現“凹”,展開了大量阻擊戰。 在徐河等指揮中心看來,神州的六個裝甲旅阻擊任務很完美,完成了1:3的戰損交換。 在地煞探測中,東正聯邦損失了大量重型武裝,至少七百輛聯盟坦克倒在了沖鋒道路上。燃燒的殘骸徹夜不熄,成為大地上星星點點的火光標識。 神州其他參戰集團調動所需二十個小時時間,神州第一阻擊集團不單單爭取到了,并且現在還夾住東正的“矛頭”。 自此,東正聯邦原計劃‘快速推進過程后,用空中飛艇、氣墊船快速渡過夷播?!挠媱澮呀浧飘a。 現如今神州在夷播海東南岸邊,已經完成了火力部署,充足的火炮力量成為了東正聯邦東部進軍的第二道門檻。 …… 鏡頭切換到東正這邊。一艘黑色三萬噸浮空戰艦在空中漂浮著。(命令與征服4空,nod支援型基地,就是這樣懸浮戰艦,技術對標青龍級) 剛剛完成軍事沖擊作戰的東正裝甲集群,急需要調整。神州在夷播海外的裝甲力量雖然消失了,但是源源不斷的三百公斤級別機械步兵,仍然帶著機械狗各個地帶進行抵抗。 這些幾十個機械單位為一個小組,七八個機械組圍繞著三個神州士兵組成的前沿指揮部,然在威脅東正聯邦對占領區的控制。 神州在此的頑強反擊,在灰黑色“支援艦”內艦艙東正將軍,手中指令遲遲難以下達。 盡管大紅宮那邊對此次進攻給予高度褒獎,但作為前沿指揮官,絕不是歐羅巴、大食能比的。歐羅巴是缺乏了重火力和組織力,大食軍隊是毫無“死磕”的意志力。 東正前線指揮官,對著后方索要“雙刃”武裝直升機和輕裝裝甲車,來反步兵。 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裝甲集群沖擊停滯的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東正聯邦現在需要的不是什么“清掃”塹壕的壓制武器,而是需要米格空優戰機空中掩護,并且讓輕裝甲部隊進行掩護沖擊,不給神州大規?;鹆Ψ磽舨渴鸬臅r間和機會,讓裝甲集群度過這個虛弱的回合。 東正聯邦并沒有完成好這樣的戰役銜接工作。而夷播海邊緣恰好也是一個天然的好地方。 …… 就在東正后方官僚后線磨磨蹭蹭準備調度遮蔽物資,神州這兒趁著這個空隙,大量無人機在夜晚同一時刻放飛。 神州總戰役指揮官,徐河調來了五千輛火箭發射車,打了足足二十萬發遠程制導火箭彈。 神州一簇簇遠程滑翔火箭彈,成為15號夜晚到16號凌晨的主要“天氣現象”。 這一夜天空下著“雨點”,火花“打濕”了地面。 東正的坦克們流著“血”,哦,是冒著煙,煙順著風兒,混入了廣闊的草原的天空中。 當然,這一條戰線上火箭彈雨點只是反擊的前兆。神州的進攻主力并沒有隨著轟炸理所當然出現在東正兵團的正面,那么“神州主力”呢? 當某條戰線總是在被動挨打的時候,這就說明其他戰線有布置。 …… 16日早晨。 在天山北側,神州的八個裝甲旅成功突破了北方戰線。 這是當年白坤在伊列戰役后期出兵的戰線。當時白坤的手里后勤有限,無法發動大規模進攻。但現在,整個西神州工業總產值,嗯,單單是鋼鐵這一項就是東正的十倍,發電量則是二十倍。 87臺萬噸多足地行艦,組成施工隊,開始對三條四車道的戰時鐵路,多段施工。防空導彈陣地,在周圍布置密密麻麻的火力網。 除此之外,西神州還抽掉了上千架的地效運輸飛機,作為臨時運力。 現在神州對西域出兵,早就不是一百年前的力有不及了,足以支撐神州邊軍運行幾十萬噸規模的純機械化部隊的超大型戰役。 這場在世界島北部發生的鋼鐵碰撞,將是本次寰宇大戰以來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陸戰。 …… 16日,神州方面裝甲力量開始在圖蘭北部集結,擺開了戰斗隊形。一層層空中防護罩在天空展開,并且量子通訊信號導引著后方空中力量的隨時切入打擊。 在各國都普遍開啟超重型裝甲單位,以傷換命的架勢下,神州在裝甲力量方面的規劃時,仍然是優先考慮機動。 這是由于,神州信息科技更強,士兵們全員靈甲化后: 防御上,調動止戈力場更加靈活,可以停滯敵人大規?;鹋谂趽?; 攻堅攻擊上,則可以呼叫朱雀集群,來一波重點轟炸。 在計算中,七十噸的裝甲力量,是戰略機動(火車運輸、公路運輸)和戰役機動(越野機動)最為平衡的力量。 當神州的軍事科技,將裝甲力量從全程有人駕駛,變更成了‘運輸、維修有人,作戰為無人’的狀態后。在前沿作戰心理上,也就不存在以傷換命的打法。 所以,對于世界各個強權的觀察員來說,神州的機械化兵團以驚人的速度迂回到了后側。 16日清晨,當東正重兵集群還在夷播海前線停滯。在圖蘭平原北部乘坐摩托機車巡邏的東正哨兵,看到北方密密麻麻鋼鐵海洋浪涌而來,嘴角的雪茄直接掉落了。 【在坦克正面交鋒之前,一束束導彈和激光騰空而起,將尚未趕到戰場的東正戰機全部‘抬’走了?!?/br> 東正聯邦全部光學隱身的三角形轟炸機,在喀山主基地起飛的時候就被發現了。 地煞系統,對此看得是明明白白。 所以在敵人轟炸機到來之前,坦克兵團附近的防空導彈車隊停了下來,將大大的筒子豎起來,然后自己展開雷達,同時還數據對接空中的預警雷達。 當東正聯邦的戰機一無所知地接近戰場時,這“紅幟9”們直接騰空而起,形成了一個火力網。 東正聯邦這次執行任務的是,號稱空中近衛軍的部隊。這群突襲萊茵河防空網,同時縱橫了歐羅巴的強大空中力量,在開赴戰場的時候,盡管是全程展開雷達,但是突如其來就被鎖定了,然后就遭到了迎頭而來的多組導彈刺襠。 這其實是科技的勝利。地煞大致鎖定了這些轟炸集群,然后“空中預警”和地面導彈的雷達車同時開機,給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轟炸機人員們一個措手不及。東正聯邦經驗豐富的老兵們是熟練地下著一盤棋,神州的新手們打的是另一套牌。 遠處掉落的一架架飛機,集群發出墜毀信號,讓前沿交戰區的東正聯邦那個站在超重型坦克觀察塔上的指揮官有一種錯覺,到底是誰突襲誰? 東正人先動手的,但神州準備更充分。 …… 16號后,在全球各個勢力的衛星窺探下,大致搞清楚了戰役的情況。 神州的反擊在地圖上分南北兩大部分,東正聯邦的圖蘭集團和夷播海沿岸集團。其中先開始是圖蘭平原上的進攻,這里聚集著東正聯邦預備開到夷播海地區的大量重火力。 而與此同時,在指揮部,徐河下達了死命令,絕對不能讓圖蘭集團和夷播海集團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