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325節
千分之一的人,占據了百分之八十的城市空間,百分之一的人占據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城市空間。 假若一位鄉村出身、年輕的女孩來到大都會,視角所到之處都是物質生活極大富裕的場景。那是因為她看到的城市設施,背后能關聯的人都是富裕的。而這些場所都會接納這些年輕的女士出入,但是這看似“自由”的出入,是有代價的。 而一位外地年輕男子進入這樣賽博化的環境,視角所到之處都是工薪階層擁擠的生活。是因為這座鋼筋水泥森林雖然廣大,但是作為工薪者能夠自由進入的區域,都是城市中散布的點。 超市,普通游戲廳,以及公共辦公大樓!這里人來人往。長期漫步于這些擁擠的點,所以覺得城市很擁擠。 …… 這就是近古時代的“貧裕差距巨大”。 二十六世紀后,以及現在二十八世紀的主世界青年們,沒有經歷過這樣“水深火熱”的時代,如果單單從“擬態世界”去了解,容易對近古時代產生認知上的錯覺。在錦繡繁華的上層建筑,看到美女如云,同時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得到追捧,可能會說出‘近古時代好’的玩笑之語(這就和近古時代rou絲幻想去封建時代當少爺,逗丫鬟一樣)。 注:主世界過了大核戰后,近古時代所有城市的核心商業區全部被夷為平地。在戰后重建后,進入大社會保障時代,重建的城市維持了“城市公有化”的精神,也就是城市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和建設都必須是共有的。衛鏗在穿越前,老家在西部荒漠中有幾公頃的私宅。但是在浦海中還是租房來住的,上下班穿梭都是靠公共交通體系的。 …… 回到神州位面中來。 在這個世界,由于資產分配的不合理,人與人之間的階層差距是巨大的,門戶概念也前所未有。 各地豪門大族,在大城市中心有專屬的大廈;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也都是在朋友的會所、公園中進行上流社會的社交。 寒門則是那些高級技術人員們,他們有著自己的人脈,把持神州內百分之一的高薪崗位,與各個衙門的負責人私交甚密(可參考宋江),在城市內有著數套私宅。當然,消費不了個人機甲、變形車這類華而不實的東西。 至于更下的則是眾流了,他們基本上是月收入34萬到15左右的工薪階層??此剖杖敫叩潜池撝罅酷t療保險居住貸,乘坐地鐵往來公共場所,或許在鄉下也有自己的宅地,但是在城市中是全憑自己打拼。 至于最下的無恒產者,所謂的自由、靈活從業者。被冠于“自由”“靈活”,恰恰是最不自由的?!谏裰葸@樣保守的風氣下,百分之九十的紋身都在這個群體身上。不在秩序約束范圍內,也不在秩序保護范圍內。由于沒有任何恒產,被城市運轉的“機器”隨意地對付,也不會遭遇任何反噬。 例如酒吧中,那些年老色衰的被玩壞的女人,亦或是被人利用完了的,背負大額度欠款的醉漢。都是這個階層末路的寫照。 每個階層都有悲劇,但是最糟糕的悲劇,卻都集中在所謂“自由群體”中。 …… 各個階層在婚姻交流中,絕對是講究門戶的。 沒有任何一個階層會愿意和下層結親?!驗槎贾老乱浑A層的生活是多么無奈,害怕階層掉落。 系統按照程序,讓衛鏗發表對這個位面狀況的感想。 衛老爺看著城市周圍的光源,哦,這年頭沒路燈,所有照明都鑲嵌在大廈那宛如懸崖一樣的墻壁上,高不可攀。 衛鏗:“上一次我走過的路,這一次已經不能再走了?!?/br> 沒等系統提問“為什么”, 衛鏗主動回答道:“上一次,能進行格式化的原因,是因為讀書人階層還存在著愿意向下投資的改良派、開明派。而現今,階層已經非常明確,各個階層都在嚴守自己的基本盤。這已經失去了合作改良的基礎。在今天,必須要有一種強有力的力量,將這個牢固的階層給砸穿?!?/br> 說到這,衛鏗皺了皺眉頭?!獰o視所有框架,決心、決意向著未來貫穿,這種至剛至陽,和自己的性子不同啊。 嗯,并不是不能做,而是自己可能做不好。在潘多拉位面那邊,數萬個自己,才會機緣巧合,出現“真新正”的個體狀態。當然那也不是英雄,是身處于黑暗中砸鐵屋的“狂人”狀態,剛是足夠剛了,但是不夠陽。 衛鏗:“繼往開來”一詞中,自己屬于“繼往”。而“開來”需要有英雄氣、少年氣,以及遠超中人的天才之資。 系統:經過查詢,時震時空中,所有在錄的意識名單中,沒有你想要找的人。(在萬馬齊喑下,是沒有所謂的少年英雄的。) 衛鏗點了點頭:好吧,那就先把基礎條件打好,時勢造英雄吧。 …… 2273年。 甘肅酒泉以西,嘉峪隘以東。一個新的大地透鏡試驗站完成了。從天空上來看,這是一口倒扣著的直徑四公里的大鍋。(貴州的天眼,是鍋口對著天的。那玩意是對天,這個是洞察大地。) 在這個倒扣的大鍋蓋底下,是一個直徑一公里的球形空間。該空間內填充的是作為標量的液態水。 這是將主流的地殼探索設備擴展到了四個數量級(萬倍)以上。能夠深入到地下六百公里。 而現在所有的開礦技術都是在地殼內開采。 也就是將技術指標拓展到在目前看不到任何經濟回報的程度。 純為了科學探索。這在當前世界陷入壟斷蕭條的情況下,大部分超大科技探索都已經淪為負資產,展開這樣的大型科研投入,似乎真的有些“盛世余暉”了。 …… 生產力突破的過程中,需要科技發展。但是基礎科技的發展,往往并不是因當時生產力的需要而發展。 生產力的發展,又恰恰需要基礎科技湊齊了條件。 所以在晉級下一個生產力時代的時候,你不知曉要發展什么科技。必須要有足夠的傻子來砸錢,“恰巧”給你湊齊前置科技。 所以文明在面臨科技晉升的大考時候,就宛如大學生試圖不掛科,想要老師劃重點一樣。老師給你來一句——書上全是重點。 而處于科學認知屏障時代中的人們,也就是神州如今的困境,就好似學渣,知道自己很多都不會,但是覺得自己沒精力逐行逐行的看書,期待于抓住重點,但是不知道重點在哪,然后沒力氣去看,所以不看,陷入了死循環。 衛鏗經歷了空扭位面的兩百年——他明白,最難的,而且好似沒有利益回報的,“也許就是”突破點(簡單的,很快就有利益回饋價值的,別人早就突破了。) 而衛鏗這樣一個主世界27世紀的研究生。 在潘多拉位面,有著大量和絕命位面物理大能們交流的經歷,現在返回到最初始的穿越位面,也著手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在“設計大型實驗”的過程中實踐。 現在是準備上博士級科研鍛煉了。 …… 6月1日。 新建的大地探測器進行了第一次開機啟動。首次探測中就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性能,介宏子波動掃視了大半個涼州,西域的地殼板塊,拍攝到了一百四十公里外,三萬米下,一處剛剛冷卻不到五萬年,開始呈現帶狀析出的雛形礦產。 在高清的分辨圖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金屬礦產目前還沒有徹底脫離巖漿脈絡的周期性侵蝕,而且從熔鹽和地殼邊緣反復析出的一層層亮帶可以看出,大概每個千年階段,這里地質活動就有一個活躍周期。 當然,如果要形成人類在地表熟知的礦產帶,還需要上百萬年后巖漿活動徹底停止、數千萬年的地殼抬升,以及數百萬年的地下水的搬運。 …… 相關照片伴隨著論文發表后,引起了全球的地球科學家的高度興趣。 哦,這樣的大型科研設備,就像宅男的手辦。數千元的價格很昂貴,一個個都表示沒興趣、買不起。但是身邊真的有人買回家了,那么一定會跑過來一窺究竟。 這個地幔觀測設施,耗資數百億!大約也就是一個航母戰斗群的價格。 在設計上,也是借鑒了世界上已經成熟的地殼觀測技術,再進行改進設計出來的(衛老爺的工程設計水平,是空扭位面資源燒出來的)。 但是就能將觀測范圍擴大數百倍,同時觀測精度增加三個數量級?!@就相當于,寒武紀時代昆蟲的網格復眼,一下子復雜到脊椎動物的視覺體系。 眼睛的進化困難,在于競爭過程中,視覺是否在重點演化方向上,至關重要。 當下也一樣,數百億的觀測資金對于各大列強來說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在執行上給予重視。 “重視”不僅僅是撥款,而是掌握資源分配的上層中,愿意派人主導,中層實心盡力,基層內中有干練風氣。 重大基礎科研項目大部分時候出的成果,無法直接回饋到權力體系,且對主導項目的人的能力、責任心準入門檻還要求非常高。這些條件就對包括神州在內,所有商私道路走到了終點的工業列強們來說很清奇了 然而昏暗中會產生星火,衛鏗現在屬于神州中的上層。一個與當下門閥教育體系截然不同的存在。自帶著龐大社會資本條件,在傳統利益集團的視角外,選出了不得志但稱職的技術負責人,聚攏了尚有銳氣的青年們,做成了這樣一件事。 …… 六月的觀測,不僅僅探測到了方圓兩百公里地殼地幔的分布,還將昆侖山在西域沙漠盆地下方的盾構地龍偷窺到了——這是西昆侖正在修建新地下交通網。 昆侖派,本部原來是在天山昆侖山一代,但是隨著當代朝堂上的征調,以及神州各個地方派的博弈,‘昆侖派’開花了,他們在西南橫斷山和大西安嶺,地下基地中也形成了次要傳承體系。 …… 這就是分為了三垣。 天山和昆侖本部,是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古代敢用這個名稱,那是僭越。至于當代,位于亞洲中心,世界島中央,定位為中宮怎么了?) 東北亞西安嶺的山嶺基地內的靈能指揮官傳承是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在北斗之南。 橫斷山以及喜馬拉雅山東南麓,靈能指揮官的傳承天市垣,是在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 …… 此時在太微垣的第五號基地,九卿基地內。(沒錯,這個基地就叫做九卿,太微有二十個星官。在西安嶺內對應著二十個基地,目前建好了八個,其他的待定。) 冠文君乘坐子彈頭外形的穿梭器,通過地下專屬的特快隧道,進入基地中央的通訊大廳。 大廳內是半橢圓形的,上方是周天星辰,下方是陰陽八卦五行。在進入大廳后,上方星辰閃爍,周圍卦位也發生變化,開始光學投影。 作為太微垣的第五位星官,她的靈能等級是丙等(這個剛好和先天對應),手上握有的直屬力量是一個機械化旅團。 冠文君的職位其他師兄師妹們都進入??樟α康那闆r下,她現在職位頗為特殊。 這其中的緣由是,她除了是昆侖的弟子,還是冠家皇室的弟子。冠氏的京都必須要有地面機械化部隊拱衛,經歷各大節度使的不可靠的表現后,皇室對別的力量都不信。 而今天是她的師傅有召。是要她去關注一個人。 太大廳極圖中央快速旋轉過程中變為混沌星河,隨后在星盤對應涼州大地方位為基點做出了大地投影,那個在嘉峪隘東邊倒扣的大鍋。 冠文君看了資料后,沉吟道:“衛家真的想要造勢??!不過,現在見面?” 投影通訊中回應道:“過一段時間,現在只能確定那是一個再生的軀體。哎,應該殘留了幾分意志吧!” 第12章 算大勢,行大路 歐羅巴,南歐軍事中心。郁郁蔥蔥的希臘多山地帶中,數千年前這里是歐洲文明的起源地。而現在,美好的自然風光中,隆起了一座座超現代科技軍事建筑。 在作戰實驗中心的大廈中,西格瑪正在看著東方近期的新聞,當他不斷地翻頁后,看到了大地觀測項目時,身體不由得僵硬了一下。 他點開網絡上儲存的三天前的神州午間新聞界面,將其放到最大。 在投影中,東方播音主持用溫軟的聲音介紹著:“這里是涼州酒泉,現在寰宇最大的地幔觀察實驗室,大地探測研究中心,在最近數年里取得了四海矚目的科研成果,讓我們走進這里的深處,看一看……” 播音主持的話帶著江南吳語特有的呢儂。讓人聽得是如沐春風。 但是西格瑪的面龐猶如被西伯利亞寒風吹過一樣。 他低語:“ds計劃,tg計劃?!彼怯冒l音來讀的,在他在的時間線上的意思是地煞、天罡。 這本來是他來的那條歷史線上,神州在內部大變革成功后,才開始的項目。 舊時間線上,神州開始在西伯利亞進行地心探索項目。這本來就是一個科研探索項目,但是技術成熟后,在未來會引發深遠的影響。 “地煞”體系已經開始了。這是相當于“衛星網”的項目,但是與衛星網不同,這個介宏子空間泡體系在地幔深處,獨特的監測掃描,讓兩個世紀以來,已經成熟的激光反導、反衛星,對天基體系的遏制,一夜之間失效。 隨著神州一系列變革開始,在全球產生的制度競爭,使得原本歐洲和北美在舊體系下還算穩定的統治,不穩定了。 緊接著,代號為“天罡”的技術變革來了。在這個新的高科技時代,資本的產業鏈壟斷權重下降,組織力,管理的公平、正義,重新占據了上風。 二十二世紀后,全世界范圍內,超級赤潮由此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