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301節
他這支先鋒軍隊,遇到了迎戰的機械軍團編隊。 潮濕的帳篷中,丹尼匆匆從吊床上翻身,在一眾騎士們的跟隨下披甲來到了前線。 視線穿過王國奧法師用“石障術”豎起的營地柵欄,王國軍的騎士們觀察著前方霧氣朦朧中緩緩向己方推進的蒸汽坦克。 丹尼的遠視術中,這些蒸汽坦克車身上是清一色黃綠相間的迷彩油漆,方正的車體上,梯形的頂面和兩側是六個炮塔。 沒等他繼續看,天空中傳來了莫名的聲音,一組組蒸汽直升機列隊呼嘯而來。 而這激起了王國軍的防御,緊迫的鈴聲響起。在王國軍中心,數十道垂直的魔法陣光束射向天空。而一只只獅鷲順著魔法陣中的氣流托舉升入高空中,開始列隊迎戰直升機。 空戰開始了。 直升機駕駛員們為了抵消直升機的噪聲,頭部戴上了隔音頭盔,通過電子通訊來通信,然而即便如此,獅鷲的長鳴仍然能讓直升機的戰士感覺到劇震。這已經是音波攻擊了。 身經百戰的獅鷲戰士們開始了強勢沖鋒,在距離120米的時候,投擲了“磁元錘”。 這統一的重錘砸到了直升機群中,頓時七八架直升機的螺旋槳葉片出現了掉落。而直升機上的士兵們在這股海嘯一樣的力場波動中,除了感覺到自己天旋地轉外,更加關注的是管道連接出現破裂,鍋爐壓力出現下降的情況。 與此同時,蒸汽直升機也都拉出了戰斗燈語。 遭遇了突然襲擊,直升機戰士們立刻開始反擊。 蒸汽機鍋爐的一個泄壓閥門打開,這個泄壓閥管道連接到“發射膛”內。 箭頭被“刺啦”泄出的蒸汽吹射出了發射管。 直升機上為了方便子彈上膛的連續性,采用三個管并聯、轉動開火的模式。 聯合工業的機械空軍在逼近獅鷲八十米的時候,開始了統一開火。尖銳箭頭以每分鐘四十發的速度,開始對著獅鷲掃射。 獅鷲除了腹部覆蓋著皮甲,翅膀和兩足都沒有鎧甲,并且即使是皮甲擋得住金屬箭頭,也擋不住直升機們攜帶的四發火箭彈。 空中頓時炸成了一鍋粥,第一波交鋒,獅鷲兵團們打下了六架直升機,而隨后獅鷲的羽毛則是在天空中亂飄。 在下方的騎士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有些獅鷲騎士直接被擊中,趴在了獅鷲背部上,失去了戰斗能力。 數年前對著詭氣球發起沖鋒的獅鷲騎士,現在遇到了和他們同樣英勇敢于列隊沖鋒的空中戰士。 …… 隨著坦克履帶的加速前進,空中的戰線出現了勝負。 這是因為坦克的炮塔是能對空的,當直升機在沖鋒完畢返回到自己地面部隊上空時,獅鷲騎士們剛想要追擊就立刻遭到了一道道束能光束的打擊! 工業黨的“重騎士”裝甲車主武器是能量束,輔武器是蒸汽炮。 坦克火力的加入,讓王國軍隊的騎士們坐不住了。 地行龍兵團開始沖鋒,試圖從東側迂回,打擊坦克后面的線列部隊。 …… 工業軍指揮車上的奧古斯知曉了這一點,既然對方使用騎兵,自己這邊也有騎兵。 “騎兵連準備!”他拿起電話對著自己麾下的小子們下達命令。 隨著命令下達,機械摩托車連隊的一百五十輛摩托車開始轟鳴,這些摩托化騎士們帶上了頭盔,舉著能量盾,抬起了當下還是粗管的“磁彈力騎槍”。 在摩托車騎兵內一組無人機車載的音響開始播放戰樂,在騎兵的戰歌聲中,開始了突擊。 騎兵戰歌:《草原啊,草原》 在節奏急促的進行曲中,摩托騎士們飆出了要命的120公里時速。 在地行龍騎士們難以置信的的目光中,他們看到了這些工業區的機械騎士們反過來繞到了他們的側翼,開始了沖鋒。 在雙方都有魔法護盾的情況下,遠程的魔法箭和火箭彈都無法造成致命殺傷。 龍騎槍和機械騎槍開始了相互交錯。附魔的金屬長桿,與突然從消防罐一樣粗短筒中冒出來尖銳長刺,針鋒相對。 在交錯的瞬間,有摩托車翻車直接橫飛,也有地行龍騎士們直接被彈射出來的騎槍挑下來。 更有地行龍的龍頭,直接被騎兵槍給釘出了血窟窿。 機械騎士保持沖擊隊形打擊地行龍騎士側翼的時候,往往是三打一,也就是一個人的騎槍刺殺龍,一個人的騎槍刺殺騎士,還有一個人負責格擋。 兩軍交錯是五分鐘。機械騎士們在第一波沖殺后,八十三騎突出了王國重騎兵隊列。 而王國軍的一百五十三位地行龍騎士突擊部隊,在這場沖擊中幾乎全部損失,僅有三位大騎士以及八位老牌騎士在這場沖擊中得以幸免。沖擊過后,重型摩托彎折的殘骸,以及被直接插入心臟、頭顱的地行龍,尸骸遍地。 這是王國騎士團在成軍以來前所未有的損失。王都這些經過嚴格訓練考核的騎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北方,被這些招式只知道三板斧的騎士打的這么慘。 按照王都騎士團的標準,北方這些區域里騎摩托,僅僅算體能通過了考核,戰斗技巧方面只能叫做騎士侍從, 但衛老爺告訴他們戰場上不要練那么復雜的技巧。裝備迭代速度非???,練好最基礎的刺擊,以及駕駛控制,然后堅持團隊紀律就行了。 當然頭一次遇到正統騎士團戰力的奧古斯也被這次沖鋒的損失之大,感到震驚。 一整個騎兵連,一波沖鋒就少了一小半!艾格的精銳部隊恐怖如斯。 奧古斯立刻派遣步兵隊列前驅支援,試圖去把那些受傷的騎士給搶回來。 這些手持鏈鋸,肩膀上有肩炮的戰兵們,與王都軍趕來的重劍部隊相互干了一架。工業領上占據了裝備優勢訓練也是十年如一日。而王都這些大劍們也是百里挑一的精銳,經歷了南方亡靈天災的多場惡劣的戰役,被授予了戰旗,有著的團隊光環的加持。 雙方打出了33比27的傷亡后,不愿意膠著下去的雙方完成了傷員的收集,相互后撤。 雙方莫名的達成共識,對躺在地上的人不攻擊。 騎士精神,也只有王都精銳部隊有。工業領的部隊也必須回敬這種素質。 在其他戰線上,那些貴族軍閥部隊們沒有這種素質,當然出口成臟機械騎士們也不在意是否要素質。 …… 半個小時后,隨著王國軍前方出現了大量泥沼術,隔斷了雙方交戰戰場。 奧古斯的機械部隊也吹響汽笛,開始倒車后撤,雙方這第一場接觸戰,就此草草收場。 碰了一下,雙方都對對方的戰力有所了解。 王國軍,決定等增援。 東線的機械將軍們,也準備等人。 這接下來72小時的等待,到底對誰是致命的?——對凡人們來說是個賭局,而對洞察這場戰爭每一處細節的神祇們來說,已經給一切劃了定局。 第48章 大包圍。 在9月22號晚間8時,天空中一群燈光正在向南移動。放在主世界近古時代,這是地面看到夜間航班的場景,而現在是空中飛艇正在南下。 工業軍南下的四個兵團組成的第一集 團軍,在圍殲了西線足足八萬的王國軍后,將俘虜交給了趕來的治安軍安排。而后,他們便匆匆向東繼續追擊。 聯合工業的第一集 團軍強行軍48小時完成了大迂回。部隊橫跨了六百公里,將王國軍所有背后交通線全部截斷。 在總共一百七十多個道路節點上,隨行空艇先將重武器和裝備投擲下來,然后三角翼的空中運輸部隊,將戰士投擲下來,完成了武備裝備。 這每一個交通樞紐也就是最多一兩個排來駐守,三四十個人,甚至十來個人就行?!此坪苌?,可玩過“絕地求生”的都明白,堵橋用不著人多。沒有裝甲車和重火力突擊,幾千人都沒用。 而攜帶重裝備的王國軍的動向,則是聯合工業重點關注的目標。 聯合工業四個戰團組成的第一集 團軍并沒有分散,而是聚集成大塊尖刀,繼續割破包圍圈內王國軍各個貴族軍閥之間的聯系。 王國軍疲于應付的過程中,各個部隊在混雜命令中分散開來,而一旦分散就立刻會有工業派的其他戰團部隊插入,擴大這個斷裂。 例如在22號下午黃昏,蘇高平原, 這個地區除了農田,就是大量長滿了松樹的小山丘。 王國軍波利特伯爵所屬率領的兩萬人部隊,在第一集 團軍(01,05,11,12)主力突擊過程中,其精銳部隊和大量基層部隊還是失聯了。兩萬人啊,散在了在三十公里的范圍內。 沒有等到波利特伯爵整好隊伍,工業黨02戰團和04戰團,在,后腳就跟著趕到,對著這只有兩千人不到的貴族部隊進行了摧枯拉朽的摧毀。 在02、04戰團第一輪火炮的打擊下,這位伯爵的兩千人的隊伍中大部分劍盾兵和火槍兵就已經被擊潰,逃到了這些小山丘內躲避。 轉瞬間就只剩下大貴族的家臣部隊這個隊伍大概只有兩百多人,規模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冒險者團隊。而他們則是面對著,成排進軍的工業坦克。 哦,那場面夠絕的,伯爵大人的雇傭來的三位中階奧法師直接逃了。 波利特家族馴養的三頭奇美拉,在戰場上咆哮雷電,最后隕于直升機集群火箭彈齊射。 在五分鐘的空戰中,六十多發火箭彈齊射,將這三頭巨獸錘了下來。這些墜落后的巨獸還想要掙扎,龐大的翅膀賣力扇動,一時之間飛沙走石,讓工業的步兵部隊無法靠近。 當時這三只雙頭龍如此碰瓷式的撒潑打滾,自然不會被慣著。 所以“重騎士”的履帶碾壓上了翅膀,炮管懟在腦門。 這下這奇美拉立刻展現了不亞于人類的理解能力,兩個頭交替砸地(磕頭)后,成了工業派的俘虜。 …… 在這場大戰役中,王國軍的各個貴族都是底蘊深厚的,不乏像波利特伯爵這樣拿出了亮眼的特別戰力的。 【戰后,三頭奇美拉老實交代:其實就是和這個伯爵家族在幾百年前有那么一個契約,只是履行約定。請求工業領“給個寬大的機會”】 雖然這些古老的家族拿出某些怪異力量,但無法改變結果。大兵團作戰中拼的是指揮能力,只要沒有突破到九環界限之上,任何巨獸單位,都翻不起大浪來。 數個戰團上百個履帶鋼堡向前挪動,在這洪流面前,一切都是徒勞的。 …… 在23日下午,三十萬王國軍隨著接二連三的遭遇戰,一些腦袋清醒的王國貴族們明白了自己陷入了包圍圈中。 這個包圍圈在快速收縮。所有參與包圍的機械戰團間隔距離,從幾十公里,逐漸朝著十幾公里收相靠。 王國軍會發現與工業軍遭遇的頻率越來越密集。 23號后,在確定自己被包圍后,王國軍中,軍閥性質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開始了擅自突圍。 …… 在包圍圈還沒有完全收緊的時候,每一支負責包圍的部隊之間,還有比較大的間隔,還是有可能仗著體型大突圍出去部分的。但是必須要集體行動。 但有的軍閥部隊都會擔憂在集體突圍時,自己會被安排在前方和后方,成了蹚水的排頭,或者斷后的棄子。 一旦總突圍開始,組成包圍圈的一方也會立刻開始增援反突圍。 屆時包圍方(聯合工業)會將全部的重火力砸過來,并且調動最精銳的部隊來砍人。而王國二三流的部隊根本沒有和這些精銳部隊碰撞的勇氣?!獙嵲捳f,他們只是跟著丹尼王子北上發財的。 突圍一方,自認為非嫡系的領主們不想把家底丟光,就會在的王都命令自己斷后之前,賭一把,擅自突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