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229節
但凡事都要考慮未來。 如果衛鏗這個初代人類生命群落中心不復存在,那么碳基編程者們,是有可能以一己之力,來奪一方氣運的。 衛鏗現在先把陸敏給教育好了。同時給這些初掌握神通的家伙,定了一個道德規范:“放射殺傷性有機物頻段,必須嚴禁擴散?!?/br> 衛鏗:“嗯,等工業技術突破,接下來對付超級生命時,還是直接拿戰術核武器炸吧!” …… 潘多拉歷史155年,閩琉海峽交互輻射塔成立的一年后,不溫不火的工作終于顯現成果,織起了一張大網。 一只只洛奇亞開始在該海域進行常態巡航,而與此同時,在海用機械生物船廠中,一條條皮膚呈灰藍色,披著青花瓷裝甲的速度型海獸進入了大海。 這是海豚科技,對神州空間小世界中的海豚技術有一定的借鑒。 但既然來到了潘多拉位面,衛鏗出于個人的愛好,稱呼為?;恃馈w歐卡。 由于新生態環境下,可以支撐物種自然發展,所以這種生物分為野生版和機械版。 ?;恃赖囊吧姹揪褪且恢慌诸^鯨魚,噸位五噸左右,就是潘多拉時代的鯨類。這是潘多拉時代人類生態秩序中,為其留下的一個物種位。 至于機械版本叫蓋歐卡,體重就達到了三十噸,體內有鋼罐浮力控制體系。同時也有賽璐珞硝基固態電池體系,能通過獨特的菌類酶刺激放電,方便尾部電力渦輪噴射水流,以至于讓自己的時速達到90公里!而且這樣的速度能夠保持20分鐘。 這樣的速度足夠獵殺閩琉海峽天殛龍群落中所有二等生命了!至于武器裝備方面。直接在其頭部完成透鏡改裝,用其固有的神經系統來控制以電力能源為后盾的次聲波。 這種次聲波,對大量體型不超過一百公斤的海洋生物來說,是絕殺。 在實戰檢驗中看到,當蓋歐卡的次聲波束轟擊在海床上,海底顯然出現了沉渣泛起的場景。大量的海生生物倉皇逃竄。 …… ?;恃?,人類群落調節海洋生態中最頂端的個體,還有幾十種其他物種,它們以一大片固著珊瑚為節點中心,進行蛋白質頻段的交互。而這個大片珊瑚中,最核心的母體在負責交換有機物頻段時,最基礎大量的蛋白質頻段,將由人類的輻射塔供應。 衛鏗:“每年,大概要發送四百多噸有機物的頻段,才能彌補珊瑚群中心的穩定。不過換取閩琉海峽這個關鍵的戰略位置穩定,那是值了?!?/br> …… 以?;恃罏槭?,海底珊瑚群為基座,陸地人類工業有機物合成為后盾, 天殛龍群落的統治在這里遭遇了根源危機。 在生態替代過程中,造成的生態個體之間的殘殺,規模是非常大的。大到了參考著人類戰爭手段,幾乎無法想象的規模。 比如被人類馴化的蓋歐卡,全年都在獵殺,而且在一年之內,完成了六胎生育! 這種大型生物在人汛輻射的支持下,在此次生態戰爭中,生育朝著母豬靠攏。這么能領會上層精神的物種,衛老爺感覺到非常寬慰。 而在蓋歐卡下面的放射菊石獸(這是主動進化成了放射塔的六棱圈圈)則是如清道夫一樣,在海床上如同重裝甲步兵一樣,將一批批棲息固著的濾食動物一掃而空! …… 統伐區進入大員島這段過程中,沒有和生態群落發生傳統意義上的戰爭。 沒有機槍火炮、水雷對大型海洋物種的屠殺。但是這里與人類沖突的海洋生態物種已經日漸式微。 注:這個狀況詳細的發送給了絕命位面,對絕命位面方面有著重大啟示。對于與自己工業、科技、社會發展水平不在同一個“生態位”的周邊勢力,到底該如何梳理關系?學白頭鷹那樣軍事干涉,顯然是下乘。 …… 155年6月6號,建鄴城的天殛龍艦隊順著長江口下游,試圖沖進大海。 但是在下午,就遭遇了正在軍事演習的統伐區戰艦。 統伐區方面出動了二十七艘噴水魚雷艇,用硝基燃料飛行魚雷(也就是貼著海面飛行十五公里,在最后五公里落入水下)進行了軍事演習。 這些魚雷艇,是從撿到了某個軍艦封存倉庫中發現的。統伐區修復了發動機,更換了電子設備,然后將這些上個文明代號為022的220噸級別的戰斗艇拉到自己的戰斗序列中。 在軍事演習中,當這些魚雷超遠程投射,打中了木質的浮動靶船后,靶船如同粉塵一樣消失。幾十公斤的戰斗部轟爆水花,如同白龍劈開了船體。 建鄴城方面的艦隊沉默了。 統伐區這是赤裸裸的戰斗威脅,天殛龍號從長江口岸進入大海后,就處在這種伴隨小艦的火力打擊范圍內。 …… 建鄴這次艦隊出航的大背景,是建鄴和五色聯盟在和統伐區扯皮扯了一年后,終于忍不住的想要通過實際行動來施壓!而這樣也終于給了統伐區方面合理的秀軍事肌rou的機會。 為了不讓自己的干涉引起沿海地區正在成長的進步派勢力的反感,統伐區在東海線上的軍事部門可是被壓抑太久了。 論工業規模,經濟健康度(民眾的人均糧食消耗,出行次數,受教育層次,衣服,住宅),還有軍事正規化水準, 閩粵有充分的自信去給建鄴這個松散的城邦群來一個狠的,曾家刊:“奈何統伐區中樞不想要閩粵地區一家獨大”,所以一直是被壓制了。 【曾家刊的看法,就是閩粵這些統伐區體制內的本土派系的想法。他們仍然念叨“軍事壓制,然后從經濟,科技進行控制”這套思路。而這一套衛老爺再熟悉不過了,不就是英倫三島,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駕馭英聯邦的模式嗎?作為大一統思想下的衛老爺,現在絕對不會讓歷史給混回去。五色聯盟和建鄴,目前也都是炎黃一脈?!?/br> 統伐區內,支持東進戰略的閩粵地方派系,是相當的希望,建鄴方面先出格!最好是主動挑釁觸碰底線。 而這次東海方面的軍事演習警告,還是衡陽方面認真思考后,本著負責任態度,給建鄴方面的訊號。 要是按照閩粵這些地方派思路,這幫家伙恨不得派漁船過去碰瓷,然后站住理,大打特打。 …… 所以, 就在軍事演習完成后,各方都在看著建鄴到底有什么反應的時候, 在天殛龍號戰艦上的宋恒充分思考后,做出了決定:暫停前進,準備后撤! 十五分鐘后, “撤?”在艦船甲板上,隨時準備登機作戰的秋孟非聽到了這個讓他感覺到悲憤無比的消息! 秋孟非呆滯的望著海面,內心哀鳴:“他們正在做包圍我們的事情,我們為什么要犯這么大的錯誤!” 隨著他和天殛龍生命場的愈發融合,衛鏗代表的人類生命影響力,現在重創天殛龍生命群落的行為,就愈發讓他感覺到不安。而他的思維卻因為認知障礙,將這種不安,理解為衛鏗在壓制人類。 而其他時間線上,他的悲劇性也就是如此。被天殛龍選中后,他逐漸失去了和人類利益共鳴的感覺,大肆破壞后,最后發現錯的是自己。 …… 不過衛老爺這條時間線上,輪不到他蹦跶。 白靈鹿,對“秋孟非這幾年格外老實,被一股勢壓得死死不得動彈”情況的吐槽如下:“哪怕真的是一條龍,都得在山河社稷鎮壓下趴著?!?/br> 她打開了衛鏗在潘多拉世界的工業建設與生態調節資料庫。 在備注當下這個事件時候,用了這么一段古文?!妒酚洝の宓郾炯o》載:“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br> 第24章 明槍x暗箭√ 潘多拉歷155年六月,建鄴和統伐區仍然維持著斗而不破,到目前為止,雙方上層仍然是目光清晰的人在掌舵。 這讓很多長江流域期待沖突的小城邦勢力大感失望。 而統伐區這邊的新興工作集團也越發確定,縱然建鄴和五色聯盟的一些上層視角狹小,但是只要用足夠明確的信號表達,并且指出斡旋的空間,他們仍然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 155年7月11日。 在錢塘灣,紹城,這個城邦名義上率屬于建鄴,經濟上已經開始附屬于統伐區。 現在浙地的上層也非常樂見于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提供了會場,同時為兩大勢力在東海的矛盾沖突收手進行調停。 對此,衛老爺感慨:“正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里(浙地)會做生意?!眫當然這個中間人他們當的也真是時候。 紹城內,安排的地點白墻金瓦,內部雕花的建筑大廳中,這里是大破滅前的一座地方民間特產的藝術館。 統伐區和建鄴方面派出的都是老熟人了,雙方多次坦誠交換意見,現在又碰頭了,不過這次的會談比以往稍微有點意義。 有意義,就是在沒有實質軍事沖突的前提下,雙方達成利益交換。 這種利益交換,對統伐區這種內部協調能力強的集團來說,能衍生出長遠利益。 而對建鄴這樣內部協調能力弱的勢力,暫時能讓其內部大部分人員滿意。 …… 總的來說,衡陽方面做出了想讓步的打算。 但是這些讓步全部都是在人類收益的領域上讓步?!缰г萍?,提供新一批的鋼鐵冶煉加工設備,彈藥工廠,以及節點生物電力。 而拿到好處的建鄴,現在的統治階層也要對一些少數派進行壓制。 例如秋孟非為代表的,那些殖裝天殛龍的戰士和研究員們。 當年他們沒給衛鏗留路,衛鏗在統伐區制定政策的時候,也把他們的路給擠窄了。 當然,見利忘義的建鄴方面也徹底將五色聯盟給丟到一邊了。秋孟非牽掛的那位少女又來了一趟。 …… 潘多拉監察者空間中, 白靈鹿團隊正在對衛鏗這一波技術大輸出進行評判。 整個監察團隊團隊的氛圍相當的輕松,她們是知道衛鏗這看似吃虧的舉動,其實是想要慢慢套上鎖鏈。佛家是步步生蓮,衛鏗是步步造坑。 例如:血包科技轉讓,乍一聽嚇死人,但是這玩意就和二十一世紀的農業種子技術一樣。最最源頭部分是掌握在上游手里,很難移植。 生物科技可不是一個基地車可以隨意打包的生產鏈。 生物科技要涉及到研發部門,還有研發場所。而培育的過程中,要確保幾十幾百公頃的種植區域穩定,防止基因污染??傊@和造航母一樣,只有一個強大國家來進行協調。 統伐區轉讓給建鄴的血包科技生產鏈,是有限制的。 根據衛鏗的技術估計,建鄴房間生物基礎只能保證“血包原液”一年到兩年的基因穩定,這還是建立在最適調節狀態下,用嚴苛的低溫冷藏技術儲存。 要是讓天殛龍生命節點靠近,其基因輻射會立刻將其母版的功效大打折扣。 若是建鄴方面想要回避天殛龍輻射污染,就得在遠離建鄴的地方進行生態清空,專門建造一個生物研究基地。 這也就意味著,建鄴在不放棄天殛龍武裝的時候,就要在另一個城邦區域進行大規模投入,——建鄴城的那幫私心這顯然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至于統伐區域轉讓其他鋼鐵冶煉科技,都只是能做最粗糙鋼鐵生產,用來做彈藥尚可,想要重新建立蒸汽機械化。他們的那個理事會早就沒有這種作為的能力了 建鄴如今若是要建立科研攻關團隊。和統伐區競爭?那可就要學習統伐區的心靈語言。 主世界近古時代,大部分技術文獻都是拉丁語記載,東方的語言系統并不落后,都要老老實實去學習第二語言,確保對接世界的工業體系。 而現在統伐區記錄、傳播技術的體系已經是高一代的心靈語言。建鄴拿到鋼鐵廠,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基礎必須得換,而換掉語言基礎,生產組織體系也變化,最終其上層還能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