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210節
化工——是所有工業基礎落后國家容易忽略的短板。就例如蘇俄,材料學上點出了鈦合金的生產和加工,但是作為產油國,卻沒有獨立的精煉工藝水平,實在是悲催的很。 在潘多拉位面,盡管已經開發出了生物電站、藻類加工為工業油的各種奇葩生物技術,但是衛鏗還是在統伐區的工業發展規劃上,設定了以煤礦和石油為原材料的化工技術突破。 …… 在有機物合成領域, 衛老爺重點規劃了一個每年四千噸級的,以煤礦為原料的甲醇蛋白生產線。 早在潘多拉歷148年5月份。 曾淑妭對大蘿卜的進化方向進行了研究,如果單單讓其光合作用來生成營養質,很多蛋白質合成效率很慢,得給它喂“rou”。在植入豬籠草的特殊消化器官后,每日定期滴灌蛋白質,其結果效率會更好,當然捕魚,還有掃蕩生物群落獲得的蛋白質都不穩定,而甲醇蛋白的生產量大而且穩定。 這只是曾淑妭的諸多生物基礎發現之一,在潘多拉149年那足足一年的滇地之戰過程中,衛老爺在思考如何應對自然生態反擊過程中,很快發現了這個科研的戰略價值。 …… 統伐區在新納入的滇桂兩地開墾的種植園中快速進行了相應的實驗。 培育“新節點”性質的種植園植物,有了充沛蛋白質供應后,很快建立了幾十公里范圍內的生命輻射影響。 這么說吧,這個rou蛋奶吃起來就是比其他同類有優勢,能建立起統治權。至于rou蛋奶的來源?是自己生產的,還是外面賞賜,生物自帶的惰性不會進行自主思考。 這就如同二十世紀末期,那些美籍由于享受的資源多,總能在出生國建立起輿論話語權,雖然他們在燈塔只是二等公民。 …… 衛鏗的研究報告中,確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種植園中,那些碩大的結千種果子的樹木,在生命輻射頻段中,會用蛋白質頻段的能量去兌換糖分頻段的能量。 從能量上的情況來看,通常是一份蛋白質頻段,能兌換二十份糖分頻段。 而這些種植園“千果樹”自己是沒有合成蛋白質的能力的,純靠人類注射。 這意味著,統伐區的人類在植物中培養出了“買辦”。 自然界專門將糖類合成蛋白質,是需要一套復雜的生命體系的,例如牛,馬等食草動物。這需要時刻保持體溫恒定等諸多要素,這就相當于一套“自主基礎工業鏈”。 但是當了“衛老爺”的走狗后,無需這樣的“生產蛋白質基礎工業鏈”,蛋白質就全球化,額,全生態供應了。 這樣等待著人類投食就行了。好吃懶做,可是生物的本性,君不見在地球第一次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結束后,生態恢復都是依靠大量的底棲濾食系的平躺發育。 “買辦的壯大能擠壓本土工業?!?/br> 先前沒有人類干擾,就算殺光了一個地區基因群落的動物,留下的植物仍然會撿起動物的基因合成蛋白質,最后動物化。 但是現在!只要能交換獲得蛋白質,那些耗能生成蛋白質的基因,就成了植物基因體系的累贅。 …… 所以在150年開始,人類在滇桂兩地嘗試,讓人類對生態的統帥力再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監察者空間中,有一個新里程碑)。 在鐵路軌道兩側,那些被種植園影響的生態圈內,擁有高心靈語言分辨能力的人類,會感覺到這些生態非常純凈。 就如同童話故事中的草地叢林一樣是純綠色,湖泊像藍寶石的感覺一樣, 與現實中路邊草叢各種蜈蚣吸血蟲,水溝里面有螞蟥的感覺不一樣。 而南方的“蜃云菌母”也停止了對北邊的攻擊,因為從生命輻射波動察覺到了北方的變化。 系統監察者注釋:它已經感覺到,橫斷山那邊已經被“人皇”給吞并了。 第08章 價值井噴 潘多拉位面的社會、人文環境正在以驚人速度恢復,而與這個世界匹配的科學技術發展則讓人眼花繚亂。 絕命位面作為隔著蟲洞的旁觀者,對于這種幾乎幾個月(那邊時速較慢)就從蠻荒完成了現代國家體系構建的場面,進行了大量討論。 在幾個月前(絕命位面時間),學者剛剛接觸到潘多拉位面,對這里的印象還停留在,“輻射4”游戲中拾荒文明的狀態。 然白駒穿隙,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市、鄉村體系重建,公共交通,醫療,科研等數十個機關部門也從零開始搭建。 軍隊也從原始的安裝機械鉆頭,火藥動力錘子的近戰機械獸,變成了可以量產坦克和飛機的現代軍事作戰力量。 科技上,潘多拉方面參與蟲洞交流的技術人員,也從一開始基本上只是衛鏗主要負責,到近千位科研技術專家開拓多領域技術討論。 絕命位面的觀察者們,確定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自主獨立發展歷程。社科專家簽了保密協定,被請到蟲洞研究所后,看到這樣的事實,也都硬生生將先前看基礎資料時,說出的“不可能”咽了下去。 自由、開放,講科學、講效率,在未改變“基礎制度”(絕命位面眼中的基礎制度),仍然能夠推動技術創新,生產力發展,民眾的精神豐富。那么,絕命位面的專家們對自身道路的正確性,有了新的理解。 經濟發展的“改”,到底要改哪兒?顯然絕對不能直接用別人推薦的,一定要有自主判斷能力。 …… 而在大河系時空管理局, 白靈鹿剛剛結束了與時空總部的對話。白靈鹿這一次的上報,是要求“繼續提高潘多拉位面的保密等級”。 第二次位面大戰中,其他的君王級別項目的核心人員也將目光投向了潘多拉位面。 最高時空決策部的部長,在觀測完潘多拉位面時,對白靈鹿質詢了一句話,那就是“能否確定:在潘多拉位面上衛鏗中士能一步抵達君王級?” 在白恒倩的警告中,白靈鹿最終沒有給予肯定的回答?!驗檫@里面的水太深了。 …… 大河系目前所有其他君王計劃所在的位面都是高度保密的。 唯獨衛鏗所在的潘多拉位面,是非官方的君王實驗計劃位面, 并且根據早期的開發判斷,已經對主世界的“萬維網”進行了公開,是廣受歡迎“公共位面”。 如此招搖并不好。 但主世界一開始認為,衛鏗這位對潘多拉位面的最適者,和主流計劃差異太大,不確定性太高,發展上限不確定,且已經泄密了。 故,按照當時時空管理局部分人的看法,干脆就不用保密了。 時空管理局某些監察者們認為:基礎資料已經泄露的太多,就算在萬維網上停止對潘多拉位面體系的更新,仍然有人能自行完成對“人皇體系”模式的攻克。 這樣的認知,是因為萬維網上掛著的擬態世界上,很多探索者“獨一無二”的技術法門,都能被擬態世界中的玩家們用足夠多的試錯次數試出來。所以產生這么一種理論,認為隨著擬態世界的開放,集合諸多萬維網參與者的智慧,位面的發展可能都會被全部試出來。 尤其,在當時,衛鏗在潘多拉位面的模式,看起來缺乏高科技發展的可行性,就是依靠著人多勢眾時,更堅定了這批人的判斷。 而白靈鹿對此堅決不同意:“他(衛鏗)的模式看起來非常非常簡單,只需要數千個、數萬個自己分裂,維持穩定的工作計劃。但實際上極難做到,游戲和生存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狀態?!?/br> 對于穿越任務,白靈鹿向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但當時空管理局那推薦“保持潘多拉位面開放”這個眼下最大利益的模式時,白靈鹿卻選擇了反對。 緊接著,在第二次位面大戰中后期,她申請潘多拉位面的保密度升級,失敗后, 白靈鹿找到了自己的姑姑:“這個最大利益是確保其他人在內的最大利益,絕不是對他的最大利益?!?/br> 白恒倩說道:“靈鹿,你不知道人心?!?/br> 白靈鹿反駁道:“我知道!君王計劃是爭奪話語權的。作為為進行位面大戰役而進行專項晉升的他們,發現自己完成生命體系的升華后,卻只能在目標位面保持該種狀態,他們已經有了……” 白恒倩打斷道:“不要負面揣測?!彪S后補充且對白靈鹿做出勸說:“潘多拉位面雖然無法停止公開,但是擬態世界最新狀態的更新審核,仍然在你手里,你要好好把握這個位置。如果你放棄了這個位置,這會讓別人很高興?!?/br> …… 直至現在,事實證明,當時上層的判斷錯了。 潘多拉位面絕對沒有到,基礎信息泄露得差不多的程度。隨后衛鏗每次里程碑成就,都足以讓潘多拉擬態世界出現史詩級大更新。 而現在這次!——已經到了大河系中央大部分穿越者都不能忍的程度了。 “生態界替換”這樣的工程的內部細節,真的能隨便開放嗎? 白靈鹿是對的,而白恒倩讓其隱忍的策略也奏效了?!硕嗬幻嫔?,白靈鹿仍掌握著絕對話語權。這個話語權是和衛鏗共享的,基本上是將潘多拉世界壟斷成了兩人的世界。 …… 衛老爺并不知道,上面的風起云涌。至于如何同時空管理局打交道?衛鏗對白小姐的能力很有信心。 衛鏗:“我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位面改造上?!保张さ淖约阂苍谡f著類似的話) 潘多拉位面的150年3月。 在整個西南疆域上,一個個紅磚廠房上的煙囪冒著煙,而在廠房中,相對二十一世紀來說笨重的機械正在殖裝cao作倉的控制下運轉。 在今年,大部分軍工生產已經由衛鏗轉交給了其他培訓的新工人。 在此三年前,非衛鏗主控的兵工廠,培訓的工人們只能生產四十毫米短管架退炮,就是兩邊大輪子,中間架著一根炮管——俗稱山炮。 火炮生產工藝上,稍稍將身管進行加長,可不是加一截鋼鐵那么簡單。這是要多幾十套工藝的,鍛壓鉆孔加工設備的精度需求也會有巨大的增加。 對新手來說,工藝變多必然會導致次品率增加。 這就好似手寫申請書,被要求不允許有涂改字跡,而要求字數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 工藝是一連串的,其中一項工序錯了,就代表前面多道工序白費了,這都會算在成本里面。 但是饒是如此,衛鏗仍然堅定推進,其他非自己個體的工人們所在工廠的加工精度進步。 因為純衛鏗組成的部隊可以接受代價,降低標準用短管炮。自己集群的心靈語言級別是八級,能對曲線彈道進行非常精準的判斷,曲線彈道也會打的精準。 但是隨著統伐軍不斷吸納新成員,衛鏗個體的比例下降,高出膛速的長管火炮狙射戰術,更適合新加入的士兵們。 按照統伐軍最新軍事發展規劃,在151年前必須完成陸軍的全部換裝。 現在在工廠中生產的最新式穿甲火炮是德系pak38型50mm反坦克炮。 相關數據: 全長:4.75米。 炮管長:3.137米; 寬:1.85米; 高:1.05米。 高低射界:-8°~ 27°。 重量:813kg。 射速:接近13發/分。 可以在五百米的距離上擊穿7厘米厚的鋼板,這足夠制裁潘多拉位面的各種不服了。 衛老爺瞅準的炮,不僅僅是要口徑、射程、穿甲。有時候能夠漫山遍野跑的機動能力比前面的性能更重要。